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魏晋壁画墓看魏晋时期的服饰特征

时间:2024-05-20

焦玉环

(肃州区博物馆,甘肃省酒泉市 735000)

1 对魏晋壁画墓中百姓服饰的研究

1.1 采桑图

魏晋壁画墓中的《采桑图》(图1),可见一女子的右手正在桑树上采桑,面朝着左侧。女子身着交领右衽样式的衣服,在腰部有束腰设计,袖子宽松,袖头的地方有些褶皱,大概是因为缝合或者系起来的原因。左侧的手肘部分也有许多褶皱,笔者觉得可能是衣服腰身太过宽松。裙摆下方有很多圆滑的曲线,分布十分匀称。从《采桑图》中线描出人物服饰(图2),经对比发现这件服饰与现有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衫子相同,都是整体宽松,袖口处没有袂,大多为大袖,偶尔也会有窄袖,都为交领样式,腰部系带部位隐藏于敝膝的下边。这件服饰与《洛神赋图》中男子的衣着(图3)十分相像,但略有一些不同。和女士服饰(图4)相比,男士服饰并没有敝膝,尽管男士的袖口也相对收紧了,但没有女子收得多,从外观来看,男子衣袖还是非常的宽大。

图1 采桑图

图2 线描图

图3 男子大袖衫

图4 女子大袖衫

2 播种图

一幅魏晋壁画《播种图》(图5),细致地展示了当时农民的耕种手段和方法。画中妇女和农夫二人分工合作,妇女左手中环抱着放置种子的器皿,右手将种子撒入土地,农夫紧随其后进行培土,二人面向同一方向劳动。观察可见图中两人皆穿着一样形制的交领右衽窄袖服装,其细节和表现方式与上述《采桑图》极为相似。通过仔细研究判断,两幅画作中的衣服属于同一款服饰,说明劳动百姓在服装方面都以劳动方便为主,差别不大。

衫子有窄袖衫和大袖衫两种基本相同的形制,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大袖衫的袖子要比窄袖衫肥大,比例基本上达到2∶1。受社会风气的影响,魏晋时期贵族和文人雅士之间流行的主流服饰都是大袖衫,其形式飘逸,男女均可穿,在服饰史上占有很大的分量,很多资料都对其有详细记载。作为广受欢迎的大袖衫,其代表意义甚至达到了精神境界的高度,比如人们熟知的“竹林七贤”。

图5 播种图

2 魏晋墓中的百姓服装形制总结

2.1 百姓服装来源

百姓服装一方面是将秦汉时期的服装样式流传下来。百姓服装多源于秦汉时期,秦朝确定了服装的形式,后来的服装都在秦朝服装的基础上进行改变。魏晋时期,百姓服装也只是对细节和对象等进行了小小的改变,基本形式还是汉代的服装。百姓服饰另一方面引进一些其他民族的服装特点。魏晋百姓服饰十分多元化,在沿袭汉代服装形式的同时,也融入当时一些民族的服饰特点和着装风俗习惯。魏晋百姓服饰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特点和汉族的风俗习惯等元素,形成魏晋百姓自己的服饰文化。

2.2 服装细节差别

袖口束缚: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都会做的很宽大,袖口也很宽大。因为服装面料没有弹力,所以穿在身上会十分不便。在服装制作上,由于当时没有纽扣,为了便于行动和劳作,人们将袖口束缚起来,这样既美观又便于行动。

裤口多为小口:魏晋时期,流行宽大的服装,人们的服装都是肥大的,但是对于需要劳作的人来说,宽大的服装十分不便,所以百姓将裤口改小,便于行动,更加实用。

服装简洁少装饰:魏晋时期,社会风气十分淳朴,人们生活安定,玄学盛行。人们在这种风气下,服装也采用简洁的款式,给人高深内敛的感觉。

颜色单一:魏晋时期,百姓生活并不富足,带有色彩的面料又需要很高的价格,受经济方面的限制,当时百姓的服装颜色比较单一,并没有一些资料中记载的色彩丰富。

2.3 魏晋时期服饰劳作功能大于审美功能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魏晋以后,当时社会风气盛行玄学与道、释两教相结合。在这种历史发展背景下,文士的空谈之风成为当时的一种主流。生活在魏晋时期的人们,形成了一种蔑视礼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羁的真性情。因此,这个时期的服饰更多表现出了一种宽松、敞开、袒胸露怀的风格。从其服饰可以发现,这是一种用服

饰表达自身以及内心情感抒发的重要手段。当时的百姓通过服饰来表达当时的审美意识,更多的是将其服饰所具有的实用功能表现出来,这些在魏晋时期服饰的细节处都有着较为明显的体现。

2.4 魏晋南北朝服饰多以窄瘦合身为主

对于生活在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而言,对宽袖衫子有着一定的崇爱。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文人雅士不愿意受到限制,内心向往飘逸潇洒的生活。因政局混乱,当时许多文人雅士都希望能够入仕,但又担心宦海沉浮会给生活带来困扰。所以,只能以一种自我超脱的生活方式来宣泄内心的不满。除了日常的饮酒、奏乐、吞丹、谈玄以外,许多文人开始从穿着服饰上进行追求,以宽衣大袖,袒胸露臂为主。但百姓的服饰更多是为了满足劳作时所需,主要以窄瘦合身为主。

2.5 百姓服饰受玄学影响较少

魏晋时期的文人对于一些先进的思想文化,有着追求文化潮流的生活态度。尤其玄学较为昌盛时,许多文人雅士的服饰受玄学影响,表现出了一种虚无玄远的“清淡”,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但对于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劳动百姓而言,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化氛围相对较少,对于服饰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实用功能。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百姓服饰受玄学影响较少。

3 结语

魏晋以后,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受玄学和道、释两教结合的影响,魏晋时期的文人多半性情不羁,行事视礼法如无物,尤其尊崇虚无缥缈的思想和事物,空谈之风盛行。文人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选择改变穿着的形式来表达内心,他们喜欢将宽松的衫子领口敞开,整体看起来放浪形骸。而百姓对于服装的要求实用才是关键,衣服的造型是为了劳动方便而服务,文人和百姓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在服饰的穿戴上都得以体现,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1]何潇.魏晋南北朝妇女妆饰审美观[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7(4):138-139.

[2]韩笑.隐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力——以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为例[J].飞天,2009(8):66-6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