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清·法若真草书诗》作者辨伪

时间:2024-05-20

摘要:广西美术出版社于2000年1月出版《清·法若真草书诗》,此件书法作品为释法智所书,而非法若真所作。两人同处明末清初,受时代影响,作品风格类似的现象,实为常态。与今相较,展览盛行,参展作品不看署款,便无法知晓其为何人所作。因而,在鉴别古人作品时,应从多方面仔细考证。本文从诗文内容、创作时间、署款、印章四个方面对《清·法若真草书诗卷》的作者进行考证。

关键词:法若真;释法智;署款;印章

一、释法智其人

释法智(1599—1671年),名行诏,字允中,号破门,别号法智和尚、南岳七十二老人,据传是湖南衡阳人,一说原籍江苏维扬。关于释法智是湖南衡阳人的说法,从其好友彭而述写予其的诗文可知这一说法是错误的,《赠破门诗》:“破门何处客,野鹤闲云身……历落四十年,一棹洞庭滨。结茅此间久,遂为南岳人。”不难看出,释法智被认作湖南人是由他久居于此造成的。李元度为湖南人,清朝大臣,学者。其人著作甚夥,如《国朝先正事略》《湖南通治》《南岳志》等,为现今研究湖南地区的人事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史料。《南岳志》载,释法智实为崇祯年间进士包尔庚。包尔庚,字长明,号宜壑,浙江秀水人。明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崇祯十三年(1640年)任罗定州知府,戴星视事,五载不倦;听狱明允,其清如水;革除旧弊,章制明律;钦命回京,四民泣送。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名法智,长期隐居山林。清顺治时,结茅庵于南岳衡山下火坊,名其庵曰“石浪”,固以此为号,工草书,有诗名,有《宜壑诗稿》留存于世,与方外石涛、石溪齐名,有“三石”之称。顺治初,居山林隐逸,累征不起。康熙元年(1662年),知府郭廷弼聘修郡志,以母老力辞。临殁端坐,口吟“千秋大业今家计,万里清风昔宦游”之句,合掌而逝。可知,释法智即包尔庚,既非江苏维扬人也非湖南衡阳人,而是浙江秀水人。

释法智与彭而述为生平至交,彭而述《读史亭诗文集》中记载了释法智书法渊源、书风特点等。其《赠破门》:“破门何处客,野鹤闲云身……笔下写怀素,有草不须真。黑蛟搏白绢,百丈复千寻。”《破门诗二首》之一写道:“怀素星沙人,去此千年久。破门吴下来,怀素生其手……池内风涛翻,笔下龙蛇走。我欲呼墨颠,醉之以美酒。”诗中表明了释法智书法宗法怀素,接着用“黑蛟”“龙蛇”等意象词对其狂草进行称赞。释法智书法师法并不单一,在取法怀素的同时,还临习智永《千字文》。《广阳杂记》记载:“临智永千字文,深入晋唐阃奥。”唐时狂草由晋时今草衍化而来,智永草书千字文为其祖脉,足见禅师在草书艺术的学习继承上入古之深,深得“醉素”之心髓。释法智与楚僧怀素,同为方外之人,同痴狂草,彼此相隔千年,而师承脉络了了分明。其草书艺术表达方式与怀素的“忽然绝叫三两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相近。虽是如此,他们的书风也因个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用笔上,相比怀素的圆笔而言,就“线”的体现,释法智则更倾向于使用“方笔”来表现。在运笔时稍加颤抖,所写的线条给人一种奇崛、倔强、孤傲之感,凸显出其特有的艺术个性。章法上,释法智创作时往往字字独立,与怀素的连绵不绝之势相异,因此整体的气韵略带滞涩。

二、法若真其人

法若真,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生于胶州,清圣祖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卒于胶州。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黄山衲、小珠山人、黄山真衲、黄山逸史等,斋号有倾古堂、遯斋等。祖籍山东胶州(今胶县)人,清顺治二年(1645年)以五经特赐中式,授中书舍人,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安徽布政使,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宏词,因病未任。法若真生于世家,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促使法若真形成“学而仕则优”的儒家思想。法若真仕途坎坷,明朝时,虽积极赶考却屡次落榜。其父也是如此,在父亲影响下其每次考试归来,愈发用功,刻苦研读经书。顺治三年(1646年)中第,此后一心用于仕途,政绩显著,1660年,郑成功率领数万战船围兴化,法若真虽为书生,却临危不乱,权量战场利弊后,召文武官员,分布任务,并亲自率领民众一同拒敌;同时,鼓励百姓贸易、鼓动商人发粥予难民得以安抚民众。最终,郑成功自觉攻城无望,此次危机得以化解。1663年,其作长篇谏文,分析当时官场职位的利弊,建议福建地区裁官以便加快工作效率,避免投機者不做事。1668年,法若真创立“风、火、雷”三种处理文件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官府的工作效率,当时各省均采用。道光《重修胶州志》:“州县催科未齐者,布政使遣官督催。若真以为滋扰,立风火雷三法檄。催之而罢遣官,州县便焉,至今诸省遵其法。”

法若真诗文书画成绩斐然,其诗不古不今,自成一格,有《黄山诗留》存世。画山水有高雅之灵气,偶然涉笔,潇洒拔俗,不杂尘氛,烟云浮动,自成一格。书法魏晋而有士气,精擘窠大书,行草运笔灵动。法若真书画虽有声名,其人并不以书画为重。李集《鹤微录》云:“若真以巨幅大书司马温公禅偈见贻,笔势飞动,盖先生少以诗名,书画则其余事耳。”因而法若真关于书法的言论较少,其友人对其书法的评语也极少。法若真取法于“二王”、王铎和颜真卿。《青岛文史资料》载:“他师魏晋‘钟王’神韵,不效元明诸家,行、篆、草、楷都在行且都显示独特的风格。行书‘有鸾停鹤峙之势’,草书‘巨幅大笔,气势魂魄’。”其书法用笔受颜真卿影响,以圆笔为主,线条追求一种古拙的意味;章法上类似于王铎的“一笔书”,连绵不绝、一气呵成。

三、作品归属考

从内容上考证。《法若真草书诗》:“时康熙己酉夏,予出溪归后,归怡。遇荆翁游于楚天,百解东寓,心枝菴南。予交谈不弃,我拙□世间事。与出世事并行,予曰:吾不能焉。公乃间对。予曰:可。书一卷以掷案头,答他日之思。予遂而呼笔,言以其词若干,更祈请正教我。

词曰:溪声里、山色外。一间破屋住,盖收推行藏,只如斯我矣。秋心与万籁,寒山石下实。安泰野色晴,岚烟霭霭,有时直上最高峰。乱长江水一带。又,□春以真文都嫩绿间。诗□□里,叶□风翻,树影摇飘。乱□溪流水,化□机难以比石缝。云生果是美,更有□□最□翠密,繁花数十里。又,□风暖日,水长绿柳。池塘细浪幽无人,处处思吹月。野外晴光,鸟语忙间,写意诗几行。□头现出好文章,青山影里无他事,乱石堆中讬夕阳。又,□□处天工巧。春前十日春□耳,枝间嫩蕊绘呈老。柯若松烟□,耳边□百。舌鸟口中叫出人,难晓□□。又是一年春□把光阴空过好。

南岳同学石浪行耳七十岁书。”

因年代久遠,作品有些破损,导致部分磨损,文字模糊不清、甚至缺失,无法辨识。但依旧可知晓其大致内容。释法智于1669年夏,外出游玩归来之际,偶遇一位荆翁。释法智向他请教,诉说自己的境遇。首先,讲述释法智现居的景色;其次,讲述了生活中的烦心事;最后,表达了“无非心不乱”的处世观。通过“一间破草庐”“山中住”“今以山僧手”等词,可知是符合释法智于明亡后无心于仕途、归隐山林心理状态的。1669年10月,周亮工因被诬告贪赃而遭弹劾,法若真以同党被参。此前,法若真与福建核对账本,与周亮工发生争论,任职期间法若真并无隐世的想法。即使法若真被参后,其居京候补待时也未见隐世之志。法若真居京时与魏象枢相互酬唱,其写予魏象枢的诗中常有关心政事的诗句。1673年作《李坦园招,同魏环极、田兼三园亭夜集两公皆晋人》载:“……新开晋岭通函谷,远护秦军遮太原。猎马初回修讲艺,相期何以事义轩。”魏象枢升任少司农时,法若真作诗祝贺,诗中羡慕之意跃然纸上。1676年作《和魏环极少司农元旦雪中二首》:“昨年钓雪伴山翁,今年官米推司农。卸恩圣主偏高卧,献瑞龙车近扈从。甲胄千屯留楚塞,将军一剑报秦封。国储不必须刘宴,自有黄金十万钟。”因而,此卷草书内容的隐世之志,不符合法若真的志向。

时间不相符。作品开篇即写明时间为康熙己酉年(1669年),落款则为“南岳同学石浪七十岁书”。释法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1669年释法智年七十岁,无疑是贴合实际的。法若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出生,康熙己酉年(1669年),法若真五十七岁,与落款的年龄“南岳同学石浪行耳七十岁书”是不相符的。

从署款及地点考证。古人书画署款,有一类以籍贯地名再加以姓名、字、号等作为署款。如王铎的草书《王屋图诗卷》署款为“孟津王铎时年五十六”,王铎为河南孟津人,故以孟津王铎署款。苏轼眉山人也,其有《次便才韵诗帖》署款为“眉山苏轼”。古代书画家多以自己出生地或长期居住地写于署款处。清朝康熙时,湖广省被拆分,洞庭湖以北,设湖广左布政使,以南设湖广右布政使。之后,湖广左布政使更名湖北,湖广右布政使则更名湖南。法若真于康熙二年(1663年)十二月升湖广右布政使,丁艰未任,可知法若真未到湖南任职。法若真未出仕前一直于胶州居住,之后任福建乡试正主考。《黄山年略》记载法若真花甲之年,因身体不适,辞官归里养老。因此探明法若真于60岁之前,是否到过湖南南岳,即可解决署款地点的疑问。据《黄山年略》《黄山诗留》《清史稿》等资料记载,法若真主要于安徽、北京、福建等地任职,尽心尽力。未有资料记载法若真到过湖南任职或居住于湖南南岳。可知法若真不可能用“南岳”二字署款。在他现存书画作品中,其书画署款一般为“胶州法若真”“黄山纳真”“北海法若真”“黄山法若真”等,未有作品使用“南岳”这一地点。

印章考证。作品署款处共钤印两枚。上为“破门”,正下方一枚为“法智之印”。上面的一方为释法智之号,另一方则是其出家为僧后的法号,在释法智的其他书法作品中时常使用。有些作品中,能见有上下两印颠倒使用的现象。图一为法若真书画用印,有“黄氏”“黄山衲”“小珠山人”“法若真印”等,这些印章中包含法若真的字、号、斋号。然未见有“破门”“法智之印”两印。

文章从四个方面对《清·法若真草书诗》的作者进行辨伪。其一,文章内容的中心思想不相符,文中多次出现隐世之辞,而法若真一生都积极出仕,奉献一生只为国家繁荣昌盛。其二,时间不对,1669年法若真57岁,却以“南岳同学石浪行耳七十岁书”署款,且法若真书画作品多以年号署款,未有以年龄署款的习惯。其三,从法若真年谱、诗集、清史中,未有资料记载他到湖南南岳游玩或定居。其四,法若真所用印章中没有“破门”和“法智之印”两印。综上所述,此件书法作品应归属释法智。

作者简介

石连峰,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书法创作与理论。

参考文献

[1]杨福音.当代书画名家—杨福音(作品连载)释法智:怀素嗣响,草书高人[J].书屋,2014(6):89.

[2]雷树德.释法智:怀素嗣响,草书高人[J].书屋,2013(6):2.

[3]柏村.法智禅师的狂草艺术[J].佛教文化,1995(6):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