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苏烨 许锦清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壮锦技艺的传承面临严峻的危机,急需抢救和保护。壮锦作为少数民族的符号,除了使用价值之外,还要思考其文化意蕴。本文从壮锦的艺术特色出发,结合当代发展策略,探讨壮锦未来该如何传承、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壮锦;发展思路;传承创新
壮锦形成于宋代,有桂布、僮锦等别称。壮锦是岭南一带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织锦之一,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壮锦在整个壮族地区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壮族民俗文化的缩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锦,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织锦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且不限于广西,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织锦提供了活态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曾作为贡品的壮锦,如今却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内在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打破了壮族人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在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和延续传统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大多靠老一辈言传身教,艰难的传承境地使得年轻一代望而却步,也使得织锦技艺后继乏人。空谈文化情怀不过是纸上谈兵,如何实质性地将壮锦再度推广到大众的视野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文化、促进壮锦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是考量壮锦出路的切入点。打造良好的经济与文化生态圈,对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壮锦的文化艺术特色
壮锦艺术历经千年发展,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织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壮锦是在壮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產生的,纹样精美,大多反映了壮族人的生产、生活、对大自然以及本民族的热爱,体现了民族文化,凝聚着壮族人民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将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是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
(一)从文化之美的角度
壮锦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古老的、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也在于它呈现出了壮族人民独特的审美风格,更因为它带有民族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符号。
(二)从造物之美的角度
传统的壮锦以棉、麻线作经纬线平纹交织,常用于装饰背带、背面、背包、挂包、围裙等,以大小万字、几何纹、井字纹、双鱼莲花纹为主。图案生动、有趣,充满民族智慧,独具民族特色。
(三)从技艺之美的角度
壮锦的织机是百年前就已经定型、再经过不断改良的小木机,全机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壮锦织造工艺复杂,至少需要经过15道工序、160个小时才能织造完成。壮锦织机及工艺不仅为我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了实物参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进化过程的活态例证。
二、壮锦设计当代发展思考
传承近千年的壮锦艺术,是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优秀代表之一。根据已有研究分析,无论是从艺术审美,还是从技艺解读上看,壮锦基本处于信息整理阶段,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当代壮锦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已进入瓶颈期,壮锦只能出现在书本、博物馆里,或者演化成廉价的旅游商品,失去了原有的文化艺术价值。传统壮锦除家用外,还可作为礼品在特殊日子、重要场合使用,但在平常生活中比较少见。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壮锦日常化、生活化,将壮锦的精髓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发扬民族文化,还扩大壮锦的社会影响力。
(一)壮锦目前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不够现代化
壮锦的适用范围往往是全身,这种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视了壮锦的功能性和审美性。壮锦难打理、价格较高,不太适合做成全身服饰。如果做成小面积饰品,如在领带、围巾上使用,就会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二)壮锦的市场困境
随着现代纺织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新颖织物层出不穷,各大品牌为抢占市场份额,积极宣传品牌文化,尝试与其他优秀文化相结合,创新设计理念,但这对采用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的壮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由于工艺繁复,传统手工生产的壮锦耗时长、造价高、产量少、利润空间小,织锦技艺濒临失传,广西当地对壮锦的扶持一直着重保护和抢救,但“非遗”不应该只作为艺术品而被束之高阁。即使现在有了机器可代替手艺人生产,但低迷的市场环境、保守的生产理念导致其难以真正被传承下去,走出壮锦经济与文化的低谷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三)政府的扶持、保护与资金倾斜
2006年,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为响应国家号召,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壮锦文化发展,鼓励各单位定制壮锦产品作为交流纪念的伴手礼,以此宣传民族文化。在政府的帮扶下,壮锦也与当地的旅游行业形成联动,将其用于制作旅游纪念商品,以推广民族特色。但单靠政企订单与旅游纪念品是无法快速让壮锦“走出去,引进来”的,资金的倾斜、政策的优惠则有利于吸引外来企业对壮锦的开发。“长江后浪推前浪”,要鼓励青年创业,年轻人具有突破性的思维与敢想敢做的冲劲,是突破文化禁锢的的关键。
(四)壮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将壮锦与现代服饰品设计相结合,广泛地运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通过衍生产品的研发、与多种传统文化结合、与名家设计相结合、与知名品牌联名开发等方式来推广。
《广西通志》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杂以织布为花鸟状,远观颇工巧炫丽,近视而粗,壮人贵之。”传统的壮锦工艺精湛、色泽艳丽、工整严谨,但图案拙朴、样式较为单一。作为日常用品的传统壮锦,主要用于被面、背带、腰带、头巾等生活用品的装饰。现代壮锦的运用往往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只是简单地将其运用在全身服装中,却忽视了壮锦本身的特点和市场接受程度。
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市场拓展途径。壮锦不能只是停留在具有观赏性的工艺美术品层面,还应该积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更广泛的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在拓展产品市场、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效益。
“一带一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输出,广西作为东盟开放的前沿和平台,其本身所拥有的优秀文化资源与东南亚各国实现交流与输出,壮锦的发展出现了最好的契机。
想要让壮锦融入百姓家,首先要让其商品价值为大众所认可、推崇,这关乎壯锦与其他优秀民族文化的结合。在以往单一文化的基础上加入新元素,能让其受众面更广泛,有利于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感。俗话说“众口难调”,原始、单调的文化总不如新事物来得丰富多彩,这需要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敢于尝试将不同文化进行融合、大胆创新。
壮锦的连续几何纹样在拙朴中带着几分趣味,与拜占庭的“马赛克”画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笔者曾尝试将壮锦与汉服相结合,采用壮锦纹样中较为典型的“双鱼莲花纹”作为主体,设计了一系列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服饰品,成品颇为灵动。在与多数汉服文化爱好者的交流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服饰复原抱有执念,但市面上多数所谓的复原不过是将纹样印刷到纺织品上,空有其形而无其神,可以尝试将壮锦作为复原其他民族服饰的新材料。
“娇贵”是多数织锦的共有特性,制作耗时费力的壮锦在步入市场时缺乏价格优势。人是保护非遗文化的关键,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了多元的选择。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也可将依附于图案纹样的壮锦文化结合不同材料进行创新。在以往研发壮锦产品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产品和图案纹样,与现代潮流结合,赋予壮锦新的功能使命和元素概念,丰富民族文化内涵。
因为民间的东西比较原始、单一、粗糙,和现代多元化社会相比,容易被人厌倦。为了让其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更加丰富多彩,我们正尝试着让不同民间文化相互融合。良莠不齐是民间文化的一大缺点,未经筛选整合的事物总会带有原始的粗糙,与现代多元的社会文化相比,简朴单一的民间文化显得尤为单调。尝试与不同文化元素相互融合、丰富文化内涵有利于衍生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壮锦文化亦是如此,可以尝试与名家设计、网红、买手等合作,与知名品牌联名开发,更新样式,生产符合消费者审美的产品。
三、结语
立足壮锦的历史与传统,着眼于壮锦的现状与问题,致力于壮锦的发展,强化织锦者的现代审美与产品意识,同时也要提升高级艺术人才对传统壮锦的了解与重视程度,并积极将壮锦运用在艺术创作之中,打破人们对传统壮锦的固有印象,让壮锦产品更加时尚、更贴合当代人的生活。
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现代技术下壮锦设计与研究—以服饰品设计为例”(2019KY0080)
苏 烨
1986年生,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饰创新设计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钱小萍.中国织锦大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4.
[2]邱春林.手工技艺保护论集[M].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8.
[3]张宗登.“雅”的审美范式与价值重构—兼论民间手工艺的价值评判[J].艺术评论,2019(07):164-173.
[4]王晓昕,黄德荃.从“手工艺”到“手工的艺术”:论当代工艺美术手工新价值[J].美术观察,2015(11):126-127.
[5]樊道智,万辅彬.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的困境与出路—以壮锦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04):45-5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