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江南 臧瑜
摘要:西夏是我国历史上西北地区一个短暂的朝代,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不容忽视。文章结合西夏历史背景,以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图》为例,对西夏时期的壁画艺术进行探究。以水月观音的形式美、色彩美、意境美,表明西夏时期的壁画在受汉、藏地区以及周边一些少数民族艺术风格的影响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形成柔和、多样的艺术特征。旨在取其精华,对当代艺术家的鉴赏、临摹和创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西夏;榆林2窟;水月观音图
壁画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一道风景,是中国艺术史长河的璀璨遗珠。西夏为党项人所建立的西北边陲地区政权,国土不广,在历史上容易被忽略,但西夏的绘画艺术发展却是相当繁荣的,留下了西夏壁画这一不容忽视的艺术瑰宝。榆林窟壁画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尤以位于榆林窟第2窟西壁门的《水月观音图》最具代表性,令人叹为观止。
一、西夏时期壁画的概况
(一)西夏壁画的历史文化背景
西夏是党项族统治下的多民族王朝,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区。1038年建国子都兴庆府(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国号大夏,因位于宋代河西地区,因称西夏。西夏王朝总享国189年,前后历十帝,国力强盛时曾与宋、辽或金成鼎足之势。党项人初信神鬼,迁入河西建夏国后转信佛教,继承了唐代民间对“水月观音”的信仰,“水月观音”为中唐宫廷画师周昉所创,至宋、五代和西夏时,在敦煌和西夏壁画中已较为多见。五代时水月观音尚保持男性形象,至宋代民间对水月观音的崇拜较盛,开始出现女性形象。元代,水月观音的女性形象基本确定并在民间广泛流传,壁画呈金碧辉煌的画风,融合了玄奘取经等神话故事,甚至还描绘了百姓日常生活、劳作的场景。
(二)西夏榆林窟壁画的现状
榆林窟位于瓜州县,和莫高窟壁画相似。历经唐、五代、宋、西夏、元、清数千年,现存洞窟43个,壁画约5 600平方米,深藏峡谷峭壁间,以佛传人物为主,上绘花鸟装饰图案、供养人等形象。画面的布局构图比较充分且紧凑,内容丰富,具有非常强烈的叙事性。壁画运用的颜料是比较纯的矿物质颜料,色彩的纯度相当高,用色比较大胆、鲜艳。自古以来绘画线条的勾勒,都是表现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吴带当风”绘画的影响,五代、宋的壁画,承袭前人,趋于程式化。在西夏壁画中,供养人的形象融入了民族服饰特色,旁边的跋文也使用了传统的西夏文字[1]。
二、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的艺术探析
(一)水月观音的概念阐释及风格成因
在佛经中,观音有33种姿态,水月观音则是因姿态为菩萨观水中月得名。“水月”这两字最早不在佛经中出现,而是随佛教传入,渗透中国本土文化之后产生的。水月观音通常有“众生只要心中有佛,菩萨就会永保众生平安”之意。“水月观音”这一风格最早是由唐代周昉创造,这种新形象广受世人的喜爱,影响范围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甚至在邦交活动中被引入朝鲜、韩国和日本。藏传佛教在天盛十一年传到西夏地区并受到尊崇,为西夏人描绘了极乐净土世界的想象,藏传佛教通过增强其神秘性来维护宗教世界的神圣和尊严。西夏的水月观音就是典型的案例,它不仅吸收了宋代的绘画传统,还借鉴了其他地区的特点,受后期藏密风格绘画的影响,加之各种力量的影响,水月观音像创作表现为一种创造性的复合文化[2]。在宗教盛行的西夏壁画中所发现的水月观音,大多以向导的身份出现。传说观音住在珞珈山,环境优美,人们向往这样的仙境。取经的玄奘、善财童子和龙女、白鹦鹉等神话形象,为西夏壁画中的水月观音像增添了生机,符合人们的心愿。
(二)《水月观音图》的内容表现
《水月观音图》大量运用石绿冷色,给人清新静雅的感受。图像的上方,层层云雾遮挡着明月,并环绕在观音周围;底部流淌着一汪清水,水中莲花绚丽绽放。画面中左侧的观音头部佩戴金色发冠配饰,长发自然散落在肩,左手放在左膝盖上,右手轻轻拈玩胸前的配饰,以悠然放松的姿态,坐于突出水面的山石间。菩萨面向碧水,背后的山石穿插着一些竹枝,通体散发淡淡的青绿亮光,静静地观看着远处。仿佛是在望月遐思,又好像在聆听人间疾苦,准备施援。观音的左侧山石上放着花篮和插着柳枝的净瓶,下方碧水流淌,右侧一童子驾云而至,双手合十,虔诚礼拜。这是善财童子至普陀珞珈山参拜观音的情形,即“童子拜观音”的故事①。在图像右下角岸边的平滩上,有一位身穿袈裟且双掌合十的年轻僧人,隔着碧水与云层抬头仰望菩萨行礼。僧人散发,戴金环,外形如一只猴子的形象,左手还牵着只显露马头的缰绳,右手放于额前遥遥远望[3]。
贞观元年,28岁的玄奘西行取道瓜州,经过玉门关、大漠至印度求法。玄奘当时在此地休整、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与当地人民结缘②。玄奘的故事在当地为人们传颂,自然而然地被绘入这一时期的壁画之中。
(三)《水月观音图》的艺术性质
1.形式美和色彩美
这幅画像承载了当时百姓的信仰,受百姓的膜拜,也展示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潜移默化地陶冶了人们的审美情操,提高了西夏人的佛教文化素养。从线条来看,刻画人物形体的线条多为迥劲有力的铁线描,对服饰褶皱的刻画多是略显柔软的兰叶描或折芦描,表现了衣服的柔软度。不同质地、硬度的物体通过不同线条间的疏密组合,展示了线条在形象塑造上的巧妙、灵活、多变。从色彩的运用来看,整幅画面以青绿为主。在线条勾勒的基础上,运用不同色彩进行渲染辅助,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清冷南海、碧水之畔的情节和故事。此外,以红色表现服饰,掺入吐蕃藏族风格,也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画家们直接运用由原石磨制的颜料,色地纯正,经千年之久,颜色依旧鲜亮。菩萨面部、身体贴金,比上方的彩云更加璀璨。画家在水月观音的绘画上砌粉堆金,使装饰性效果更加强烈,这也是和其他时期造型的不同之处。史书记载,周昉善于绘画水月观音像,白居易亦为其寫下“净绿水上,虚白光中,一睹其下,万缘皆空”的诗赞③。据《历代名画记》,周昉虽最早绘画水月观音,但可惜没有具体的画作留存于世。目前我国现存的水月观音图,最早的为五代时敦煌的壁画,随着不断的改进、革新,到西夏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2.意境美和寓意美
百姓礼拜水月观音,也醉心于观音图像清静旷远的意境。图像的清冷色调使社会动荡影响下的人们焦躁的思绪得以沉淀,静心凝神,体悟生活依旧美妙、多彩。这样的一种意境,这样美妙的世界,怎能不令每一位信徒去信仰和崇拜?菩萨身后的圆形光圈,不仅宣示了菩萨是画面的主人公,也像一面明镜一样照映着观音的形象,为画面增添空灵、神秘的气氛。图像所突出的主体形象和绚丽的色彩无一不引人注目,又融入了当时人民所推崇的禅宗,完全符合各阶层人们的需求。百姓渴求平安,甚至远离纷扰的美好愿望,通过绘画体现于佛教天国的理想生活。因此菩萨造像的流行一方面使菩萨的形象趋于女性化,满足了当时一些女性权贵的审美;另一方面则是当时百姓希望以艺术寓意美好信仰,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4]。这一时期的造像,画面绚丽,色彩夺目,但缺少画韵和空灵之气,可能与佛教由盛转衰有关。
三、西夏壁画对创作的影响
南齐时期,“传移摹写”的画论出现。“传”是绘画者自身形成的人品道德、文化素养等这些内在的個人修养,结合绘画技巧在材料上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被人们欣赏。“移”是指通过大量观赏、分析名家名作之后,画家在创作中借鉴、变换并运用到作品的画面中,以表达意境。“摹”是指对先人名作的研究,具体指在临摹的过程中临习技法、取精弃糟的学习方法。“写”是指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创作,自由表现画面。吸收古人艺术表现的精髓,再现本质,是艺术的最高呈现水准,也就是所谓的“澄怀观道”。西夏时水月观音较流行,画面构图往往运用斜对角线的方式,一部分是描绘仙境,多为观音、童子与云雾环绕的缥缈仙界;另一部分则表现以唐三藏为代表的此岸凡夫。如此构图,使天上人间相对比。画面中的布白则承自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有“马一角、夏半边”的风格[5]。通过专业人员对壁画的整理,极大地方便了后人的学习临摹,为当代创作提供了诸多的灵感。
四、总结
从整体来看,西夏时期壁画的线描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流畅柔和的线条、行云流水的高古游丝描完美结合,藏传佛教绘画风格的渗透也为西夏壁画增添了神秘感和朦胧意境,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观音形象。水与月是中国佛教中经常用来作隐喻的事物,可作世间万物,也暗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般若玄理。因此,水月观音是中国传统美学与佛理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国山水画境界来表现佛教内容的典型。
作者简介
江南,1997年生,女,河南南阳人,宁夏大学美术学院国画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
臧瑜,1997年生,女,吉林辽源人,学士,南阳师范学院美术学专业。
注释
①王泽庆,王茵:《敦煌壁画中的唐僧取经图》,《美术观察》,2000年第3期,第55-56页。
②罗明,李徽,罗丹舒:《“水月观音+玄奘取经”图式与形象考辨》,《美术学报》,2018年第6期,第114-118页。
③李银霞:《西夏石窟艺术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参考文献
[1]敦煌研究院.安西榆林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2]张美晨.西夏水月观音图像研究—以瓜州东千佛洞二窟《水月观音》为例[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9(3):120-121.
[3]沙武田.水月观音图像样式的创新与意图—瓜州西夏石窟唐僧取经图出现原因再考察[J].民族艺林,2019(1):5-26.
[4]于硕.唐僧取经图像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5]王静如.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中的西夏壁画[J].文物,1980(9):49-55.
2171500783229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