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本文在对先秦时期的青铜水器与盘匜组合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市博物馆馆藏战国勾连云龙纹铜盘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首先对“水器”概念的界定与演变进行阐述,随后探讨了青铜盘匜的水器组合的演变和特点,介绍了潜山市博物馆所藏的战国勾连云龙纹铜盘,分析其獨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美学,探讨了该器物及其配套匜器所反映的先秦水器组合与丧葬文化的阶段性嬗变。
关键词:青铜盘;盘匜形制;水器;先秦青铜器;刻纹工艺
《左传》云:“信以守器,器以藏礼。”青铜器是代表先秦时期礼制的重要用器,先秦墓葬考古中所见的青铜器型及其种类、数量,皆与器主人生前的身份地位相对应,所以能“明贵贱,陈卑高,辨隆杀”。其纹饰流变、器种增减、组合变化、铭文异同,均是研究礼制变动的重要地下证据。借考古发掘与留存传世之青铜器,今人方能辩证地看待古史,驳正古史记载之舛误,定义先秦时期社会文化的阶段性嬗变。如商人好酒,则考古多见爵、觥类酒器;周人恶之而尚食,则考古所见的鼎、簋等食器更多。近代以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快速进展,学者们对先秦时期的青铜器分类更为细致。“水器”作为先秦墓葬出土青铜器中功用最著、延续时间最长的器物种类,在先秦时期的上层社会中应用非常广泛,是贵族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具。其中,盘与匜是常见的水器类型,二者以组合形式出现的情况始见于西周时期,在西周晚期与春秋战国时期蔚然成风。
(一)“水器”概念的界定与演变
水器分类的界定丰富了先秦青铜器的类别,也为理解先秦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最早的“水器”概念由日本学者滨田耕作在其与中国古铜器相关的著作中提出,在朱凤瀚、陈梦家等考古学家先期研究、整理的基础上,学界对水器主要包含的器型意见渐趋统一,盘、鉴、盂、盉、匜、盆、釜等具备盛水作用的铜器,被用于挹水的枓、盌,以及用于汲水的汲壶、盛水沐浴的浴缶、温水的汤鼎、盉等,都可以划入“水器”的范畴[1]。青铜水器自二里头文化三期开始成为明器,一般根据墓葬的实际情况,被选择放置在墓主的棺椁空间内。早期仍以爵、鼎、鬲、盉等类型为主,进入二里头文化四期(早商阶段)开始出现盘,在西周早期至中期开始出现水器组合的雏形,此期以盉器为主,亦有“盘+盉”的形式出现,但效用与组合关系尚未完全确定,如关中地区的石鼓山墓地M3,丰镐地区的高家堡M4、前掌大M11,山东的琉璃河M251、叶家山曾国墓地等,均出土有西周早期至中期的盘盉组合器,遍布西周中心文化区域,至少能够证明盉器的广泛使用。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是水器组合出土较多的时期。此期截至目前共有墓葬27座,同出盘盉器的墓葬就达到19座,“盘+盉”的组合形式成为主流,出土成套盘盉的铭文、弦纹明显一致且遵循一定的制作规范,如茹家庄M1乙、横北倗伯墓地M2158等。除了盘盉形制以外,西周中期开始出现铜匜,并与盘成套出现,如晋国曲村墓地M5189、平顶山M95等。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是水器组合多元化发展的时期,盘匜正式成为一种常见的出土水器组合,进入春秋时期后盘匜组合出土数量大幅增加,与盘盉并行,如西周晚期的白马寺M21、春秋中期的纱厂路JM32等。西周晚期至两周之际的31座墓葬中,14座墓葬盘盉同出,11座墓葬盘匜同出,盘匜出土情况几乎遍布中原各国,东方的齐、鲁、薛、小邾以及南方的曾、鄂、楚等国[2]。到了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与周天子的大权旁落,加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盘匜、盘盉不再仅是贵族专属的陪葬器物,在青铜文化发达的齐国,都城临淄地区的6座墓葬中均有盘匜同出的情况,在燕国等地的墓葬中发现了仿铜的陶制盘匜,代表了青铜审美的世俗化,战国晚期甚至有银质盘匜出土。
(二)青铜盘匜的水器组合
由水器组合的演变可知,青铜盘自商代起就已出现,远早于青铜匜,“盘匜”组合的形成时间也晚于“盘盉”。盘匜之中,青铜盘是出现最早、最为典型的水器,已经为学界所公认,关于青铜盘的起源,郭宝钧先生在《古器释名》中认为可能“与鼎、鬲等铜器的器盖有关”,也有学者认为陶器的盘形器出现较早,青铜盘可能是对前者的仿制。青铜匜出现于西周中期,作为“沃盥礼”所必需的重要礼器登上历史舞台。匜形状似瓢,有立足。《说文》:“似羹魁,柄中有道,可以注水。”段玉裁注:“其柄空中,可使勺中水酒自柄中流出,注于盥盘及饮器也。”“沃盥”即洗手礼,是先秦时期祭祀、觐见的常见礼制之一,战国后渐废。《周礼》:“凡祼事沃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重耳至秦,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在“沃盥”时,一人持奉铜匜,使清水从铜匜的柄中流出,浇沃清洗行礼之人的手部,行礼的过程自然也体现了一定的礼节性质和尊卑关系,《左传》中秦伯为重耳纳娶女子,当秦伯的女儿怀赢为重耳行沃盥礼时,重耳对其“挥之”,怀嬴因而发怒,质问重耳“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关于匜的形制起源,学界对演变自觥或是瓢尚有争论,也有学者认为商代兽形觥本身就是匜,只是随着社会风气的变迁转化为了水器。青铜匜出现后,以其使用轻便、注水设计科学、造型更具礼仪美感的优势,迅速取代了盉器的地位,与盘配套使用,并在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达到发展的高峰。
潜山市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勾连云龙纹青铜盘(图一,馆称“战国线刻云龙纹折沿铜盘”),属二级文物,出土于潜山市西郊战国时期土坑墓,该墓葬曾于2009年被不法分子盗掘,后于失窃文物中追回。这件铜盘高8 cm,口径36 cm,底径18.6 cm,厚度达到0.18厘米。口沿宽薄而外侈(图二),直壁折腹,上腹壁对生双辅首,平底无足。该盘铜含量较高,尽管历经岁月沧桑,有着明显的锈蚀痕迹,但至今仍能映出灿亮闪熠的青铜光辉。随这件青铜盘一起追缴回的失窃器物中有一件体量较大的陶匜,已有破损。这种盘匜同出的情况,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于地属楚文化辐射区的安徽地区,墓葬仪制中仍保留盘匜的基本组合。
这件铜盘与商周时期的其他出土铜盘不同,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口沿和腹部都饰以精美的刻纹(图三),代表了青铜冶铸技艺和青铜刻纹工艺在战国时期共同达到鼎盛。器物盘口上的勾连云龙纹在两道平行绹纹之间环绕盘口螺旋蜿蜒,线条流畅,上腹部的勾连云龙纹则与条状底纹交织。这种勾连云龙纹样式在当时的青铜器饰纹中较为少见,与传统的饕餮纹、夔龙纹不同,风格灵动活泼,细如毫发的线条组合刻成,显示出极高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艺术审美。
馆藏的这件盘匜同出的战国勾连云龙纹铜盘,无疑为深入研究先秦时期,尤其是东周战国的盘匜水器组合的演变提供了寶贵的实证。笔者认为,其价值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铜盘与陶匜同出,进一步印证了皖西南地区战国楚墓中多陶器、少铜器的主要特征,反映了战国时期“仿铜陶礼器”在下大夫、士、平民阶层墓葬风气中的盛行[3],有学者据此进一步推断出楚人丧葬观念在战国时期的重要变化,从潜山楚墓出土的其他盘匜来看,不仅铜陶合用现象较多,而且铜器的铭文也越来越简单、清晰,不再像商、西周时期的铭文那样具备浓厚的祭祖、敬神的意义。也有学者指出,仿铜陶礼器与青铜器服务于两套完全不同的“礼制”系统。在战国礼崩乐坏、社会思想大变革的情况下,仿铜陶礼器的广泛使用,尤其是铜陶并用的盘匜水器组合的出现,实质上代表着是旧贵族在新秩序中逐渐丧失身份、等级地位的趋势,这些盛行于先秦的铜器、仿铜陶器,最终在西汉“薄葬尚俭”的新丧葬观念下,被陶仓、陶楼等明器取代。
二是盘匜组合发展到春秋晚期,不仅组合变得不够规范,各地墓葬中出现多盘一匜甚至是有盘无匜的情况,浴缶、鉴等与匜组合,使匜不再与盘绑定出现,战国后青铜匜的形制逐渐简化,演变为平底匜、无鋬匜等,形制几乎又回到了早期“半瓢”的状态,到了战国末期,匜器仅剩的流变成了执柄,水已不能从流端出,形状渐趋斗形,已经和后世人们所用的水瓢无异。随着礼制渐衰,盘作为礼器的功能性亦有下降,在战国晚期后也被盆、洗等效率更高的洗浴用器所取代,成为食器的一种,可以说,盘匜组合是与先秦礼制同衰共荣的。
三是这件馆藏铜盘的刻纹工艺,代表了青铜水器装饰工艺发展的较高水准。商周时期的青铜铸纹一般使用模范,与器物同铸,直到春秋早、中期才出现刻纹,在战国时达到技艺的巅峰。刻纹一般采用錾刻法和线刻法两种方式,前者用刻刀凿刻,后者则为划刻,馆藏铜盘的刻纹即为划刻刻纹。所刻纹路分为几何图案和写实图案,也有学者将之按人物、神兽等题材进行分类[4]。据统计,水器是刻纹最多的铜器类型,各地出土的战国盘匜铜器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纹路刻绘,以内壁、内底刻划纹路居多,而馆藏的这件铜盘采用“口沿+外壁”的线刻方式,刻绘工艺之精,纹路之流畅,在同期出土的铜盘中也较为罕见。
作为先秦时期青铜水器的代表,盘匜组合不仅是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人观察当时社会文化、礼制变迁的重要切入点。潜山市博物馆所藏的战国勾连云龙纹铜盘,其精湛的铸造技艺和独特的刻纹工艺,充分展示了先秦时期青铜文化发展至灿烂巅峰时期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先秦时期盘匜形制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作者简介
陈立民,男,安徽潜山人,研究方向为地方稀有剧种、古皖文化。
参考文献
[1]姬英杰.商至春秋时期墓葬出土青铜水器组合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2]王冬冬.西周青铜盘盉匜水器组合变迁研究[J].江汉考古,2020(4):60-66.
[3]张有杰.六安地区战国楚墓出土仿铜陶礼器及相关问题探析[J].中国陶瓷工业,2022(2):44-49.
[4]滕铭予.东周时期刻纹铜器再检讨[J].考古,2020(9):2,93-11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