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摘要:泰安肥城市魏家坊村关帝庙内的四季风景壁画,其保存状况完好,壁画中纹饰、细节勾勒、人物形象与植物特征完整清晰,为研究以“四季风景”画面为装饰艺术的系统演变过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以壁画人物主体为着眼点,分析壁画的整体内容、绘制技法、艺术特征,对“头戴物”“菊花”的文化内涵进行个体和整体分析,并以各类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托,考证壁画中人物原型,探讨其在区域文化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由此总结出四季风景壁画形成的必然性。
关键词:关帝庙;四季风景;壁画;文化内涵;归隐
《四季风景图》四幅壁画分别位于两处山墙之上,壁画表面污染物较少,颜料层保存完好,仍可清晰辨别壁画线条、颜色和人物特征,植物风景保存完整。
《春季风景图》(图1)位于东墙左侧,形状为三角形,主体内容清晰。画面内容为一位中年男子文人形象,根据外貌特征推断其正处于不惑之年,头戴乌纱帽,颌下长髯,身穿长袍,脚穿方头鞋,双手背过身后,身体微微前倾,注视着随风飘扬的柳树,仿佛在思考问题。画面除了人物形象,便是少量的春景。左侧春江宽阔,右侧岸边绘有枝叶茂密的柳树及其他绿色植被,其余便是大量留白,突出了人物形象。
《夏季风景图》(图2)位于东墙右侧,形状为三角形,主体内容清晰。画面左侧为一位中年男子头戴乌纱帽,颌下长髯,身着长袍,身体前倾与右侧河中童子交谈,右侧的童子为双髻发型,身着深色上衣,其浅色长裤裤脚挽起,赤足在河中采莲蓬,身体前倾,并抬头与左侧男子交谈。画面中除了人物形象,便是大量的夏景。相对于《春季风景图》,这幅画中的植物元素更为丰富,河中荷叶漂浮、莲花盛开,岸上的柳树枝条茂盛且自然垂落,俨然一幅盛夏景象。
《秋季风景图》(图3)位于西墙右侧,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画面上方有大量颜料层脱落,但画面主体处于画面中心位置,故不太影响画面主体内容的考证。画面内容为左侧一位头戴蓑笠的男子,颌下长髯,身着深色长袍,手中拄着一根长棍,背着装满菊花的篓筐,身体前倾,正与前方童子交谈。孩童为双髻发型,身着深色上衣与浅色长裤,正双手捧着菊花盆栽向前走,并且侧过身体与后方男子交谈。画面中还有道路右侧的枯枝裸露,道路左侧的树木也已经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片树叶,呈现的是深秋万物萧瑟的景象。
《冬季风景图》(图4)位于西墙左侧,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画面内容清晰。画面中左侧男子头戴风帽,帽裙落在后背,颌下长髯,身着厚长袍,坐在体态瘦弱的马匹上向前行进。右侧的童子为双髻发型,身着厚重的深色上衣和浅色的长裤,双手蜷缩在一起,似乎由于寒冷,步履艰难。画面中除了人物以外没有任何生机,道路与山间有大量低矮的枯枝,并且画匠渲染了枯枝的四周。与周围环境对比强烈,突出了天寒地冻的环境,呈现了寒冷寂寥、缺乏生机的景象。
從绘画技法上来看,四幅壁画均是写实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一位中年男子与其童子一年四季的真实生活写照,构图都采用散点透视法,主体人物绘于中间位置,这样的绘制手法有利于吸引观众视线,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形貌特征与心理活动状态。画面设色简单,以黑白色调为主,人物刻画上多使用深黑色调,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
从人物特征来看,笔者推测四幅风景画出现的人物应该是同一组人物,中年男子总是颌下长髯、身着长袍的形象,而孩童一直是双髻发型,深色上衣和浅色长裤的形象。此外,孩童在画中也是服侍男子与体力劳动者的形象,推测为男子的侍从。
四季风景图,不仅表现了自然万物随着季节变化的显著特征,也表现了男子隐居于自然山水的前后心理变化,塑造了一个官场士人向隐居雅士转变的人物形象,自东晋以来,谈及文人隐士,必有陶渊明一席之位。在这组壁画中,笔者认为画匠有意将画中男子描绘成陶渊明的形象或者此类形象的代表。陶渊明是刚到不惑之年进入田园隐居生活的,与画中男子年龄与形象相仿。此外,乌纱帽起源于东晋,在东晋时期已在朝廷上下有所普及,陶渊明在东晋时期游宦生涯长达十三年,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此后便隐居于山水之间,因此,通过乌纱帽这一时间物证,也可推断此为是陶渊明的形象。在《秋季风景图》之中,菊花不仅代表着季节变化,通过画中人物表现,如孩童手捧菊花盆栽,男子背负满筐菊花,都有意点明菊花对于男子的重要性。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第一句为“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以及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都让世人熟知陶渊明对菊花独有的喜爱之情。故在《秋季风景图》之中,画匠改变了植物在其他季节类风景图中只能作为背景渲染角色的惯例,有意将菊花放在中心位置,突出菊花的重要性,点明菊花对画中男子的特殊含义。
“四季风景”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因缺乏肥城魏家坊关帝庙相关资料而且相似题材壁画内容极少,故仅能从画面中作简单分析,笔者认为壁画中的男子是以陶渊明为原型或以此类相似人物为代表的文人隐士。
(一)男子头戴物的文化内涵
在四季风景图中,中年男子的头戴物也有明显变化,在春季和夏季中,男子佩戴乌纱帽表明男子曾是踏入过仕途的文人。在《春季风景图》中,男子双手背过身后,仰望天际,如同初来此地,若有所思。在《夏季风景图》中,男子还是春季的一身行装,而第二个人物形象——童子出现,男子似乎对童子在河中亲近大自然的行为颇感兴趣,躬下身与孩童交流,逐渐习惯了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在《秋季风景图》中,男子卸下了乌纱帽,头戴蓑笠。蓑笠是用草或麻这种大自然产物编织而成的冠饰,表明了男子喜欢上了这种隐居于自然山水、远离世俗的生活。男子所背的篓筐中还有些许菊花,加之童子手捧菊花盆栽,无疑表明男子甚爱菊花,或者说热爱上此处山水的自然之物。《冬季风景图》中,受冬季寒冷影响,男子头戴的冠饰又变化为风帽,表明男子无论季节变化,都已完全适应了在自然之中的生活。
画中男子头戴物由乌纱帽变化为蓑笠再到风帽的一系列变化,直观的是中年男子身份的变化,其实更深层次的是男子心境的变化,由初识自然到对自然感兴趣再到完全融入自然,习惯于娴静恬淡的归隐生活,故男子头戴物的变化具有远离官场世俗纷争、隐匿于自然山水风光的文化内涵。
(二)壁画中植物的文化内涵
《四季风景图》中的植物因自身独特的季节性生长特征,在壁画中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點明和渲染季节。上文中说到画匠有意表现“菊花”,故主要对菊花的文化内涵作以下论述。
菊花作为我国的传统花卉,以菊花为表现对象的艺术作品培养了人们雅洁高尚的情操、道德修养和民族气节,使菊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根据古籍《荆州记》的记载,此时期菊花的功能主要用于观赏、食用、饮用和药用价值,即以其实用价值为主,并没有明显的文化内涵。菊花具有文化内涵的时期大致在战国时期,其中爱国诗人屈原就是重要的推动者。在其政治抒情长诗《离骚》中,运用比兴寄托手法,以“夕餐秋菊之落英”来象征自己品格的芬芳高洁,借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于是当菊花出现在文人的作品中时,便具有了高尚品格、高风亮节的文化内涵。到了东晋时期,随着陶渊明的出现,这一文化内涵更为人熟知,并且被注入了新的内涵,陶渊明在中国历史上首创了摆脱污浊的政治环境、弃甲归田的隐逸形象,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称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三径就荒而犹存”,这种与世无争、隐逸退让的精神象征,亦成为诗人们所向往的精神生活与境界,于是菊花又有了归隐自然、避开俗世的文化内涵。此外,菊花还具有表示乡愁与漂泊无定的文化内涵,不过结合壁画归隐自然的主题,此处菊花表达了对高尚品格的追求以及与世无争、归隐自然的文化内涵。
(三)“四季风景”壁画的整体文化内涵
“四季风景”壁画的文化内涵与其艺术特征、题材有重要联系,而“四季风景”壁画艺术特征的形成与时代背景有关,魏家坊关帝庙兴修于清朝初期,这一时期的宗教艺术进一步世俗化,寺庙壁画的题材不再是宗教中的神仙、妖魔,而是更世俗化的民间题材。
自古以来,季节交替更迭是人间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生活方式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动,因此四季变化的主题与百姓息息相关,更贴近民间生活;画匠将背景设立在一片自然之中,毫无市井烟火,不仅让四季变化更为明显,也是画匠有意歌颂大自然,自然风光中充满了万物的和谐与共生,而明末清初以来,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文化专制愈演愈烈,大力提倡程朱理学,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忧心忡忡,对战乱纷争充满了厌倦,社会上再次流行隐逸文化,不仅文人雅士祈求返璞归真的隐居生活,平民百姓也心系没有疾苦的隐逸恬淡生活。“四季风景”壁画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直接反应,蕴含着平民百姓追求太平生活的朴素心愿。
魏家坊关帝庙四季风景壁画在绘画技法上,以线描为主,对人物与植物的描绘采用写实的手法,色彩以黑灰为主要色调。关帝庙作为清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不仅是祭祀关羽的简单场所,也是人们寻求与表达远离战乱、追求朴素生活的心灵之地。四季风景壁画中,通过一位曾落入仕途的中年男子逐步进入隐居自然的生活真实写照,表达了古人们祈求逃离战乱纷争、希望美好生活到来的朴素心愿。具有明显世俗化特点的四季风景壁画对于普通人民百姓是一种更为直观、更能接受的艺术文化欣赏,使人们更容易感受其美好自然、隐匿于和平环境的文化内涵,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传统技艺中的地方性知识研究”(项目编号:22YJA76007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一凡,男,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艺术史等。
参考文献
[1]王鹏瑞.辽庆陵四季山水壁画及其美术史意义[J].美术,2006(9):122-123.
[2]崇秀全.太平天国壁画《四季捕鱼图》[J].书画艺术,2004(3):24-25.
[3]陈兴茜.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J].新课程,2017(8):238.
[4]刘利波.陶渊明形象与文人画研究[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2):76-87.
[5]张荣东.中国古代菊花文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6]毛静.中国传统菊花文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