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所谓鉴宝,不过是场真人秀

时间:2024-05-20

塔林

最近一档网络节目《天天鉴宝》在年轻人圈子里火了,节目中形形色色的网友提供奇葩的“藏品”来寻求鉴定,成为了年轻人茶余饭后的快乐和消遣。然而这样的节目,打着“鉴宝”的噱头,实际上就是一场流量“真人秀”。

《天天鉴宝》这个节目,本来只是一个做古玩销售的平台,顺带提供在线鉴定。结果因为他们的几个鉴定师眼光毒、鉴宝快、嘴巴狠,很多人都把家里的古玩连线直播给他们鉴定。

节目中,有直接从出土现场直播连线的,还有把人祠堂给端了的,甚至据说很多“倒斗”的摸金校尉摸出古玩也会发来他们这边估估价。结果《天天鉴宝》被玩成了“天天鉴刑”,让年轻人觉得好玩幽默。

“老师你看看这个。”

“诶,这个是好东西,大概(判)小三年。”

“我认为你这个可能够(判)五年。”

为了追求节目效果,节目专门挑选连线藏品奇葩或者藏品价值过大的连线,然后浮夸回复其真假,赚取观众的流量和热度。平台火了,前来鉴宝的人则变成了一个个“网络小丑”。渐渐地,节目也变得越来越社会百态,有能让人一夜暴富的真东西,也有让人欲哭无泪的假东西,总体来说这就是个线上潘家园,天天上演着一幕幕人间喜剧。

节目利用这样的方式打破了古玩行的一些传统规则,而这样的鉴定师也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新文玩KOL。

鉴宝是噱头实则是场真人秀

这样流量巨大、吸粉无数的节目,在“没有娱乐精神”的我们看来,就是一场虚伪的表演。不仅仅是《天天鉴宝》,几乎所有的鉴宝节目都是一场真人秀。如果纯粹是打发时间,看看这样的文物鉴定节目也无所谓。但如果真的喜欢收藏,可能还是要远离这类型的节目了。

《天天鉴宝》虽然靠着在线免费鉴定,持续输出搞笑的、部分“真实”的鉴宝短视频出圈,但它始终是一个文物珠寶类的购物平台。在它的购物平台上出现很多问题:翻天覆地的差评,投诉无门,客服嚣张,平台抽成,卖次货,工商局拉黑,商品价格比同类平台高很多,无鉴定师证明……明明靠着短视频让古玩在年轻人中出圈火了,却在购买平台上消费观众的信任。

文物鉴定一直是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大量真伪难辨的仿制品出现在古玩市场当中,让辨别古董的真伪成为重点。

在当下,要找一家正规的靠谱的鉴定机构是非常困难的:找拍卖公司鉴定,他们接的业务都是上百万元的,没时间给你鉴定;不正规的公司,就是乱给你鉴定,说你这东西价值连城,然后再上演连环计骗你高额鉴定费、备案费等;找朋友推荐,一般跟你关系不深的人,也不愿意得罪你的。

互联网发展起来后,越来越多的民间收藏者选择在自媒体、互联网平台上寻求鉴定,可这样的方式,无法保证鉴定师的水准和真实性。这类平台和自媒体追求流量经济,用户越多他们就越有价值,鉴定难免成为了一种噱头,为了节目效果,甚至可能前来鉴宝的人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他们通过让鉴宝这项严肃的事情变成娱乐化的流量视频,达到自己平台二次变现的目的。

那正规的官方鉴定渠道又是如何呢?

1983年国家文物局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而设置的国家级文物鉴定机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发展至今,已经设置了陶瓷、青铜、玉石、杂项、货币、书画碑贴、古籍善本、现当代书画组、近现代历史文物组、民族民俗组共10个专业组,委员总数共88人。即便是这样大规模的国家鉴定团队,都不敢像节目那样只靠“看”就能得出真假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这样的官方鉴定机构,属于公立鉴定,很少为普通的民间藏家鉴定。地方省级鉴定站、公立的博物馆等鉴定机构多为事业单位,不具有向民间收藏者提供鉴定服务的职责。只有一些自发组织的公益机构会为大家提供鉴定,虽然是免费,也多是给个口头建议,不出具文书。

新媒体时代的古玩圈更需要真实严肃

对于古玩圈收藏来说,一直存在着“鉴定”“评估”这两个大难题,千百年,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人敢百分百地给出答案。

鉴定:这东西到底对不对?

评估:这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在古玩圈里,经营、收藏、研究古玩,是一个非常深非常复杂的行业和学科。它不是单纯地一买一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做得到的。所以想要涉入古玩界,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最基本的要懂得什么是美,要了解历史文化,这是经营和收藏古玩最基本的条件。实际的收藏,通过看书的学习方式,是绝对学不会的。

特别是年轻人,如果你以此为爱好,你要有足够的眼力判断藏品新老,有足够的时间金钱,准确把握藏品价值,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足够的悟性。毕竟古玩行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职业了。

虽然《天天鉴宝》一直在引导观众出土文物不能买卖、要上交国家是为了让大家保护文物。但是,同时它产生了一些负面引导,长此以往容易误导年轻人,把鉴宝这个比较严肃的行业变成一个搞笑行业。

我们不知道未来的鉴宝节目会变成什么样,也不确定新媒体是否会让古玩圈变得更健康。但不可否认的是《天天鉴宝》开创了一条让年轻人喜欢上古玩收藏的道路,拉近了大家与这个离大众很远、难以理解的行业的距离。

未来,我们还需要逐步完善民间收藏鉴定渠道、加入监管机制等,古玩圈健康发展的出路还很长。

(编辑/李牧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