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22年全球艺术市场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4-05-20

文:张诗溦 图:瑞银集团

由著名经济学家、Arts Economics创办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写且由巴塞尔艺术展和瑞银集团共同出版的2022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于11月初期发布。这份报告一经面世,引起多方关注。

这份有着市场风向标意义的《报告》也让我们可以提早预测明年市场的些许端倪。本刊采访了瑞士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张琼女士为大家作深入解读,以下简称张琼。

预测一:2022年年底前市场交易量激增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艺术市场的运行离不开有钱人的操作。但如何定义“有钱”?“高净值人群”这一概念可视作标准答案。《报告》的主题聚焦于“艺术收藏家”这群高净值人士的需求变化和消费趋势,公布了全球范围内11 个地区的2700 多名高净值藏家的问卷结果。他们都持有不少于100万美元的净资产(不含地产物业、私人企业资产),且在过去两年中,每年用于购藏艺术品的金额不少于1 万美元。

张琼称:“根据最近出版的《报告》,受访的高净值收藏家在2022年上半年的支出中位数为18 万美元,高于2021年全年(16.4 万美元),也超越了疫情前(2019年)的平均水平(10 万美元)。而且《报告》还显示大多数受访的高净值人群(55%)在未来12 个月内计划购买更多、更贵的艺术品,与2021年相比增长2%。”

艺术市场在不同方面较2020年有所增长,被视为晴雨表的高端拍卖市场复苏最为显著,佳士得、苏富比、富艺斯全球总销售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0%,也高于2019年上半年(增长了7%)。香港苏富比2022 秋季拍卖震撼收官,为期8 天的21 场拍卖里,总成交额高达35 亿港元,创下4年来苏富比秋拍新高。本季秋拍见证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复苏,而现当代艺术市场依旧持续稳健。张琼提到:“与此同时,2022年上半年,全球艺术品和古董进出口量继续呈现出双位数的增长。如果持续这样的增长趋势,艺术市场的交易量在2022年年底前预计将会刷新纪录。虽然今年上半年的表现证明市场比预期更具挑战性,但是,藏家表现和艺术品交易都体现出市场的乐观前景。”

从总体上看,美国艺术市场仍处于领军地位,它依旧是最大的单一艺术市场,大中华市场位居第二。谈及中国市场,张琼女士表示:“近年来,中国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一直是艺术品的净进口市场,即进口超过出口。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也表示,在本地销售的艺术品之外,还有强大的需求。根据《报告》分析,艺术市场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健康的本地需求和足够的财富,同时也关乎进口以及展销吸引国际艺术品的能力,还需有有利的经济环境和必要的技能与服务作为支持。”

预测二:艺术品线上消费常态化

顶级藏家是艺术市场的主力军,在构建艺术史上也功不可没。此次调查亦是同类调查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藏家的表现变化,从而探知出一些市场风向。

张琼说:“瑞银集团致力于收集与当代最相关的艺术作品,质疑现状,以创新思维探索全球视野。许多藏家也都有同样的理念,通过艺术,以崭新的视角了解身边不断变化的世界。同时,艺术家也会对我们所处的世界作出反馈,艺术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的时代,所以我们相信,我们现在关注和收藏的作品在未来会成为艺术史的核心组成部分。”

刘任 Panta Rhei-139219 (1) 219cm×139cm 2021年(瑞银艺术藏品)©刘任 ,图片鸣谢东画廊与艺术家

艺术品的线上消费将持续下去。《报告》显示,2022年有93%的受访藏家曾通过画廊或经销商购买艺术品,包括直接购买、通过线上平台或艺博会购买。74%的受访藏家曾于2022年在艺博会现场或其线上展厅购买艺术品(2021年该比例为54%)。随着越来越多的线下艺术博览会的回归,65%的受访藏家表示,他们曾于现场购买作品(高于2021年的37%),59%的藏家仍然通过线上展厅购买。线上消费依旧保持强劲,95%的藏家曾在亲自观看作品前就直接购买了,超过半数(51%)的藏家表示,这对于他们来说已是寻常。

“在后疫情时代,线下展览和线上展厅并行的形式将成为新常态,这种形式为藏家带来更全面的体验,有助于让他们从更多维度去欣赏一件作品,并让更多公众有机会接触到艺术。”张琼提到。

马秋莎 《沃德兰—蜜粉2》 122.5cm ×122.5cm 2018年 (瑞银艺术藏品)©马秋莎,图片鸣谢北京公社和艺术家

预测三:女性艺术热点将持续

收藏女性艺术品的数量增多。张琼分析:“尽管艺术家的性别比例仍然不平衡(58%为男性,42%为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藏品中出现的比例逐渐增加。英国(同比去年增长6%,自2018年以来增长15%)以及中国香港(同比去年增长5%,自2018年以来增长20%)受访藏家的藏品中,该比例增幅最高。从过去5年的报告来看,尽管每次调查的市场略有不同,但相比2018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只占总藏品的33%,如今的调查数据表明有更多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可供藏家购藏,艺术市场的女性艺术家越来越被关注和受到重视。去年,瑞银作为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首席合作伙伴,在贵宾室呈献“重塑:新方向”展览,汇聚瑞银艺术藏品近期收藏的六位著名中国艺术家作品,包括多位重要女性艺术家,如尹秀珍、马秋莎等。”

预测四:Z 世代成为购藏主力军

“受访的Z 世代高净值藏家在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购买作品的数量最多(2022年上半年购买了12 件作品),从2022年全年的购买量(包括计划购买)来看,Z 世代藏家的平均收藏作品数量(22 件)高于千禧一代(21件)、X 世代(20 件)和婴儿潮一代(18 件)。”这表明Z世代成为购藏主力军,买家的更新换代对艺术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预测五:可持续发展影响艺术生态

近几年,艺术行业的碳足迹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近期更是有多个环保组织试图用“毁坏”名画的方式,引起大家对气候问题的关注。同时可持续发展和艺术市场的碳足迹也是高净值藏家最关心的四个议题之一。

张琼说道:“在2022年,77%的藏家正在考虑更可持续的方案,而在2019年,该比例为62%。98%的人愿意为购买艺术品的可持续选项支付5%的涨幅,在购买和运输艺术品时选择可持续的方案,使用对气候影响更小的运输和处理方式,即使这样的方案更昂贵,与2019年相比,该比例上升了8%。86%的人愿意支付10%的涨幅(高于2019年的68%),而57%的人愿意支付25%的可持续溢价(高于2019年的45%)。大多数藏家认为,在未来两年内必须或将优先采用一系列具有可持续性的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只使用数字版本而非印刷版本的图录、市场报告和其他预售信息(76%);购买以可持续方式制作的艺术品(76%);使用可重复利用或可回收的运输和包装产品(74%);减少或合并艺术品的运输(74%);抵消与艺术有关的旅行碳足迹(73%);专注通过更本地化的社群进行收藏和委约创作(73%);改变运输方式,如以海运或陆运替代空运(71%)。此外,74%的受访藏家表示他们计划减少去展览、艺博会和其他艺术活动的频率,以缓解购藏过程中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然而,现场欣赏作品和购藏高价作品依然是他们的收藏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此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以可持续发展为创作题材。例如瑞银艺术画廊(UBS Art Gallery)线上展厅的展览‘Reimagining: New Perspectives’(至2023年1月20日)中,展出了美国艺术家雨果·麦克洛德(Hugo McCloud)的rush hour(2021年),这件作品使用塑料袋创作而成,灵感起源于艺术家在印度旅行时,观察到塑料袋从工厂生产出来后,最终被贫困社区的拾垃圾者捡走的过程。作品的原图也来自于在发展中国家拍摄的照片。艺术家希望作品能够成为大家开启对话的契机,由此关注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议题。”这都说明,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地介入到艺术市场中去。

预测六:高净值人群增投艺术投资品

调查显示,66%的受访藏家将总资产(包括房地产和私人商业资产)的10%投入到艺术品中,而32%的收藏家投入超过总资产的30%,该比例与2021年持平。2019–2022年,不同代际的藏家购买作品数量均增加了一倍多,同时也表明疫情并未阻碍高净值藏家购藏作品。

愿意为购买艺术品的可持续选择支付溢价的受访收藏家的份额图

对此,张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艺术能够连接世界,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启迪新的思维。艺术的疗愈能力让人们的身心更健康,这也是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3)。最近,瑞银上海新天地办公室为社区提供特别艺术导览,很多观众也表示,在充满挑战的时期,欣赏艺术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同时也备受鼓励和启发。这些都证明艺术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全球经济正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姿态准备迎接2022年的结束。经销商和拍卖行成功地适应了同时以线上和线下双行的模式进行销售和举办活动,同时高净值藏家的财富持续增加,有利于支撑高端市场的需求,毕竟保证对艺术品持续的需求和供应是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关键。网上销售快速增长是过去两年的重要调查发现之一,有利于提高销售并且持续地接触全球各地不断扩大的客户群,包括2021年的许多新晋藏家。面对经济上的波动和通货膨胀等情况,高净值藏家认为艺术是金融动荡时期相对安全的避风港或价值储存手段。全球艺术品市场行至半途的“复苏”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它强大的韧性和自我恢复的生命力,也为此后的稳步增长奠定了信心 。

高净值藏家就整体财富中对艺术品的分配比例图。由图可知,超过50%的高净值藏家分配了10%的资产用于艺术投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