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二月初我们就正式进入了壬寅年。
天干对应的是万物由发生而少壮,到繁盛、衰老、死亡、更始的顺序。刚刚过去的这两年,庚子年(2020)、辛丑年(2021),按天干寓意来看,“庚”为更也,秋收而待来春,生命将从此而更换;“辛”为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可以说,都是代表改变、转折之年。之前多年建立的秩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更替的力量很大,改變的过程也让人觉得很痛。艺术生态亦是如此。
但时间转到壬寅年,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寅——万物始生婉然也。可以说,2022年预兆着新的周期开始了。
那么对于文艺界来讲,这个新周期又将是怎样的秩序与模式呢?其实,在过去的一年,一些现象已然初露端倪。在本期的“2021年终大盘点”中可以看到,文博艺术界在过去的一年中屡屡破圈,从河南《唐宫夜宴》的火爆全网;到三星堆文物霸屏热搜;再到全世界为阿富汗的文化遗产担忧……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融入到这个曾经封闭的小圈子,关心起这些跟衣食住行不相干的事件来。文化与艺术只有躬身入局,与大众发生紧密的链接,成为生活日常,才能真正服务于大众,也才会更具有生命力与活力。
就如本期专题中,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所说,一个艺术家,如果只关注自己的创作,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很难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也无法创作出反映这个时代的作品,“只有破圈,才发现自己不算什么。一个人的能量就这么大,你要想把事情做大,就一定要有不断破圈的能力”。
新的一年,我们也要持续破圈。自去年以来,杂志就在不断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阵地突破;从图文平台向视频平台延伸;将专业性内容进行更大众化的转译……
今年,我们又新增了《画廊》栏目,更多地关注艺术市场的动态,让杂志更多地承担起专业机构与大众连接的桥梁,破除圈层的壁垒,将更多优质的艺术资源传播开来,更好地服务于业内外资源,真正“以艺术诠释生活”。
相信“壬寅”开启的是个充满不确定性、也充满了一切可能的全新周期,让我们顺势而为,不负时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