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东艺术生态需要一个“广州当代”

时间:2024-05-20

艾海

广州作为一座地处南方的一线城市,有着深厚的当代艺术积淀,艺术家、艺术院校、艺术机构、艺术品拍卖等艺术产业生态链上各个环节都不乏雄厚的资源。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城市乃至整个广东艺术生态而言,到底是否需要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在一片质疑声中,2021年年底,第二届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如期而至,以“南方艺术生态”为博览会的宗旨与理念,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阐述一个全新的“南方艺术观看方式”,观看到本土的艺术生态与群体构成。

近年来,北京、上海的当代艺术氛围热火朝天,甚至深圳、成都、厦门都后来居上,但广州的当代艺术生态似乎还是那么清汤寡水。从整个城市的GDP、人口数量、企业家群体,这座曾拥有生猛新文化的南方中心城市,完全是能够承载这么大体量的当代艺术市场。换句话说,北上广深四座城市,目前只有广州,还有一个机会去做专业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在我看来,广州的当代艺术市场是一个洼地,具备很强的艺术收藏潜力。据我观察,广州的财富资源相对隐性,广州人很务实,这里的藏家其实是“隐藏家”,购买意愿大多时候是被隐藏起来的。此前,广州只有“艺术广东”“广东国际艺术博览会”两类艺术博览会,对当代艺术品的理解及收藏较为有限。在全国城市艺术博览会开展期间,大家很少会想到广州,不是从广州借道去香港,就是直接前往上海或是北京。就广州本身而言,的确还需要一个当代艺术博览会。

我把博览会视为城市艺术生态构建当中的重要一环,它是一个对外发声的平台,应该被当成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事件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组织和机构的事。在当代艺术领域,总得有一把跟北京、上海乃至国际城市对话的钥匙。

事实上从首届广州当代艺术博覽会我们也得到了一些相应的答案,可能父辈们会观望,但是年轻人对于当代艺术下手比较快,这也是两代人的消费差异。我觉得这个阶段进入南方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此外,本土的艺术家、艺术机构,他们都很希望广州能有一个好的博览会和一个发声的阵地,也希望能够共同搭建一个平台,让自身的艺术作品能被不断看见。有需求就是有空间。

当然,广州是一个需要时间的城市,藏家和市场可能需要更多耐心去培养。所以在广州做当代艺术博览会,一定要慢慢来,就像广东的老火炖靓汤。老火怎么理解?就是一直熬,用小火慢慢地炖,慢慢地熬,熬得骨头都散了架,连肉都开始成了肉渣、肉沫,再来喝这个汤,就会不一样。我们需要以本地的节奏与方式,持续挖掘潜在的藏家资源,一届一届地“熬”出来。

(编辑/余彩霞)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