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余一 徐先鸿
换好鞋履
踏入茶室
那一刻
我仿佛一路风尘的旅人
偶入玄冥之境
觉知到自己的呼吸
闻到草木的气息
听见水开的声音
茶烟升起
境随心转
放下多余
吃茶
尽一事而无他
光、音、色、味、气,各有所安
一切都要仰赖这位“茶人”的修为
茶人心里有一颗种子
仿佛不经意
但透过茶与空间
我感到了另一种生活
茶,一方天地的安顿
茶,空间之美
茶空间,是一种人文生活的载体,徜徉千年的茶文化,从一片叶子的故事,到一部浩瀚的茶史,让多少茶人为之着迷。借由茶的香、色、味演化出一个可品、可触、可感的真实生活,这是何其妙也!从古至今,尚茗之士对茶空间的探索孜孜不倦,自然诗人、茶人、天地人——三生(徐先鸿)便是其中之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生来头顶三玄,徐先鸿以“三生”为号,通过设计、诗歌、空间来演化他的艺术、生活与思悟。与茶结缘后,以茶室作为身心安顿,人情转化,道艺兼修的一方天地。
从缘启茶室、无明茶室到三生茶书房的生活历练;再借由汇景茶庭、月照心舍、观址的设计表达;三生设计的每个空间,美学制式都不一样,这是他生活经验的累积,生命经验的感悟,知行合一的显化。法无定法,自然而然。
在三生看來,茶空间是人生历练、美学修养、生活经验的集成;是自然、人文、艺术、设计、生活发展起来的时空感观。设计茶空间要“和”,将材质、颜色、形状、比例、关系、意境完美地和为一器;借由一个观念,将空间、家具、器皿、灯光、植物、音乐、烟火、茶食、仪轨、人文,10个构成要素各安其所,空间的生活质感和空灵之美才能自觉地生出来。茶人的修行在清静,功夫在格物,意境在玄冥。“无一物中无尽藏”,把与吃茶无关的事物和行为都收敛起来,透过茶席草木山水的营造,通过空间光、音、色、味、气的感观体验,获得茶汤之中、自然之间、时空之外的身心感知。
三生所造之美,“清静无染、格物归藏、玄冥化境。”
茶人,生活方式
茶室度日,既可观天地,也可师人文,还可邀亲朋,自由由你,自在在心。
茶空间,设计的不只是外在形式,更要赋予它思想与灵魂,让它“活”在茶里,“活”在每一个庸常的当下。十年磨一剑,今天的三生已进入茶生活的3.0,相比追求茶空间的样子,如今的三生更加追求茶人的样子,“茶人成,空间成,生活成”。
何谓茶人的样子?“有所寄、无所待、师古今、自自然。”
老子曰:“人法地,天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寄存于茶人的心中。万物归于道,万法归于心,茶或许只是人生所寄,借由茶的人情和道艺,取得理想与现实的平衡,达到内心与自然的和谐。“在茶生活中,茶人要把自己放得小,而不是放得大。茶人就是来关照和侍奉天地间的一片茶叶,茶人以精行俭德,谦恭礼让为美,彰显的是天地人的关系。”
“茶生活是修来的,茶壶里煮乾坤,杯水间论江湖,一席地见功夫。”空间只是器,器以载道,载的是茶人的见地和修为,“清静无染、格物归藏、玄冥化境”。
这是三生修来的茶人三境地。
茶人的修为非一日能立,“事茶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十年基本功。”这是师者 “食养山房”主人林炳辉所言;“人文成,茶人成。”是师者林谷芳所言。习茶、习人文,对自然与人文的研学成就茶人的样子。
“专注于茶汤,照顾好草木,茶室里度日。”这是茶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功夫,经过七年茶生活的真参实修,近三十间作品的精进创作,三生已经养成了茶人的样子,熟手于茶生活的设计创作。做茶人要做古今中外,天地之间,知行合一的人,茶人何以成?“文史哲皆通,书画论并善,儒释道兼修,博古为今用,博物为生活,时空为生命。”
投茶、注水、出汤、分茶……整个动作流畅而自如,精简又利落,仿佛一切都掌握在一个诗人内在的韵律与节奏之中,顺手将这份笃定与淡然借由一杯茶递给吃茶的人。支取茶汤,也支取人心,这种身心合一的境界,是一个由艺入道的过程。真正的茶人应是虚怀若谷,恬静淡然,看似不拘于细节,又无所不周,那么的自然而然。所以,中国茶道精神要在无形处见天地、无为处见功夫。
三生从大漠到大海,从诗人到茶人,从设计到艺术,将平凡的人生不断破维,化日常的生活为日用的艺术,从美学境界进入玄冥之境。自然、人文、艺术,这或许就是三生的太极。
心的“结界”
城市喧嚣,车水马龙,在这繁华都市中,我们可以通往任何所到之处,却难得去到一间灵魂的休憩之所。疫情前可能需要的是一个美学空间,后疫情时代我们更渴望一个可以栖息生活,疗愈身心的地方,自然而然,无所事事。
“从美学境界进入玄冥之境,从基于生活到立于生命”,把自己所藏、所学、所悟都显化出来,创导“自然X未来”的共享生活空间,这也是三生立志所要创造的未知与现实。这样的空间更似一个“结界”,如果都市樊笼的节奏拉扯是一种消耗,那么在这个“结界”里的“无所事事”就是一种滋养,就像一只蜕变的蝉,在茧里静静地孕育破茧展翅的能量。
“静寂清澄、志玄虚漠、守之不动,亿百千劫。”人生总是要经历的,一道关一道坎,境地不同,经历也不同,悟道时要真修,得道时也就过了。在一方天地,一息空间里,借由生命的滋养,突破人生的困境。
吃茶去
“吃茶去”原是禅门里一句著名的偈语,弟子日常吃茶,被视为悟道的机锋,茶人的举手投足里都是修行,水火既济的茶汤里都是法味。禅宗讲究顿悟,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悟道,“道在日常功用间”,最平常的事物,最平凡的生活中可能藏着最大的道。茶空间或者说这个“结界”,本就没有边界,有的只是人生的自在,内心的自由。
生活就好,吃茶去。 (编辑/余彩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