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CoCo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随着“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在这条饱含文化情感的道路上,沿线国家近几年来通过艺术的捐赠、收藏、展示、传播等多种方式更好地增进了了解和加强友谊。因此,如何继续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大框架中,积极主动开展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新姿态,成为每一位中国艺术工作者在对外交流中必须思考的时代课题。
2021年,由文旅部支持,中国驻智利使馆主办,智利万徒勒里基金会、中国广东画院、智利米斯特拉尔文化中心承办的“穿越时空的对话——何塞·万徒勒里、冯少协绘画展”,作为中智文化交流史上首个线上展览,无疑是在这两年特殊疫情时期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中的一个成功例子。
穿越时空的对话
——何塞·万徒勒里、冯少协绘画展
作为中智双边文化交流史上首个线上展览,该展以米斯特拉尔文化中心展厅实景进行设计,运用VR技术为观众呈现两国不同时期两位艺术大师的84幅绘画作品,并配以中西双语说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好体验。
何塞·万徒勒里的中国缘
展览的主角之一何塞·万徒勒里,是蜚声国际的绘画、版画和壁画大师,他一生致力于将人性、社会和大众价值通过各种媒介表现出来:壁画、彩绘玻璃、绘画、雕刻、插画、海报和舞台布景等。他的作品受到智利传统艺术的影响,线条笔触大开大阖又细腻精致,蕴含着艺术家在拉丁美洲艺术运动中所创造的“现实表现主义”所焕发的奇异活力。
他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曾用自己的一生架起中智交流的桥梁。
由于对艺术的追求,万徒勒里成为旅行艺术家,他在世界各国留下了足迹。在古巴,他结识了切·格瓦拉,并受切·格瓦拉的委托为古巴创作壁画,他经常往来于拉美、欧洲及中国之间。1952年,万徒勒里受邀到北京参加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和平代表大会,他成为1949年后第一位来访的拉美知名艺术家。没想到,万徒勒里从此一待就是8年。
1953年,何塞·万徒勒里作为亚太区域和平会议副秘书长常驻北京,为增进各国人民互相了解,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同年,他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和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连德等政治、文化界名人共同发起创建了拉美最早的民间对华友好组织“智利—中国文化协会”。17年后的1970年,智利成为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万徒勒里功不可没。
何塞·万徒勒里作为中智两国建交的最重要推动者,是中拉交往的使节,他和他的家人在北京定居了8年之久。1960年何塞·万徒勒里应邀前往古巴成立工作室,1965年从古巴返回智利后,仍多次访问中国,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会见。60多年过去了,何塞·万徒勒里家族的几代人都一直在推动着中国和智利的交流往来,不以万里为远,传承着一份珍贵的中华情,这也让何塞·万徒勒里家族获得了中国长久的尊重和惦念。
在中国期间,万徒勒里与艺术家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诗人艾青等人建立了深厚友谊。他还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将新鲜的艺术理念带给中国学生。同时,他的艺术创作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技艺,比如《狂怒之秋》《庐山》《北京的庭院》等画作,都吸收了中国传统画技。其中,《庐山》受到了艺术挚友齐白石先生的影响,在画面中描绘的是迪莉娅和帕斯從中国南部住所窗户向外眺望时所见的美景。通过万徒勒里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其艺术创作的影响并感受到他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正如他的外孙女马尔瓦所说:“对于何塞·万徒勒里来说,中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标志了他的思想、艺术和精神。”
冯少协笔下的人文关怀与担当
作为本次展览的另外一位主角,冯少协则是中国当代一位有着国际视野与人文关怀的油画家。回顾他的系列创作,无论是带有社会批判性的“关注中国文化市场”系列,抑或是关注中东战争冲突的“中东的鸽子”组画,或是展现生命尊严的“汶川特大地震”主题创作,以及后来的“百年广州”系列等等,虽然在题材呈现上各有侧重,但贯穿始终的是画家对于重大事件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艺术家身份、社会担当的清晰判断。
其中,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创作源于2013年。***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为了响应这一宏大倡议,寻找古代海上丝路的文化印记,冯少协与广州日报社联手合作,倾注全部精力、心血投入“海上丝绸之路”大型油画系列的创作。这一系列作品从表现秦汉时期的黄埔古港起步,一直到以艺术的形式表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前景,时间跨度长达2000余年;其次,这一系列作品再现的遗迹遗存分布广阔,从广州、海南岛,至泰国、马来西亚,再至斯里兰卡、印度,终至土耳其、好望角乃至威尼斯,几乎囊括了昔日海上丝路的所有重要节点,空间跨度前所未有。
这一系列作品的面世,受到了文化艺术界的关注。201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撰文《追忆海上的历史》,文中指出:“在中国美术史上,以海上贸易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基本是零星的,而冯少协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可以说是史上第一次系统性的表现。”
其实,这并不是冯少协第一次与拉美艺术家的对话。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巡展,到世界各地讲好中国的故事,推广中国的文化,先后到达泰国国家美术馆、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东盟总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长大楼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冯少协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系列油画世界巡展的影响及受到的欢迎程度出乎他的意料,这也让他坚信,“一带一路”这一伟大的倡议必将增进沿海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一带一路”必定为世界文明史做出新的贡献!希望通过这次对话展,增进中智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再次感受何塞·万徒勒里这位20世纪伟大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魅力。
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
持续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通过海路,以商贸为依托,承载文化、艺术交流的和平之路。它绵延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至非洲东部,经红海进入欧洲,串连起沿途众多港口。来自中国、印度、阿拉伯、埃及、罗马、希腊等民族的古代商人都曾致力于这条海上商道的开拓。而随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这一条古老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之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无疑被赋予了更多新的时代内涵与使命。每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都应该自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用不同的文化形式,以作品牵线,向世界各国讲述中国故事。
在冯少协看来,“绘画是超越于国界的艺术,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表达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画家走出国门,向国外的艺术家以及公众展现中国绘画的风貌,增进彼此的了解,同时也借鉴学习国外同行的经验,在彼此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这对开阔视野以及未来创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我们在这种背景下回望“穿越时空的对话——万徒勒里、冯少协绘画展”,可以发现,本次展览以时空对话为主题进行呈现,既寄托了中国艺术家对万徒勒里这位中智文化交流先贤的追溯与致敬,同时饱含对新时代两国文化交流的期待与祝福。
正如何塞·万徒勒里认为的:“艺术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它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我们与自然、社会和历史间敏感的关系。”
这两年,因为突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明显减少。此次展览在筹备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在中智双方共同努力下,画展最终得以在中智两国开启建交50周年新征程的重要时间节点,以线上展览的形式进行,借助VR虚拟、三维全景虚拟等数字技术,让观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中智双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种有效的跨文化跨时空艺术交流方式,无疑是在国际疫情常态化语境下,探寻国际文化交流形式与传播渠道新突破的成功例子。同时,也以艺术的方式,为世界观众打开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今窗口。
(编辑/余彩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