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粤地箍韵耀古今

时间:2024-05-20

林亚兴

货币是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和记账单位的一种工具,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中国古代货币主要有贝币、铜铸币、铜钱、金银和谷帛货币、钞币等。铸币是指铸成一定大小形状,具有一定重量和面额价值,充当法定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古代铸币材料以铜为主,以后相继出现金银铸币。据最近的考古研究,铸币的前身是贝币、骨币。广东地处祖国南疆,在古代被描述为瘴气弥漫的蛮荒之地,文献史料很少记载这里的铸币情况。

汉唐之际粤铸币的短缺

根据出土的古钱实物资料分析,广东在秦代开始使用金属铸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任嚣率军逾岭南下,公元前214年,建南海郡。任嚣死后,赵佗以武力合并了桂林郡和象郡,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城,建立了南越国。关于这一时期,广东所使用的金属铸币是从中原流入,还是广东自铸,现在还不清楚。这种钱铸有小篆“半两”二字,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把大篆简化为小篆,这也反映在钱文上。

1974年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兒童公园与靠近城隍庙的地点出土了秦汉时期的半两钱。1995年在上述地点的南越国王宫遗址的发掘中又发现了秦、汉半两钱与鎏金“四铢半两”、鎏金五铢钱。根据出土实物和工作记录,历年来广州城、郊及本省一些市、县都有秦、汉“半两”、汉“五铢”、新莽“大泉五十”、“货泉”、“布泉”等钱出土,可知秦汉时期广东地区所使用的货币与中原相同。在南朝萧梁时期,广东曾以金银为货币,《隋书食货志》称梁初“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近年来,广东多次在南朝遗址中发掘出土波斯银币,可以佐证。

唐朝武宗会昌年问,朝廷废天下佛寺,销毁铜佛像和寺庙各种法物器具,命令各州设钱坊铸“开元通宝”纪地钱,在钱的背面铸上州名,俗称“会昌开元”。其中铸有“广”字的开元通宝钱是广东有文字实物可考的最早的铸币(图1)。

五代十国时期,刘奠割据岭南、交趾(今两广和越南地区),在广州曾铸乾亨铜钱,有“乾亨通宝”和“乾亨重宝”(图2)两种,铸制数量很少,前者尤其稀少。这些铜钱是公元917年刘奠称帝,改元乾亨时所铸。乾亨二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因南汉统治者荒淫无度,横征暴敛,致使经济萧条。为了应付困境,刘龑便滥铸铅钱,钱文为“乾亨重宝”(图3),以十枚当铜钱一枚使用,这是岭南首次大规模造币。这种钱制作粗劣,文字不清晰,大小不统一,是中国最早铸制的铅钱。

乾亨重宝铅钱背面有“邕”或“邑”字与光背三种,以光背为多。从乾亨重宝铅钱制作粗劣、大小参差不齐,文字书法潦草、歪斜的现象分析,当时南汉铸钱工匠的技术及文化素质都比较差。根据考察实物,有些“邕”字的部首很细微、模糊,难以看得清楚,“邑”字实为“邕”字之讹误。“邕”是指广西邕州,邕州在唐代贞观年问设置,十国时期为南汉领地。

广州地区时有乾亨重宝铅钱出土,曾在黄华路基建工地出土近500斤,为出土较多的一次。20世纪50年代在广州北郊出土窖藏乾亨重宝铅钱更多至700斤。1984年在阳春县石望公社铁屎径古代)台炼遗址中发现七件“乾亨重宝”钱石范(图4),1985年在上述遗址中又出土了十多件“乾亨重宝”钱石范,从这些资料可以看出广东在南汉时期已大量使用货币。

自晋至唐,历代都曾禁钱逾岭,岭南社会(除广州外)钱币流通极为有限,至南汉一代,民间普遍用钱,促进了岭南地区商品的流通。

宋至明粤铸币的发展和局限

宋代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铜钱流通量需要日益扩大,加上“两税法”施行后,以钱纳税,钱币需求量剧增,普遍出现了钱荒现象。当时广东所产铁多用于铸钱,神宗初年因全国铜钱不足,曾令广南两路用本地铁铸小钱,只在两路流通。

据《宋史食货志》记载,北宋庆历年间,广东韶州(今韶关市)发现铜矿,藏量丰富,每年可开采25万斤。仁宗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于韶州设永通钱监(钱监是宋朝的铸钱机构),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又在惠州设阜民钱监。至熙宁年间,永通、阜民二监年产钱分别为80万贯和70万贯,在全国居于一、二位,使广东路从神宗时起正式成为行使全国统一货币的地区,大大地促进了岭南地区商品的流通,并且有余钱上调京师库藏。由于当时各地铸钱只铸上年号而不铸地名,所以无从分辨出哪些是广东的铸币。

南宋时期,矿业凋零,永通、阜民二监铸钱锐减,终被废弃。

元朝末年,朱元璋率军推翻元朝统治,广东曾铸“大中通宝”钱(图5),明朝初期铸“洪武通宝”钱,各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当十”五种钱,背面都铸有“广”字(图6)。崇祯年间,曾铸“崇祯通宝”钱,背面也有“广”字(图7),有学者认为这种钱并不是广东铸币,它铸于广德州(今安徽省广德县)。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连年灾荒,李自成、张献忠领导饥民暴动,吴三桂趁机引清兵入关,建立了清朝统治。南明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建立政权,曾铸“永历通宝”钱(图8),有“一厘”、“二厘”、“五厘”与“一分”四种权银钱(对银作价),钱文为楷书。有些小平钱背面有户、工、御、敕、督、部、道、府、留、粤、辅、明、定、国等字。篆书和行书“永历通宝”钱则是日本人代郑成功所铸。

粤地繁荣促进铸币飞跃发展

清朝康熙年间在广东设广州府铸局,铸造“康熙通宝”钱,背面铸有“广”字满汉文对照(图9)。雍正年间,制钱铸造局改称为广东宝广局,先后铸有“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图10)、“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钱,背面都铸上满文“宝广”二字。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因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宝广局停铸。同治年间宝广局铸“同治通宝”钱,背面也铸满文“宝广”二字,又铸制“同治重宝”大钱,背面有满文“宝广”和汉文“当十”四字。光绪初年铸“光绪重宝”大钱,形制与“同治重宝”相同。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