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汪天亮因为大漆,所以随心所欲

时间:2024-05-20

菡阁

采访汪天亮,是一个妙趣横生的过程。因为很少在面对一位受访者时,不停在时空里给人以角色转换的幻觉,偶尔是哲学家,偶尔是修行者,偶尔是行吟诗人,偶尔是顽童,偶尔是愤青……访者也要把自己的大脑同时变成一个强大的机器,以应付每个瞬间各种身份的转变。而这些身份也可以被归纳起来,就是一位狷介的狂生,随时都会创造激情的井喷。

在汪天亮处处充满金句的人生里,他最喜欢一句就是,别人说我是“乱搞”,我说我是“搞乱”。这句潜台词就是,突破成为一种生命使命。不断被人“否定”,又不断被人认同;同时,也在不断否定自己、突破自己。从小时候涂鸦,到青年学习系统绘画,到玩篆刻、玩漆画,现在玩立体漆艺,汪天亮一直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各种变化,甚至非常享受着变化。确实,如果不够具备一定心理素质,仅仅从理论上的思辩开始,就容易被汪天亮彪悍的逻辑结构带领而打破自己的思维节奏。这源于他太爱尝试各种有趣事物的天性,尤其是在艺术实践上。他的创新意识无处不在,各个阶段的艺术语言都在一变再变。那天下午短短数小时,和一个矛盾统一体的沟通,根本就是一场思想与思想的猛烈交锋,而且悄然在精彩语言掩盖下的于无声处。

思想的深度决定道路的长度

汪天亮的工作室,是进入闽江学院后的一个小斜坡上。去的那天空气特别透明,阳光是被初秋洗涤过的亮金色。看到户外木地板和一条长廊,长廊前野野蔓生的几盆大株植物,散落着几把户外桌椅,尽管见不到主人,但也略略透露主人的个性。工作室门口挂着的木牌颇可玩味——“汪天亮漆艺体验空间”。了解大漆的人其实都清楚,体验对漆艺鉴赏的重要。在大漆的常识里,肉眼的精微才可真正阅读大漆的美学精髓。

来开门时见高大的身形一闪,剃光的头皮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具有同样亮度的还有一雙闪亮如漆的眼。他的工作室分三个部分,书房、展览空间、漆艺工作问。唯有进入书房时看到满屋笔墨纸砚和成堆书山时,哲学类、艺术理论类书籍佐证他还是相当内秀。鉴于艺术家的思想深度决定他在艺术道路上的长度,所以采访话题还是从他的思想谈起。

尽管汪天亮被业界称呼为擅长抽象风格的漆画家,但他认为自己的灵感脉络,仍然来自传统文化的影响。汪天亮承认他深受道家文化影响,他甚至认为对道家文化的热爱也是源自文化DNA里一种积极、有为的宿命论。在老庄的《道德经》里,他读到华丽的镜像,超时空的想象力,其中产生的心法,已经超越了一般人想象的极限。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他而言,不仅仅含有数理的原理,而且在拓展他的想象力同时,给他带来选择的多样性。他说他着迷道家诗一样的表达,因为会带来多元文化撞击的可能。尤其是道家“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贯穿整个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源,东方独有的造物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自然的产物,看作是环境的产物。

道家的阴阳与太极理论也对他影响颇深,他热爱那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反复交替的感觉,就如征服与被征服要不停转换,人生才足够有趣。

“漆很好玩,我特喜欢,它是大自然中最好的黏合剂。漆能包容万象,你任何想象力都能得到发挥和满足,这是其他材料做不到的。”汪天亮说。这也是汪天亮为何选择漆做作为自己最基底的艺术语言原因之一。在试验过水墨、油画、素描、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后,汪天亮选择了最能够表达他的观念和思想的介质——大漆。朱色、金色、黑色构成了大漆最基础的底色,这三种颜色又隐含“三生万物”的道家宇宙观,当三者结合就产生了大气与神秘莫测,而且富丽堂皇。汪天亮说,大漆那种神秘莫测的气息本来就是宇宙里的讯息,可以肆意穿越过去与未来,在人类审美的终极追求里,让他终于找到了自己。

“汪家样”与大漆的终身缘分

正如汪天亮的多年艺术道路都在追求一种随心所欲,大漆这种介质从一诞生之初就与自由如影随形。大漆,又叫生漆,中国漆,号称“涂料之王”。大漆的良好物理性能使它几乎能髹涂在用竹、木、皮、锡、陶瓷、石头等常用材料做成的胎体上,在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中更能发挥它的优异性能。大漆虽然是一种褐色液体,但有一种奇特的魔力,一旦与其他颜料相结合,它马上能呈现“千文万华”的光彩。因此从本质上看,漆艺兼具绘画特征和立体特征。正是因为绘画特性和造型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伟大的中国古代漆艺术。

而他从中发现的是漆的自由属性,或者换句话说,汪天亮是一位非常懂得运用古老的漆的语言,但却永远走观念先行道路的当代艺术家。他说,“在古代艺术技艺和现代艺术理念间寻找平衡点,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文化自觉和艺术智慧”。

中国当代立体漆艺是受当代艺术思潮的推动,逐渐发展起来的。立体漆艺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漆艺的学术焦点。很多漆艺家已经认识到单一的平面思维模式对漆艺的制约,也逐渐开始对漆的立体空间表现方面的探索。日本、韩国现代漆艺也给国内的艺术家很多启发。与传统漆器相比较,现代立体漆艺术的成型手段是传统的,然而髹饰的材料则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趋势。立体漆艺的重新回归,昭示了未来漆艺发展的新方向。

所以汪天亮的作品其实非常容易辨认,几乎还是由朱、金、黑这三色构成。对于前人已经把这三色运用到极致的高度,他仍然毫不犹豫地运用了各种尝试与突破。传统漆艺不再成为他的限制,他用漆材料随心所欲地创作,超出了绘画和雕塑的界定范围,承载了更大的信息量,将多种技法综合运用到漆艺创作中。

汪天亮的漆画气韵是以纵横的姿态,以平面与立体的面目交替出现,充满了特立独行的坚持,而且有一种神秘的视觉张力。很多作品以文字入画,有的以甲骨、钟鼎、秦篆、魏碑这些平面符号的传统书法为主题,有的以仰韶文化彩陶纹样或传统文物工艺图案为母体,进而采用分割、移位、重构、交织等手法,组成抽象的构图。在手法的运用上,莳绘、螺钿、堆塑等技艺都是信手拈来,为创作中的观念服务,让作品呈现多维度的表现力。古老的漆艺在他的创作中被做得很自由很现代,很有表现力,各种不同材质的创作丰富了漆艺材料的表现力,传达了更多的信息。大气磅礴中偏偏流动一种梦幻的艺术语言,神秘超时空的感觉甚至以雄浑高古的冲击力来震慑人心。endprint

而他的纸上作品也有与大漆交融的影子,当代水墨会与金漆、银漆相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而对他产生采访的兴趣,正是被这样的一系列作品吸引。

山,是他近期反复运用的符号。这也来自道家的阴阳论,山为阳,水为阴,山是代表男性的一种显性符号,有很多的后续,也是对责任、担当的文化思考。

有评论家这样写道:“在漆艺界汪天亮被认为是‘异端。在同时代画家中,他不但有极怪诞的幻想,而且是一个创造力极为丰富,时速性跳跃性极强的艺术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变化多端的狂热的艺术创造者和探索者。”

这些年来,汪天亮的作品被很多欧美的艺术评论家和藏家進行了多元的解读,尽管在各自历史的发展脉络上,东西方的认知也在其间进行无缝的融合。在台湾,漆艺界为他作品呈现的属性概括为一个代表学术高度的固定名词——“汪家样”。

汪校长的日常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学会漆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美协福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漆艺文化研究会会长、闽江学院艺术系主任、教授。福州工艺美术学校校长。

在这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头衔背后,除了艺术家身份,汪天亮更认可的是一个很让他觉得骄傲的身份,汪校长。

在福建教育界,很多业界人士都知道汪家是“一门三校长”。汪天亮的父兄都是在两所高等院校任副校长一职。尤其是他的兄长,除了行政职务的口碑外,在个人学术方面也是颇有建树。这样言传身教的家学渊源也注定他在艺术教育上的孜孜以求。

所以他可以在福州工艺美术学校一做18年校长,集教学、创作、管理为一身,为全国的工艺美术界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在他的推动下,全国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基础科目之后,又纳入了漆艺这个门类。到现在他还坚持授课,讲他最喜欢的艺术史。

尽管是一位上海人,但他对福州这个城市的热爱,也是深入骨髓。讲起这个城市的历史也是如数家珍,五口通商的市场繁荣曾经为这个城市的艺术品也带来了大发展,所以他一直想为这个城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目前汪天亮正在召集福州像他一样的漆艺大师在做一件城市级大事:用国际视野打造福州漆都品牌。对此,他认为要振兴福州漆艺,一要靠政府重视和支持,二要靠高等院校培养人才、学科建设、科研,三要靠艺术家的努力,共同形成一个传承的态势和氛围。“福州漆艺未来的发展在于,固守好自身传统同时善于吸收别人长处。”他说,“福州既有历史又有当代,作为漆都当之无愧。擦亮这块品牌,我们老漆艺人一定会全力以赴。”格局之外,是一颗赤子之心。

汪天亮到现在都喜欢津津乐道幼儿园的一件趣事:小时候幼儿园一天有三次点心时间,可以吃到红枣、巧克力、鸡蛋煎饼这三样东西,但按规定一天只能吃一种。小天亮不按规矩出牌,哭闹地三样都要吃。幸好老师特别睿智,给他建议可以一顿吃一种,这样不就一天就可把三种东西都吃了。他很开心地接受了。

小事虽小,但是也彰显出汪天亮的天性,并一直贯穿在他的生命中:可以很大胆,也可以很变通。

各家评说汪天亮

范迪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的风格总体特征可被看作是当代漆艺世界的抽象表现主义,兼具表现性的艺术语言和抽象性的图绘方式。他努力在古典的精神和当代的形式语言中寻找结合点,在自由的点、线、面中呈现出充沛的精神活力本源和创作轨迹。通过大漆之艺,汪天亮将中国古典艺术的气象与当代艺术的气息联结了起来。他在艺术媒材上自如地游走于平面与立体形态,在体积、空间、线条与块面的漆艺组合里各得其所。一方面,他用形而下的漆之“器”去探索形而上的艺之“气”,使不同形式、形态的漆制品成为大漆精神的载体,丰富了我们对大漆艺术的认识,另一方面,他扩展大漆艺术领域的实践,使大漆艺术得以更广阔地走向今日的生活空间。

乔十光(著名漆画艺术家、中国现代漆艺的开拓者和漆画创始人之一):在漆艺创新上,汪天亮将漆立体造型作为自己的亮点,面对种种阻力,依然大胆地开始了自己的漆立体造型创作。是中国漆立体造型概念领域中为数不多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之一。他的“大器”系列作品,以《道德经》中“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语境为原点,展现出大气、沉寂的艺术效果。这些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纯绘画和纯雕塑的范畴,在福州脱胎漆器固有的轻巧精致、华美绮丽中又增加了雄浑大气、豪放磅礴之美。

冯冠超(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专任教授):汪天亮作品在构图、形式、肌理、色彩等艺术语言的整体处理上,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特点,又以独特的形式体现出当代审美意趣。无论是漆画或大漆水墨作品,他的笔势绘画暗示着禅学和中国书画的交融。而剪纸、拼贴、符号、复合媒材的高度提炼、综合运用,与多层次布局,使汪天亮的作品在层次与肌理的呈现更胜人一筹;汪式天地既带有以禅学中心哲思的“顿悟”呈现,又带有一股难以言喻的内在之气,这股内在之气,体现出构图上的微妙力量与内在生命力,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

(编辑/李木子)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