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戏单的趣味

时间:2024-05-20

张家荣

这几年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有人收集。在戏剧方面,老戏单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在市场上还能见到许多出版物。而新戏单的收集,虽然媒体报道过不少,但好像还是比较冷清。在搜集有趣味的图片的过程中,我也收集到了一百多种新戏单(主要是建国后至“文革”期间),于是就手中的资料谈一谈个人感受到的这些新戏单的趣味。

“新戏”的范围

戏剧的历史久矣,戏剧的内容大矣。我们在这里不探讨戏剧悠久的历史和戏剧庞杂的内容,只是从个人收集到的戏单来看,初浅地以为,新戏单是相对于传统的老戏单而言。那么,新戏单中的“新戏”包括哪些内容呢?

1、现代戏

什么是现代戏?引用在济南举行的“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2006年年会”上的观点,一般认为,现代戏主要是从题材时限上界定的,凡是反映我国辛亥革命以来人民生活的戏曲均可称为现代戏。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安葵认为,“现代戏”基本成熟的标志有三个:一是基本解决了传统的民族戏曲形式和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二者走向和谐:二是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优秀剧目,在内容和形式上、艺术性和民族性上都达到相当的高度;三是戏迷众多,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这些观点来看,新戏单中所反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现代戏,比如话剧、歌剧、舞剧、现代京剧等,这部分当然是需要重点收集的内容了。

2、新编历史剧

新编历史剧既可以是话剧,也可以是歌剧、舞剧,既可以是京剧,也可以是地方剧,真正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就是戏剧的内容所反映的是历史而不是现实生活。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历史剧发展方面,有许多争论。但一般认为:“历史剧应忠实地反映历史真实,不应将历史人物‘现代化,将历史事迹与现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事迹作不适当的类比。对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应根据他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具有的进步性、人民性和高尚的民族品质,予以应有评价,在艺术形式问题上,会议认为,无论修改旧剧本或创作新剧,都应当注意保存京剧和各种地方戏原有的特点和优点,而不要轻易将这些特点和优点抛弃。”这一观点来源于1950年7月29日《文汇报》中新华社电讯《中央人民政府组成戏曲改进委员会》。

居于新编历史剧是在建国后与新的政治要求相适应的戏剧,我也将其归入“新”戏。个人观点,无伤大雅。

3、现代京剧

京剧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它一直发展并持续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民国时期,京剧就受到从西方传来的话剧、歌舞剧的影响以及政治冲击,有识之士开始了京剧的改革。解放后,在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及“改戏改人改制”方针指引下,各地成立了京剧团,成为国营剧团:而解放前地位低下的京剧从业人员也提高了地位,被称为文艺工作者、艺术家。这些因素,调动了广大京剧工作者的积极性,京剧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及管理人才大批出现。

1958年至1964年间,出现了“京剧现代戏”。它们本质上是解放区戏曲改革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新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之一。这个时期。中国文坛刚刚经历了“反右”等一系列的批判运动,1962年“阶级斗争”学说的提出和1964年刚刚开始的“四清运动”,更加剧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气氛,传统文化遭到全面清除,以前的所有文学创作几乎都遭到否定和质疑,新的文艺样式的创作成为了必要,京剧现代戏,也就是现代京剧产生了。

1963年华东话剧汇演之后,当代戏剧领域最受关注的京剧界也举办了现代题材剧目汇演,它就是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这标志着现代京剧热闹地走上了舞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批“样板戏”。

4、“样板戏”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1967年5月31日《人民日报》社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一文,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之后又出现了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第二批“样板戏”。

“文革”后,关于“样板戏”的争论一直很多。针对当前有些剧团“原汁原味”重新排演“样板戏”的现象,有专家们认为:不能把“样板戏”当作样板来排演。“样板戏”作为特殊历史时期诞生的现代戏,其主要剧目的总体艺术水平并无多大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样板戏”的创作集中了国内许多专家,其音乐等还是有所突破的,并留下了一些著名的唱段。如果对这些剧目进行改编加工,存在进一步发展并为当代观众接受的可能。

“样板戏”是历史特定阶段的产物,关于它们的争论估计永远不会停止。从这个方面来看,收集那个年代的“样板戏”戏单就很有意义了,至少是一个小小的细节的实证。

5、地方戏

中国戏剧因各地表演所用的语言、音乐、表演手法的不同而形成不同剧种。这些剧种又因历史渊源、艺术水平和地域的限制等众多原因导致发展不平衡,有的甚至受到有意的排挤。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的倡导下,地方戏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至少是在制度层面得到了提倡,一些地方戏剧甚至得到了复活。它们受到特别的关注。一般认为是这些小戏被看成与底层劳动人民的情感生活更为接近,受封建影响较小。但真正的原因远没有这么简单明了,甚或说,到现在也不能说有定论。

地方戏发展起来了,它们也受到政治的影响,排演的大多是现当代人们的现实生活,当然也属于“新戏”的范畴。

6、话剧

话剧是从西方传来。晚清时,一些教会学校学生用英语搬演西方名剧片断,并开始编排“时事新戏”。后来,一些海外归来的人士创办剧社,在剧场演出了采用布景、灯光和服装,并有整齐分幕的戏剧,成为早期话剧,当时也称为文明新戏。随后,话剧几经起伏,没有得到大的发展,或者说没有受到更为广泛的人们的喜欢。

新中国成立后,话剧迎来了兴盛的繁荣时期。早在1950年代初期,很多地方就组建了话剧院,专门从事话剧的创作、演出、研究。当时,话剧界广泛地开展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苏联专家还专门来沪执教执导,使话剧艺术有了一个整体上的提高。60年代初期黄佐临发表《漫谈戏剧观》,提出博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兰芳、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精华的写意戏剧观。杨村彬、田稼等又提出向民族艺术学习,从传统戏曲吸取养料,打破了艺术上单一化的倾向,话剧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1963年12月25日开始的华东话剧观摩演出,柯庆施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观摩的目的:“第一是提倡话剧,第二是提倡现代剧,第三是总结交流创作和演出现代剧

的经验”。这次观摩共16个话剧团参加演出,上演13个多幕剧和7个独幕剧,这些剧目全部是“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剧目。这标志着,话剧受到了当时政治的重视。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上海话剧遭受严重的摧残,正常的创作、演出几乎停止,许多人遭受迫害。

7、歌剧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并综合以器乐、诗歌、舞蹈等艺术为一体的戏剧形式。歌剧是西洋音乐舞台上最重要的综合艺术形式。西洋歌剧的故乡是意大利,第一部歌剧《达芙妮》是佛罗伦萨作曲家培里创作于1597年。其后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相继出现自己的歌剧,从而歌剧广泛传播至欧洲各地。

中国宋元以来形成的各种戏曲,也有歌剧的性质。五四以后特别是延安时期,音乐工作者开始尝试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方式来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有多种体裁,多种题材的形式出现。体裁方面,有歌舞剧、小调剧、音乐剧、秧歌剧、正歌剧等:题材方面多在民族英雄事迹、民间故事、抗战生活与精神等方面;形式上或就传统戏曲形式改造、将话剧与歌曲结合、或据民间曲调填词改编。

建国后,歌剧在一定范围内获得发展。

8、舞剧

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中国舞剧于1930年代方才初见端倪。从某种意义上说,经过“外来艺术”的引进和舞蹈艺术先驱的探索,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中国民族舞剧艺术。

中国舞剧的探索始终遵循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注重融会贯通和群众的喜闻乐见。从1949年至“文革”前可看作其实验性的新兴期,创作大都以继承发展戏曲舞蹈与借鉴前苏联芭蕾舞剧的经验相结合。如《鱼美人》、《小刀会》、《五朵红云》、《狼牙山》等。

在中国舞剧中还有一类作品,就是气势恢弘的乐舞史诗。它本是中国自古以来乐、舞、诗三位一体的传统艺术形式,此类作品可以包容的题材十分广泛,以表现气势宏伟的重大的历史题材为其擅长,比如建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就是一个典型。

9、娱乐性演出

这里主要是指一些邀请或访问演出,以及一些晚会。相比较其他戏剧演出而言,这些演出具有很强的娱乐性,是当时的人们所真正喜欢的。

新戏单的趣味

我认为收集新戏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趣味或意义:

一、新戏单记载了戏剧的信息,是戏剧研究重要的实证。这些戏单资料,可以很好地补充文字记载。新戏单记载了“新戏”的什么样的信息呢?我认为这是由“新戏”的时代特点所决定的。“新戏”有些什么样的新特点呢?

1、与当时的政治联系紧密,甚至可以说是当时政治及政治所影响下生活的反映。这方面的情况,通过上面一节的文字可以看出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不是我能够做到的,也不是这篇小文能做到的。

2、“新戏”是在深入对“旧剧”进行改革或者摒弃后逐渐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即对旧戏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人。也就是组织戏剧艺人学习。新中国的政府戏剧主管部门、文化馆和戏改干部协力为戏班的艺人开办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训练班,除了让艺人学习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提高思想。在当时,戏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该说,这样的学习还是有明显的作用。二是改制。主要就是将原来的由班主私人拥有的戏班,改造成由艺术人们共同拥有的戏班,称为“共和班”或“姊妹班”(由女性演员组成的戏班)。这样的改革,中间有许多的利益和矛盾。三是改戏。主要是对一些认为不合时宜的戏剧禁演,这也是历史上惯用的手法。1950年7月,文化界专门邀请戏曲界代表人物与戏曲改进局的负责人,又重新组建了“戏曲改进委员会”,作为“戏改”的最高顾问机关。禁戏的主要原则是:歌颂封建帝王、宣传封建秩序的,宣传鬼神迷信和宿命思想的,提倡淫秽伤风败俗的,等等。

3、产生了许多新剧种。所谓剧种,是20世纪来,人们习惯将某个地方戏命名为一个剧种。新中国成立后,开展剧团普查登记时,要求将戏班、剧团所演出的地方戏有剧种归属,在这个时期,地方戏命名成为风尚。当时由于许多地区的地方戏并没有形成一个约定俗成的剧种名称,剧种的分布与流传又很复杂,一时都必须在地方行政部门及文化部门主导之下命名,无论是名称还是剧种的区分,难免有些随意,在各地纷纷为地方戏命名时,往往只是简单地按照行政区划,将一地区的地方戏划归为一个剧种,把地方戏的称呼和所流行地区的行政区划直接联系起来,如川剧、豫剧、闽剧等。1958年开始的“新剧种运动”,显然是受到了戏剧普查时的影响,更在“百花齐放”的倡导下,那些没有自己区域所属剧种的地区,以及原本并没有成熟戏剧的少数民族,也受到鼓励创造出该地区和民族“自己”的名称命名的剧种,形成一个颇具规模的新剧种运动。以云南为例,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创造新剧种的工作受到各级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重视,除了几个古老剧种如白族吹吹腔、傣剧、壮剧得到恢复和发展之外,在1958年前后,又诞生了一批新剧种,如楚雄的彝剧,大理白族的大本曲剧,西双版纳傣族章哈剧,哈尼族的瑷尼剧,昭通、禄丰等地的苗剧,路南的彝族撒尼剧,临沧的彝族俐侏剧,红河的哈尼剧等。此后,傣、壮、自、彝4个少数民族剧种较受关注与支持,发展比较快,其他一些剧种则因种种原因,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有的甚至自然消失。1964年以后,一些地方纷纷禁演传统戏剧,留下来的,只有“现代戏”了。此状况直到“文革”结束,新的时期来临。

二、新戏单的设计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新戏单它们主要是用单纯、直观、朴素的形象来表达设计,配合了戏剧的内容。从一个时代的美术设计来说,它们也有收集保存的意义。

三、收集新戏单还可以提高收集者的生活趣味。有的收藏者纯粹为了兴趣,也就是为了怀念某种情结,从这个目的来看,主要是调动自己的兴趣,有所取有所不取。还有的人为了赚钱,也可以叫投资,这是时下最为热闹的事,这事我个人不建议或者鼓励,这小小的新戏单能赚什么样的钱?我不知道这种所谓的投资是否有眼光。

戏剧不再占据这个时代的娱乐主角了,它的热闹属于过去式,正如任何一种即将淡出或正在淡出历史的现象或事物一样,它需要有意识的保护或者保留。

戏剧即将成为历史,戏单的保存当然也成为必要。新戏单的收存就是历史细节的收存之有意义的一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