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2000年10月,《中国收藏》杂志推出试刊号;2001年1月,《中国收藏》杂志正式创刊。其闪亮登场,让众多收藏爱好者有了一份自己的刊物。2006年《中国收藏·钱币》专刊问世,自此杂志步入专刊化发展。
知名歌手李宗盛有一首歌,叫《山丘》。歌词中唱着:“年轻人,因为不安而频频回首,无知地索求,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个山丘。”我们就是这样的一群年轻人。而引领着我们越过山丘的,是那位已悄然白了头的徐老师。
我们尊称的徐老师,是中国商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徐舰,他也是《中国收藏》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更是《中国收藏》杂志的早期创办者之一。尽管他已身居高位——是我们的大领导,但我们更愿称他为老师。《中国收藏》杂志创办的20多年里,身为师者,徐老师不遗余力授业解惑,让我们这群年轻人受益良多。
徐老师从事新闻工作达32年之久,其中近20年的时间是与文物艺术品拍卖和收藏“打交道”。早在1997年,他就参与策划了国内首份定位于拍卖与收藏的报纸,即今天的《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至今整整出版25年、1000多期。2000年10月,他又参与策划国家级期刊《中国收藏》杂志的创办工作,如今这份刊物在他的带领与推动下已步入“弱冠之年”,并成为业界不可或缺的一本刊物。
作为最早投身于拍卖收藏领域的媒体人,徐老师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难以取代的“拓荒伙伴”。在纸媒江河日下的当下,深耕于收藏拍卖界的“一报一刊”还照常出版中,殊为不易。而这份不易与“拓荒者”“引领者”“师者”的徐老师密不可分。
近20年来,一位又一位年轻人加盟《中国收藏》杂志,在徐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因这本刊与文物艺术品结缘,与拍卖为伍,与历史文化对话……正如《山丘》所表达的那样:越过山丘,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风景。
然而,当时间定格在2022年2月18日,痛心的一幕发生了:那位白了头的徐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悲恸、不舍、遗憾……
惊闻徐老师离世消息,编辑部的同事们、前同事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痛悼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师。因篇幅有限,在此只节选部分,回首过往的同时,也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
2004年,我到《中国收藏》工作的第一年,就从徐老师手中接过了一份“厚礼”——民间收藏协会内部交流资料。这份沉甸甸的“礼物”足足有几百份,地域覆盖全国各地,内容涉及多个收藏门类。
后来了解到,早在创刊之初,《中国收藏》就与各地藏协“互动”频繁。当时讯息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各地藏协邮寄来的“内部交流资料”就成了我们了解协会和当地收藏动态的第一手资料。这些规格、编排、用纸等都不一的内部资料,却成了我们刊物的“通讯员”。于是,一个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与“全国民间藏协内部交流资料”有关的评选活动就这样在2003年诞生,并持续数届。别看活动规模不大,却吸引了国内多家知名藏协的掌门人,还有不少报刊收藏界的“大腕”前来助阵,进一步加强了刊物与民间收藏的交流。
初出茅庐,就被委以重任,我深知这个担子的分量。为了让我迅速地融入民间收藏,徐老师采取的策略是把我“推”出去。
《中国收藏》举办的一系列民间收藏活动,都与徐舰同志的参与策划密不可分。
2004年全国两会期间,我获悉杨先龙等30多名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要求改革邮票发行体制,第一时间徐老师便派我前往人大代表驻地进行采访。尽管事先已联系妥当,但到了实地才知“进门”有多难。那一天,站在寒风中的我,既紧张又心虚。在等待的一个多小时里,徐老师三番五次打来电话,叮嘱我一定要坚持,并不忘给我打气。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最终完成了此次采访任务,并成就了我新闻生涯的第一篇独家新闻报道——《邮票打折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经历这次“实战”之后,我对于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充足的认知与信心。
如我一般,《中国收藏》的记者大多都经历过这样的锤炼。比如《中国收藏》报道的经典案例“桃源事件”,就是被“推”出去的一个成果。
2003年2月下旬,湖南省桃源县发生有关部门以“涉嫌倒卖国家监管文物”为名,大范围传讯、拘押当地收藏爱好者的严重事件。时任副主编的陈念带着一名年轻记者第一时间来到桃源县,先后对当地文管部门、公安局、法制办以及多名当事人进行详细调查。经过为期一周的深入调查,独家报道《对桃源县收藏爱好者拘罚真相的调查》推出,在业界掀起不小的波澜,也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湖南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还这些收藏者清白。《中国收藏》举办的一系列民间收藏活动,都与徐舰同志的参与策划密不可分。
20多年来,像“桃源事件”这样有影响力的报道还有很多。一本刊物不惜工本、不计代价、不求回报地做这些报道,展现了一家媒体的社会担当——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而为民间收藏的健康发展出力。《中国收藏》也自然成了民间收藏的代言人。
徐老师的这一“推”,让杂志社很多年轻记者渐渐成长起来。那些年,徐老师总是“推”着我前行,而这些年,我也学着徐老师不断“推”年轻记者前行。传承,就这样无声流淌,或許这是对耳濡目染最好的阐释。(注:本文由方晓执笔)
2013年,在徐舰的倡导与策划下,“首届全国绝当精品拍卖会”被推出,而这一拍卖活动也为拍卖人拓宽经营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13年,在徐舰的倡导与策划下,“首届全国绝当精品拍卖会”被推出,而这一拍卖活动也为拍卖人拓宽经营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005年,由FYHmC6ZjiQ3VZfTFyr6x4vBiSvL5eju7cPhmU3yQISc=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特设媒体与拍卖互动环节,徐舰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上发表真知灼见。
记得刚来杂志社,我接到了采访著名拍卖师刘新惠的重任,当时已是《中国收藏》杂志社长的徐老师亲自上阵,带着当时对艺术品拍卖认知几乎为零的我去采访。尽管是17年前的事了,但那次专访中徐老师和刘先生侃侃而谈的场景却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徐老师对于整个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熟稔程度,让当年还是职场小白的我很震撼,对“专家型记者”也有了最真切的认知,自此也让我与艺术品拍卖结下了不解之缘。
无论是在杂志社工作期间,还是如今在澳大利亚作为杂志特邀撰稿人,艺术品拍卖一直是我最主要的报道领域。十多年的媒体生涯,我也算经历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一路的高歌猛进,见证了不少天价和纪录的诞生,撰写了众多艺术品拍卖新闻报道。而这之中,有一组特别报道尤其让我得意。
2008年,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市场受到重创。不过很快,4万亿投资计划出台,这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徐老师敏锐地抓住这个业界关注点,建议我从宏观经济和艺术品市场的关系出发,以经济学的角度做一组报道,预测艺术品市场将在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的带动下,迎来又一个飞速发展期。徐老师这一高屋建瓴的提议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引导我从一个更高、更广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和报道艺术品拍卖市场。果不其然,正如我们这组报道所预测的那样,中国艺术品市场在2009年迅速回暖,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总成交额屡攀高峰,很快便跻身全球前三,并在世界上取得一定程度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还有一组专题报道,则是因为徐老师的“为难”让我记忆犹新。2012年秋拍,艺术品市场进入了调整、“挤水分”的时期,徐老师给我出了个题目——“5万元可以在秋拍中买到什么”。拿到题目后,我在心里默默吐槽。在当时那个动辄拍卖价上百万、上千万元的市场中,让我去哪里找区区5万元可以买到的佳作?徐老师则提点我,推荐5万元能买到的拍品并非这组报道的重点,“我们的落脚点是要提倡艺术消费的理念。当艺术品不再仅仅被看作投资甚至投机的对象,而是一种消费品时,5万元也能买到心仪的拍品”。豁然开朗的同时,我也不得不再次感佩,徐老师真是站得高、看得远!
虽然徐老师从未宣之于口,但通过这10多年徐老师对我的指导,在我看来,“通过客观正确的报道,引导社会、公众去认识和了解艺术品拍卖行业”是徐老师在艺术品拍卖报道领域一以贯之的理念。
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徐老师还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做了不少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实事,比如早在2005年就策划推出“中国拍卖企业百强榜”,不仅为中国拍卖业发展史添上了精彩一笔,还为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等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在我心里,徐舰老师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媒体人中当之无愧的No.1。(注:本文由张娟执笔)
2009年初春,我正为特别策划焦头烂额,院里新绽的玉兰仿佛都染上黑白的惆怅,同我一道穿越回90年前。五四运动,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万般线索摆在眼前,反而让人无从下手。一段如此宏大的历史,怎能塞进寥寥数十页的杂志里?
“你有没有想过从小处着眼?比如——标点。”我目瞪口呆,徐老师一脸得意。
那是我进杂志社的第二年,满怀激情,年轻气盛,很少赞服旁人的建议。但这次,我认了,老师就是老师。
传道、授业、解惑,徐老师常调侃自己“好为人师”。可为人师哪有那么容易?面对一个选题,弟子绞尽脑汁,师父就能轻松应对?背后不知下了多少功夫。
当时,纸媒已开始式微,徐老师却依然相信文化的力量、品质的力量、细节的力量,相信网络的便捷、廉价未必敌得过一纸书香。而特别策划,就是《中国收藏》与网络速读品相抗衡的拳头与尊严。
无数个日日夜夜,我们埋首书堆;若干次意见相左,我们据理力争;许多回好评如潮,我们欢呼雀跃……在徐老师的“感染”下,我们成了一屋子“不识时务”的人,愣要把一本月刊办成收藏品。
徐老师常爱用一个词——讲究——大到杂志的气质、选题的格调,小到字句的安排、标点的选用。“讲究”不止是对专业的认真,更是对自我的要求,不懈怠、不应付、不随波逐流。后来,我成了一个在微信对话框里也会规范使用分号、破折号这些“罕见”标点的人。回溯往昔,这份“讲究”应该是从徐老师那里承继的。
有段时间,我负责“特别策划”栏目,挂了“策划主管”的职衔,和徐老师的深入讨论更多了起来。好的老师,只提点,不束缚,虽不放任,却极宽容。我常在策划里夹带“私货”:纪念创刊十周年要写诗,以梦为题便跟着做梦写小说,看多了观念艺术干脆自己上手出策划案……徐老师看了,往往露出玩味的笑,不置可否。时至今日,我依然天马行空、自由无羁,并未被长年累月的写作磨掉一分棱角,似乎应该感谢徐老师最初的“纵容”。
忆及往事,纸短言长。离开《中国收藏》已经八年,搬过许多次家,藏书散尽,珍藏的几十斤杂志却从未丢过一本。开头提到的《标点开启新新世界》,是我在《中国收藏》独立完成的第二个“特别策划”,因另辟蹊径、管中窥豹,颇受了些好评,至今常被老同事提及称道,说是那段时期我的代表作。我又哪里敢居功。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小小的标点仍时常提醒我,遇到难题、困惑无解的时候,试着换个思路,可能豁然开朗。好的老师,不仅使人在工作上获益匪浅,也让人在生活中受益终生。
只是,如今我也修炼到值得被年轻人尊一声“老师”,最初领我进门的老师却不在了。
(注:本文由孔祥祥执笔)
我很幸运,那些年能跟在徐老师身边,共同经历了中国当代工艺美术最蓬勃发展的时期,也见证了徐老师在当代工艺美术领域留下的一段段佳话。
记得2009年,徐老师出差特别频繁,而目的地只有一个——江西景德镇。这一年,在他的筹划下,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与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办联合主办的“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在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首次亮相。作为加入杂志社还不到一年的新人,我能参与这样一个大型活动,荣幸之余也难免忐忑,毕竟对于杂志社而言,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
众所周知,景德镇是一个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一本外来的杂志怎样才有足够的信服力站住脚?心诚所至。徐老师有着对当代工艺美术的热爱,有着对这个领域发展的深度认知,有着一颗为工艺美术推波助澜、保驾护航的挚诚之心。参选作品征集、与创作者沟通、协调当地政府、邀请权威评委,甚至展会现场布置,哪怕是宣传海报设计,徐老师都无不细致入微地参与其中。
为了保证物料的顺利运送,北京往返景德镇,徐老师就开了4天的车,有一次直接从下午开到了凌晨4点。我问他:“您精神头怎么这么足?”他只是嘿嘿一笑:“高兴呗!”这样的热情与认真负责的态度,怎能不化腐朽为神奇?
展览如期举行,不夸张地说,这一次评选活动一炮而红。著名陶瓷艺术大师悉数到场,评委和嘉宾囊括了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各工艺美术院校、国际拍卖公司等在内的众多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样的阵容,在当时的景德镇甚至在全国来说,恐怕都是史无前例的。
就这样,“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一办就是数届。这期间,受益最多的恐怕要数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艺术家了。“充分发掘青年艺术家的潜力,不追名头、不追资历,只以艺术水准论英雄。”这是徐老师谈起工艺美术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当年的评选活动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那时候,不少获奖者还是陶瓷学院的学生,如今却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家。谈起往事,他们依然忘不了评选活动,更忘不了徐老师曾经与他们坦诚的交流和鼓励。
事实上,《中国收藏》杂志一向不缺关于当代工艺美术的内容,锁定的对象不只是陶瓷,紫砂、玉雕、竹刻、木雕、刺绣……众多品类在这一收藏百花园中竞吐芬芳,中国当代工艺美术走上了蓬勃发展的轨道,确如徐老师所愿。
斯人往矣,但他的情怀始终留在《中國收藏》这个花园中,就像当代工艺美术的百花一样,永不凋谢!。(注:本文由王雪冬执笔)
在景德镇一炮而红的“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评选活动,其获奖作品还从景德镇走进国家大剧院,让当代艺术陶瓷熠熠生辉,也彰显了《中国收藏》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
2007年,亚洲国际艺术及古董展在香港举办,中国收藏杂志社也成为其中的一员。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交集,让人觉得庆幸。对我来说,当年能在职业生涯面临“分岔路口”的时候进入中国收藏杂志社工作,并且得到徐老师的授之以渔,在我心里,他就是如同师父般的存在。
受他言传身教最特别的一次经历,还是十年前赴法国报道2012年巴黎国际古董双年展的时候。著名古董商卢芹斋修建的“红楼”距离我们居住地不远,于是我想借机前去采访。一番联系后,红楼主人Jacqueline伯爵夫人十分热情地接受了我的采访预约。但她坦言自己不懂中文,一时恐怕也找不到合适的翻译。这使我有点儿不安——毕竟只能操着蹩脚的法语,外加半调子的英语,担心因为沟通不畅而影响采访效果。
徐老师听说后倒是不在意,反而饶有兴致地说:“这个采访不错,我跟你一起去,出现任何问题都有我呢,你先想好咱们要聊些什么,做好采访提纲。”在他看来,卢芹斋是有很多争议,但仅将目光局限在过往与市场行情,或者光是针对个人去定义,未免狭隘;站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层面来看,艺术无国界,由此带来的话题才应当是我们通过此次实地探访,让读者窥见一斑的核心。
他的这些建议对我启发很大,采访的结构和目的进而在脑海中更加清晰。就这样,我作为“小跟班”,与徐老师一道来到“红楼”采访。在去红楼的路上,有个“小插曲”值得一提。也许是觉察到了我的忐忑,走着走着,徐老师突然来了句:“你知道世界上最实用的语言是什么吗?”见我一脸雾水,他嘿嘿一笑,“肢体语言呀,到时候实在不行,咱这么一比划,说不定人家就懂了。”
一句玩笑话令我瞬间放松了不少。是啊,有师父当后盾,我们怎么可能做不好?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不仅专访格外顺利,报道刊发后还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称赞《中国收藏》杂志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充满深谋远虑、总能让人“意想不到”的专业媒体。
大到如何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小至临场发挥、图片拍摄的创意,那一次徐老师都做了很好的示范。而我也是后知后觉才意识到,原来当年的这个专访,我们是走在了同行前面。
20多年以来,杂志社多次参加国际艺术展会、古玩展会,策划了不少海内外藏界大咖的专访,也见证了内地艺术品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兴起……我想,新闻报道、采访嘉宾、合作伙伴,都是对《中国收藏》风采的一种展现——在国际化视野的道路上,我们越走越稳健,无惧当下的纸媒式微。这当中少不了每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徐老师的掌舵领航。
只可惜写下这些回忆的时候,这位当年在9月黄叶簌簌的巴黎街头,告诉我“肢体语言最实用”的师父,永远地留在了昨天。(注:本文由王菁菁执笔)
全国商界(业)新闻的战士,中国商报社长兼总编辑徐舰同志,突然离世,令人十二分的痛惜!愕然!你才55岁,怎么说走就走了呢?
你是全国商业新闻的战士
干新闻很累,经常无时无晌,不时长夜无眠。你1990年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来到中国商报社,从记者、编辑干起,然后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做部门负责人,担任社级领导职务,直至报社最高领导,一社之长。全社大大小小的行政事务,拉拉雜杂,都要装进你的头脑,付出大量心血;每天和读者见面的刊发在报纸、杂志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你都要过目审核,尤其不能出一点政治纰漏。在你的领导下,无论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还是每年的全国两会,中国商报的报道都体现了重大报道题材的行业特色,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新闻界同行们的充分肯定。这一切的一切,是怎样的烦劳?又是何等的重要?你承担着,身累,心更累!
你走了,你放心好了,这副重担会有人担起,沿着你走的方向,一路向前!
你为商报作出了特殊贡献
中国商报与其他产(行)业报有所不同的是,曾经利用社址报国寺的场地,开办过闻名京城乃至全国的收藏市场,举办过多场收藏品拍卖会。同时创办了拍卖与收藏方面的报纸和杂志。这三件为中国商报扩大社会影响、增加经济收入的大好事,尽管是领导提议,有的项目初始由别人负责,但你参与的时间最长,付出的辛勤最多,作出的贡献最大。
1997年3月31日,《中国商报·拍卖收藏专刊》出版,后改为《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最初由安岚策划、高文瑞任责任编辑。但从第四期开始,你出任责任编辑,后来陈念也参与进来。至今25年,到你走时,整整出版了1010期。2000年,由你参与策划创办的《中国收藏》杂志,到你走前出版了254期。
业内人都知道,无论是办报纸,还是办杂志,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每期的确立主题思想、栏目设置、稿件组织……到编辑排版、大样校审……最后签发印刷,一篇篇一道道,费眼、费脑,耗精神。
中国商报是商贸流通领域的行业报纸,在业界影响较大。扎根商业,走向社会,扩大影响,始终是报(社)纸的一项开拓性任务。在这方面,你主持的《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使中国商报不断拓展创新并更趋于经济社会的一员成为现实。随着导报发行量的不断扩大,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报的社会影响力。
盛世收藏。开办拍卖收藏市场,众多收藏爱好者涌入报国寺。他们在熟悉报国寺的同时,也知道了报国寺主体的中国商报社是市场和导报、杂志的主办单位。不少藏友议论说,中国商报有眼光,适应社会需要,在办好主报的同时,还办了有关的杂志和市场,这对社会、对藏友和报社本身,都是大好事!
你的谦和留在朋友心间
徐舰,你脾气好,报社老人都有深刻体会;刚入职的新人,和你打过两三次交道后也会说:徐总和气,平易近人。这或许是你的性格使然,其实和你的后天修养是分不开的。
你的谦和待人,在社外的朋友中也传为美谈。得知你不幸离开后,记者站的老同志和通讯员朋友,纷纷在手机上留言悼念——苏州的陈铭、新疆的宋铭宝、湖北的刘学华和天津的张克明等诸位,都称道你为人谦虚,和蔼可亲。得知你离去的消息,他们第一时间在手机上留言,对你痛悼缅怀,而说得最多也是你如何如何的谦虚谨慎,从不张扬,更不颐指气使!克明知道你不幸离世,电话中回忆起,在天津你俩一起聊天的情景,言语中都是不舍!
2012年,我介绍你和京城手炉收藏家张淑茹女士认识,她对你的第一印象就是好打交道,而且还要加上“特别”两个字。她来报社谈收藏事宜,你专门安排时间,耐心听她介绍有关情况,还陪她参观游览报国寺大院内的各种藏品。记得一次张淑茹有事商谈,她要来报社的话刚一出口,你立马说“我去你那!”张淑茹怕你工作太忙,路又远,占用你的时间她不好意思……你说我马上动身。
你从京城的西南角跑到东北角,到达后就抓紧时间和张淑茹商谈有关事情,事后还不忘浏览她的手炉藏品……多年后,每每谈及此事,张淑茹对你称赞不已!
斯人已去,情谊永在!
追忆徐舰同志(注:本文作者系中国商报原总编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