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陈轸
摘 要: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要研究多种提问技巧,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具有艺术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效率;矛盾焦点;兴趣;知识体系构建;创造性思维;探究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这样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道出“问”的重要性。“善教者,必善问”,关键是设问的技巧。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犹如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课堂气氛也随之而活跃。怎样使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设问都能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沟通师生信息呢?建构主义观点认为:
1. 问题应该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
2. 问题应该包含着几条线索,以激励学生沿着这些线索展开研究;
3. 问题最好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
4. 问题情境应提供相关的基本性的概念,以激励学生整合这些知识;
5. 鼓励学生生成学习问题和查阅文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6. 问题要能够引发学生讨论、探寻更多的答案,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7. 问题要与一项或多项学习目标相适应。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这些设问原则与课堂教学设计结合起来,经过几年的摸索,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切入点来设问,能更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一、在知识疑难处设问,突破任制矛盾的焦点
学生的疑惑处即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提问,不仅可使学生拓宽思路,也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自然化解重难点。如学习“民族工业的出现”一目时,可这样设问:什么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它与古代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区别?它与洋务运动中的企业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为什么分布在沿海地区而不是内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为何是官僚、地主、商人而不是农民?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由有妥协性?这样的设问,使学生像一支军队,在教师这个指挥官的带领下,振奋精神,一鼓作气,去攻克一个个知识堡垒。
在重难点设问,要力求把握提问的层次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好是设问可前后贯通、相互配合。如“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初中历史知识的难点,设计下列问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维新变法法令颁布后,顽固派有什么反应?光绪帝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吗?袁世凯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没有袁世凯的出卖,变法会失败吗?你认为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有哪些?这样的分层递进式设问,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收到一石冲开水底天的效果。
二、在学生的兴趣点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趣的知识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此处设置一些悬念,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如讲“新航路开辟”时,我以多媒体展示两幅地图,即《15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绘制的世界地图》,用设问导入新课:地图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化,两幅地图有何不同?为何有如此不同?接着问:有人说,西欧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样的设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快进入课堂学习情况中。在讲“新航路开辟背景”时,我展示一张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这样设问:图中男主人公正在干什么?他身边的女主人在干什么?女主人没有专心读书,而是紧紧顶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这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表达而相互启发、形成并完善认识:男主人公在数钱币,身边的女主人在看着他或帮着他数钱,女主人心思不在读书上,而是紧盯着丈夫手中的钱币,说明他们都喜爱金钱,渴求金钱,这幅图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欧洲人普遍的一种心态——对金钱的崇拜。学生通过对图文的观察、分析、联系,产生思维的冲击波,进入学习的良好状态。
三、在知识点衔接处设问,促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历史课本中单元与单元之间,单元内部课与课之间是存在着一定逻辑关系的。如果教学不揭示这种内在、本质的联系,就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历史现象的分析就成为空谈。因此,在这些知识点衔接处设问,挖掘这些隐蔽的知识链,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尤为重要。
如复习“中国近代化进程”时,我通过设问,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启发、引导学生: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表现?(经济)实质是什么?(工业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在什么领域的体现?(政治)实质是什么?(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体现了什么领域的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思想文化)实质是什么?(文明、科学)。在梳理完中国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进程后,我接着提问:那西方发达国家的近代化进程是如何进行的?引导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整合提炼、分析比较,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近代化进程是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到制度(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再到器物(通过工业革命,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西方发达国家的近代化历程比较流程,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而中国近代化道路则显得曲折艰难,并付出昂贵的代价。
通过这样的提问和知识铺垫,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学生既完整、准确把握了中西方近代化这一进程,解决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建构了知识体系,又提升学生深层理解历史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在材料细节处设问,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些历史概念、理念貌似简单,但蕴含着丰富智力发展因素。老师如在课堂提问中充分利用教材中不是问题的问题,那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他們的创造性思维。
如讲讲中国古代城市的繁荣时,通过展示《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城平面图》后提问:通过观察、比较这两幅图,我们可以发现有什么不同?直观反映东京打破“坊”、“市”的限制,出现“夜市”、“瓦肆”等封建城市、商业繁荣情况。之后我依次设计如下系列问题:不分“坊”、“市”说明什么?夜市出现又说明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城市居民生活情况;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根据图论证马克思的观点。通过你上述设问,首先,学生对北宋商业、城市繁荣有了表面的认识。其次,学生认识到北宋农业、手工业发展与北宋商业经济繁荣之间的关系。再次,进一步认识到商业发展与城市繁荣的辨证关系。
五、在总结反思处设问,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老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完,不讲完的东西,就好比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馬上在学生的思维中就出现问题。”
如新航路开辟讲解后,为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我提问:郑和为什么成不了中国的哥伦布?引导学生探究郑和下西洋同迪亚士、哥伦布等人远洋航行的异同。学生思维很活跃,对比、分析有根有据。有位同学说,假设中国郑和开辟新航路成功了,中国会成为西班牙、英国那样的国家吗?此问题一出,就真的引爆了学生的思维,他们讨论很热烈。大部分同学认为不可能,他们的理由甚至可以有西方崇尚竞争和征服,中国讲究和谐和共赢等。经过一系列思想碰撞,精神上产生了极大的共鸣,使学生在疑惑中找到更多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若要实现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创造性,锻炼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就要研究多种提问技巧,优化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具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 胡柏玲.关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之管见;
[2] 崔红梅.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J].考试周刊,2015(20):128-128.
[3] 程根宝.中学乡土历史教学的策略构建[J].安徽教育,2004,01.
[4] 边素君.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7.
[5] 李宁.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6] 孟祥君.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华少年,2017,(14):79-8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