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蒋公的面子》:知识分子的风骨

时间:2024-04-23

万佳欢

倘若政府最高领导人做了自己的校长,又邀请自己去吃年夜饭,去还是不去?今天看来,这似乎不是个问题。可对1943年南京大学的三个教授来说,这个问题确实需要好好纠结一番。

话剧《蒋公的面子》就讲述了三位政治立场不同的教授在面对蒋介石的邀请时,长达一下午的争执和“忸怩”。“左倾”教授时任道反对“独裁者”蒋介石,但他挂念自己落在桂林的一箱书,想让蒋公帮忙运回;拥护政府的卞从周想去赴宴,但仍顾虑别人将他列为“官方走狗”;美食家夏小山对政治不感兴趣,他的纠结只来于饭局上的一盘火腿烧豆腐。

有观众这样总结三位教授“公知、五毛和打酱油的”。该剧导演、南京大学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吕效平认为这一说法“聪明而准确”,但剧中政见不同的三人却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知识分子在面对权力时的人格独立。

自2012年5月在南京大学首演后,口碑极好,迄今已演出34场,并即将展开全国巡演。难以想象的是,这出讨论民国知识分子风骨的戏剧只是一个学生作业,剧本出自南京大学一个90后女生之手。

“蒋介石‘搞不定大学”

在南京大学,一些关于蒋介石的传说一直在口口相传。它们都发生在1940年代蒋介石出任南京大学(当时的中央大学)校长期间。

有人说,蒋介石做寿,跟南京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要字,胡小石根本不给他写。有人说,蒋第一次给学生们发毕业证书,很多人不来。还有个比较确定的说法,蒋介石请过院长、教务长等老师在食堂聚餐,没多少人去。

蒋介石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兼任大学校长的在职最高军事统帅,很多知识分子对他并不买账。这所大学的前一任校长顾孟余曾这样宣布办校方针:“学术思想自由,一切党派退出学校。”

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说是,1943年,蒋介石曾请中文系的三位教授吃年夜饭,包括对美食感兴趣的胡小石、与陈独秀颇有交情的陈中凡和另一位姓名不详的教授。给不给蒋介石这个面子?三位老师吵了一天,结局不得而知。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吕效平从他的老师、老中文系系主任董健处听来了这个故事,并产生了强烈兴趣。“这事情反复在说,为什么?都是当代心理的焦虑,”吕效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9月,他找来对历史题材感兴趣的大三女生温方伊,给她的 “学年论文” 布置了一个作业剧本:就此故事和“给不给蒋公面子”表现1943年三位中文系教授的一番争执。

温方伊拜访了76岁的董健,又去查史料,最后发现,这个绝大多数人信以为真的段子不一定是事实。蒋介石请的首先就不可能是年夜饭,因为过年时,他压根还没决定来做校长。

但吕效平觉得,至少有两个原因决定了这是个值得做成话剧的题材:“一是蒋介石当年‘搞不定(老师和大学),而且是整个蒋介石政府都‘搞不定。”他说,“二是,我们非常怀念大学不被权力搞定的时代。”

写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2012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青年表演专业教师赵超第一次拿到了温方伊的剧本。两万字,文人气十足,他读着觉得“不是那么容易进去”。

剧本里,三位教授评争执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大谈自由与教育、文人与政治,随口就是《红楼梦》《论语》里的句子。赵超饰演的夏小山还得唱上几段昆曲《长生殿》。排练的第一个星期,导演吕效平禁止他们背词,只让一遍遍读,因为“比较深奥,”赵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如果不理解,根本没法演。”

5月,《蒋公的面子》作为110周年校庆活动之一在南京大学首演。剧中三个教授聊得严肃认真,但在去不去蒋公饭局一事上,他们各有尴尬处境——两个政治观点相左的教授争急了,竟然开始互扔麻将。观众席笑声阵阵。

反应更为热烈是两人几段关于国民党政府腐败问题的拌嘴桥段。教授卞从周说时任道,“现在的人,天天说政府不好,似乎只要骂两声腐败,便是个进步人士了。”时任道回:“还不该骂吗?政府腐败已是国际闻名了。”

最后一句话是温方伊在《吴宓日记》中看到的,她照搬进了剧本。她还在1945年出版的史料集《联大八年》中翻到一段当时的教师引言:你对政府不满,你去延安好了……

于是,卞从周在戏里问:“延安就有民主自由吗?”时任道答:“总比这里民主自由。”

其实,温方伊在写作时也遇到过难题。她发现台词撑不到两万字,也不知道这个没有结尾的传说故事如何收尾。最后,她在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名剧《哥本哈根》处找到了灵感:加入一个另外的时段,让老年教授们登场,交代自己当年是否接受过蒋公的宴请。即使吕效平认为这样做破坏了整体结构,但还是建议,这个时空如果要加,一定要安排在文革。

“从呼吁大学精神、推动当下中国大学进步和改革的角度上讲,加入文革那一段是比较有直接效果的,”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温方伊期望通过《蒋公的面子》写出“知识分子的永久困境”,而吕效平说自己更希望能够表达“当代知识分子的困境”。

吕的老师董健看过戏后,更在评论文章里指出“对比性还是不够”,因为文革已经过去了,而“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知识分子精神已经退化到怎样的程度”,最好能够“将1943年这段戏与今天知识分子的面貌做一个对比”。但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被“容忍”的话剧

《蒋公的面子》在校庆期间连演四场,大大出乎了温方伊的预料。她本以为就演一场、自娱自乐而已,不想到了第四场,南京大学礼堂还坐得满满当当。

吕效平创作《蒋公》一戏的念头远远早于南大校庆,它并不像大多数“献礼剧”那样历数校史名人或学术成就,而是找到了大学的真正核心价值。

“中央大学在世界上曾经排到第30位,我们希望南京大学能跟那时的传统和精神接轨,”吕效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温方伊承认话剧在剧作技巧上尚有缺点:模仿痕迹重、结构不成熟、有些角色的出场设计不够高明。即便如此,该剧还是好评连连,就连校庆时没有时间看戏的南大校长也在后来的售票演出中自掏腰包进了剧场。

在形容南京大学官方与《蒋公的面子》的关系时,吕效平使用了三个词:鼓励、帮助,还有“容忍”——在排练和演出过程中,学校宣传部门没有任何人提出需要进行剧本和演出审查。

温方伊说,自己在写教授们的台词时,完全没有任何“敏感”意识。“我高度焦虑的东西,在更年轻的人看来,他们是不大焦虑的,”吕效平这样评价。

3月初,与《蒋公》进行全国巡演合作的剧场网向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提出演出申请。百年讲堂方面提出,该剧需要审查剧本和录影资料。吕效平很希望前往北大演出,因为应该会来很多老知识分子。 3月9日,他一边等待北大的结果,一边笑着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也在替北大捏一把汗。”

两天后,北大的两场演出终于敲定。

吕效平乐观地想,没准南京大学200年校庆时,还会有人再谈起这个戏、甚至演这个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