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季尾
善画女性的人从来不少,而男人画女人总像是站在对面的观望,女人画女人却多了一种自审的映照。如尼采所说,男人塑造的女人形象是出于心目中的理想与想象,而女子笔下的女子往往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影子。
懒扫蛾眉倦坐小憩
周天的作品几乎全是女性形象,与传统中国画里的仕女图迥异,她所画的女人不着古装,少施脂粉,统统来自现代都市。以当代女性为题材,是周天作品的最大标志,标准科班出身的她一定也曾经画过诸如花草、山水之类的水墨画,但只有这些青春现代的女子才足以令其拥有创作的欲念,因为她和她们一样都身为女子,因为她和她们一样都游走在这个城市中,因为她和她们能够体贴相融。周天说她身边的朋友绝大多数就是这样的女子,所以以她们为参照物进行创作,“不但最方便直接,亦最有切身的感觉”。
周天画中的女子们无论面目抑或深情都很像她自己,总给人一种闲闲淡淡的感觉,没有雷厉风行的气势,没有惊天动地的场景,没有雕琢造作的姿态,甚至也没有美到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境界,她们虽然身在画中却并非遥不可及,她们如同行走在城市街道一隅的某一个女子一样,如同每天擦肩而过的每一个女子一样,如同你我所认识的某某一样,如此亲切而易于接近,如此熟悉而没有距离。没错,再将“都市现代女性题材”这个定位精准一些来说,周天笔下的女子即是标准的时下成都女子。
周天不说话的时候,你很容易误以为她就是个成都人,因此才善于把握那种悠闲慵懒的状态,可一但开口,散不去的重庆音又会轻易揭穿她的“来历”。虽然专注于都市女性題材是早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以后就开始的,但画面中那份弥漫流露的散淡气息却是被十余年的成都生活所慢慢滋养出来的。周天骨子里是个随性而简单的人,因为喜欢画画就一直画到今天,没有卖画的目的性,更没有什么功成名就之类的功利心,“纯粹为了让自己高兴”已然足矣,这样的心态与个性也许注定是要与闲散之气契合的。不过画中人物那种轻松状态的流露,“以前是全凭自己想象出来的,直到来成都生活后才有了真实的映照”。如果说一个人的气质也带有地域属性的话,那么周天眼中与画中的成都女孩少了几分慌张和匆忙,多了几分享受此时此景的自在与惬意,哪怕落座时也会自然而然让她身体瘫靠椅中,慵懒的状态与生俱来,淡泊的心境弥漫开去,倘若观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这样的散淡气息,那么周天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虚虚实实断续悠长
仔细看周天的画,你会发现虽然她也喜欢用勾线的方式去描绘人物之轮廓,但她的线条却总是在虚实断续之间游走。作为偏工笔风格的人物画,这样的线描方式十分独特和个性化,以至于有不少人想刻意模仿也难得神韵。
其实自9岁开始学画的周天,当然不可能是由于功底问题才选择这样的表现方式,相反她是从“铁线描”的童子功修炼出来的,要她屏气凝神、手腕稳重地一笔勾毕一整条实线的人形相当容易,但是却会令她自己感到“画得难受”,因为“那样的线条根本无法表现自己想要的意境”,而唯有虚实所造就的莫名朦胧才与周天之风格相符。
那些一鼓作气势如虎的写实性勾线又怎么能呈现出如此丰富与感性的心境呢?周天笔下的女子从来都不是具象而写实的,也更不是冰冷与凝固的,她们凝目间的忧伤、低眉处的无奈让美丽变得复杂而不单薄。准确地说,周天的虚实之线本来就是“无目的性”的,不是写生,不是写实,也不是场景再现,而是发自人物内心的意绪的传达。所以她创新式地偏离了传统水墨人物画的常规笔法,用自己的心情和直觉去控制画笔,使墨线依据人物的身份、角色、气质,甚至情绪之变化而变化,在干与湿、浓与淡、长与短、疏与密中,神形浑然一体、跃然纸上,这样的人物才是最生动的,这样的女子才是最真实的。
最近,周天刚从日本、印度游历归来,那些地方又带给她一些新的灵感,比如“黑色层层贴金的精美浮世绘”,比如“满眼灰色中一个裹着鲜艳纱丽而又轮廓模糊的画面”等,让她萌生了一个“将金箔与银箔加入彩墨人物画”的念头,于是在独特的用线以外,周天特有的个性化用色也成了她的语境之一。
彩墨随心画如日记
就色彩而言,周天的作品令人一眼看去有些“不像水墨画”,丰富的色彩变化里几乎找不到墨色痕迹,也似乎从来未曾饱和与鲜丽过,她偏爱那种灰色调与各种色彩的融合表现,擅长将各个国家的水彩颜料与中国传统国画颜料叠加在一起,以不同的渗透力造就出不同的层次和色泽。因此她总是能将画变得朦胧而唯美,清雅而充满诗意。
难以想象,这样的色调并非绝对的刻意经营,周天说自己对轮廓与形态的刻画比较精心,“往往习惯先勾小稿,然后再画大稿,最后还要以个性化的线条加以整理”;与之相较,她对色彩的运用则显得十分随意与即兴;“如果穿了一条蓝色的裙子,也许哪天就会把画绘成蓝色”“如果哪天看到的绿色很漂亮,也许画就变成了绿色”,甚至“如果提笔时发现调色板里有一些上次未用尽的颜色,哪怕已经混合杂乱也会直接拿来着色”……对色彩准确而游刃有余地把控度使得周天的用色异常自由和丰富,即便在同一幅画中融合了多种色系也不会显得冲突或刺眼,她的画美丽而不失恬静平和之感。
这种随机式的创作有时也像是一种“日记”,面对一幅幅作品,周天可以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与心情。画《秋韵》的时候源于看见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照在桌边的一盆花上;画《轻风》的时候只因为偶然翻到了自己过去的照片;画《闲夏》的时候是有感于与三两好友坐在露天茶馆里相聚,任时光流逝而无不惊,因默契相交而快乐;甚至《梦萦晨曦》就是周天自家花园某个早晨的场景……看周天的画,仿佛阅读一部用彩墨绘成的日记;看自己的画,她也犹如在日记中回味曾经的某时某刻某段心境。艺术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一种常态化的情绪状态流露,所谓笔从心欲,周天笔下的她们以及描绘她们的那些色与线都像内心一样自由且放松,闲适而恬淡。
1970年出生于重庆
先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