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张杰
【摘要】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产生了各种文化形态和文艺理论。文章浅析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渊源和主要特征,这种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中国画范畴论,旨在通过分析论证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画范畴论的本质。
【关键词】古代思维方式;中国画;范畴论
一、引言
思维方式是人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过程中体现的方式,即我们看什么、怎么看、看成什么,进而影响我们怎样表达、表达什么。由此产生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文艺理论体系。中国画范畴论是古代思维方式对中国画论体系的概括和反映。理解古代思维方式的总体渊源和特征,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中国画范畴论的本质。
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特点与渊源
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对客观世界的辩证统一的直观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粹的理性和纯粹的感性。它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关注现象和具体事物,而不是脱离表象。它以概念推理论证,把握事物的整体关照,事物和事物之间有机联系,进而统一把握,创造出一种新的意蕴。“迁想”“神会”便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概括,主体的思想移入于客体的意象,含情而能達,会景而生心。主体对客体的关照和体验中达到一种神会交融的状况,这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经验和逻辑、概念和现象的统一。
西方思维更关注的是逻辑推理、概念的论证,进而把握一种抽象的本质概念。在哲学思想中表现为存在,在自然理论中表现为原子,在数学知识中表现为公里,而在逻辑学中表现为本质或理性。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中华民族以农业为生,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古代的劳动人民在农耕时既要掌握必要的农业技术,也要关注气候和环境。收成的好坏也决定这人的命运,这种“人”与“农”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成为中国哲学、文学和艺术的主要源泉。由于这种农耕,自然和人的客观联系,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进而推演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老庄思想通过思辨去加以展开,以建立由宇宙落向人生的系统,建立了“道”这个概念,通过阴阳观念辩证统一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儒、道、名、阴阳诸家都强调整体观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三”字的解释是:“三,天地人之道也”“王,三者天地人也,可参通三者也。”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认为物与我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石涛画语录·尊受章第四》提出“夫一画含万物于中”。
中国古代,生产实践活动重视的是体验和经验。思想上会通过比拟和迁想的方式认识世界、反映世界。而西方更重视的是抽象概念的逻辑推理。所以,在西方哲学体系中,更多的是概念的一层层逻辑推理,比如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而中国的哲学诗歌更多的是通过各种比喻提出观点,这些比喻不外乎“人”“天”“物”“心”。《易传》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易传》又曰:“圣人有以见天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这里的“拟”指“模拟,模仿”。那么,在我国古代文艺作品里,也随之体现大量与“拟”有关的文化形态。比如《诗经》用了许多植物来比喻人的品格和形象,以此物比喻彼物借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周南·桃夭》)桃花之盛开,表现新娘嫁人的心情火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等。诗经的“赋比兴”手法开创了中国文艺作品形态的显著特征。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代的生产力因素决定了先民们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体现在文化形态里主要是“天人合一”“迁想妙得”。
三、中国画范畴论体现的古代思维方式
所谓“中国画范畴论”是对中国画普遍存在的本质的概括和反应。在中国画范畴论里同样也普遍体现“天人合一”“迁想比拟”的思维方式,比如“形神”“气韵”“意境”“比德”等。
在中国古人的思维当中,人与物似乎并无界限,可以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那么作为存形写照、书写性灵的绘画,也自然应当如此,所以顾恺之画作之美“如负日月,似得神明”,在这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把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而产生新的精神气质。那么这样的精神气质不是西方写实主义,也不是抽象主义,是体现在绘画里的新的意蕴。庄子在《骈拇》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揭示了如何保持内在天性的道理而不是关注外在的形,通过人性展示“道”。东晋顾恺之提出了“传神”论的重要理论,强调“神仪”,构建了以“传神”为核心的中国绘画美学思想。他还提出“迁想妙得”的命题,发挥艺术想象,把握客体的神韵,突破客体的有限形体的限制,发挥艺术想象,通向无限的“道”(“气”)。这对于后来中国文人画的美学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那么,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重客观的写实、解剖,忠实地描绘自然和人。虽然现代西方也有抽象的绘画产生,但是完全不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思维方式下的再造意蕴。
自顾恺之以后的很多中国画论都受到“天人合一”“迁想妙得”思维方式的影响。谢赫提出了“气韵生动”,要求画家在创作时把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生动地表现出来,后来这一理论成为中国画重要的品评标准之一。中国的文人画重视画家对情感的抒发,一切景语皆情语,山水画家借山水表达万物与我为一的气韵,而不是机械被动地描摹自然这种“天人合一”重视整体连贯的思维方式,使画家树立这样一种创作观:主观的情语和客观的景语相融合而产生“意境”。“意境”赋予一幅画生命和精神。这与西方绘画重视逻辑上的光影、体块的忠实描绘和表达是不同的。
“形神”“气韵”“意境”都是古代思维中重视整体连贯的辩证体现,在中国画范畴论中“比德”也是重要的范畴之一,它同样体现“迁想妙得”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比德”体现了早期儒家对自然的美学观。“比”是发挥想象,领悟主客体之间的联系与相似。“德”是大自然的美丑与人物的伦理、道德、神情联系。我国古代诗歌的比兴说和儒家的比德说对国画创作的影响很大。花鸟画中的“梅竹兰菊”被赋予有情有骨的艺术形象,代表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人格。
在中国画论里,荆浩《笔法记》提出用笔四势“筋,肉,骨,气”也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中“比拟”的体现。此外,关于品鉴绘画,中国画论里也有很多形象的比拟,比如元代汤垕《画鉴》“看画如看美人,其风神骨相,有肌体之外者。今人看古迹,必先求形似,次及傅染,次及事实,殊非鉴赏之法也。”这里,汤垕用形象的比拟生动地表达品鉴观赏绘画的方法:首先看一幅作品的气韵,其次是笔意、骨法、位置、傅染,最后才是形似,这是中西方艺术品鉴的不同之处。
结语
在中国画范畴论的主要特征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体现。这些文化形态植根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文化的土壤中,关照“天,地,人”的整体辩证与联系。中国绘画理论是审美描述与类比的统一,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统一,是从体味关照感悟到理论的统一。在中国绘画中,我们都感受到生动的形象,有韵味的意蕴,和中国古代追求真善美统一的高尚品格和人格。抽象的达意,观象喻道,这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在中国画范畴论中的表达与传承。我们只有把握这些本质,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杨星映,肖锋,邓心强.中国古代文论元范畴论析:气、象、味的生成与泛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3]吾淳.中国思维形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傅慧敏.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