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讨薪义工赵俊方

时间:2024-04-23

刘炎迅

赵俊方不抽烟,在一屋子的二手烟雾里,他始终沉默着,眼睛不时瞥一下皱着眉头抽烟的求助者。

2月27日这天一大早,求助者就赶到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大屯乡裴营村来找赵俊方。他们是一家建筑公司的两位合伙人,过去三年里,一直拉着一支队伍在千里之外的青海给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私营矿产企业建设开矿的配套设施。但工程竣工后,对方却迟迟不支付800多万元工程余款,几年来,他们用了很多方法,“谈也谈过,闹也闹过,对方说,你去告吧,我们肯定输,但是我们就是没钱。”

求助者叹了一口气:“别指望法院强制执行,遥遥无期。”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好人赵俊方”的报道,于是来碰碰运气。

“好人”赵俊方已经61岁,一头蓬乱的白发,坐在高背沙发上,头微微低着,似乎在看手机,玳瑁色的眼镜滑到鼻尖,摇摇欲坠,他也不急着去扶正,似乎在思考,又似乎在等待求助者继续讲述他们的故事。

但偶而,他又会插进些不相干的话,比如某年某月某地,与哪一位地方大员合影,似乎想营造一种氛围,让对方对自己完全放心;或者突然提高嗓门,评论一些政府官员的做派,说完又问:我刚才说多了吧?

“这算是变相的英雄主义?”

2012年8月,农民赵俊方已经是媒体口中的“好人赵俊方”——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来电者叫马艳伟,是赵俊方的濮阳老乡。

马艳伟是个包工头,手里有上百个农民工。2012年初接下唐山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基建工程,但直到2012年8月,工钱始终未兑现,180多名工人被困唐山,一筹莫展,马艳伟意外看到关于老乡赵俊方的报道。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打了那个电话,没想到赵俊方第二天就赶到了唐山。

赵俊方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那时他也没有帮人讨薪的经验,“当时想得很简单,我也不是一般人,咱有舆论撑腰。”

核实欠薪事实后,赵俊方便带着几名民工代表去找开发商,但见多识广的开发商并不买这个“舆论名人”的账,眼皮都不抬地嘲笑他:“就你这样,报纸上一阵风就过去了,一年多少场风,谁会记得你!”讨薪陷入僵局,赵俊方甚至接到恐吓电话。

这个没上过几年学的白头发河南老头,还记得当时写了一首打油诗:“艰难何所惧,滴血沃中华,牺牲我一人,温暖千万家。”

连续去了唐山五次,赵俊方觉得,再这样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就带着农民工在工地上打起了条幅:“誓死捍卫农民工合法权益”,署名: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奖赵俊方。

媒体来采访,网上也有帖子传播,当地政府很快成立了调查组,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400多名农民工拿到了总计606万元工资,其中也包括马艳伟带领的180名河南农民工的工钱共216万元。

马艳伟等人给赵俊方送了锦旗,上书:“会永远记着你的名字”。

这面锦旗如今就挂在老赵的家里。赵俊方坐在旗下接待求助者,以及来访的记者。“我就是农民,我知道农民工打工挣钱不容易。”他说。

他就这样开始当上了“讨薪叔”。他坦言,自己除了一点舆论名声,什么资源也没有,但他愿意去,也敢去,相信自己是正义的同时,他也不讳言,自己骨子里有一种“想出人头地”的情结。

“也可能是种变相的英雄主义?”他自问自答。

“我很倔强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烟灰缸慢慢挤满烟头,两位求助者说一阵就等着赵俊方的反应。他终于抬起头,说:做两手准备吧,成功,或者失败,“我从来不给任何人承诺”。

求助者满脸堆笑:“你去一趟总是有效果的,比我们自己去有力度。你背后有媒体的名声,有舆论的力量。”

从帮老乡马艳伟讨薪开始,他已经帮助别人讨薪累计2000多万元,从求助者的角度看,他的确是当得起“有力度”的评价。赵俊方听到这番话,也像是等候垫场锣鼓点敲完的角儿,摆出一副认真的架势说:“我很倔强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像所有性格倔强的人一样,这个身高1米7、满脸刀刻皱纹的农民,也有着不同寻常的过往。

赵俊方的母亲曾是童养媳,从婆家逃跑,只身从四川到河南,结婚生子。母亲生性胆大,和男人们一起跳进深十几米的井里做工。赵俊方十几岁时,父亲早亡,母亲常带着他四处打工。

母亲的性格感染了他。小时候,赵俊方家是村子里最穷的,别的孩子都去上学,他却不能,渐渐被小伙伴们疏远、瞧不起,还常常被恶作剧作弄。他心里不服气,立志将来“一定要出头”。

那时,村里人对“出人头地”的解释只有一个:多赚钱。

对于一个没上过学,也没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农民,“出头”并非易事,赵俊方唯一的路径是比别人更卖力气、更吃苦。当时生产队养了很多圈猪,每个猪圈都有个大粪缸,他常常包下一个猪圈的活,赤着脚,彻夜扒粪,工分一赚就是别人好几倍。

因为没上过学,什么都要自学,赵俊方养成了遇到问题多琢磨的习惯,也比别人胆子大。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铺,很快就成了村里最富有的人之一。

为了做生意,他将两个儿子早早送去上学,孩子年龄太小,常受同学欺负,久而久之,都不肯再去上学,无奈之下就辍了学。如今想起来,赵俊方还会心痛:“我自己没上过学,孩子也没上几年学”

1980年代中期,他开始做棉线生意,在计划经济时代,棉线是紧俏产品,他通过关系从纺织厂提出棉线,每斤加价两毛钱出售,一个月能赚100多元。

有了钱的赵俊方,一次随母亲回四川探亲,看到一群八九岁的孩子在山上疯跑,他随口问:今天不是周末,你们怎么不上学?

一个被其他孩子叫做“甘娃”的说:“我们每天都是礼拜天。”

赵俊方逗他,“我会算命,你一定属猪的,笨,学不会。”旁边的孩子插嘴:“他成绩好着呢,妈妈病了,就读不起书了。”

甘娃家和赵俊方母亲家同村,一来二去,两家熟悉了,赵俊方就对甘娃父母提出:要不这孩子我领回河南去读书吧!

就这样,甘娃跟着他在河南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三。

1990年代后期,市场经济起步,棉纱生意不好做了,赵俊方没找到其他谋生门路,只好转去砖窑打工,一天工钱八九块,比原来赚得少,但比村里其他人家还好。他曾托关系买了一台14寸的大彩电,花了1680元,在村里引起轰动。

那时,乡里有个活性炭厂,活儿特别累,很多人不愿去,赵俊方去干了3年,最后老板却拖欠工钱,其中有赵俊方的3000元。

这3000元至今都是赵俊方的心结。他觉得,这不仅是钱的事儿,当初没人愿意来打工,他们来做工是帮了老板的忙,老板承受了人情,最后还拖欠工资,伤了大家的感情,这不是做人的道理。

讨薪是个技术活儿

从甘娃开始,赵俊方一直在资助一些孩子上学,有人统计有100多名,但他自己也不是特别清楚。有的是帮忙交学费,还有的是时不时寄些生活费。

但很长时间里,家人都不知道赵俊方拿着自己的钱去救济别人,直到2004年,二儿子的孩子被烫伤,二儿子找来要钱治病,赵俊方无奈地双手一摊:没钱。

儿子不相信,追问出原委后,冲他吼,你去把那些资助的学费要回来,咱们现在也落难了。

赵俊方没有办法,跑到郑州,想找个有钱的好心人帮忙,好心人没找到,他曾资助的孩子们得知这位一直帮助他们的爷爷家里出了事情,找到媒体,赵俊方就这样成了“十大感动中原人物”。

不过,帮他孙子募捐的几万块社会捐款,很快又被他捐给一名需要换肾的孩子。父子俩因此闹了别扭,很长一段时间,儿子不回家,也不和老两口联系。

这时,赵俊方已是50多岁,两个儿子都已各自成家自立,他则靠着积蓄为生,偶而四处打打零工、卖卖苦力。

和过去依靠多赚钱在村里长了脸不同,这些出于本能的善举,意外地获得了赞赏,赵俊方终于找到了“出人头地”的感觉。他获得了巨大的内心满足,这个从小被人瞧不起并嘲笑的孩子,依靠这种方式,意外地逆转了自己少年时的命运。

赵俊方沉浸于其中,不能自拔。他不只资助别人,还出现在各个重大灾难现场,汶川、舟曲、玉树没有别的本事,他就帮部队做饭,教灾区孩子认字。

他说自己要以张清丰为榜样。唐朝普通农民张清丰,即是赵俊方所生活的清丰县名字的来源。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这是唯一一个以小人物名字命名并始终延续的县城。张清丰靠的不是别的,就是孝顺,每天打出来的第一炉烧饼,一定要给父母吃;为了给母亲祈福,每天去占头炉香,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母亲去世后,他在坟旁垒屋一座,守孝三年,每天饭前先向母亲祭奠罢,再自己吃。

清丰县至今还有一座张清丰碑,立在县郊的清风亭里。“我要像张清丰一样,成为模范,被人记住。”他说。

但帮人讨薪,显然不像资助孩子上学那样简单。

第一次讨薪成功后,赵俊方发现了门道——要搞出动静来,不能怕,也要学会寻找舆论支持。

每次接受求助,他都会让人写下委托书,然后以代理人的身份,展开代理讨薪的活动。方法也不过是那几样,找各级信访部门,写公开信给各级领导。然而在规模庞大的讨薪、信访群体中,往往收效甚微。

也会遇到无赖。赵俊方记得最清楚的一段对白是,对方眼睛望着天用鼻子哼着:“没钱,我们都是打工的。”赵俊方气得全身发抖,回了两个字:“无聊!”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口舌之快也意义不大,讨薪其实是一门技术活,于是赵俊方也会想些围魏救赵的计策。

这些出于本能的善举,意外地获得了赞赏,赵俊方终于找到了“出人头地”的感觉

比如某次,他看到一个老板一面说没钱发工资,一面开着自己的豪车招摇过市,就拍成照片,嚷着要发到网上去。在新媒体时代,他已经意识到微博和互联网的力量,随身带着照相机和摄像机。那老板也底气不足,赶紧付了工钱。

尽管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不允许对讨薪工人停水停电,但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有时还会发生围攻。赵俊方不理会这些,通常是将大横幅拉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门口去。“咱占着理呢,干活不给钱,哪个社会也没这个道理,是不是?”

对利的蔑视和对名的执著

赵俊方打开自己的邮箱,里面的邮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地发来的求助信,另一类是他写给当地政府的文明办申请信。

他热衷于参与“感动人物”一类的评选。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之后,他都第一时间赶过去,试图出现在每一场需要慈善和公益力量涌现的现场,并让媒体发现和报道,以此一点点累积自己的舆论名声,甚至那几年的春节,他都留在灾区度过。

2008年12月5日,赵俊方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为楷模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颁奖典礼,他甚至获得了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机会;2010年冬天,因为不远千里将在河南打工病亡的吉林老人的骨灰送回归故里的行为,赵俊方被评为“感动吉林十大人物”;此后他还成为当年“感动中国”的候选人。

有一次县里评选“五一劳动奖章”和“劳动模范”,他都进入候选,最后都落选。他不甘心,多次找有关领导质问原因,还背着民政部颁发的奖杯证书到濮阳市工会“告状”。后来有一次,正是他的“努力”,终于在最后时刻入围濮阳市“首届道德模范”。

这种对名声的执著追求引来了理所当然的不满。赵俊方曾在2011年参选过本村村长,落选,赵俊方将失败归结为没有为选举请客拉关系,他当时正一门心思帮吉林老人送骨灰,但一位村民对媒体解释不选他的原因:“他在外面做好事,可没为村子里办过什么好事啊!”

赵俊方与同村人很少走动。村里有人说他是败家子,读过书的年轻人还笑话他:你像那个拿着长矛与风车战斗的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什么人?”听到这个评价,赵俊方不解地问。

“既愤世嫉俗,却又热情投入,对利的蔑视和对名的执著,有着奇怪的统一。”一位濮阳市熟知他的媒体人评价。

但赵俊方觉得,这些名声是他唯一的资本,“我只是个草根农民,想更方便地帮助人,只有依靠名声”。他摘下眼镜,眨巴了几下眼睛,一脸诚恳地说,“我没那么高大全。我其实在了却心结,活着活着就老了,就想活出点说头来。”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这天,当着两位求助者的面,赵俊方提起,2010年,《东方卫视》邀请他去做嘉宾,现场的几位嘉宾都在质疑他,有的说他沽名钓誉,有的说他在制造“恶势循环”:你帮助别人,自己却因此陷入困苦,还得别人来帮你,你觉得合适吗?

节目结束,他拉着一位嘉宾想再较较真,对方并不理他。

虽然感到憋屈,他还是在胸前别着用汉藏两语写着“共产党员”字样的胸卡(舟曲救灾时的纪念品),穿着磨毛了边的迷彩裤,背着装满各种荣誉证书和与各级领导人的合影,继续履行他自认为的“使命”。

过几天,赵俊方打算去一趟天津,马艳伟如今在那儿做工程,他们打算联手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帮助农民工讨薪。

“刚刚开始,很多事儿都还要再琢磨。”赵俊方说,这时他扶正眼镜,望着眼前那两位求助者,重复了一句:“我很倔强的,开弓没有回头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