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热点举隅

时间:2024-05-20

李修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29)

艺术人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可谓方兴未艾,日益受到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之中,不断发表新的论著。本文聚焦于2017年西方以英文出版的艺术人类学著作,旨在考察其研究热点。因数量庞大,难以毕陈,只能举其大端,依其主题作一爬梳,以期为国内研究提供参照,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会与国内的研究做对比。

一、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基础理论方面的成果众多,集中于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数部艺术人类学读本面世。

时至今日,西方出版的读本性质的艺术人类学著作有奥登(Charlotte M.Otten)主编的《人类学与艺术:跨文化美学读本》(Anthropology and Art:Readings in Cross-Cultural Aesthetics,1971年)、杰里米·库特

(Jeremy Coote)和安东尼·谢尔顿(Anthony Shelton)主编的《人类学,艺术和美学》(Anthropology,Art and Aesthetics,1992年)、霍华德·墨菲(Howard Morphy)和摩根·帕金斯(Morgan Perkins)主编的《艺术人类学 读 本》(The Anthropology of Art:A Reader,2006年)、凯蒂·泽尔曼斯(Ketty Zilmans)和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主编的《世界艺术研究:概念与方法》(World Art Studies:Exploring Concepts and Approaches,2008年)等。

2017年,格雷琴·巴克(Gretchen Bakke)和玛丽娜·彼得森(Marina Peterson)主编的《艺术人类学读本》(Anthropology of the Arts:A Reader)出版,全书分7个部分,收录文章45篇。与以往读本最大的不同在于,该读本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涉及绘画、音乐、表演、影视等诸多艺术门类。作者亦集一时之盛,除人类学史上的著名学者之外,还有众多当代知名的人类学家。

相映成趣的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青年学者李修建亦于2016年主编了《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该读本由知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与范丹姆作序,收录了艺术人类学经典论文20篇,研究更为集中于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围同样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将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也囊括其中。该书出版之后,收到良好反响。

除读本之外,2017年还出版了艾里森·克拉克(Alison Clark)和尼古拉斯·托马斯(Nicholas Thomas)编辑的安东尼·福格(Anthony Forge)的《风格和意义:艺术人类学论文集》(Style and Meaning:Essays on the Anthropology of Art)。安东尼·福格(1929~1991年)师从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Edmund Leach),并追随雷蒙德·弗思(Raymond Firth)从事研究,他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在巴布新几内亚的阿贝拉姆地区做田野调查,发表了多篇艺术人类学论文,主要关注艺术的形式和风格及其社会影响。他的研究对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艺术人类学的复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该年还出版了杰弗里·A.哈雷(Jeffrey A.Halley)的《争议声中的布尔迪厄:法国艺术社会学的新方向》(Bourdieu in Question:New Directions in French Sociology of Art)。

第二,口头艺术和表演的研究方法。

口头艺术和表演是近年人类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理查德·鲍曼、戈夫曼等人的众多著作已被译介到国内,在民俗学界和人类学界产生了相当影响。2017年,有两部著作涉及口头艺术和表演的研究方法问题。一为露丝·芬尼根(Ruth Finnegan)的《口头传统和口语艺术研究导论》(Oral Traditions and the Verbal Arts:A Guide to Research Practices)(1991年初版,2017年再版),该书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如何研究口头艺术作了系统性阐述,包括如何进行田野调查,如何观察、收集和分析口头文本和表演。凯文·兰迪斯(Kevin Landis)和苏珊娜·麦考利(Suzanne Macaulay)的《文化表演:表演研究的民族 志 方 法 》(Cultural Performance:Ethnographic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Studies),通过对来自不丹、埃塞俄比亚、加纳、印尼、爱尔兰、新西兰和美国等地大量个案的研究,阐述了如何应用民族志方法研究表演。两本书为从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表演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

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立项课题“艺术人类学前沿丛书”,计划出版著作10余部,其中亦有数本艺术人类学理论方面的著作,如王永健的《新时期以来的艺术人类学知识谱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还有几本译著,如荷兰学者凯蒂·泽尔曼斯(Ketty Zilmans)和范丹姆(Wilfried van Damme)主编的《世界艺术研究:概念与方法》(刘翔宇、李修建译,李修建校,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出版)、美国学者萨莉·普里斯(Sally Price)著《文明之地的原始艺术》(Primitive Art in Civilized Places)(刘翔宇译,李修建校,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出版)等。

二、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融合

近十几年来,当代艺术日益受到人类学界的关注。学者对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的共性表现出日渐浓厚的兴趣。2017年至少有3部著作涉及到了这一方面。

挪威学者阿纳德·施耐德(Arnd Schneider)自2006年以来,主编了至少5部当代艺术和人类学的论文集。2017年,他又编辑出版了《另类的艺术和人类学:全球性邂逅》(Alternative Art and Anthropology:Global Encounters)。该书将目光投向了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等地的艺术,共分为10章。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日本、印尼、不丹、尼日利亚、菲律宾等,既有人类学家、艺术家,又有博物馆馆长,他们以各自的视角呈现了全球当代艺术的丰富性。中国学者方李莉是作者之一,她基于扎实的田野资料,对北京798艺术区进行了深入探讨。

由格雷琴·巴克(Gretchen Bakke)和玛丽娜·彼得森(Marina Peterson)主编的《在物质和方法之间:人类学和艺术的邂逅》(Between Matter and Method:Encounters In Anthropology and Art,2017年),其中的作者基本为人类学家,研究地域同样具有广泛性,涉及到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洛杉矶、英国的奥克尼群岛、印尼、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地区和国家,研究的艺术对象也是多种多样,有视觉产品、声音、表演、即兴演奏、文学、舞蹈、戏剧和设计等。该书对当前的学科边界提出了质疑,为艺术和人类学之间的跨学科交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模式。

凯瑟琳·吉弗雷(Katherine Giuffre)的《集体的创造力:南太平洋的艺术与社会》(Collective Creativity:Art and Society in the South Pacific)对南太平洋拉罗汤加(Rarotonga)岛民艺术的创造性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以创新和变革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艺术界,是与当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相关联的。作者基于丰富的田野资料,对旅游业、博物馆以及艺术家进行了深入考察,呈现了一幅复杂而多面的社区画面。该书还涉及到族群、创造性、全球化和网络分析等问题,值得学界关注。

三、艺术作为介入社会的重要力量

在人类学家看来,艺术不仅仅是用作审美和精神享受的对象,它在人类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具有多重功能。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联合北京宋庄“树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2017年9月,以“艺术参与社会建构的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在北京宋庄成功举办。参与乡村建设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人类学家共聚一堂,艺术家与设计师先分享了自身参与的乡建案例,与会人员再针对相关案例展开研讨,发现问题,归纳经验,总结教训,以期对当下中国的乡村建设有所助益和推动,体现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第一届论坛的成果《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已于2017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在国外人类学界,这同样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2017年有大量成果问世。

金姆·谢莉·伯曼(Kim Shelley Berman)在《找寻声音:以视觉艺术的方法参与社会变迁》(Finding Voice:A Visual Arts Approach to Engaging Social Change)一书中,展示了她如何以视觉艺术为工具,帮助南非被剥夺公民权的社区寻求政治和社会变革。她通过对田野个案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无论年龄多大,无论何种出身,那些前来动手学习艺术的人,都能通过新学的技能提高经济收入,并且使社区内部的公共健康和性别平等意识得到了提高。伯曼的著作以及她书中记录的社区艺术品,表明视觉艺术是市民表达个体声音的一条重要渠道,同时,在人权和民主的竞技场中,视觉艺术可以成为社会和政治变革的媒介。

克劳迪娅·米切尔(Claudia Mitchell)等合著的《参与式视觉方法论:社会变迁、社区和政策》

(Participatory Visual Methodologies:Social Change,Community and Policy,2017年)指出,运用摄影、参与式录像、绘画/绘图以及数字故事等参与式的视觉表达方式,能使人们和社区超越意识形态的力量介入,激发新的对话,转变视角,改进政策。

此外,埃米奈·弗斯克(Emine Fisek)的《审美的公民:移民和21世纪巴黎的戏剧》(AestheticCitizenship:Immigration and Theater in Twenty-First-Century Paris,2017年),是对戏剧表演中涉及到的移民、公民身份以及民族认同等问题所作的民族志研究。

米歇尔·格德派勒(Michelle Gadpaille)和维克多·肯尼迪(Victor Kennedy)主编的《音乐和抒情歌中的民族和文化认同》(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Music and Song Lyrics,2017年),通过对英国、斯洛文尼亚、中国和美国等国的一系列流行歌曲、民间音乐、诗歌以及音乐剧的研究提出,人们可以从音乐中找寻共同之处,从而有助于强化记忆并稳固社区,反映、表达并建构集体认同,使过去易于理解,使当下可以接受。

其他如路易斯·门特斯(Louise Meintjes)的《祖鲁的尘埃:种族隔离之后的恩戈玛美学》(Dust of the Zulu:Ngoma Aesthetics after Apartheid Paperback,2017年)、弗兰克·维涅龙(Frank Vigneron)的《香港软实力:特别行政区的艺术实践(2005—2014)》(Hong Kong Soft Power:Art Practices in th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2005-2014,2017年)、大卫·佛利斯特(David Forrest)和贝思·约翰逊(Beth Johnson)主编的《当代英国的社会阶级和电视剧》(Social Class and Television Drama in Contemporary Britain)、罗伯特·门古·卡瓦纳(Robert Mshengu Kavanagh)的《南非的戏剧和文化抗争》(Theatre and Cultural Struggle in South Africa)等著作,都涉及到类似的主题。

总而言之,艺术成为了表达文化抗争、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成为了改造社会、进行社区建设的有效力量。

四、传统手工艺的复兴

我们常说的传统与现代的分野,所谓现代是以西方工业化生产为标准的。西方未进入现代化之前,广大的非西方地区未被西方大举入侵之前,都以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日常所需全为手工制作。西方文明雄霸全球之后,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纷纷土崩瓦解,有的彻底消亡,有的经过与西方文化的艰难融合走上现代化。在此过程中,有些传统手工艺被彻底摧毁,有些传统手工艺因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而走向衰落,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则焕发出新的生机,尤其在这个全球化的后工业时代得以复兴。

在当代,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似乎成为一个普遍性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的刺激、旅游市场的推动、本土文化的凸显、族群身份认同的需要、中产阶级的崛起、生活方式的变革等,皆对其有推动作用。就中国而言,大国地位的提升,中华民族复兴的愿景,使得我们对于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推重。开展10余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以及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传统手工艺的复兴。

目前,国内的传统手工艺研究者众多。中国艺术研究院方李莉研究员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研究”尤为值得关注,该项目涉及的手工艺类型众多,有金属工艺、刺绣、紫砂壶、陶瓷、银器、纺织、家具、木雕、风筝、木版年画等。从2017年该项目组的课题汇报可知,这些手工艺在各大城市有复兴之势。许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些行业,其中不乏高学历的人员。

富有意味的是,这一现象并非只发生在中国。美国学者理查德·E.奥克乔(Richard E.Ocejo)的《手工艺大师:新城市经济下的老行当》(Masters of Craft:Old Jobs in the New Urban Economy)一书就是研究美国大城市中出现的这种新现象。作者指出,在当代,人们认为“好工作”是以知识或技术为基础的,然而,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选择了那些传统上地位低下的手工劳动为职业。本书研究了调酒、蒸馏业、理发和屠宰业四类行业的复兴,研究对象涉及鸡尾酒调酒师、工艺蒸馏师、上层人士的理发师以及动物屠宰员这四类群体,他们的工作区域主要在美国曼哈顿、布鲁克林和纽约北部。作者进入这些从业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地,进行了深入的参与式研究,考察以往这些没人愿干的工作如何变成了高度专业化、高级“酷”的职业。在作者笔下,这些年轻人掌握了一系列“文化本领”,发掘了这些工作的意义,如因为对手艺产生了新的感觉而开发了新技能,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等,他们使这些工作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提升。作者描述了四类群体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他们如何实践那些工艺,如何向消费者讲述个中兴味。该书为我们理解后工业城市市民品味的分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不断发展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研究的虽然不是年画、陶瓷等传统美术,但它们和理发、调酒等手工技艺,以及这些技艺的复兴现象,具有内在的共通性。

此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作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特聘教授,在山东地区做了10年的田野调查;他亦作为国家外专局特聘专家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有过3年的合作,对景德镇等地区做过考察。莱顿于2017年发表了论文《技与艺——基于中国视角的艺术人类学相关理论探讨》(《民族艺术》2017年第4期)。该文基于他在山东和景德镇等地的田野和访谈,对中国民间艺术的能动性、从业人员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莱顿扎实而细致的田野研究方法,以及英国人类学者的研究思路,对于中国学者不无参照价值。

五、跨学科主题的研究

艺术人类学本身即具有跨学科的属性,众多研究领域与其相关,如物质文化、视觉文化、时尚、仪式等。在此,我们主要对时尚与服饰研究、感官研究两个领域略作梳理。

第一,时尚与服饰研究。

时尚是近几十年西方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时尚与消费社会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一方面商业资本主义通过不停地制造时尚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另一方面,人们也通过身体的时尚化,来表征自我的社会与文化认同。服饰尤能传达时尚,因此相关研究最多。西方有一本名为《时尚理论:服饰、身体和文化》(Fashion Theory:The Journal of Dress,Body and Culture)的杂志,于1997年创刊,每年出版4期(有时5期),是相关领域的重要刊物。由乔安妮·B.艾歇尔(Joanne B.Eicher)主编、布卢姆斯伯里学术出版社(Bloomsbury Academic)出版的两套丛书值得关注。一套是“服饰、身体与文化”(Dress,Body,Culture)丛书,自 1997 年以来,已出版70余种著作,广泛涉及世界各地区以及众多亚文化领域。其中有两本以中国时尚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吴娟娟的《中国时尚:毛时代至今》(Chinese Fashion:From Mao to Now,2009年)和赵建华的《中国的时尚企业:民族志的方法》(The Chinese Fashion Industry:An Ethnographic Approach,2013年)。另一套是“服装与时尚研究”(Dress and Fashion Research)丛书,自2014年至今出版了10余种著作。

无疑,时尚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都可介入。其中,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时尚研究尤为重要,特别是对当代时尚的探讨,往往需要进行田野民族志研究。

玛格德莱娜·克拉丘诺(Magdalena Craciun)的《伊斯兰、信仰和时尚:土耳其的伊斯兰时尚企业》(Islam,Faith,and Fashion:The Islamic Fashion Industry in Turkey,2017年),通过对土耳其时尚市场以及从业人员进行深入的民族志研究,考察了时尚企业,以及伊斯兰服饰时尚中的审美需求等问题。作者通过个案研究和民族志素描,质疑了伊斯兰服饰的商业化。

和服时常被视为一种高度性别化的、一成不变的日本传统民族服装。希拉·克利夫(Sheila Cliffe)的《和服的社会生活:日本时尚的昨天和今天》(The Social Life of Kimono:Japanese Fashion Past and Present,2017年)质疑了这一观念,作者从着装者和服装制作者的视角,揭示了和服背后的细微意义和丰富信息,认为众多日本人将和服作为自我表达的方式。作者通过对以往的广告、时尚杂志的文献研究,以及对和服设计师、手工制作者、和服穿着者的田野访谈,探讨了和服在当代社会中所具有的多元的文化意义。

青年是时尚的主体,青年亚文化群体时常通过制造一些具有先锋性的服饰时尚,来表明自己的身份。不过,当代社会上下合流、即时性的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时尚显现出大众化的特点,这就在个人表达与社会表演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张关系。玛利亚·麦金尼 -瓦朗坦(Maria Mackinney-Valentin)的《时尚认同:当代时尚中的身份矛盾》(Fashioning Identity:Status Ambivalence in Contemporary Fashion,2017年),通过一系列个案研究,在当代时尚的语境中,考察了时代、性别、年龄记忆、新奇感、复制、身体和抗争等问题。作者认为,我们处于一个“身份矛盾”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将自我的身份认同时尚化,将会使身份认同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海克·延斯(Heike Jenss)的《时尚记忆:复古风与青年文化》(Fashioning Memory:Vintage Style and Youth Culture,2017年)同样涉及相关主题,书中探讨了时尚与怀旧的话题。作者通过观察和访谈,考察了德国青年将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现代风格服装奉为时尚的现象,并对时代、文化记忆和现代性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作者认为,时尚成为一种记忆手段,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代际中,被记忆、展演、转化和重新利用。

在2017年,中国学界对于时尚问题亦有关注。2017年9月23~24日,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联合主办了“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100余名学者参会。会议围绕“时尚、文化记忆与审美资本主义”“非文化遗产和艺术与时尚关系”“时尚与影视文化”“时尚审美话语建构”等议题,在多学科碰撞、多视域融合的语境下展开了广泛的学术探讨和争鸣。

第二,感觉研究。

如澳大利亚人类学家霍华德·墨菲所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身体、空间、感觉、情感、符号、象征等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人类学、艺术学、文化研究等诸多学科都有介入,这促成了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复兴。近些年来,对于感觉的研究成果颇多,由大卫·豪斯(David Howes)主编、伯格出版社(Berg Publishers)出版的“感觉的形态”

(Sensory Formations)丛书,2005~2016年共出了7种读本,涉及眼耳鼻舌身所承担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外加第六感和整体感觉。继此丛书之后,大卫·豪斯还主编了“感觉研究”(Sensory Studies Series)丛书,由布卢姆斯伯里学术出版社

(Bloomsbury Academic)出版,2015~2017年共出版了7种图书,以专著居多。分别为:《感官的生命:情态人类学导论》(The Life of the Senses:Introduction to a Modal Anthropology,2015年)、《仪式、表演和感觉》(Ritual,Performance and the Senses,2016 年)、《感觉的艺术和设计》(Sensory Arts and Design,2017年)、《感觉博物馆:体验艺术和收藏》(The Museum of the Senses:Experiencing Art and Collections,2017年)、《食物和跨文化:东伦敦的感官民族志》(Food and Multiculture:A Sensory Ethnography ofEast London,2017年)、《味觉 /品味的发明:时尚、食物和艺术中的欲望、欢喜和厌恶》(The Invention of Taste:A Cultural Account of Desire, Delight and Disgust in Fashion,Food and Art,2017 年)、《感觉世界:感觉人类学》(Sensing the World:An Anthropology of the Senses,2017年)。下面将对其具体研究内容略作论述。

兰·海伍德主编的《感觉的艺术与设计》,汇集了当代艺术与设计的诸多案例,这些案例在其创作或用户体验中皆有感官的维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探讨了具有传感能力的新技术的设计应用,感官在创造新的创造性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文化实践中感官的意义。内容涵盖城市环境、建筑、声音景观、味觉艺术、绘画与音乐的多重感知,以及视觉与嗅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一般而言,在参观博物馆时,视觉是唯一用到的感官。艺术史亦是如此,艺术品往往被呈现为纯粹的视觉对象。康斯坦斯·克拉森(Constance Classen)在《感觉博物馆:体验艺术和收藏》一书中,提供了通过感官来解读艺术史的新方法,他展示了人们如何用手摸、用鼻子闻甚至用嘴尝收藏品。本书讨论的话题广泛,如古董柜的感官诱惑、伦勃朗绘画的感觉、莫奈花园的气味等。本书还探讨了当代博物馆如何通过互动性的多媒体展演来刺激观者的感官。

卢卡·维切洛尼(Luca Vercelloni)的《味觉 /品味的发明:时尚、食物和艺术中的欲望、欢喜和厌恶》关注的是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味觉何以会成为一种社会隐喻和审美标准,用以评判艺术、时尚、美食以及其他事物的文化性。味觉是一种生理感觉,它既具有个体性,又可以共享和交流,该书对促使品味发展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了解析,如中世纪的道德和医学、社会和文化哲学、美学的兴起、时尚的诞生、品牌的发展以及大众消费时代的奢侈品崇拜等,可称为一本味觉文化史。

此类研究与艺术人类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注意到了人类感官的整体性,及其对世界认知的多样性,对于所谓的视觉中心主义不失为一种纠偏补弊。

音乐人类学、舞蹈人类学、视觉人类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样非常丰富,在此不再罗列。整体看来,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成果丰硕,体现出这门学科旺盛的生命力。这些成果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西方艺术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大大开阔,不仅关注欧美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放眼全球,考察了诸多以往不被关注的地域的艺术现象;第二,中西学界之间的互看与互动越来越多,西方学者不仅关注到中国艺术人类学界的研究,还投身于中国民间,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第三,西方学界通过对艺术人类学读本的编辑以及对早期艺术人类学家论著的挖掘,表现出对艺术人类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视;第四,西方学界对于当代艺术和人类学之间的交融尤为关心,有大量成果涉及这一领域,当代艺术作为少数族群自我认同、社区改造和文化权力表达的方式,更是受到人类学界的关注。第五,诸如时尚、感觉等话题成为学界热点,此类研究跨越多个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与艺术人类学很是相关,亦能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