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即物穷理 兴之怡然——中国高校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提升与实践

时间:2024-05-20

○ 杨小龙

“即兴”究其本意是指事先无准备,就当下的感受进行创作或表演,实则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如即兴诗歌,即兴演讲,即兴表演等。因此,真正出彩的即兴是一种高超的境界,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高度融合。钢琴演奏中的即兴是在演奏同时即时参与创作,加入自己的创意,或透过聆听其他演奏(唱)者,即时作出回应。即兴伴奏则是指在无伴奏谱时,仅依据旋律便配弹出多声部音乐,即边创作边弹奏的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音乐技能,既要求伴奏者掌握一定的键盘演奏技巧,又要具备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及丰富的音乐想象和创造意识,而绝非随意、自由甚至盲目为之。因此,即兴伴奏是一门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同时在艺术实践中具有灵便实用的价值和意义。

一、增强和声意识

钢琴即兴伴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即在于和声的配置与运用。和声设计是即兴伴奏中最具灵魂的部分。我们不能被理论教条所束缚,而应大胆地运用并结合实践。中国民族调式和声不同于西方大小调体系,因此,切勿生搬硬套西方和声体系,应更多地融合中国民族音乐的调式特点。“离开了实际的音响感受,和声学习便似乎成为一种沉闷的音符排列组合的游戏。”①冯德钢编著:《歌曲钢琴即兴伴奏》,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页。因为和声音响是运动着的,如同信息哲学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双重存在的世界(物质+信息)。我们首先要厘清和弦之间的联系,如同文章的逻辑架构,和弦连接越是规范,音乐则越自然流畅,所谓“顺理成章”。但和声本身也是一种审美性的“语言”,我们运用和声的目的应该是创造音乐的美,而不是把所学的和声堆积如山。越复杂越高级?非也!优美地和声在于凝炼、支撑、烘托、点缀… …所以,我们要善于分析,根据歌曲的情绪、风格、内容来采用适当的和声色彩。如果没有抓准作品的音乐形象,所用的和声花里胡哨,音响怪诞、不知所云,云里雾里,则只会造成艺术形象的凌乱不清。当然,和声需要创新,但更需要精致、细腻、贴切、真挚、意境… …总之一切以美为原则。罗丹曾说艺术就是减去多余的部分;米开朗基罗强调“凿出你心中的大卫”;格鲁克也说:“我深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原则。”即兴伴奏的和声配置也自不例外,因为即兴伴奏的本体就是和声的弹奏!

二、织体创新能力

织体是艺术元素的密度和排列,②〔美〕克雷格·莱特:《聆听音乐》,余志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50页。亦称伴奏音型,即和声状态的具体组织形式——节奏型。织体可使和声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和扩大化。对于一首歌曲的形象塑造而言,伴奏织体和和声手法一样具有重要而实际的意义。织体可以“造型”,按作品体裁大致分类,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分为进行曲类型、圆舞曲类型、抒情曲类型等。具体作品要根据其内容、形象、风格来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同一和声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织体,同样,同一织体也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即伴奏织体的同化和异化向“主观呈现”信息状态的转化。

织体与弹奏技法的不同处理也有关,特别是在为中国传统民歌配弹伴奏时,可以借鉴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如古筝、竹笛、二胡、琵琶、扬琴及打击乐器等表现效果。如在为陕北民歌《脚夫调》配弹伴奏时,由于其为G徵调,因此要突出徵调式的和声特点,较适合琶音和弦与震音相结合的伴奏织体,以表现脚夫内心悲苦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第二句宜用“柱式”和弦式织体。如果采用短促紧凑的柱式和弦,则具有积极向前的推动力,充满热情与活力,但是《脚夫调》更适合采用长音的柱式和弦,且以缓慢的方式奏出,音色宽广厚实、安静平稳,更加适合表现抒情的意蕴。与此同时,结合震音式伴奏织体,使键盘乐器模拟弓弦乐器的奏法,实现渐强渐弱来表现歌者内心的惆怅情怀。伴奏中,织体要规范化且钢琴化。所谓规范化,主要是指整首伴奏或部分段落的织体在节拍、节奏、声部组织及其音的走向(如分解和弦中各音出现的先后次序)上保持基本一致;所谓钢琴化即织体弹奏的键盘化,莫扎特、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等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就非常钢琴化,我们弹奏感觉流畅顺手。因此,我们要提高织体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善于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来选用恰当地伴奏手法和织体形式,这样才能准确地表现音乐的“造型”。

三、调式调性的“系统观”

熟练掌握大小调、五声调式,能在十二个半音上自如地移调、转调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功。需要注意的是,在弹奏前要能够准确判别调式、调性,如果判断有误,音乐将支离破碎。钢琴教师必须具备这个能力,才能给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基本调式、调性熟练掌握的同时,还要注意不同调式、调性之间相互渗透的可能性,如平行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用法,在现代一些创作歌曲中还会有融合五声调式与大小调的特点,乃至教会调式与大小调互相渗透的特性,我们都应该自如掌握并树立一个整体而系统的调性观念。孙维权教授曾提出的“系统调性”③孙维权:《调性、单一调性、系统调性》,《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56页。思维给了我们一个开放式的思路,即把24个大小调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在系统内部,以一个调性为主,然后借助其基本调性和其他调性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借用”,互为补充,整体丰富。这不难理解,但前提是把所有调性规律“吃透”。西方的大小调体系本身就具有高度规范化的联系与统一,我们只需要在艺术实践中灵活地根据歌曲的调式、调性来发展和丰富伴奏声。对于我们中国的五声调式,处理完全可以结合、借鉴西方大小调尤其是中古调式,如商调式和多利亚调式、徵调式与混合利底亚调式、角调式与弗里几亚调式等,其伴奏效果必将提升丰富中国音乐的表现力和意境。

四、音色的想象力

即兴伴奏中,编配固然重要,我们还应注重触键和音色,因为最终是要用钢琴这件乐器来进行表现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倾听,音色是不是优美的、有变化的、有层次的、有感情的… …音乐该抒情时,音色就要柔和歌唱,该豪迈时,声音就应饱满粗犷。否则再美妙的和声、再丰富的织体,如果演奏音色效果不够细致讲究,作品整体的艺术表现力必然大打折扣。如《漓江情》,这是一首具有五声风格的创作歌曲,我们可以想象徜徉在一叶轻舟之上,漓江两岸美景尽收眼底的画面。和声可以采用五声性非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织体中的附点与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式音型,仿佛勾勒出微风荡漾、薄雾缠绕、烟雨朦胧的漓江之美。此曲伴奏的音色应极尽柔美抒情,但不能虚、飘,不能沉闷、浑浊不清,否则将高潮不够饱满,音乐层次对比不够鲜明。我们在即兴伴奏过程中要多倾听自己弹奏的音色,不断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和细致的表现力。

五、踏板的妙用

“踏板可称为钢琴的灵魂。”从鲁宾斯坦的这一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踏板的运用在钢琴演奏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踏板使用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色彩和风格等。我们在独奏时大都比较注意对踏板的控制,但是在为歌曲伴奏特别是即兴伴奏时往往较为忽略踏板的作用,抑或使用得不精致、不在意。踏板使用不当会产生音乐不清晰、音响模糊、和声效果浑浊等现象。首先要从弹奏观念出发,注意踏板在即兴伴奏中的使用规范,由于伴奏时使用更多的是延音踏板,所以更要注意对踏板的有效控制,原则上至少每小节换一次踏板,更为精致地,应该是按和声、按乐句、按声部层次换踏板,以保证和声的清晰和连贯及音乐造型的准确。在演奏中时刻用敏锐的听觉去检验自己的音响,以期达到美化音乐,营造音乐意境的效果。

六、谙熟作品风格

艺术要有风格,作品的风格把握是一个较深层次的问题。音乐风格是通过该作品所独具的音乐语言、形式和题材体现出来的,贯穿在弹奏的旋律、节奏、音色、调式、和声、力度、织体中。对音乐风格的把握,需要我们对乐曲的历史、文化、哲学、美学、宗教等有广泛的涉猎。如中国新疆风格的歌曲,在编配伴奏时就要注意运用维吾尔族舞蹈特性的节奏韵律织体来表现其音乐风格,藏族音乐就要体现出滑音、颤音、“果卓”(锅庄)等不同风格,苗族飞歌应注意节奏舒缓自由,旋律起伏性大等特点。也就是伴奏的韵味要纯正,音乐才能吸引并打动人。如《苗岭飞歌》中前段自由式乐句转入欢快中部的连接,用半分解和弦式织体较适宜,可逐渐将音乐推向欢腾雀跃的气氛。每个作品自身都有其特定的风格,具体要体现在伴奏处理上,要按原有风格推荐,而不能随心所欲,把什么作品都伴奏成一种味道、一个样式。

成功的即兴伴奏之关乎技巧与艺术的选择,二者相互依存、互相转化。通过技术可以加强音乐感,好的艺术感又可弥补技术的短板。往往有时好的即兴伴奏能弹出比原谱更精彩的效果,因为智慧与灵感的碰撞,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即兴伴奏需要坚实的技术储备,更需要个人的灵感闪现。高校教师是创造艺术家的艺术家,对培养高水平音乐教师起关键性和创造性作用。作为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钢琴即兴伴奏综合能力,只要把握好上述几点,多实践,多分析,多总结,持之以恒地训练,能力必将稳步提升并实现质的飞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