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刘韡:以未有的方式重构连接

时间:2024-05-20

宗萱

THEARTIST

刘韡,1972年生于北京,199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创作成熟于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深受新世纪中国社会特有的变动和起伏影响—城市和人文景观的变迁对其影响尤为突出。刘韡以众多不同媒介,诸如绘画、影像、装置及雕塑等来进行创作,并逐渐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在世界舞台上受到瞩目。图为刘韡于北京工作室。

刘韡的语言是跳跃且抽象的。在他的叙述中,听者需要通过语言进入他的思维体系。“把现实中无法连接的东西连接起来,这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东西。”当具象的物质世界呈现出既定的秩序时,刘韡以自己的方式,把对宇宙的宏大以及微观世界的思考,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觉得异质化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儿,不同的人敢做不同的事,不同的解决方案,不同的思考层面。”

去刘韡工作室的时候,北京已经是一片北方冬天的样子,明朗且突兀。艺术家在北京郊区的工作室陈列着他完成以及尚未完成的作品。人站在大体量的作品前,会感觉作品像有着一种吸力,让人不由得进入刘韡的艺术语言世界中。与此同时,他的《散场/OVER》个人作品展正在上海龙美术馆进行着,呈现了他最新系列装置、雕塑和绘画作品。

谈话不可避免地提及了疫情对艺术家的影响。“疫情把每个人都推到了具体的层面,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个体的情感和身体。”刘韡说,“世界被割裂了,沟通没有了。你可能要被人脸识别、很多人失业没了饭碗,很多人的工作会被机器代替。那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大家怎么面对,怎么去生活?”面对这些问题,刘韡还没找到答案。他不避讳自己是悲观的。面对悲观,他又补充道:“但此刻是乐观的。”

生于1972年的刘韡是当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中生代。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步参与者,他也感受到社会对艺术、对美的认知的变化。当原有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发生变化时,他要“重新考虑艺术这个东西、怎么去认定艺术这个东西”。“以前能够震撼你、有所思考的东西,那是什么?”在他看来今天的艺术“可能变得很娱乐、很高兴、简单化、品牌化”。

当社交网络把个体的生活置于公众后,“造成了每个人每一刻都在表达自己的感情”。面对这种表达,艺术家又自觉地后退一步,避免让自己或自己的作品陷入煽情与情感上的同质化。而异质化是刘韡认为很重要的事儿,不同的人敢做不同的事、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同的思考层面。在谈到正在上海进行的《散场/OVER》,刘韡直言不讳地说,他就是要做一个“让你什么都看不见”、“非常干燥”的展览。

刘韡将《散场/OVER》展览视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每个作品是叙事中的一个切片,作品自身、作品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建构了一个面向宇宙、面向人类社会自身的宏大世界。展览从《暗物质》开始,表达了艺术家理解世界、理解现实的方式—被遮蔽而不可见的存在。《1098.1吨沙漠》是展览中最大空间体量的作品,象征着大地、人类文明经过的地方—尤其是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冲突的核心地带—中亚、中东及非洲,以及衍生出对于殖民、气候变化、资本主义等问题的思考。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像切片、像其他人类器官一样,是完整叙事中的一部分。作品《。。。。》的狮子与沙漠形成了对比关系,“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苦难的象征”;科学符号性的作品,在艺术家眼里既是抽象的,也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呈现抽象世界;现场的人物雕塑混合了多种形象,是艺术家对远古、对宗教、对命运等议题的发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