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季尾
陈万福
笔名万法,桃花源里人,渊明笔下客,四川成都人。中国美协会员,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四川中国画研究院画家,四川省中国画学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成都詩婢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客家画院画家,四川孔子教育基金会文化大使,四川省国际合作投资促进会战略智库文创专家。
长期从事首日封、邮戳、产品包装等平面设计工作,设计代表作有:《陶行知全集》《华君武全国漫画巡展》首日封、《白芙蓉》香烟出口包装、《宽窄.好运》系列香烟等。
陈万福喜看残荷,不止看,每年人秋还要背着相机在荷塘月色足足拍上两、三个月;不止拍,还将自己三十余年的水墨功夫都赋予残荷。在他的画中,残荷顿失悲凉落寞,亦不似世人所俗套感知的所谓“残荷依然顽强于冷风中抗争”,他眼见的残荷从来不是最终的归宿,而是来年新生的起点,是花落到花开的生命轮回,是如来如去的通透与空灵。
生命如莲花/去如来时/来如去时
古往今来,画荷花的人怕是数不清了,众生芸芸脱颖何其难,但陈万福的荷花又确实独树一帜。
他能在金卡纸上作画。相比传统水墨所用的生宣熟宣,色泽古典的金卡纸将残荷映衬出一种独特的意蕴,看似古隽而油生精致,看似暗雅却质地丰富,可谓创新的尝试。
他喜在残荷中寻觅生命的迹象,一卷画面,有枯萎失水的老朽经脉,也有空灵氤氲的独特气场;一袭残叶,可孑然倒立于浮萍,更可相伴虫鸟之间;纵然不再是遮天蔽日的墨绿年华亦暗藏生机的轮回禅机。
他喜在残叶中偶发一只饱满的莲蓬,叶者如晕如染般飘渺,莲蓬欲滴欲破般精细,甚至连莲蓬中的一粒粒莲子都立体而清晰,被描画如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眼珠,好似正在窥视着生命的奧秘,残破一新鲜,一写意一工笔,一偶然一用心的对应和谐而恰到好处,顿生空灵万象。
偶得刹那间/无从设计/不可预知
翻阅陈万福的昔日作品,其中也不乏有荷花的出现,但那时的荷或娇媚或鲜艳,即便美态犹在也难免流于平常之嫌,如他所说“我画过不同场景、不同时空、不同生命周期的各种荷花”,直到一次偶然的荷塘月色之行,陈万福的荷花一下子变成了残荷意境。
“其实以前也多次去到三圣乡的荷塘月色河畔,但怎知那一天竟然看到了不一样的荷花”,也许是碰巧在漫步时有美好的光景辅助,也许是刚好遇上了荷叶统统枯萎的季节,陈万福忽然发现每一片残荷在不同的光线、不同的角度、甚至不同的心境下都散发着万变无穷的姿态,于是萌生了采风残荷塘的念头,陈万福也终于找到了最能承载自己心绪的那个主题和表达。意念落笔间/神光离合/阴乍阳
对他而言,工笔和写意从来不是严格分割的,“细腻精微是一种技法,重在表现;而随类附形是一种意象,重在情绪”。工笔画的最高境界便是用工笔的技法画出写意的空灵之感,难怪陈万福的枯枝如秋、残叶似旗,“却仍留三分风韵,七分风骨”,绝对没有“雷同”。
或许只有这般无心的描画才足以沉静内心那份安然的状态,看上去怎么也不像画.工笔画的陈万福长发、宽肩,难以想像这个会骑着排量1100cc的摩托车去飞驰的人,会爱上一笔一染的过程,但他说画画是自己精神层面的心灵驰骋,而飚车则是身体到心灵与激情邂逅的释放。正如罗缋沅对其画作所评,珍珠是牡蛎的自传,画作是他的自传,除万福打造的不仅是作品,更是在绘画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个残荷的世界,也塑造了自己对生命的顿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