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具身认知:无意识行为的认知探寻①

时间:2024-05-20

何灿群 吕晨晨(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一、具身认知

(一)具身认知的概念

具身认知是哲学领域研究中出现的与笛卡尔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对立的理论观点,最早源于心理学家吉布森于1979年提出的知觉生态学理论,而后他从心理学视角解释并发展了具身认知理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认知在认知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认知革命,该理论的重要意义是指出心智是在大脑、身体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认知与具身的结构和活动图式具有内在联结。[1]具身认知作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主题,涉及到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认知人类学、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它不同于着重研究外显行为而忽略内隐意识的古典行为主义,也不同于专注研究人脑工作机制的认知科学,而是强调身体对心智具有塑造作用以及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和整体性,身体的感知觉和动作体验决定了意识和认知的最终结果,[2]证实了动作认知是一种身体与环境互动而形成的认知模式。[3]

具身认知倡导探究身体的感知觉、运动及神经系统和环境的整体性和交互作用对认知过程产生的影响,主张研究身体、动作以及情境的耦合作用,即从具身认知的角度思考,行为、知觉都是认知产生与形成的来源,而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得这一理论得到神经科学的进一步佐证。叶浩生提到个体的主观世界是由个体的行为和感觉运动能力决定的,[4]身体相关的行为动作和感知觉能力决定了个体的认知世界,身体是人们认知理解外部事物的载体。所以,知觉、行为和认知依赖于身体并相互影响。目前具身效应和行为学的相关成果已经证实身体的行为动作和高级心理过程存在一定关联,但以行为动作为变量去研究具身认知还处于初始阶段。身体经验于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形成过程,现阶段能为身体动作的具身社会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对成熟的证据集中在知觉和情绪两大领域。[5]

具身认知强调认知源于身体和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认知的产生与理解以身体为基础。具身认知主要研究身体经验和知觉对于认知作用的影响,但已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对包括感知觉、行为、环境的整体性分析和实践性研究。对具身认知的实际应用案例较少且几乎集中于教育教学领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和实践案例匮乏。

(二)具身认知与隐喻的关联

Gibbs(2006)[6]指出,身体不仅是我们表面的拥有,而且通过身体的感知觉影响着自我高级认知的形成。Casadanto(2011)[7]提出在某种程度上,心智内容取决于身体结构,不同身体倾向将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因而身体是我们思维认知的基础。

国内外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具身视作隐喻的一种认知方式。Richards(1936)[8]认为,隐喻实质就是把两个认知上具有关联性的事物放在一起,对于其相关性的理解,就是隐喻产生的意义。Lakoff&Johnson(1980)[9]把具身认知引入对概念隐喻的分析,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隐喻存在于人类的经验、认知、思维、语言和行为之中,是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具身作为人们思维认知、行为发生和隐喻构建与理解的基础,是人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具身隐喻以具身经验为基础,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建立联系,将抽象概念与已有经验加以匹配,不断重复的具身经验就形成了人们对相似行为和知觉的认知理解和体验。Zhang& Risen(2014)[10]通过实验验证了人们在环境中的行为感知体验会与情感和行为倾向产生映射匹配,甚至启动认知效应。Lakoff(2012)[11]也指出隐喻是同各种身体经验紧密关联,而隐喻的意象图式就是具身的认知结构。Kacinik(2014)[12]让被试在判断动作隐喻语义句子的同时,根据描述做出相应动作,并设置对照组。结果表明,与隐喻相对应的动作使被试对该刺激的语义判断更准确,说明语义与行为的匹配与重复实践的具身经验相关。

隐喻影响着个体的行为模式,是促进身体产生相应行为的指引性因素,也促进了对物理世界和抽象概念的理解。具身认知使“体认世界”的方式得以证实,而隐喻使“体认世界”得以实践。在国内,范琪、叶浩生(2014)[13]提到作为源域,环境与身体的交互产生了意象图式和经验基础。我们对于空间 “上”和“下”、“高”和“低”的身体体验,被引申扩展到非空间的价值趋向和情绪态度等隐喻性抽象概念,如身份的尊卑、能力的强弱。除了语义学层面,郑林欣、卢艺舟(2016)[14]还提到隐喻在视觉、形态层面的运用,将传统文化中对于色彩和图纹的感知所形成的认知经验加以运用,如红色代表喜庆,云纹代表吉祥;提出将具有文化识别功能的动作作为喻体映射到操作方式上,针对产品形态进行动作隐喻设计。王继瑛、叶浩生等(2018)[15]提出并明确了具身隐喻的概念,倡导进一步分析身体经验与抽象概念如何形成隐喻联结及其互相影响的机制。

隐喻与具身密不可分。身体是隐喻的基础,隐喻的建立与我们的身体经验、身体结构、个体自我的感知觉甚至文化等元素紧密关联,其利用具体的身体体验经验形成身体图式,通过身体的认知经验与抽象属性的映射,以此实现具身的共情感知和体验,继而完成对抽象概念的理解。目前具身隐喻的研究大多基于神经学和心理学,提供了隐喻具备认知价值的重要依据。但其研究局限于在语义学层面,对行为动作方面的研究较少,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案例也较缺乏,对于身体与隐喻的相互影响以及隐喻的应用研究还缺乏理论指导框架。

二、无意识行为与设计的关联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类,无意识是指没有被意识察觉到的活动,占据人类日常行为的大部分。IDEO的人因设计主管Jane Fulton Suri提出应用行为观察法去发掘分析人类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行为,通过观察记录用户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可为设计开发时期对用户行为特点分析提供重要参考。无意识连续的整体性决定了人的心理,并最终引导与之相应的结果的产生。[16]在此基础上,深泽直人提出了无意识设计的概念,主张探究无意识的核心,追求直觉化的设计,并考虑通过无意识设计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满足用户对产品的隐性需求。DonaldNorman(1990)[17]也曾提到对于无意识行为的研究,他认为无意识行为是一种模式匹配的过程,行为的发生与人们以往的认知模式、记忆相关。他还认为不假思索的无意识行为常常会导致一些操作上的失误,倡导探索无意识行为设计方式,以避免使用过程中的人为失误。无意识行为的研究,为提高产品操作体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直接准确的参考。

(一)设计中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人们对于交互对象的设想模型,最早由Kenneth Craik于1943年在《解释的性质》中提出。心智模型的形成受到用户的日常经验、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认知能力等的影响。从认知心理学来看,其与长时记忆、工作记忆密切相关。

心智模型经DonaldNorman引入到设计中,使得用户能够很好地将产品交互同认知习惯联系起来,快速高效地实现交互。DonaldNorman提出“ACD”(Activity-Centered Design)的概念,强调设计中只有先重视和理解行为,才能更好地进行产品与交互设计。[18]随着交互设计发展,用户体验和交互效率成为使用过程中的首要指标,所以用户心智模型的匹配性成为研究的重点。心智模型是理解人类思维、认识及决策、行为等构建产生的重要途径,影响着人们日常感知理解和推理过程。[19]心智模型显现出用户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习惯,对心智模型的分析能够有效构建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同理心”。[20]当用户的心智模型与其使用的产品的行为模型相匹配时才能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提高使用效率,减少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出错率,从而提升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二)基于心智模型的无意识行为

基于心智模型的用户无意识行为过程,是在当前情境下最直接的行为表现。Strick等[21][22][23][24]研究证实了在复杂环境和时间压力下,无意识认知系统通常比意识认知系统运行得更为高效。侯心羽(2018)[25]认为通过对无意识行为模式的分析探讨,挖掘研究日常行为动作的细节,运用于设计能够提升用户对产品功能和情感价值的满足。宋奕勤(2018)[26]也表示设计中应当顺应无意识,将无意识行为转化为合理的操作行为记忆,以此让用户能够依赖熟悉的习惯性行为,实现用户行为与心智模型的匹配,无障碍地完成交互。心智模型影响用户的行为方式,同时,不断加强重复的行为也会促进用户形成新的行为记忆,构建新的心智模型,继而产生新的无意识行为,而无意识行为的合理运用将会使得交互过程自然高效。

心智模型基于用户的经验、知觉、情感、记忆等要素,反映出用户的认知模式。它决定了用户对一个产品的看法和使用行为,是设计师设计产品的重要参考和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力求表现模型与用户的心智模型达到高度契合,这样才能获得最优的用户体验,使得产品更利于被用户接受,降低认知摩擦,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无意识设计还与可供性(Affordances)概念紧密关联。可供性最早由Gibson(1977)[27]提出,他认为,可供性是指环境提供给事物的某种属性,以及这种属性可产生某种行为的可能性。继而Alan copper(2015)[16]进一步补充调整了Norman(1990)[17]的可供性定义,现通常解释为:“可供性是事物的属性以及可被认知到的操作可能性”。该定义强调了人的认知作用,认为可供性是在操作方式与认知之间建立的心理联系,一旦产品与心智模型匹配,就会大大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和挫败感。反之,当产品的设计与认知不匹配,不能实现用户预期的交互结果时,就会增添用户操作无果的沮丧感。随着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使得设计从挖掘和利用无意识转变为塑造无意识。

(三)基于无意识行为的设计隐喻

无意识设计主要体现在色彩、形状、语义等方面的运用,通过对先前经验和行为习惯的合理利用,让交互方式自然合理。于晓晖(2011)[28]以John Van Den Nieuwenhuizen设计的形似牙签筒的蓝牙音箱为例,说明人们可以依据动作习惯联想使用产品。刘柏松、辛向阳(2016)[29]总结出可通过按钮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的隐喻方法向用户传达按键的使用目的和效果。同样,人们能够自觉快速地使用不同的门把手,如向下旋转长条形的门把手、内外推拉玻璃门上的门把手等。任何事情只要能激活我们的认知,形成生理上的唤醒,用户就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反馈。对无意识行为的隐喻设计,其方法就是以一种与心智模型相契合的引导方式让用户实现交互。以隐喻诱发对事物相关具身经验的联想,利用生理体验的经验进行设计,降低用户的学习成本,提高认知效率,实现良好的使用体验。而以无意识为基础的隐喻就是利用认知模型和具身经验为设计基础,让产品的概念模型与心智模型保持一致,让用户能够联想并预期功能结果,从而达到引导和实施行为的目的。依据Jesse James Garrett提出的用户体验五要素,心智模型应当是隐喻的起始层,而隐喻是产品功能的内容定义、实现和反馈的重要设计方法。

无意识设计通过挖掘人们日常行为中的细节,分析探索用户的潜在需求,并以一种合乎用户习惯的方式达成目标。谷利敏等(2018)[30]强调无意识设计能够让用户与产品建立起良好的行为和情感交互,实现价值满足。通过对用户行为动作的研究,可以了解到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对产品或所处环境的直观和真实的体验与感受。而重复发生的行为与认知状态的形成匹配,就构成了隐喻映射的目标域。人的多数行为是由无意识主导的,所以通过对无意识动作行为的挖掘、分类分析,可以发现并提取用户的交互习惯,从行为中发掘用户的需求痛点和体验感受。

三、基于具身认知的无意识设计

(一)无意识行为及其设计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行为、感知和思维的整体性,认知形成于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人的身体及其活动方式影响着认知,同时又塑造着思维、判断和情绪。[3]Wang(2016)[31]通过Erps实验发现,身体动作会对知觉判断产生影响。Maister(2015)[32]通过身体与价值判断映射等相关的实验发现,身体的感知觉和行为经验与个体的情绪态度存在一定的关联。还有研究证明了情绪知觉的具身性,即身体与情绪知觉产生相互作用。[33][34]基于身体的感知和行为的具身经验,使得再次经历某种行为动作时产生了身体的再度知觉。

在设计中,对产品不同的行为方式设计将影响用户的感知觉体验和态度。不同的知觉体验就会引发身体不同的行为动机,与此同时,不同的认知体验也会引起不同的身体行为和感知觉变化。Spivey M等(2000)[35]在眼动实验中发现,当被试听到对小鸟、高楼或蠕虫、峡谷的描绘时,由于先前观察方式的重复强化而形成了本能的具身行为经验,使得再次提起相应的情境和任务时,眼球会不自觉地向上或向下翻动。Barsalou(2005)[36]通过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眼动等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不同的情景模拟下会诱发被试产生不同的身体姿态和行为倾向。由此可见,语言、记忆总会无意识地影响着身体行为和感知觉的变化,身体行为和感知觉体验往往能与身体相关的记忆和思维匹配,形成无意识的具身隐喻联结;具身隐喻又能够诱发个体对行为和感知体验的想象和唤醒。相似地,无意识行为的发生也受到文化风俗、个体经验、行为经验、情绪、环境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它是与用户心智模型最贴合的行为方式。基于无意识行为的设计是充分遵循用户的行为习惯、操作方式的设计,使得设计的产品能与用户产生良好的交互和情感体验。

(二)基于具身认知的无意识设计模型

Susan Carey(1986)[37]认为,心智模型是人们对周遭事物和环境的理解,其基础是直觉感知和不完全的事实和经验。因而心智模型即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动作,确定人们如何着手解决问题。无意识行为是与用户心智模型最贴合的行为方式,它的发生受到行为经验、环境、目标需求等因素的交互影响,是在环境与任务目标的刺激下最快速直接的动作反应,因而基于无意识行为的设计是充分遵循用户的行为特点和习惯的设计,其使设计的产品能让用户产生良好体验的满足感。

图1 具身认知、心智模型和无意识行为的关联模型

由此可构建出具身认知、心智模型和无意识行为的关联模型(图1)。该模型强调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引发了行为动作和感知觉变化,反复发生的动作和感知觉产生关联匹配,形成个体具身经验,塑造了个体的心智模型。个体具身经验所形成的认知思维,又构成了具身隐喻产生、理解和运用的基础。具身隐喻构建后,在与经验相似的环境和任务的再次刺激下,就会无意识地诱发身体动作或激活与认知结构相匹配的感知觉和行为。具身隐喻本质上是源域和目标域的匹配,无意识设计其实质是借助设计元素调动用户的身体行为,从而影响用户思维情绪,实现任务目的。

与此同时,不同的情境或情绪状态下也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行为,对于行为的分类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寻找行为的动机和归因。隐喻强调的就是这种交互中的匹配性,正是行为与认知的匹配性,让用户能够快速理解交互过程中行为的意义,减少设计的概念模型与用户心智模型不匹配所导致的认知摩擦。通过调研分析用户的交互行为和心智模型,对行为的形成归因和认知价值进行分析,挖掘新的交互形式,最终通过隐喻的方式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可降低用户的认知负荷,提高交互效率。

结 语

具身认知作为理解行为价值、分析身体行为与产品交互关联性的理论基础,为探索人与环境的交互意义、优化产品设计的交互体验感与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身认知倡导探讨身体、动作以及情境的交互耦合,并由此证实了身体行为动作与高级心理过程的关联性。具身隐喻是基于抽象概念与具身经验的匹配,对具身隐喻的运用便于用户去理解和使用产品。

当前对于无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外观造型、产品语义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探究无意识行为的认知价值,挖掘新颖的行为交互方式。通过对无意识行为的调研分析,并对无意识行为进行分类,发掘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典型性行为,明晰用户的心智模型和行为模型,进一步细化并建立无意识行为与隐喻的关联,可为今后的无意识设计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