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唐 艺(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独居老人的增多,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烹饪、清洁到乘坐交通工具、使用自动取款机等等,对个人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例如仅“购物”这一项,就包含:决定买什么,决定路线,选择交通方式、选择产品、对比价格、付款、包装、携带、回家等等,任务序列越长,对精神和身体能力需求越高,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科技发展越快,老年人面对的生活任务越困难。然而,高龄者生活若可以自理,有助于减缓身心机能的衰退、保持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降低医疗的需求,并且可以减轻青壮年人群的照顾负担,使青壮年人群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劳动生产中,以维持社会整体的生产活力,这对社会发展而言,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日常生活中,智能设备的复杂程度越大,对老人而言,顺利完成任务的难度也就越大。伊利诺伊大学Edward Seidel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2010年研究得出,欧美国家21%的65岁以上老人以及55%的85岁以上老年人坦言,在以ADL为评估标准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障碍;中国老龄化问题研究学者林红在报告中指出:以北京市老年人为例,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感到很吃力的比例为 19.4%,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比例高达 6.2%,在各种行为中,三种被认定为影响独立生活能力的核心要素为:“维修家电”“户外活动”和“科技影响”。
图1 需求进化论
需求概括起来有五条进化定律,即需求理想化、需求动态化、需求协调化、需求集成化和需求专门化(图1)。
其中,需求理想化是核心,需求动态化、需求集成化、需求专门化及需求协调化为辅助措施,需求进化就是为了最终的需求理想化而服务的(表1)。
在老龄化发展的过程中,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不同老年个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使居家养老的个体需求更为多元化,对老年群体而言,不同的社交能力、娱乐偏好、文化水平在居家养老的共性需求中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需求进化理论的应用价值正是在于揭示了需求内容随着需求主体和需求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因此,在进行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挖掘相似或相同的需求,又要挖掘多样化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分析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活动中的刚性需求与辅助需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居家养老需求,展开合理的适老化设计。
表1 需求进化论的层次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需求层次论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认为较低层次的需求必须在较高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二者具有不可逆性。对于以上五种需求,每种需求的进化导致满足这些需求的方法或途径的数量增加及质量提高,每种需求又有后续的需求,从而形成层次结构,但马斯洛需求理论过分强调了人的生理属性,并且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求之间存在的纵向联系,忽视了横向联系,即同一时间段人往往存在多种需求、多重维度,并没有层次之分。因此,在居家养老活动中,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更为多元化,需求层级关系并没有严格的递进上升趋势。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Clayton.Alderfer)在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经验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人本主义需求理论。奥尔德弗认为,人存在三种核心的需求,即生存(Existence)需求、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求和成长发展(Growth)需求,这一理论被称为ERG理论或ERG需求模型(图2)。
除了用三种需求替代了五种需求以外,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不同的是,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表明:在同一时间人可能有不止一种需求存在,如果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受到抑制的话,则人们对较低层次需求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因此,ERG需求模型中生存需求、关系需求、发展需求三个层次的需求虽然有高低之分,但是这种层次划分不是刚性结构,三个需求层级具有并存性。
图2 ERG需求模型
表2 需求理论与居家养老需求的内在关系
以ERG需求理论模型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当前的养老政策,将居家养老需求的主要内容综合归纳为:满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活动中的刚性需求与辅助需求(表2),其中刚性需求主要指的是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需求,包括老年人生理层面的机能需求,及老年人生活层面的医疗安全需求;辅助需求主要指的是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补充性需求,包括老年人情感层面的社交关系需求与个人价值表现需求。
ERG需求模型中提出人的三种基本需求,其中之一为生存需求,生存需求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与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密不可分。生理层面需求是人最原始、最基本的一切行为与活动的动力源,与人的各项身体机能息息相关,包括体态层面的肌肉骨骼、器官层面的感知器官、精神层面的神经系统三个部分,直接影响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操作行为,如穿衣、吃饭、住宅、出行等,它是最强烈且不可或缺的需求,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安全需求,则是在满足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基础上,适度提升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各项具体行为活动的安全性与健康性,如环境安全、紧急呼救、医疗健康等,安全需求比生理需求更为具象,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应该重视安全需求。对老年人而言安全需求更强调给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1.基于生理需求的适老化产品建议
图3 老年人卫浴产品设计
(1)行为需求
针对老年人肌肉骨骼等体态老化问题,通过分析老年人体态衰退的生理现象,总结出老年人居家养老活动中生理需求层面的行为需求,并归纳出相应的居家养老产品适老化设计建议。年老以后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会减退,脊椎骨会压缩而变矮,关节僵硬化或是摔倒,极易造成骨折,引起行动不便。为了让老人拥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在老年人居住的室内和常去的地方,要设置无障碍设施,此外要增强居家行动的安全性,而且还需要家居产品能够处理一些意外事故,比如晕倒、摔伤等。
目前,老年人卫浴设计中普遍采用老年人辅助产品(图3)来解决老年人的卫浴问题。因此,老年人辅助产品设计要基于产品材料、造型结构及操作方式三个方面:老年人辅助产品主要考虑材料的抗老化程度、轻量化、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选择耐久性、抗腐蚀性的材料可以保障产品的耐用性;材料的轻量化可以减轻老年人操作时的肢体压力;绿色、环保的材料有益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地面和一些必要的墙面材料都要选择防滑材质或者材料需要经过防滑处理,避免老年人因摔倒而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在产品造型结构的安全性方面,老年人辅助产品的结构要保证简单、平稳、结实,结构尽量不要展露在外表面,防止擦伤老人。产品的外形要尽量保证圆滑,避免出现尖锐的造型,以免对老人造成意外伤害。操作方式的安全性主要考虑产品的包容度,老年人的操作经常会出错,通过发掘老年人操作时的出错点,减少产品操作中的不利因素,适当的限制操作的尺度,可以有效避免误操作的发生,同时,及时的提示与反馈,提供撤销功能,有助于挽回老年人的误操作带来的后果,减轻使用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2)感知需求
围绕老年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知觉器官的衰退,总结老年人居家养老活动中生理需求层面的感知需求,并归纳出相应的居家养老产品适老化设计建议。
图4 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
图5 老年人手机按键字体设计
①视觉感知需求
居家老人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很难看清楚物体,所以在产品操作时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老年人视网膜上视觉感受细胞的渐渐衰退,使得视网膜对光的感受性减弱,因此老年人很难看清楚物体的细节,对物体颜色的感知能力也会减弱,这些给老年人的日常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建议相关老年用品应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一方面,图4所示的老年人手机界面设计,采用色彩对比相对较为强烈的界面图案设计:大面积、不同色彩的色块按键便于老年人识别按键;另一方面,字号尽量放大,图5所示,图标和图案尽量不使用强反光材料,图文并茂,文字内容言简意赅。
居家老人对物体大小、空间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的判断也时常失误,这些易造成上、下台阶时踏空摔跤,且对动态物体的视敏度也会减弱,例如,看电视或在行进中的公共汽车上看窗外的路标等,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无论暗适应还是明适应,适应光线强度改变所需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居家养老产品的色彩设计要适度增强色彩的对比度,合理应用对比色。
②听觉感知需求
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的听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发生重耳、耳背、对高频率的声波反应不灵敏的现象,一般男性比女性听力下降更快,建议针对这一问题,适老化产品一方面应该尽量提供音量控制,图6所示的音量扩大照片电话,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听力;另一方面,为老年人所使用的产品在选择语音的音色上应该尽量选择与环境音对比度较高的声音。同时,听觉功能的衰退还会直接影响言语知觉能力和理解能力,导致老年人抗干扰能力差,容易引起交往困难,由此会给老年人带来焦虑、疑惑,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一方面,可采用音乐或语音提示,图7所示的手机,在拨打电话的时候提供语音提示的功能;另一方面,提供多种感知方式,减少产品产生的噪音,给老人带来更多听觉上的享受。
图6 音量扩大照片电话
图7 音量扩大照片电话
图8 感应式居家水龙头
③触觉感知需求
随着年龄增长,触觉会发生明显变化。触觉退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触觉迟钝;二是触觉定位能力变差。进入高龄期,触觉迟钝程度加剧,而脚趾触觉比手指触觉更迟钝,人的痛觉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得迟钝,也就是说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能忍受疼痛,他们对皮肤所受刺激的感知能力较低,伴随着他们手指皮肤萎缩导致的手指皮肤变得粗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触觉的敏锐度。由此建议,在老年产品的按键设计上,增大面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产品表面材料的硬度、温度、湿度、粘度等物理属性都要适应触觉不同反应的变量。尤其是老年紧急呼救产品的按键材料更加重要。另外,也可以采用多通道补偿方式用其他感官替代触觉感官,图8所示的水龙头,水的颜色从视觉上看会因为水温的不同而改变颜色,这样不用用户直接与水发生接触,便可知道水温是否合适,避免烫伤的发生。
④味、嗅觉感知需求
老年人味觉随着年龄增加不断退化,使得老年人更喜欢重口味的食物,这样才会觉得有味道,但是,在老年人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向身体输入含盐量、糖量等过多的食物或者变质的食物会使得老年人的身体出现内分泌紊乱等情况,进而给老年人身体随之带来各种疾病。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嗅上皮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导致嗅觉感受灵敏度下降,嗅觉逐渐减退。研究表明,从青年时代起,人每隔22年嗅觉鉴别能力下降一半,因此,居家养老产品应该有食物检测功能,避免老年人产生因为“误食”而带来的危险。
表3 老年人的感知需求与产品对应点
图9 智能滚筒洗衣机
综上所述,针对其用户感知需求所对应的适老化产品(表3),由于感知觉关于老年人味、嗅觉感知需求的产品相对较少,所以下表只显示视、听及触三个感知需求的产品设计点。
(3)认知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神经中枢系统不断衰退,并且其衰退的速度要远远大于人类学习新知识的速度,这导致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智能家电中功能的细化导致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家电会遇到很强烈的挫败感。如智能滚筒洗衣机(图9),可供选择的功能键很多,老年人的机械识记下降严重、短时记忆减退明显,因此建议在主要功能上贴上标签,尽可能让细化的功能模糊化,例如,将需要洗净的衣物统一为“标准洗”,在该功能上标识清晰,以便老人一键操作。
2.基于安全需求的适老化产品建议
(1)环境安全需求
由于老年人各项身体机能都在下降,所以很多时候无法及时感知到居室内的危险信号,因此,家居产品要能够检测家居环境中的一些隐性危险,比如煤气泄漏、电路短路、盗贼进入等,以保证老年人家居环境的安全,避免意外情况的出现。此外,由于老人新陈代谢的速度变慢,体内分泌减少,导致他们对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各组织系统的老化及免疫功能的下降,导致体质减弱,使老年人更容易患各种疾病。据以上分析,设计老年人产品时应注意操作方面事宜,避免有操作过度或者需要脑力活动过度的设计,例如,手机类产品避免选用生硬冰冷感觉的材料,否则使老年人的适应能力变得更差,操作越发困难。
(2)紧急呼救需求
老年人独自一人在室内时发生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为老年人建议家居产品时应该配套完善紧急通讯装置,即老年人家居紧急呼叫设备,直接连通社区或者医疗相关机构。目前技术发展,可采用穿戴式身体指标探测器,随时监控有重大疾病隐患的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一旦发生危险可自动报警呼叫。
(3)智能养老医疗服务需求
在智能养老领域,发达国家已显现出巨大领先地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完善的养老产业体系,智能养老服务产业已发展成集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体系;发达的产品市场,相关养老产品已遍布老年人生理与心理需求层面的各个方位,涵盖老年人吃穿用各个角落;紧密的产业关联,经过长期磨合,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已将相关各个部门的黏合度提升,打破以往部门壁垒,成功构建了专业规模化与智能化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结合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养老医疗服务,慢性病老年人患者更倾向于便捷、经济的医疗信息平台系统。目前,医疗信息平台被老年人健康护理服务机构和家庭大量使用(表4)。
表4 医疗信息平台在养老服务领域应用情况
目前,我国养老服务的智能化建设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具体完善;智能健康相关设备较为单一,无法在应用中发挥实际作用;智能健康数据的分析能力较为欠缺,无法充分发挥采集数据的应用价值;老年人对智能养老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购买服务的理念尚未形成;同时具备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医疗护理经验和心理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匮乏。
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主要分为语音、互联网和物联网三个时期(表5)。1990年初,我国在社区语音呼叫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一键通”服务项目,老人遇险只需按下呼叫装置按钮,就可迅速接通社区服务人员,并获得相关帮助;伴随互联网技术普及,社区居家养老开始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虚拟养老院的构建,减少人力和物力消耗,实现养老及医疗资源在虚拟空间内优化配置,进一步拓宽了养老服务范围;在智慧城市和“互联网+”理念的推动下,物联网技术逐步兴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始朝着线上虚拟平台,线下实体服务一体化方向发展。在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已开始探索对社区周边老年人健康数据采集、健康数据分析、医疗紧急救助和慢性病护理的一体化养老服务模式。
表5 我国养老服务行业智能化发展历程
ERG需求模型中的关系需求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情感需求相似,所谓关系需求,即指人们为了和他人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的一种需求。而对老年人而言,在居家养老生活中,主要包括普通的人际交流、社交关系的沟通,参加娱乐活动等具体活动,而人际互惠和人际吸引是人际交往需求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产生的情绪状态、生活动机以及与家人邻里关系的访谈与调研,结合ERG需求模型,本研究指出居家养老活动中的关系需求是以满足“老有所乐”为总目标,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的社交需求与娱乐需求两个部分。具体而言,社交需求是指老年人在居家生活中,与亲人、朋友、邻里相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需求,通过语言沟通与行为交流,缓解老年人居家生活中产生的孤独、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主要表现为亲情需求和交往需求等精神类需求;而娱乐需求是指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的各类老年文娱活动,主要表现为游戏需求、旅行需求、文艺需求等具象性需求。
表6 问卷调研受访者信息汇总列表
表7 问卷调研需求信息结果汇总列表
关于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的关系需求提取,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访谈对象,分别从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三个社区进行问卷调研与访谈,受访者共计40人,再具体分析时,随机抽取18个受访者,共计18人。其中男性5人,女性13人,平均年龄为71.53±15.15岁。(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6)。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可知(表7),针对社交需求主要从亲情与交往两方面进行阐述与分析,亲情需求是指老年人基于血缘与婚姻关系而产生相互支持、相互关爱的诉求,主要由配偶、子女、亲属等家庭成员满足;而交往需求是指老年人通过与朋友的沟通而建立的互通信息、互相帮助社会关系网的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活动中的社交需求,现阶段的适老化设计在老年人居家养老活动中的社交需求方面,已推出具有智能化服务信息系统的老年手机,用于老年人的情感维护。Wisephone 智能化老年手机,该设计中自带面向老年群体的服务信息系统,可以将功能复杂型智能机转化成操作便捷型手机,更适用于老年群体。(图10)
老年人在养老生活中产生的娱乐需求,主要包括了游戏需求、旅行需求及文艺需求三个方面,其中游戏需求主要指的是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对棋牌类益智游戏活动的需要;旅行需求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对户外参观旅游类活动的需要;文艺需求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中,对文学社交艺术类活动的需要。因此,为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的娱乐需求,现阶段的适老化设计,将信息交互设计与产品情感化设计相结合,旨在提升老年人娱乐层面的情感需求,如老年云课堂APP(图11),汇集了四大名著、名家名篇、经典戏剧、圣经佛学等著名典籍的原文朗读;精心编排的评书相声、书法绘画、歌曲精选、音乐戏曲大全等影音视频,满足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的全方位娱乐需求。
图10 Wisephone 智能化老年手机
图11 老年云课堂APP设计
ERG需求模型提出“需求受挫”思想,即高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较低层次的需求可能会膨胀,从某种角度来讲,老年人追求社交和娱乐需求时,并非仅仅停留在关系需求层次,也可以理解为老年人正是由关系需求的满足,证实自身价值,进一步实现发展需求,基于此,我们可以借鉴瑞士的“时间银行”,它是由瑞士联邦社会保险部开发的一个养老项目——人们把年轻时照顾老人的时间存起来,等将来自己老了、病了或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再去银行支取出时间使用。申请者必须拥有健康的身体、善于沟通、充满爱心,保证每天有充裕的时间去照顾需要帮助的老人,申请通过后申请人的服务时间数将会存入到社会保险系统中的个人账户内。例如,申请人与时间银行签订了一年协议,每周去老人家照顾老人两次,每次两小时,陪伴老人日光浴、聊天、去超市购物以及整理房间,一年后,“时间银行”会将申请人的工作时数统计出来,并发给其一张“时间银行卡”,当申请人需要别人照顾时,可以凭借“时间银行卡”去“时间银行”支取时间和时间利息,这时,“时间银行”的工作人员会在验证过“时间银行卡”的信息后,指派义工到医院或他的家中去照顾,倘若他在去世前没有使用完生前留下的“时间银行”的时间数,“时间银行”会把这些小时数折合成一定的金钱或物质奖励给他的遗产继承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使申请人的课余生活丰富起来,也可以认识更多的伙伴,这些伙伴可以是年轻人也可以是老人,“时间银行”在改善老人的晚年生活时也可以给他们注入活力。
ERG需求模型中的发展需求其实对应的是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中的尊重需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老年人的发展需求即在养老活动中,满足老年人通过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继续参与社会发展,以实现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的需求。在获取新知识、看待新事物、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充实自我、张扬自我和肯定自我的价值需求,体现出老年人追求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愿望,鼓励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促使老年人更便捷地融入现代社会,进而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高目标的有效实现。
1.基于求知需求的养老需求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求知的要求较以前更为迫切,希望自身知识的增长能够跟上社会日新月异的步伐。据2017年对华东地区23000名老年人所作的专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目前最关心的事除了自身健康的占比率为42.5%以外,排第二位的就是国家大事,其占比率为18%,其中60-65岁组最关心国家大事,比重达到21.4%。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地利委员会于2009年在维也纳召开的有关老年人教育问题的讨论会上强调,受教育权利不受年龄限制,要重视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教育。老年人的教育应促其达到自我实现,使其与所处的时代相适应。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学习是一项积极的思维活动,合理的大脑运动,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延缓人心理和生理的衰老。
(1)对新鲜事物的猎奇需求
退休时的老人为弥补年轻时没有时间满足的兴趣和爱好,在退休后,看见曾经年轻时候没有使用过的东西或没有尝试过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例如,对某种舞蹈、某种乐器、某种菜肴的烹饪技术的掌握等等。
(2)对生活变化的适应需求
老年人在现代居家养老生活中,会自然萌发对生活环境适应、新事物理解的需求。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心理情绪变化及智力思维变化,在面对居家养老生活中的智能产品与电子信息产品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操作难度,但由于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据调研分析可知,部分老年用户表示,为了保证居家养老生活的便利与品质,愿意尝试与接受对新产品操作使用的学习,以便于从容、便利地应对居家养老生活中的新产品。
(3)对教育不足的学习需求
部分受教育程度不足的老年人,由于年轻时候家庭条件、社会发展情况等没能继续教育学习。晚年退休出于对学习的喜爱与渴望,从而自主学习新知识。此外,在居家养老生活中,只要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树立不老的心态,科学地开发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在社会发展中仍是可有所建树的,特别是老年知识分子,在离退休后仍可在社会中发挥很大的作用。由于老年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即使到了晚年记忆力虽会逐渐衰退,但大脑的活力还在保持着,不会很快出现衰退。部分思想觉悟较高的老年人仍有希望以自身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例如,在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社会福利站等各个社会团体活动中,满足其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
2.基于尊重需求的养老需求
人口学专家邬沧萍教授曾说:“老年人的尊重需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老年人是以他在过往经历的成果继续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另一方面,从现实角度而言,许多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决策方面发挥作用”。基于此,在居家养老活动中,老年人所追求的“老有所为”一般通过参与社会义工劳动、社会公益活动或其他有偿经济活动形式来获得满足。这种需求体现了老年人对人生境界、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最高追求,是老年人社会价值感的实现。通常,心智发展水平越高以及对价值追求越是能保持连续性的老年人,其晚年的价值需求也就越强烈,同时这种需求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就越明显。
(1)价值认同需求
研究表明,许多退休老年人对自己退休生活不甚满意的主要原因就是,老年人把自己定义为“无用亦无能”的人,认为随着退出经济生产的舞台,自己获得的成就和经验已无用武之地,就算想继续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做贡献也力不从心,这间接导致了老年人精神状态萎靡不振、消极抑郁。长此下去,老年人的这种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极易使老年人产生心理压力,影响老年人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合理适度的社会参与活动,对于那些退休后仍然有余力且有意愿继续参与国家建设的老年人来说是大有裨益。因此,为实现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生活与社会养老活动中的价值认同需求,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社会创造力与科技创新,根据不同社会层级的老年人的教育程度、生活经历、身体条件及能力爱好等,合理设计与规划出符合老年人的居家养老生活,充分满足老年人剩余价值需求。
(2)人格尊重需求
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中,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按照自我意愿选择适当的社会服务活动,例如,社会志愿服务作为城市退休老年人参与与融入社会的主要渠道,为老年人继续为社会创造价值搭建了平台,参与志愿服务的老年人都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充裕的时间资源以及社会奉献意愿,因此,他们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热情度更高,更具有奉献精神,这些老年志愿者们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发挥余热,服务大众,身体得到适度锻炼,心理得到相对满足,在参与社会服务过程中还能够从志愿服务中获得尊重,从而维护老年人的尊严,为社会创造了新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还切实实现“老有所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