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流动的、生命力的、生活的——南街8号美术社访谈

时间:2024-05-20

南街8号美术社 NO.8 South Street Sketchers

1南街8号美术社降临(第8帧)8帧GIF户外手绘2018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南街8号美术社”这个组合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的?是怎样的观念和追求让你们走到一起,成立了这个艺术组合?

南街8号美术社(以下简称“南”):小组名称里的“南街8号”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地址,也就是我俩就读的大学的地址。我们希望这个小组既有对母校艺术精神的传承,也有我们个人的艺术表达。我俩是同届同学,本科都是油画系的,从2007年认识到2017年成立小组时,已共同经历了十年。从一起入学、军训、上课、兼职、出差,又到后来一起创作,两人有着相似的专业经验,又各自带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性格迥异、做事态度相似、画法互补的两个人,都有着共同创作大型公共作品的愿望,所以顺其自然地组成小组,一起开始创作。

当:提到户外墙面的绘画,大多数人会想到街头涂鸦,但你们早期的作品风格和涂鸦相比更立体、写实,也更加细腻。我个人感觉到一种街头文化和学院派的碰撞。早期的作品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绘画风格?

南:选择这样的绘画风格,其实是由绘画内容决定的。我们不会从绘画风格来推导出绘画内容,而是根据内容来选择怎样绘画才更能贴近想要表达的核心。一开始做这些作品的时候,没有界定为“涂鸦”的范畴,仅仅是想在公共空间里以绘画的形式,来实现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连接,同时在作品里展现双重的时间线——真实的时间线和视频的时间线。可能相对于文字类涂鸦艺术家,我们更侧重于绘画和空间环境的关系、画面和载体的连接性。另外,两个人共同做一件作品,个性体现在方案的概念里,而画面上则是两人绘画的融合,是消解了一部分个性的。所以,在讨论方案阶段,我们是两个个体,而绘画阶段,我们则是“一个人”,彼此放下了一部分个性来共同成就一件事。

当:作为国内首个街头动态绘画团体,你们的作品以GIF动图的形式被串联起来,融合了绘画的平面、时间和行为,成为了一个综合体,也使作品在创作现场和电子屏幕中有了不同的形态。这种作品形式是如何被确定的?

南:形式的确定经历了探索过程,总体来说,首先我们在街头绘画这个领域里,都对GIF形式感兴趣,二人有多年写实经验,再加上小组配合需要理性的创作流程,而GIF绘画符合这些创作方式又略带挑战,我们在失败中尝试,逐渐完成了相对成熟的作品。

2南街8号美术社觉醒(第5帧、第9帧)14帧GIF户外绘画7.2m×2m2017

GIF绘画形式独特,但画面手法运用的仍是油画、版画经验,是自己以往专业的延续。

具体来讲,街头绘画作为我们探索公共艺术的一种途径,其中的GIF绘画连接了公共空间和公共网络空间,拓宽了绘画原有形式的边界,也帮助我们寻找街头绘画的本质。这种形式本身就很有趣,作品首先和周围的城市环境产生关联,激发冰冷建筑物的“活力”;作品又在网络空间中以一种新颖的被观察方式从更多维的视角参与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由室内到室外、静态到动态、画布到公共墙面,再到电子屏幕,这种转换必然导致了内容形式与环境更多结合的必要性,长期架上绘画的经历给了我们这些方面的思考和挖掘欲望。尽管作品以动态形式呈现,但每一帧画面都要达到单独存在也成立的品质。

GIF绘画当时在国内的空白无人填补,它对于熟练的技术、默契的配合、周密的计划等方面提出相对更高的要求,我们立足于绘画性探索绘画空间的延展,因此对比国外偏装饰性的GIF街头艺术,我们有自己的原创视角。

说到挑战,一开始的失败经验(例如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绘画的过程而非物体运动的过程)提示我们,除了油画思维还需要融入严谨的计划性和严格的执行力。这些积累在后来的作品《觉醒》中发挥作用,《觉醒》得到了广泛认可,也标志着GIF街头绘画形式的确定。

作为组合中的个人,要在自我基础上生长出更理性的一面去彼此“观照”,推动组合不断完善创作的方法。

每件GIF绘画作品都是如此产生的:单纯的创作目的、朴素的生产方式,和有限的游戏规则。

3南街8号美术社你和我玩吧室外街景壁画5m×6m2020

当:你们的部分作品创作于废弃的墙面,比如《降临》《白丝带》,随着墙体的拆除,作品的墙画部分也随之消失了,包括一些在展览现场的墙面上绘制的作品,随着展览结束,展厅墙面恢复,作品存在的痕迹也被抹去,留下的只有影像和图片资料。你们如何看待作品的保存和消逝?

南:首先,我们是立足于视觉感的创作者,真实的视觉体验是作品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墙面原画呈现了在地原貌的实体;GIF或视频呈现了“转媒体”后融入时间性和不受地域局限的连接感。不同形式的“呈现”各有侧重,都承载了作品的存在。我们乐意看到实体墙面上的画面得以长久保存,但街头GIF本身就是不断被自我覆盖的绘画形式;公共区域艺术创作的开放性与临时性并存;展览更是集中且短暂的展示交流。这些场景下的绘画图像寿命较短,它们强调在地期间的展现,并因短暂的呈现时间自带特殊意义,我们接受这些场景下的设定,并仍然会全力以赴画好每一帧临时、绝版画面。每个街头作品、展览现场绘画作品都会有高清影像留存,作为收藏品和创作资料。

那些很快消逝的画面有一部分创作于公共街头,场地偶尔处在灰色地带,有人支持,也有人不理解,这种矛盾反而比规范之内的条框更真实。回忆《融化的麋鹿》创作期间,在望京西地铁站附近一个隧道中,上下班的人从那里经过,一位过路人每天拍照发现了画面的变化,她在网上看到了作品GIF图像并留言说“小鹿点亮了黑暗的隧道”,直到这件作品最终在又一次的墙壁粉刷后消失,如同鹿角上的蜡烛一般,微光一瞥,最终燃尽。

这种创作方式相对开放,观众可以近距离了解它,甚至参与到它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和观众产生互动。

除了墙面内容被抹去,我们还面对着目前网络图像还原度受限的问题,数字媒体的好处是压缩了时空的体积,但许多大型作品观众只有亲临现场才能一睹原貌。

当:你们的作品可以说都是在地创作的。即将从拆除的废旧墙面、商业空间,到乡村,再到艺术园区,每一个创作地点面对的都是不同的观众和文化背景,这也产生了作品和公众的直接交流。在风格和题材上,面对不同的群体和社区文化,在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上你们是如何考虑的?

南:每次艺术活动的挑战都是全新的,经验不能被完全复制。面对不同的创作背景也有各个环节的不同侧重。废旧墙面、城市街头、公共设施等自发的艺术创作自由度较大,多以作者自我表达出发,内容形式更为大胆;商业空间、艺术园区、乡村驻地等普遍受限于更高一层的整体规划,艺术创作同时要兼顾适配性,这类的创作多在半命题内容上进行艺术表现,考虑场合、观众的适用性,手法相对温和。

题材方面,每一处新的地点都是陌生的,我们要抓住当下与过往的连接,和与自身的共通,从而挖掘熟悉感。变换的内容背后有几个核心的命题,即流动的、生命力的、城市生活的。浓郁奔放的外表下有其严肃的一面,清新或炙热的女性画面视角下孕育着一种本能的暗流。

风格方面,都围绕写实手法,但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也会在点线面、色彩、造型感等有所取舍变通。例如这次与青年艺术100合作的“田岗艺术驻留”,村民们会在作画时关注着作品的完成,这些房屋的所有者们,某些时刻认为作品是他家庭院的一部分。深入群众的在地创作拉近了人与人的连接,不仅考虑与当下的时间空间结合,也时常有当地人的参与创作。

大部分时候,题材与风格的关键词并非预设,而是经过沉淀后梳理,且随着年龄增长的,我们对这些浑然的表达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当:近几年公共艺术是一个热点,但作品大多为雕塑或装置。立体的作品对公共空间的侵入,无疑更能引起公众的注意,也更有存在感和互动性。相对而言,绘画类的公共作品对空间的侵入感较小,给公共带来的感觉也更加平和。你们如何看待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以及空间立体类公共艺术与平面类公共艺术的不同?

南: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是其核心概念和灵魂所在。首先,大众作为公共艺术的被动接受者,应该参与到公共艺术的选择、设置和评价中。因为人们潜意识深处的审美,可能就来源于他或她成长过程中见到的公共艺术作品。亲自参与到公共艺术作品的这些环节中,选择更好的艺术作品,就是对自己审美意识的形成负责。审美的形成是会相互作用的,也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缓慢过程,它根植于人们的共同记忆长河中,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共同努力。然后,作品的公共性会使其具有一种强行介入感,然而它之于公众又不像建筑,后者至少具有实用价值,而前者如果毫无实用价值的话,其存在的合理性会尤其凸显。所以城市不一定需要公共艺术去填补某处空地,需要的是用合适的、高品质的公共艺术作品来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我们认为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只有在情感上和公众产生共鸣,才是其作为公共性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也是其存在的合理理由。对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所以我们一直在学习如何换位思考,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个人情绪表达(由于我们是二人小组,在共同创作时,当对方表达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时,我们会尝试理解对方代表的其实就是社会的某一群公众)。另外,公共艺术一定是依附于公共空间的,它完全融入公众的视野,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艺术的距离,人们不用花时间去美术馆或者画廊就能接触到艺术作品,也降低了接触艺术的成本。这些也都展现出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态度。像2020年我们参与“易水三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将艺术带进老百姓生活空间的方式。我们去到像田岗这样的中国北方的乡村,住进当地老乡的家里,和他们聊天相处,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再结合具体环境进行艺术创作。创作过程中与公众互动,听取他们的建议和对于作品的评价,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手的资料,是很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到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什么样的艺术才会和他们产生共鸣。我们走在不断学习、更新的路上,就是像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和彼此、公众共同成长。

让艺术走进公众的生活,是我们的职责,艺术不应该只被陈列于白盒子之中,也应该以某种形式走下“神坛”,走近大家。不管是空间类的公共艺术,还是平面类的公共艺术,都是公共艺术的其中一种形式,只要存在于公共空间中,与人交流互动,都会对公众产生强势的视觉影响。所以从对审美的影响上来讲,没有太大区别。从存在形式上讲,空间类的作品相对独立;而平面类的需要载体,需要依附于建筑物体上。从艺术语言上讲,空间类的作品,它的空间感是真实的、可触摸的;而平面类的作品,它的空间感是视错觉的、非触觉的,是感受性的。公共艺术需要丰富多样的形式,我们都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为大家的生活增添色彩。

当:请谈谈你们接下来的创作计划。

南:在变化中寻求突破,在无知中摸索前行。独立思考,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