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彬入
提起美国的声乐教育,强大的师资和丰富的演出机会大约是最吸引准留学生的亮点。近年来,中美声乐交流愈加广泛,通过大师班、夏令营、演出、比赛等多种短期活动,越来越多的国内声乐学生与美国履历丰厚的歌剧演员兼声乐教授近距离接触,对美国校园内的众多歌剧排演机会充满向往。笔者于2018年8月至12月前往美国参加首都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交流项目,并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十余所美国高校,感慨良多。对于声乐学习而言,名师和演出机会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两个,留美的声乐学习生活也并非上专业课与排练演出可以完全概括。虽然不同的高校在声乐教育方面各有特点,但其共性的一面是,从本科到博士,美国的高校声乐教育已运行在一个既定的完善机制之中,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按部就班的稳步进行,使声乐学习以多种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形中搭建起学生的声乐相关综合能力,并能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不同课程和不同声乐相关学位为途径,实现多元的人才培养。
系统化,是指使若干相互关联的事物,组合成一个有条理的整体。声乐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而非单纯的“声音训练”。从学科的整体视角来看,美国高校声乐专业的相关课程设置相当丰富,具有一定规模的学院大多会设置声乐技巧课(即专业课)、声乐小组课、艺术指导课、歌剧排演课、室内乐(声乐)课、语音课及语言课(德、意、法、英、俄语等)、舞台表演课、声乐教学法课、艺术歌曲文学赏析课或歌剧赏析课,等等。这些课程对于声乐学习而言,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不可缺。无论学生是多维度地还是单一维度地接触声乐,都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美声唱法的认识和学习效果。
如果将上述课程进行分类,可包括技巧类、表演实践类、语言类、文学艺术背景类等。除此之外,还有所有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史、音乐理论(和声、曲式)等。这样的课程设置逻辑是真正与声乐、与歌剧艺术匹配的体系。声乐艺术从发源伊始,就是与语言、文学不可割离的,而歌剧更是交叉艺术的代表,被瓦格纳称为“艺术融和”的典范。因此,不论是以诗歌为词的艺术歌曲,还是与剧作家合作的歌剧,都离不开文学艺术这一根基。音乐与文字相通的是,都以“说得出”的形式,表达“说不出”的内涵。而用音乐表达文字时,则更多一层想象的空间,需要充实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所谓演唱的艺术修养,即是从这一类课程开始积累的。
同样重要的是语言学习。西方声乐曲目最常用的是德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这些语言的语音学习是必须的。从歌唱的角度学习语音,有更加适用于歌唱的统一发音要求。不同语言的元音、辅音发音位置有所不同,这也直接影响了歌唱的发声位置。有条件的学校在语音课程之外,还会单独设置语言课程,要求本科生学习德语、意大利语、法语三种语言各一年,或从中选择性地进行学习。经过这样的语言积累,学生在演唱不同语言的作品时会明显顺畅许多,并唱出符合语言逻辑重音的、能让本土观众听懂的作品。从声乐技巧的角度讲,这是每周的声乐专业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很多学校还开设了声乐教学法(Vocal Pedagogy)作为选修课程,甚至必修课程。因为它是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用直观的解剖图课程、透视视频等理论,解析声乐演唱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依靠肌肉感觉的同时,多了一重科学的倚仗。相比之下,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尚有大片留白,现有的嗓音专家是偏医学类的,侧重于声带鉴定与疾病治疗等;开设的声乐教学类课程也大多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以经验为主要内容,而非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正因为如此,发展稍微滞后一些的地区还在使用“气沉丹田”类的描述,使学生感到很难理解和实操。
表演实践在美国的高校也有一套课程化、常规化的体系。根据学校的不同规模,每学期都有一定数量的歌剧排演,称为“Fully Staged”。即,完全按照歌剧舞台“服化道”要求呈现的歌剧排演,一般会安排两组学生交叉演出。同时,另有对舞台要求相对较低的歌剧片段排演,难度也会降低一些。除歌剧之外,还有室内乐声乐演出,如弥撒等宗教作品,或小型室内乐合唱。这些演出全部被纳入常规课程设置中,学生必须从中选择学习并修得学分。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方式,与歌剧院竞选角色一样,所有的演出机会都需要学生提前一学期准备并参加面试,由全系教师共同打分决定。这样的机制使得学生自进行专业学习伊始便开始多样化的准备,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出竞争。
音乐史、音乐理论的相关课程与其他表演类专业一样有着统一的课程量要求。这些课程在国内高校也是必修的,区别在于,美国高校的要求往往更加细致。除了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之外,音乐史与和声、曲式类理论都以时间划分,如18世纪音乐史、19世纪音乐理论等,使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细致学习,并能对某个时期的风格有更准确的把握。
综上所述,美国声乐学习的体系是多维度同时展开的,不存在所谓“先学声音,再处理音乐”的理念。不论学生的演唱程度如何,所有课程都必须同步进行。在这样的体系下受教的学生,将在一定程度上从综合的角度规范地理解声乐的艺术,不易走入一些急于求成的误区。
声乐学习非一日之功,长达数年的学习也并不能成为某种保障,但大多数美国声乐教师都会从自己教学的言谈举止中传递出一种相对统一的理念—相信时间。换句话说,即是“徐徐图之”。一个歌唱演员的功力不成就于一朝一夕,却积累于朝朝夕夕。不论是练声、学习作品,还是积累舞台经验、塑造一个合格的歌唱者,歌唱演员所需的各项能力都被分化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将学习的过程培养为长线性的习惯。
从声音训练的方法上讲,大多数美国教授的练声体系都是“由小及大”。最“小”的接触点一般是身体活动,而这一项内容往往容易被国内的学生忽视。在英语里,练声被称为“Warm Up”,这或许是一种更广义的说法,没有特指活动开声音,而是唤醒、预热整个身体,使各个部分都活动起来,为全身参与歌唱做铺垫。如同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一样,这不仅是为了提高接下来发声的质量,也是对声带肌肉与身体的重要保护措施。有的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在歌唱前活动身体、发出无具体音高的滑音以开嗓,也要求学生在歌唱结束时再次以这样的滑音发声,保护声带的韧性。身体苏醒后,切入的便是气息运用问题。对于气息,虽然每个教师有自己的不同描述方式,但他们均将此视为声乐学习的重中之重。有一定声乐教学法研究背景的教师惯于从解剖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做肌肉的扩张与收缩以调配气息;“实践派”的教师则是用“膨胀”“参与感”“支撑”等简单的词语来描述。重要的是,气息的训练存在于声乐学习的各个阶段,大多数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开始和日常个人练习的前几分钟做指定的气息训练。除此之外,这些气息训练的方式也会应用到每首歌的学习之中。比如,在正式开始学唱一首歌曲之前,必须先用打嘟噜、哼鸣、吸管呼气等方式来带每一句旋律,待气息运用达到标准后,才能开始演唱。
声音训练同理,教授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推”声音,也同样遵循一个“由小及大”的过程—先要求声音位置、肌肉状态、共鸣点,而不是先用力“唱出来”。共鸣与音量是绝对不可以混淆的概念,这正好可以类比技术与嗓音条件这对概念。因此,有一些教授甚至不允许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放声演唱,这种情况不仅会发生在本科阶段,也可能发生在更高程度的阶段。一位在美国歌剧院工作的声乐博士朋友曾谈及自己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的第一年,她的声乐老师只允许她用“a”母音进行弱声练习,目的只是为了找到共鸣位置。
这样看似极慢的过程,实则是完全沿着循序渐进的理念往前发展,学生们也逐步适应并接受声乐学习的长线性,将每日的活动、气息练习、开声等事项培养成如同刷牙、洗脸般的日常生活习惯。教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是否遵循指定程序的练习上,鼓励学生以自己在同一训练中的不同完成度为衡量是否进步的标准,而不单一地以完成某种难度的作品为目标。
这样生活化的习惯培养不仅体现在声乐专业课中,也体现在歌曲学习、理论课程学习、排练演出等的各个方面。比如,美国的声乐学生在学习一首新的作品时,大多有先抄下歌词,标上音标、字对字翻译,并熟读成诵的习惯。一些严格的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在学唱每一首歌之前都以固定的表格形式整理歌曲的背景资料、作曲家及时代风格特征等。
就这一点而言,国内尚有很多师生仍秉持“贪大贪快”的理念,他们将曲目的难度与声乐能力画等号,事实上,曲目的难度只是体现演唱水平的部分因素,完成度才是更重要的因素。这里的完成度不只是声音,更是语言、风格、音乐性与艺术性。曾有不少声乐教授、专家提出,我国声乐专业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相对缺乏,比如对歌词的内容也许看过一遍,但演唱的结果还是听起来“不知所云”;也很难准确把握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这些缺失,正是因为日常的积累不足。
在美国,还有一种具有仪式感的课堂形式,那就是声乐小组课,很多学校都有这一传统。声乐小组课是每周一次的展示性公开课,同一教师的本硕博学生全部参加,以自愿报名的形式上台演唱,地点一般在相对大一些的排演厅或教室。如同所有公开课的流程一样,学生上台必须先自我介绍,然后开始演唱。演唱完毕之后,教师会要求学生先做一个自我评价,再向大家简单介绍曲目背景,之后请台下的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总结,并针对某个具体问题对学生做短时间的现场指导。当这一流程自然地成为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这些学生在上大师课、参加比赛、面试等活动时,表现就会更加成熟与自如。
俗语道“习惯成自然”,这一简单的道理在美国声乐学生的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当然,这些都不足以是成为一个成功歌唱演员的必然条件,但却能使从业者受益终身,并有效传承声乐学习的学科体系。
宏观上,不同侧重点的学位设置是个性化的一大体现。关于美国高校声乐方向的学位设置,国内学生可能对声乐表演专业更熟悉。除此之外,开设声乐专业课的专业还有本科的音乐教育专业,与国内的音乐教育专业类似,本硕博的声乐教学法专业。声乐表演专业在一些音乐学院还分为“歌剧演唱”“室内乐演唱”“古乐演唱”等不同学位。除此之外,“嗓音研究”也是一些声乐学生会选择的专业之一。
在本科阶段,很多学校都鼓励学生修读声乐表演与音乐教育双学位,或音乐表演与声乐教学法双学位,使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从而确定自身的职业定位。硕士阶段的双学位修读也很受推崇,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任意两个声乐相关专业,也为未来择业赢得更多竞争优势。双学位的修读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过大的学习负担,因为同一所学校的两个声乐相关专业会有多门重合的课程,学生不用重复修读,而只需要补修差异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更明确的指向性,以贴合自身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微观上,日常的教学与排练也处处体现着个性化的理念,因为每位学生的声音条件和接受习惯都有极大差异。针对这一点,教师们除了有意识地为不同学生选择不同的发声练习之外,还会持续关注学生对某项发声练习的效果,不断切换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力求做到最贴合学生个体的教学方式,以“不同”的途径达到“共同”的声音目标。
在音乐处理与舞台表现的指导中,个性化的理念更是贯穿始终。在既定的作品风格基础之上,教师们更注重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理解角色,表情达意。这个理念也是国际上大师课通用的理念,无论是什么声音程度的学生,演唱的是艺术歌曲或歌剧选段,授课教师都会先让学生叙述一遍歌词内容,甚至以情景再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演情绪,而很少有教师会陈述某个地方必须如何表现。
这样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不只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而是植根于美国人对于音乐、艺术的理解。在他们看来,音乐的创造性与交流性是其最重要的特质之一。音乐的传承相对于严谨的史学而言,应该是一门更具有活力的学科,需要从业者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相同的谱面信息在不同表演者的再创作中获得新生,传递丰富的内涵,达到与观众更密切的交流效果。相对于欧洲重视传统的“真实还原”理念而言,这样的观念就显得更加灵活。有一些美国歌剧公司是专以“旧剧新演”和新歌剧为主打风格的,各地也有很多音乐演出在演出形式、舞台设置等各方面力图打破常规,为古典音乐带来现代化的“新生”。正是孕育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之中,日常的教学才如此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适应市场与观众的需求。
音乐艺术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巨大宝藏,其传承与发扬是时代永远的主题。因此,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成为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讨论的话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