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蒙古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乡西黑岱墓地发掘简报
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西黑岱墓地 汉代 辽金 准格尔旗
2014年,为配合大准线铁路工程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对西黑岱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工作。一共发掘汉代晚期墓葬9座,辽金时期墓葬9座。出土了较多汉代典型陶器以及宋钱等。
西黑岱墓地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巴润哈岱乡西黑岱自然村东侧的山坡上,东距黄河约35公里,处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汇地带。2014年4—5月,为配合大准铁路复线工程的建设,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沿线进行考古钻探,于该地区发现两处墓葬区,7月初至8月底,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对该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工作(图一)。
本次发掘的墓葬分布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划分为Ⅰ区和Ⅱ区,两区共发掘墓葬有18座,其中Ⅰ区9座,编号为2014ZXB ⅠM1~M9,年代为汉代;Ⅱ区9座,编号为2014ZXB ⅡM1~M9(下文均省略“2014ZXB”),年代初步定在辽金时期。现将Ⅰ区与Ⅱ区墓地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墓葬形制
Ⅰ区共发掘墓葬9座,其中洞室墓1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8座。除ⅠM4外均带有斜坡墓道(图二)。因ⅠM9被冲沟大部分毁坏,仅残存极小一部分,并且没有人骨与随葬品发现,因此下文不予介绍。
图一 墓地位置示意图
图二 Ⅰ区墓葬分布图
1.土洞墓(洞室墓)
ⅠM2 方向225°。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室长3.12、宽1.25、最高1.25米。带有一平面呈长方形斜坡墓道,墓道西向,长4.48、宽1.11米,距开口深0~2.55米。墓室内发现并排人骨两具,仰身直肢,头向朝东,无葬具,为夫妻合葬墓。人骨腐朽严重,北侧人骨保存稍微完整,为一女性;南侧为一男性,骨殖仅存部分左腿股骨、右腿下肢骨及跖骨。在男性上身髋骨区域发现随葬品(图三)。
2.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按有无墓道又可分为两类。
ⅠM1 方向255°。墓室长4.76、宽2.64、高2.88米。带一斜坡式墓道,西窄东宽,长6.2、宽0.76~1.15米,距开口深0~1.98米。墓道宽由外向内扩大。墓室内发现一长方形木质椁,已腐朽塌陷。清理后在棺木下发现两具人骨,仰身直肢。北侧为女性,南侧为男性,为夫妻合葬墓。在两具人骨的上方居中位置,发现有一层漆片,残损严重。在女性头部上方发现铜镜一面,在墓室北侧发现有大量残碎陶片,经修复为10件陶器(图四;封二,1)。
图三 ⅠM2平、剖面图1.铜镜 2.铜钱
图四 ⅠM1平、剖面图1.铜镜 2.漆片
图五 ⅠM3平、剖面图1~9.陶器 10.带钩
ⅠM3 方向255°。墓室长3.31、宽1.63、高1.64米。带一斜坡式墓道,长4.2、宽0.88米,距开口深0~1.53米。墓室内无明显葬具痕迹。在墓室内侧发现并排人骨两具,仰身直肢,头向朝西。南侧为男性,北侧为女性,骨殖均保存较好,为夫妻合葬墓。在两具人骨中间发现陪葬陶器5件,女性下肢骨部位发现陪葬陶器3件;男性头部外侧发现陪葬陶器1件,男性髋骨部位发现铜带钩1件(图五;封二,2)。
图六 ⅠM5平、剖面图1~7.陶器 8、9.铜环 10.漆画
图七 ⅠM6平、剖面图1.漆画 2.陶器
图八 ⅠM7平、剖面图1~3.陶器 4.铜带钩 5.漆画
ⅠM5 方向340°。墓室长4.72、宽1.93、高1.76米。带一长方形斜坡式墓道,长2.04、宽1米,距开口深0~1.05米。墓室内无明显葬具痕迹。在墓室南侧发现并排人骨两具,仰身直肢,头向北方,西侧为男性,东侧为女性,口中均含有铜环一枚,保存较完整,为夫妻合葬墓。在两具人骨上方的居中位置发现一层漆片,残损严重。在墓室靠近墓道的西侧发现4件陪葬陶器,墓室东北部发现3件陪葬陶器(图六;图版一,1)。
ⅠM6 方向350°。墓室长3.8、宽1.7、高1.4米。带有一长方形斜坡墓道,长2.2、宽0.9米,距开口深0~0.79米。墓室内发现有棺木的痕迹。墓室内西侧发现男性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北方,保存较好。在头骨上方发现一层漆片,破残严重。在人骨左侧发现一堆陶片,1件完整陪葬陶器(图七)。
ⅠM7 方向350°。墓室长3.9、宽1.92、高1.16米。带有一长方形墓道,北向,长2.02、宽0.9米,距开口深0~0.66米。墓室内发现有棺木的痕迹。墓室东南侧被冲沟冲毁,人骨残存完整颅骨及部分上肢骨,疑为仰身直肢,人骨腐朽严重。在头骨上方发现一层漆片,损毁严重。在墓室中部偏北发现陪葬陶器3件,铜带钩1件(图八)。
图九 ⅠM8平、剖面图1~5.陶器 6、7.五铢钱 8.漆画
图一○ ⅠM4平、剖面图1~3.陶器
ⅠM8 方向330°。墓室长4.42、宽1.88、高1.2米。带有一近长方形斜坡墓道,北向,长2.3、宽1.04~1.22米,墓道宽度由外向内增加。墓室内发现人骨两具,均腐朽严重,有扰乱的痕迹,应为夫妻合葬墓。在两具头骨上方居中位置发现一层漆片,残损严重。在墓室东侧发现3件陪葬陶器,西侧人骨上方也发现2件陪葬陶器。(图九)
ⅠM4 方向340°。墓室长3.6、宽1.48、高1.7米。无墓道。在墓室南侧发现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朝北方,保存较完整,性别女。在墓室东北侧发现陪葬陶器3件(图一〇)。
(二) 随葬品
Ⅰ区随葬品以陶器、铜器为主。陶器主要有罐、壶、灶、钫、盆等,铜器主要有镜、带钩、环、铜钱等。
1.陶器
(1)折肩罐 4件。侈口,圆唇,束颈,折肩,斜腹内收,平底。ⅠM7∶3,在下腹部有修整痕迹。口径9.8、底径8、高15.6厘米(图一一,1)。ⅠM5∶5,器身下部有修整痕迹。口径10、底径6.3、高13.7厘米(图一一,2)。ⅠM5∶6,素面。口径9.9、底径5.7、高12.2厘米(图一一,3)。ⅠM5∶7,口径10、底径6.7、高11.3厘米(图一一,4;图版二,1)。
(2)扁腹罐 1件。 ⅠM6∶7,大敞口,圆唇,束颈,圆鼓腹,平底。自颈部以下饰竖排细绳纹。口径12.4、底径12、高14厘米(图一一,5)。
(3)鼓腹罐 根据最大腹径的位置,分为两型。
A型 最大腹径近肩部。11件。ⅠM3∶5,口微敞,束颈,圆肩,平底。在上腹部饰有数周凹弦纹。口径12、底径12.2、高18.4厘米(图一一,6)。ⅠM4∶1,口微侈,圆唇,束颈,圆肩,平底。在肩、腹相接的地方饰有一周粗绳纹。口径10.1、底径11.5、高21厘米(图一一,7)。ⅠM3∶9,侈口,圆唇,圆肩,平底。在下腹部有修整痕迹。口径9.8、底径7.4、高14.5厘米(图一一,8)。ⅠM5∶4,直口,方唇,直领,鼓肩,平底。在腹部饰有刻画凹弦纹带。口径11.8、底径9.2、高17.7厘米(图一一,9)。ⅠM4∶2,敞口,圆唇,束颈,溜肩,平底。在腹部饰有细绳纹带。底径9.8、口径8.8、高17厘米(图一一,10)。ⅠM6∶3,敞口,尖圆唇,直领微束,圆肩,平底。自颈部至中腹部饰有凹弦纹带,肩部饰有三周波浪纹。口径9.3、底径10.6,高17.3厘米(图一一,11;图版二,2)。ⅠM6∶4,敞口,圆唇,束颈,圆肩,平底。下腹部有修整痕迹。口径10、底径7.8、高15.4厘米(图一一,12)。ⅠM6∶5,敞口,尖圆唇,折肩,平底。下腹部有修整痕迹。口径10、底径7.9、高14.7厘米(图一一,13)。ⅠM6∶6,侈口,尖圆唇,束颈,折肩,平底。素面。口径9.6、底径8.2、高14.7厘米(图一一,14)。ⅠM8∶4,敞口,方圆唇,圆肩,平底。肩部饰凹弦纹,腹部居中饰有按压粗绳纹,下腹部可见修整痕迹。口径8.2、底径8.3、高17厘米(图一一,15;图版二,3)。ⅠM8∶5,微折沿,尖圆唇,短直颈,溜肩,平底。素面。口径8.6、底径9.5,高15厘米(图一一,16)。
图一一 陶罐1~4.折肩罐(ⅠM7∶3 ⅠM5∶5 ⅠM5∶6 ⅠM5∶7) 5.扁腹罐(ⅠM6∶7) 6~16.A型鼓腹罐(ⅠM3∶5 ⅠM4∶1 ⅠM3∶9 ⅠM5∶4 ⅠM4∶2 ⅠM6∶3 ⅠM6∶4 ⅠM6∶5 ⅠM6∶6 ⅠM8∶4 ⅠM8∶5) 17~25.B型鼓腹罐(ⅠM3∶7 ⅠM3∶6 ⅠM4∶3 ⅠM6∶2 ⅠM6∶1 ⅠM3∶4 ⅠM1∶4 ⅠM7∶1 ⅠM4∶2)
B型 最大直径位于中部。9件。ⅠM3∶7,侈口,束颈,溜肩,平底。口径10.6、底径10.6、高18厘米(图一一,17)。ⅠM3∶6,侈口,束颈,溜肩,平底。肩部饰有不规则网格纹。口径10.2,底径9.8,高18.6厘米(图一一,18;图版二,5)。ⅠM4∶3,侈口,圆唇,溜肩,平底。素面。口径9.4、底径8.4、高13.3厘米(图一一,19)。ⅠM6∶2,敞口,圆唇,束颈,圆肩,大平底。上腹部饰有三周波浪纹。口径10.2、底径11.6、高17.3厘米(图一一,20)。ⅠM6∶1,敞口,圆唇,束颈,溜肩,大平底。自颈部至下腹部饰有凹弦纹带。口径10.2、底径14.2、高24.8厘米(图一一,21)。ⅠM3∶4,敞口,方唇,圆肩,腹斜内收,底凹。在腹部饰有横向凹弦纹和斜向细绳纹。口径17.2、底径17.5,高29.4厘米(图一一,22;图版二,4)。ⅠM1∶4,敞口,圆唇,短领束颈,溜肩,底内凹。在肩部刻划4个字,辨识不清。口径10.6、底径12、高24.4厘米(图一一,23)。ⅠM7∶1,侈口,尖圆唇,平底。上腹部及肩部有弦断绳纹,下腹部饰有细绳纹。口径10.6、底径11.6、高23厘米(图一一,24;图版二,6)。ⅠM5∶2,侈口,圆唇,束颈,圆肩,大平底。在腹部饰有凹弦纹带和斜向细绳纹。口径11.8、底径12.7、高19.5厘米(图一一,25)。
图一二 陶壶 1~3.A型圈足壶(ⅠM3∶1 ⅠM3∶2 ⅠM3∶3) 4~6.B型圈足壶(ⅠM8∶1 ⅠM8∶2 ⅠM8∶3) 7.C型圈足壶(ⅠM7∶2) 8~12.A型鼓腹壶(ⅠM1∶5 ⅠM1∶6 ⅠM1∶7 ⅠM1∶9 ⅠM3∶8) 13.B型鼓腹壶(ⅠM1∶8) 14.直颈壶(ⅠM5∶1)
(4)圈足壶 7件,根据腹部特征可分为三型。
A型:垂腹 3件。泥质灰陶,盘口,鼓腹,假圈足,在腹部模压对称的铺首衔环。ⅠM3∶1,尖圆唇,束颈,溜肩,鼓腹斜收。在上腹部刻画两道凹弦纹。口径14.4、底径14.2、高30.4厘米(图一二,1)。ⅠM3∶2,圆唇,直颈,溜肩。在上腹部刻画两周凹弦纹。口径12.6、底径14.6、高30.2厘米(图一二,2)。ⅠM3∶3,尖唇,束颈,溜肩,鼓腹斜收。在颈部刻画有数周凹弦纹,在上腹部刻画两周凹弦纹。口径12.8、底径14.2、高29.2厘米(图一二,3;图版三,3)。
B型:鼓腹 3件,最大腹径接近于中部。泥质灰陶,敞口,束颈,圆鼓腹,圈足微外撇,素面。ⅠM8∶1,方圆唇,溜肩,鼓腹斜收,假圈足,口径10.4、底径13.3、高25.8厘米(图一二,4)。ⅠM8∶2,尖唇,鼓肩。口径10.7、底径11.3、高23.5厘米(图一二,5)。ⅠM8∶3,溜肩,假圈足。口径10.8、底径12.2、高23.8厘米(图一二,6;图版三,2)。
C型:球腹 1件。ⅠM7∶2,敞口,直颈,圆鼓腹,假圈足。在上颈部内壁饰有一周几何纹。口径10、底径13.2、高19.6厘米(图一二,7)。
(5)鼓腹壶 6件。根据最大腹径所处位置可分二型。
A型:最大腹径接近于中部 5件。泥质灰陶。 敞口,束颈,平底。ⅠM1∶5,溜肩,底内凹。口径12、底径7.8、高27厘米(图一二,8)。ⅠM1∶6,尖圆唇,底内凹。自颈部到腹部饰有凹弦纹。口径10.4、底径8、高24厘米(图一二,9)。ⅠM1∶7,溜肩。口径11.2、底径7.6、高22.4厘米(图一二,10)。ⅠM1∶9,口径8.8、底径8、高17.6厘米(图一二,11)。ⅠM3∶8,尖唇,溜肩。口径6.9、底径8.7、高16.5厘米(图一二,12;图版三,3)。
图一三 Ⅰ区其他遗物1.陶灶组合(ⅠM1∶11) 2~4.陶钫(ⅠM1∶1 ⅠM1∶2 ⅠM1∶3) 5.漆片(ⅠM1∶12) 6.陶盆(ⅠM5∶3) 7、8.铜镜(ⅠM2∶1 ⅠM1∶13) 9、10.带钩.(ⅠM3∶10 ⅠM7:4) 11、12.铜环(ⅠM5∶8 ⅠM5∶9)
B型:最大腹径接近于肩部 1件。ⅠM1∶8,微敞口,束颈,肩微耸,平底。口径10.4、底径9、高22.7厘米(图一二,13)。
(6) 直颈壶 1件。ⅠM5∶1,圆唇,长颈,溜肩,弧腹斜收,平底。在中腹部饰有数周凹弦纹带。口径8、底径12.2、高33.2厘米(图一二,14)。
(7)灶 1套。ⅠM1∶11,三釜眼上各置一活动釜,带束腰形简状烟囱。长方形灶门两侧有挡风。灶长25.2、宽22.8、通高16.2厘米。甑1件,泥质灰陶。碗形器2件,形制相同,敞口,圆唇,弧腹微折斜收。(图一三,1;图版三,6)。
(8)钫 3件。泥质灰陶。形制相似,直颈,腹部模压对称兽面铺首衔环,假圈足微外撇。ⅠM1∶1,鼓肩鼓腹,假圈足较高。口径12、底径15.2、高34.4厘米(图一三,2)。ⅠM1∶2,溜肩弧腹,口径10.4、底径14.8、高34.6厘米(图一三,3)。ⅠM1∶3,鼓腹,假圈足。口径11、底径14.6、高34厘米(图一三,4;图版三,4)。
(9)盆 1件。ⅠM5∶3,泥质灰陶。敞口,折沿,尖唇。腹微鼓,斜收,底微凹。口径20.8、底径13.1、高8.6厘米。(图一三,6;图版三,5)
2.铜器
(1)铜镜 2面。ⅠM2∶1,昭明铭文带镜。圆形,圆纽,圆纽座,座外两周栉齿纹间有一铭文带,铭文为常见的“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直径为12厘米(图一三,7)。 ⅠM1∶13,外连弧纹镜。圆形,圆钮,连弧边,内中排列不规则乳丁,锈蚀严重,不能辨别其他纹饰。直径7.2,缘厚0.4厘米(图一三,8)。
(2)铜带钩 2件。曲棒状,鸭嘴形首,背有圆柱帽状纽。ⅠM3∶10,通长4.9厘米(图一三,9)。ⅠM7∶4,通长3厘米(图一三,10)。
(3)铜环 2件。青铜质地。锈蚀严重。ⅠM5∶8,直径2.3、缘厚0.4厘米(图一三,11)。ⅠM5∶9,直径1.8,缘厚0.4厘米(图一三,12)。
(4)铜钱 3枚。ⅠM2∶2,锈蚀严重,有外郭,钱文不能辨认,径长2.5,穿边长1厘米。ⅠM8∶6,有外郭,篆书“五铢”,“五”字交笔屈曲,“铢”字的“釒”字头呈三角形,朱字头方折。径长2.5,穿边长1厘米。ⅠM8∶7,形制与ⅠM8∶6相同。径长2.7,穿边长1.1厘米。
3.漆片 1件。ⅠM1∶12,出土时残损严重,不能辨认其图案,为内外两圈层构图形式。直径18厘米(图一三,5)。
(一)墓葬形制
Ⅱ区共发掘墓葬9座,除ⅡM4为砖室墓外,其余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图一四)。
1.砖室墓
ⅡM4 方向0°。被盗扰严重,仅存南北向的墓穴轮廓,人骨及陪葬品全无遗留。
2.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图一四 Ⅱ区墓葬分布图
ⅡM1 方向0°。墓圹长1.96、宽0.76、深1米。墓穴内发现有明显的木质棺具痕迹。墓中发现女性人骨一具,保存较好,头向北方,仰身直肢。在左右前臂发现铜钏一对(图一五;图版一,2)。
ⅡM2 方向0°。墓圹长1.69、宽1.11、深0.42米。墓内无葬具,没有发现人骨。墓内偏南侧发现铜钱一枚,马镫一个。疑似被盗(图一六)。
ⅡM3 方向340°。墓圹长2.21、宽0.96、深0.08~0.43米,埋葬非常浅,无葬具。墓内发现乱葬人骨,性别男。后期墓穴破坏严重。在一对腿骨周边发现铜钱9枚(图一七)。
ⅡM5 方向30°。墓圹长3、宽1、深1.16米。清理时在属于墓圹范围内的上部土层中发现方形手印砖6块,砖上拍有掌印。墓内,发现乱葬人骨一具,性别男,头向东北。无随葬品。墓内无明显棺木痕迹(图一八)。
ⅡM6 方向350°。墓圹长2.06、宽0.9、深0.9米。墓内发现一具乱葬人骨,性别不明。无葬具痕迹,无随葬品(图一九)。
ⅡM7 方向10°。墓圹长2.2、宽1.07、深1.07米。墓内发现男性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北方。墓内发现木质葬具痕迹,无随葬品(图二〇)。
ⅡM8 方向10°。墓圹长1.99、宽0.82、深0.76米。墓内发现女性人骨一具,仰身直肢,头向北方。在头骨左侧发现耳饰一个。墓内发现木质葬具痕迹(图二一)。
ⅡM9 方向0°。墓圹长2.18、宽1.15、深1.17米。墓内发现人骨一具,腐朽严重,性别男。疑为仰身屈肢,头向北方。在人骨头部外侧发现耳饰一件。在墓底四周发现锈蚀严重的铁质钉状物十余件,疑为木质葬具腐朽后留下的铁钉(图二二)。
(二)随葬品
1.铜钏 2件。形制相同,出土时铜钏上缠绕着纺织物。ⅡM1∶1,直径6.2厘米(图二三,1)。
2.马镫 1件。ⅡM2∶1,铁质。出土时已严重锈蚀。镫面平而窄。通高21.8、镫面宽15厘米(图二三,2)。
图一五 ⅡM1平、剖面图1、2.铜钏
图一六 ⅡM2平、剖图1.铜钱 2.马镫
图一七 ⅡM3平、剖面示意图(1~9.铜钱)
图一八 ⅡM5平、剖面图
图一九 ⅡM6平、剖面图
图二○ ⅡM7平、剖面图
图二一 ⅡM8平、剖面图1.耳环
图二二 ⅡM9平、剖面图1.耳环
3.铜钱 9枚。ⅡM2∶2,熙宁重宝。钱文篆书,旋读。钱径3、穿宽0.9、郭宽0.4、郭厚0.1厘米(图二三,5)。ⅡM3∶1,咸平元宝。钱文楷书,旋读。钱径2.4、穿宽0.7、郭宽0.3、郭厚0.1厘米(图二三,6)。ⅡM3∶2,皇宋通宝。钱文楷书,顺读。钱径2.4、穿宽0.7、郭宽0.3、郭厚0.1厘米(图二三,7)。ⅡM3∶3,元丰通宝。钱文行书,旋读。钱径2.4、穿宽0.7、郭宽0.2、郭厚不足0.1厘米(图二三,8)。ⅡM3∶4,元丰通宝。钱文篆书,旋读。钱径2.4、穿宽0.8、郭宽0.2、郭厚0.1厘米(图二三,9)。ⅡM3∶5,元祐通宝。钱文行书,旋读。钱径2.6、穿宽0.7、郭宽0.3、郭厚0.1厘米(图二三,10)。ⅡM3∶6,元祐通宝。钱文篆书,旋读。钱径2.4、穿宽0.7、郭宽0.2、郭厚0.1厘米(图二三,11)。ⅡM3∶7,元祐通宝。钱文行书,旋读。钱径2.4、穿宽0.7、郭宽0.2、郭厚0.1厘米,出土时已残损(图二三,12)。ⅡM3∶8,绍圣通宝。钱文篆书,旋读。钱径2.4、穿宽0.8、郭宽0.2、郭厚0.1厘米(图二三,13)。
图二三 Ⅱ区遗物图1.铜钏(ⅡM1∶1) 2.马镫(ⅡM2∶1) 3、4.耳环(ⅡM8∶1 ⅡM9∶1) 5~13.铜钱(ⅡM2∶2 ⅡM3∶1 ⅡM3∶2 ⅡM3∶3 ⅡM3∶4 ⅡM3∶5 ⅡM3∶6 ⅡM3∶7 ⅡM3∶8) 14、15手印砖(ⅡM5)
4,手印砖 6件。形制相同,均为边长30、厚5.5厘米的正方形方砖。皆为高温烧制的青砖,质地坚硬,均完整。砖上手印均为人体右手掌模印(图二三,14、15)。
5,耳环 2件。ⅡM8∶1,弯钩呈S状,横断面为扁圆形,在顶端用细铜丝穿过珍珠,再缠绕在铜丝上。通高4.6厘米,铜丝直径为0.4厘米(图二三,3)。ⅡM9∶1,外观形似一个问号,材质为铜,耳环末端挂有红玛瑙珠。通高4.6厘米,铜丝最宽处0.3厘米,红玛瑙珠直径1.17厘米(图二三,4)。
1.关于Ⅰ区墓葬
Ⅰ区墓地的8座墓葬均位于背风向阳的坡地上,是汉代常见的一种埋葬习俗。在本次发掘的Ⅰ区8座墓葬中大多数带有斜坡墓道。葬式均为仰身直肢。除ⅠM4、ⅠM6、ⅠM7为单人墓外,其余5座均为夫妻同穴合葬墓。
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的特征,与邻近地区已发掘汉墓相比较,我们对墓葬年代作出大致推断。ⅠM1土坑竖穴木椁墓与乌海市新地墓葬中编号为89WXM4①的形制基本相同,可能属于新莽至东汉初年。ⅠM2土洞墓的形制与和林格尔店湾墓地②、凉城县北营子汉墓③、杭锦旗乌兰陶勒盖墓地④、鄂尔多斯市三段地汉墓⑤、准格尔旗鲁家坡墓地⑥以及包头市召湾59~89号墓地⑦的土洞墓基本相同,属西汉晚期。ⅠM4竖穴土坑墓与新地墓葬⑧中的89WXM6竖穴土坑墓基本相同,属于西汉中晚期。
ⅠM1出土的陶钫与沙金套海墓地⑨中出土的A型铜钫在形制上具有相似性,ⅠM1出土的陶灶(ⅠM1∶11)与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⑩出土的AⅡ式灶、凉城县北营子汉墓Ⅰ式灶以及包头市召湾59~89号墓葬出土的D型船形灶在形制上接近或相同。Ⅰ区墓葬中出土的陶罐、陶壶均为内蒙古地区汉墓中常见的器形,与巴彦淖尔纳林套海墓地、沙金套海墓地、包头召湾墓地出土的同类器器形基本相似或相同。ⅠM3出土的铜带钩与纳林套海墓葬中M26出土的Ⅰ式带钩形制相同;ⅠM7出土带钩与河北张家口阳原三汾沟M4出土的铁带钩、M5出土的C型带钩形制相同。ⅠM8出土的2枚五铢钱,钱文特征符合西汉晚期五铢钱的钱文特征。
结合以上的观察,本次在Ⅰ区发掘的墓葬年代从西汉中期至晚期,即大概在昭帝、宣帝时期及其以后,最晚不过新莽至东汉初年。汉文化因素在这批墓葬中占有绝对比例。准格尔旗地处河套东缘,南接秦晋,北连内蒙古高原,自东周以来即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通道。在两汉时期,此地属于西河郡管辖。西汉初年,汉王朝国力不济,汉文化影响不及此地;自武帝开疆拓边,于此地置西河郡,经历昭帝、宣帝几代经营,此地汉文化的影响力大盛。在以往邻近地区已发掘的战国秦汉墓葬已证实这一点。本次发掘的Ⅰ区墓葬为研究两汉时期准格尔旗社会文化面貌增添了新资料。
2.关于Ⅱ区墓葬
Ⅱ区墓葬出土的随葬品较少,墓葬形制以土坑竖穴墓为主。Ⅱ区墓葬埋葬浅,毁坏严重。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周边环境情况来看是因为周边村民植树造林、翻土挖沟造成的无意识破坏;另一方面,可从ⅡM2和ⅡM4被盗掘严重看出存在被有意识的破坏。
虽然ⅡM2和ⅡM3出土的铜钱均为北宋时期,但是由于准格尔旗地区在北宋时期的情况比较复杂,是北宋、西夏和辽、金对峙的地方,各方势力均深入这一地区。在准格尔旗发现过西夏、辽的遗物与遗迹。近几年在准格尔旗东南部发现了北宋烽燧线。这几个政权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十分密切,宋钱外流情况普遍。而ⅡM2中出土的马镫虽然是游牧民族文化的典型器物,但也同样不能作为界定这批墓葬族属和文化属性的标准,因为那个时候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民族并不仅仅有汉民族,还有契丹族、党项、羌等。生活在边地的汉民族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民族生活习惯的影响。
综上,Ⅱ区墓葬的年代大致可以确定在辽金时期。其文化性质可能并不属于单纯的汉文化或游牧文化,很有可能是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民在受到各个文化影响之后,在墓葬文化中呈现出一种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现象。
附记:本次考古发掘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强副研究员带队,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教师齐溶青负责。参加本次考古发掘整理工作的有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研究生徐照成、张亚伟;2012级考古文博系本科生全体同学。墨线图由李宁、岳够明、谢青绘制。
执笔:齐溶青 周 磊 王永胜 李 强
注 释:
①⑧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乌海市文物工作站:《新地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下同。
②⑩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县店湾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2007年第2期。
④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杭锦旗乌兰陶勒盖汉墓发掘报告》,《内蒙古文物考古》1991年第1期。
⑤ 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三段地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
⑥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鲁家坡墓葬》,《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A Preliminary Excavation on the Heidai Cemetery in Xuejiawan Town,Jungar Banner in Inner Mongolia History and Culture of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of Inner Mongolia
To operate with the Datong to Jungar railway construction, excavation was done by the Archaeology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stitute,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9 burials dated to the late period of Han Dynasty, and 9 burials dated to the Song and Liao Periods were unearthed. Many typical potteries and some coins of Song Dynasty were found here.
K871.41 K871.44
A
1001-0483(2017)02-0003-12
〔主要作者简介〕 齐溶青,男,1982年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邮编01002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