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肖 波 А.Л.扎伊卡
亚洲北部地区“水珠形”眼睛人面像岩画年代研究
肖 波 А.Л.扎伊卡
“水珠形”眼睛 人面像岩画 亚洲北部
“水珠形”眼睛的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俄罗斯远东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其产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中期,经过若干发展阶段,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向北境扩散。向东到达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向西通过外贝加尔、安加拉河到达叶尼塞河中游地区。西线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表明,在中西方的古代交通中,存在着一条比草原丝绸之路更为古老的森林岩画之路,其存在年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铜石并用时代。
人面像岩画作为岩画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面像岩画主要是环太平洋地区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国学者出版的著作中,通常有“人面像”、“类人面像”、“神格人面”、“面具”、“神像”等称谓;在国外,一般被称为“面具”、“人面”、“类人面”等。近年来,为了方便叙述,我国学术界逐渐统一将其称为“人面像”,但是必须看到,很多所谓的人面像,其图像根本不是人面,而称其为“类人面”或者“面具”似乎更合适。为了不至于在概念上引起混乱,笔者在叙述中仍然采用“人面像”这个目前我国学术界通行的称谓来表征这一形象。而“水珠形”眼睛人面像岩画则是人面像岩画中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是眼睛均呈“水珠”状,绝大多数有瞳仁。而部分图像的眼睛则更类似“鱼”状或“蝌蚪”状,典型特征是眼睛图像的外侧带有尾巴状的线条或端部。本文探讨的亚洲北部地区,主要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及中国北方的宁夏、内蒙古。在上述地区,该类型岩画主要分布在我国宁夏的贺兰山以及内蒙古的阴山和西辽河地区;在俄罗斯的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以及叶尼塞河中游及其支流安加拉河下游地区也有分布。所有岩画均由敲凿或磨刻方式制成。本文拟在对该类型岩画分类的基础上,通过对亚洲北部地区类似形象的广泛讨论,以期找出这种特殊类型岩画的发生及演变规律。
岩画的分类方式取决于研究者所拟解决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岩画分类与考古类型学比较类似。考古类型学是从时空两个方面将遗迹遗物进行分类,而时间方面的分类往往基于地层学验证。岩画同样也是从时空两个方面进行分类,问题在于,岩画无法运用地层学进行验证,只能通过其他如交叉断代的方法进行验证。而岩画分类工作的复杂性在于每一幅岩画本质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很难对其进行过于精细的类型学划分。俄国著名岩画专家А.П.奥克拉德尼科夫同样也指出这一点:“人面像是如此多种多样,很难将之归为一些确定的、稳定的群组或者类型。在它们奇怪的、马赛克的图案中,结合了不同的特征,古代的艺术家因其所好,轻易地和自由地将其组合在一起,在所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因此,人面像的任何分类都是象征性的(假定的)。没有严格的必须的且唯一的方法用来对所有这些奇特的、彼此之间像或不像的图像进行分类。”①因此,对于不同的研究者而言,其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就本文而言,岩画的分类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该类型岩画在整个地区的年代序列;二是该类型岩画的各个亚型在本地区的年代序列;三是各个亚型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年代序列。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将该类型人面像岩画划分为无轮廓型和有轮廓型两大类。而那些本身轮廓完整,因岩面剥落而造成部分轮廓缺失的岩画,仍将其归入有轮廓类型;而有轮廓型又可以根据有无“黥面形纹饰”划分为两个亚型;随后,根据有无射线状头饰将其进一步划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图像的类型并不好界定,如一些图像眼睛上方有连续弧线(图一,12~14),究竟是将其视为黥面纹还是视为眉毛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在这里笔者将这类装饰线条统一视做眉毛或者眉毛的变体,因此,将该类人像归入无黥面纹一类。
图一 亚洲北部地区水珠状人面像岩画类型②1~5、11~24、36~39、42~47、57.内蒙 6~7、30~32.叶尼塞河中游 8、9、34、35、40、48~56、58~60.黑龙江下游 10、41、61.乌苏里江 25~29.宁夏 33.安加拉河下游
从图一中可以看出,无轮廓型人面像岩画在亚洲北部地区都有分布,其中半数在内蒙古地区。在有轮廓无黥面纹的人面像中,无射线状头饰的类型在上述地区同样都有分布;而有射线状头饰的类型仅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地区,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不见;至于有轮廓有黥面纹的人面像则全部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地区。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人面像的简单构图阶段,即无轮廓阶段和有轮廓无黥面纹无射线状头饰阶段,三个地区均有分布;而到了复杂构图阶段,即其余几个阶段,仅分布在中国北方和俄罗斯黑龙江下游地区,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不见。这种划分方法,使我们对不同类型的岩画分布规律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但在具体断代过程中,将根据具体情况,对采取的分类模式进行调整,以便能够对不同类型岩画之间的年代关系作出最合理的评估。
岩画年代问题是岩画研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只有确定了岩画的年代,我们才能进一步探讨其作者族属、经济形态、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岩画大多裸露于地表,不可能按照考古地层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断代,而目前用于岩刻画的直接断代法还处于发展过程中,并且受到诸多局限。因此,只能按照与考古出土文物进行广泛比较的方法,对其年代进行大致判定。另外,在西伯利亚南部地区,部分人面像岩画出土于墓葬,可以为该类型岩画年代的断定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下面,本文将按照无轮廓型、有轮廓型〔简单轮廓型(无黥面无射线状头饰)、黥面型和射线状头饰〕,分别对其年代进行判定。
(一)无轮廓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该类型人面像在中国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均有发现(图二)。在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乌准哈尔墓葬的一块石板上发现了几幅人面像,其中一部分人面像无轮廓(图二,1~6)。关于其年代,发掘者Л.Р.克兹拉索夫和И.Л.克兹拉索夫认为岩画出自“铜石并用时代墓葬中”③;后来的学者在更细致地分析后认为“岩画出自其中的一个奥库涅夫文化墓葬的石板上”④。所有人面像眼睛均呈水珠状,在水珠状眼睛的下侧末端带有尾巴状线条,使整个眼睛看上去像“鱼形”或者“蝌蚪形”(图二,1~3)。有两幅图像眼睛与嘴巴连在一起,构成人面像的外轮廓(图二,5、6)。人面像主要采用敲凿的方式制成,部分岩画有磨制痕迹,磨制部分主要在眼窝和面部轮廓线上,而用剪影法表现的水珠状眼睛轮廓和面部轮廓主要采用敲凿法制成。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幅图像被后来者在原有的人面轮廓下方(图二,5)用敲凿法添加了一个身体和腿,制作技法迥异于人面部分,凿痕较浅,并且打破了人面像的下部轮廓,显示出其与人面像处于不同的时代。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该地区存在着后代作画者对前代图像进行添加、修改的传统。同样,在该石板上还存在着后期图像(图二,6)打破前期图像(图二,5)的情况。前者是一个典型的无轮廓人面像,即水珠状的眼睛轮廓与嘴巴相连,但无外轮廓,用敲凿法制成,凿痕很浅,五官甚至需要仔细辨认才能区分清楚。其左上角部分打破另外一幅人面像的外轮廓。从制作方式和制作痕迹的深浅来看,该幅人面像与其余几幅人面像的差异性都较大,表明其可能是后人模仿前人的结果。同时,这也表明该块石板上图像的年代可能要早于墓葬的年代,在被安置于墓葬之前,石板上的人面像已经经历过若干发展阶段。因此,其制作年代应早于奥库涅夫时期,很可能在铜石并用时代。而叶尼塞河中游地区的铜石并用时代即阿凡纳谢沃文化时期,据俄国学者对该地区32个属于阿凡纳谢沃文化的标本做的碳十四测年,“其年代为4820±50至3700±80年,校正后年代为公元前3706—前3384至公元前2389—前1883年”⑤。 А.В.博利亚科夫对上述数据分析后认为:“叶尼塞河中游地区的阿凡纳谢沃文化年代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间,但也不排除其上限达到公元前3700年。”⑥
此外,这种水珠形眼睛的人面像在墓葬石板中也有发现。其中1幅图像位于南西伯利亚墓地石柱上,只有部分轮廓,仅剩下一只眼睛和嘴巴,眼睛呈水珠状,类似鱼的形象(图二,7)。该类型石柱广泛分布于南西伯利亚地区,其中尤以哈卡斯-米努辛斯克盆地最为集中,主要用于墓地石围,一般成组出现,其年代均为奥库涅夫文化时期。至于该地区奥库涅夫文化的年代,据С.В.斯弗雅特科等人对属于该文化的15个标本进行的放射性碳素测年,结果为“公元前2565—前1885年”⑧。另外3幅图像则将水珠状的眼睛轮廓与嘴巴连在一起。其中两幅发现于奥库涅夫石柱上(图二,8、9),人面像使用研磨法将整个轮廓磨去,留下眼睛和嘴巴;此外,在卡拉科尔文化2号墓葬中的1号石板上发现了1幅人形图像,图像由黑红两种颜料绘制而成,面部轮廓与上述图像类似,“其年代被断为公元前3千年末至公元前2千年初”⑨,即青铜时代早期(图二,10)。这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由颜料绘制而成的类似图像。不同的是,该幅图像不仅刻画了人面,而且还有完整的身体,前文已经指出,这类图像的年代要晚于水珠状眼睛的人面像。但是,从墓葬出土人面像情况来看,二者年代区别不大,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乌准哈尔墓葬石板在被安置于墓葬之前已经被用来制作人面像,墓葬的年代只是这些人面像年代的下限。因此,将其年代断在铜石并用时代是合适的。
图二 中国和西伯利亚地区出土文物中的无轮廓型人面像⑦
从整个地区来看,无轮廓人面像的发展序列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早,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年代相当。
(二)有轮廓人面像岩画的年代
图三 部分出土的带水珠形眼睛的文
图四 墓葬出土及墓葬石围中带射线状头饰的人面像及太阳纹图
通过对整个地区类似图像的年代比较,并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对其风格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得出如下认识:
1.无轮廓人面像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的陶器纹饰,代表性的陶器分别来自于河北易县北福地一期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和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遗址(距今约5910~5510年)。它们分别与两种不同风格的无轮廓人面像岩画相联系,前者将眼睛与嘴巴分开,后者则将二者相连;而部分岩画则将眼睛轮廓放大,并从底部相连,使其构成人面像的心形外轮廓。前者年代与兴隆洼文化年代相当,后者年代约为红山文化中晚期阶段。中国北方地区无轮廓人面像岩画的年代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距今5280~4340年)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距今5300~4500年)。而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的年代则大致相当。
2.有轮廓无黥面纹的人面像最早出现于我国北方地区的赵宝沟文化时期,此时出现的图像在眼睛上方有连续弧纹,可能用来表示眉毛,面部无黥面纹饰。随后在红山文化早期阶段,即距今6700~6500年间出现了带黥面纹的人面像。此时出现的图像额头上带有双重平行的连续弧纹,并在面部带有刻画纹。而在随后的红山文化晚期阶段出现了更加典型的黥面纹。此时,人面像额头和面部的纹饰更加复杂。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则无带黥面纹的人面像岩画,而其有轮廓人面像岩画的年代介于其余两者之间,约为阿凡纳谢沃文化向奥库涅夫文化过渡的阶段,即公元前3千年中期。至于俄罗斯远东地区有轮廓的人面像岩画出现的年代则最晚,约为公元前3千年下半叶。
3.人面像岩画黥面纹的来源可能有3个:一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各种纹饰;二是在面具上“纹面、雕题”的习俗;三是在面具上涂色的习俗。而有轮廓人面像岩画的黥面纹很可能是由更早阶段的无黥面纹人面像岩画在吸收了新石器时代陶器纹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在中国北方所有水珠状眼睛人面像岩画中,带射线状头饰类型出现的年代最晚,约在仰韶文化中期之后,即距今约5820~5500年之间,与红山文化中期相当。俄罗斯远东地区出现的年代要晚于中国北方地区,而叶尼塞河地区则无此类人面像岩画。至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该类型岩画出现的年代,则大约是在沃兹涅先诺夫卡文化繁荣时期,由带轮廓的人面像发展而来。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事实,即具有类似眼睛特征的纹饰或人面像在青铜时代以后的考古出土物中并没有被发现,表明其年代应该同属于新石器时代。而一些图像之间的相似点表明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继承关系。其中一幅带射线头饰的人面像(图一,60)与另一幅不带头饰的人面像(图一,56)构图非常类似。除了具有类似的眼睛之外,二者均在脸颊处有两道平行弧线。另外,还有几幅图构图也很类似(图一,53、58、59、61)。上述图像除了具有相似的轮廓外,眼睛均呈蝌蚪状,有瞳仁;额头有向上弯曲的弧线,弧线数目不等。此外,眼睛上方均有连续弧纹,可能用来表示眉毛。
5.就整个地区而言,中国北方地区各个阶段人面像岩画的年代都早,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无轮廓人面像年代相差不大。在中国北方地区,无轮廓类型年代早于有轮廓类型,黥面纹类型年代早于射线状头饰类型;在俄罗斯远东,无轮廓类型年代早于有轮廓类型。具体发展序列如图五所示。
由图五可见,该类型人面像岩画在我国西辽河流域从兴隆洼文化一直持续到红山文化晚期。其中,赵宝沟文化与红山文化早期的图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并且类似的造型一直到红山文化晚期仍然可见。而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无轮廓人面像岩画年代相近,之间很难说存在着某种传播关系,而更可能是从中国北方地区分两个方向分别传播到上述地区。但是,必须指出,我们只是对部分岩画进行了类型学的比较并断代,而另外一部分岩画基于目前的材料还不足以对其年代进行判定,主要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部分有轮廓人面像岩画。对该部分岩画而言,唯一能作出合理推测的是其可能均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作品。
图五 亚洲北部地区水珠形眼睛人面像岩画发展序
附记:笔者于2015年9月应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А.Л.扎伊卡副教授的邀请赴俄罗斯叶尼塞河中部地区进行岩画考察,本文为笔者与扎伊卡先生交流的结果。另外,本文的国内图片大部分来自于国内相关出版物;国外部分主要由哈卡斯研究所Ю.Н.叶欣博士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И.А.波洛马列娃女士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注 释:
① Окладников А.П. Заглавие:Петроглифы Нижнего Амура. M.,Наука. 1971.
② 图1、2、12~15、43由中央民族大学朱利锋博士提供;图3、18~21引自吴甲才:《红山岩画》,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8年;图4、36、37、42引自盖山林、盖志浩:《内蒙古岩画的文化解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图5、11、16、17、22~24、38、39、45~47、57引自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图6、31采自Есин Ю.Н. Петроглифы《 Шаман-камня》(гора Оглахты, Хакасия).// 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аяно-Алтая. Абакан: ХакНИИЯЛИ. №1(05).2013.;图7由笔者拍摄并绘制成线图;图8~10、34、35、40、41、48~56、58~61引自Пономарева И.А. ЛичиныНижнегоАмура(вопросыхронологии). Омск., 2012;图25~29引自贺吉德:《贺兰山岩画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图30采自Дэвлет М.А. Петроглифы Улуг-Хема. М.: 1976;图32采自Е.С.Аннинский, А.Л.Заика.и др. Наскаль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ИПК "Платина". 2007;图33引自Заика А.Л. Сердцевидные личины в петроглифах Южной Сибири.// 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аяно-Алтая. Абакан: ХакНИИЯЛИ. 2013;图44引自盖山林:《巴丹吉林沙漠岩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③ Заика А.Л. Сердцевидные личины в петроглифах Южной Сибири//.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аяно-Алтая. Сборник., Абакан. 2013.
④ Kovaleva O.V. Наскальные рисунки эпохи поздней бронзы Минусинской котловины. M., Новосибирск. 2011.
⑤⑥Поляков А.В.Радиоуглеродные даты афанасьев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 Афанасьевский сборник. Сборник., Барнаул. 2010б.
⑦ 图1~6引自Заика А.Л. Сердцевидные личины в петроглифах Южной Сибири. Абакан.: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аяно-Алтая. 2013;图7~9引自Леонтьев Н.В., Капелько В.Ф., Есин Ю.Н. Изваяния и Стелы окунев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M., Абакан. 2006;图10引自Кубарев В.Д. Древние росписи Каракола. Новосибирск.:Наука. 1988.;图11~13引自Пономарева И.А. Личины Нижнего Амура(вопросы хронологии). Омск., 2012;图14~18引自段宏振:《北福地:易水流域史前遗址》,文物出版社2007年,下同;图19引自李锦山、李光宇:《中国古代面具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⑧ Святко С.В., Поляков А.В. Новые радиоуглеродные даты памятников эпохи бронзы - начала железного века Среднего Енисея // Роль естественно-научных методов в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х. Сборник., Барнаул. 2009.
〔责任编辑、校对 田索菲〕
The Drop-shaped eyes figu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North China, Far East of Russia ,Central and Southern of Siberia. It was originated from the early and middle stage of the Neolithic Age of China, and spread to the northern. To the east ,it distributed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eilongjiang River and the Wusuli River, to the west, it covered the middle reaches of Yenisei River through the Baikal and the Angara River. Perhaps a road named the Forests of the Painting Road existed even older than the Grasslands of the Silk Road , it should be dated to the late stage of the Neolithic Age to the Chalcolithic Age.
Research on the Date of the Rock Painting with Drop-shaped Eyes Figure in Northern Asia
Xiao Bo А.Л. Zaika
肖波,男,1982年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员,邮编530028;А.Л.扎伊卡,男,1963年生,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国立师范大学考古系副教授。
K871.13 K871.2
A
1001-0483(2017)01-0024-11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课题“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研究——兼论西辽河流域岩画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JC76005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