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蒋卓利 崔晨雨 农朝辉(玉林师范学院)
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结构等几个方面,为后续章节提供论文的整体思路和研究路线。
广西为多民族聚居地区,尤以壮族为主。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人们善于采取大自然的元素,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中,芒编文化就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传统手工艺,而这一文化正面临着多种挑战与困境。在当下追求时尚与科技发展的时代,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芒编文化的可行性,希望为芒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和思考。
本文旨在通过对芒编艺术这一传统文化的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可行性,分析其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其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具体目的如下:(1)系统掌握芒编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分析芒编文化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3)探讨芒编文化在社会环境、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可行性。(4)对芒编文化进行创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方案。(5)实现芒编文化的可行性营销,推广与传播。本文对于芒编文化的发展、推广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能够促进芒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为其他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了解芒编文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思路及实现路径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全面了解芒编文化的概述和历史发展,深入探究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实地调研,系统了解芒编产品的制作流程、销售情况及手艺人的创作困难等实际问题。(3)通过访谈专家,细致了解芒编文化在技术、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为研究提供依据。(4)结合调研结果,提出芒编文化创新的切实可行方案,落实方案并形成实施成果。
芒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起源于明清时期。传说在清朝成化年间的博白,有一位先人在南京考中进士,因为思念故乡,就用芒萁草编织出一条画卷,托人带回家乡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份画卷回到家乡后,因其独特的造型和文化,名声大噪,家乡的人们非常喜欢这条画卷,便仿造其的形式,将其发扬光大,从而形成了芒编这一独特的编织工艺品。
芒编的特点是造型灵活多变,样品独特美观,技术难度大,属于纯手工编织。芒编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用途广泛,产品花样繁多,款式新颖别致,可作为温馨家室的点缀之物,外观美观大方,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防潮耐用,久用如新,兼具民族历史感与现代时尚感,无须引进大型设备,操作便捷,成本低,利润高。
芒编手工业产品有多种种类,其中主要有玩具、盆景、花篮、手提包、扇子、笛子、帽子、框架、壁挂、餐具等。芒编的材料主要是芒萁草,这种草生长周期短,耐酸耐旱耐贫瘠,植物纤维含量高,不易断裂,叶柄适合作为编织材料。每一种芒编手工业产品都有其独特的造型和功能,同时也反映出广西壮族的民族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
芒编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自古以来就是民间手工制作的重要物品之一。芒编不仅是广西几个民族地区的主要手工艺品,它还反映了广西壮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文特色。芒编被誉为“绿色编织艺术品”,2014 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曾赋予博白芒编“特别出口商品”称号,芒编蕴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内涵,是中国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芒编是广西博白县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它的传承展示了广西的特色文化以及高超的传统技艺,也承载了本土历史和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近年来,博白县政府高度重视博白芒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他们对芒编的传承做了很多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芒编的传承。在今天,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芒编不再是简单的手工艺品,而是一种文化创新与传承,它以更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灯具、花篮等,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品,更是壮族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近年来,博白芒编在设计创新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传统的芒编作品以简约、纯粹的花纹设计为主,近年来,一些芒编艺术家开始尝试将更多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如传统壮族图案、现代元素等,使作品更具创意和时尚感。2006 年9 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经过实地考察,授予广西玉林市(博白县)"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荣誉称号。2014 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入选自治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7年,"芒编技艺"入选自治区第一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然而,博白芒编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才较少,年轻一代的参与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培养和传承工作。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设计水平,拓宽销售渠道,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总体来说,博白芒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技艺传承、提升设计创新和市场拓展能力,以保持其独特魅力,并实现更广泛的发展。
2023 年7 月6 号,我们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家裕工艺品有限公司,向当地的负责人进行采访。在此期间,我们了解到该公司是从小篮子做到走向欧洲市场的高端家具品牌,根据市场需求来定制产品,他们提高创新设计的能力,观察市场,并举一反三的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不断地学习各种技能,提升学习能力和方法,将国内外优秀文化熟记于心,及时对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满足甲方需求,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走芒编传承和创新的道路,共同学习与进步。
在调查消费者对芒编的认知和需求方面,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深入了解了消费者的需求和意见。当前芒编文创产品的优势在于消费者对创新文化的青睐,因此在创新设计当中,我们应该抓住这个重点,扩大这个优势,提升文创产品的竞争力。
芒编作为广西非遗传统文化,一直深受人民的喜爱,但受到市场、技术、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即使是在广西博白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产品销售甚至还有海外市场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整个行业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当前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上的实用性用不强,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方向。特别是随着国家工业生产转型升级后,芒编手工艺制品整备被工业技术逐渐侵蚀。那么,我们如何去保留及发扬出芒编文化的传统精髓呢?一方面,我们要保证芒编传统技艺的传承,将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产品设计和创新相结合;另一方面,我们要在芒编文化的宣传和推广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人了解芒编的价值和文化内涵。为实现芒编文化的现代化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文化机构、企业及芒编手艺人共同努力,多方合作,从工艺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及营销手段等方面共同探讨,找出芒编文化新的突破点和落脚点。
结合实际调研所掌握的情况,我们深知对于芒编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除了需要创新营销和开发新产品,还需要加强对于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分析和了解,更多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增强自身的文化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让芒编技艺同时兼备了实用性与文化性,使其更符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为芒编文创产品拓宽受众群群体、拓宽市场。以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加速芒编的传承与发展。
(1)文化复兴。随着国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支持,使非遗代表性技艺项目——芒编编织技艺得到更好的发展。当前人们对复兴文化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更多的人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精神层次的需求,使得市场上对服务业、娱乐情感方面以及文化精神方面得到很好的发展。为芒编编织前景提供了很大的优化,也提供了大量的芒编消费人群。(2)非遗芒编。芒编技艺在2014 年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博白芒编是靠民间手艺人依靠口授手传的技艺,把芒萁草通过加工剔除掉芒萁草的外皮,得到里面的芒芯,然后将芒芯通过晾晒,蒸干里面自带的水分,进行干燥通风保存等工序,用压一挑一的方式来进行编织。编织之前还要将晾晒蒸干过的芒条放在水里,将芒条完全浸泡水中十几分钟,等将芒条泡软后,即可取出进行编织。作为非遗产品,芒编手工艺的传承、老一辈的历史故事、这里面的经验技法、精神内涵等都是其他的手工艺无法媲美的。
(1)政府层面。芒编是广西等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社会上享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芒编文化以及传统手工艺都十分重视,并且会积极支持相关展览和推广活动,大量的芒编展览活动,也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顺利完成的,使得芒编技艺面向大众,知名度大大地提高了。(2)企业层面。通过去广西博白调研走访,了解到芒编在广西博白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工序制作产业链,每个厂房负责不同的工序,井井有条,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由此可见,企业的成功运营对芒编文化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博白地区也成立了很多芒编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精美芒编编织品,有各种外形花纹的镜子、有内涵有底蕴的灯具、一些大大小小的篮子、还有很多个人通过芒编编织获得证书和参赛作品等。其中,通过走访访谈了解到其企业之所以能成功,走出国门,销售到海外市场,原因在于团队团结,团队成员相信负责人这点很重要,企业成功也不是很容易的,还是创新更重要,只有创新推陈出新,剔除糟粕,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3)个人层面。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要求也越来越高,人群对芒编的接受程度也不断加强,更愿意主动去了解芒编技艺,了解芒编背后的故事,比起之前对手工艺产品的忽视,现在则主动花钱购买芒编手工艺产品,把它当成一种爱好、一种兴趣、一种情感寄托。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对芒编手工艺产品的喜爱人群从最开始的中老年人,到现在的受众人群,更偏向于青年学者,这一巨大的转变,使芒编逐渐摆脱了陈旧、乏味、无趣等标签,让芒编手工艺产品和芒编技艺变“年轻”,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它逐渐成为青年一代喜欢的非遗芒编编织技艺。
(1)市场产品竞争。芒编技艺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内涵的编织工艺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但在市场上还是存在一些潜在竞争者和同类竞争者,包括潜在竞争者,即类似于芒编技艺的其他编织工艺,如铁丝编织、塑料编织等,虽然材质和样式有所不同,但同样包含着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其他文化元素的工艺品,例如,陶瓷、木雕、绘画等,虽然样式和材质与芒编技艺有很大的不同,但同样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市场影响力。同类竞争者即其他地域具有代表性的编织工艺,如藤编、草编等,虽然样式和技艺不同,但同样存在市场认可度和传承价值。其他手工制作的装饰品,如珠宝、陶器等,虽然材质和工艺不同,但同样具有独特的手工制造价值和市场吸引力。综上所述,虽然芒编技艺在市场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仍然需要注意潜在竞争者和同类竞争者的存在,不断提高技艺和设计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而另一方面,芒编技艺注重手工制作的精细度和独特性,产品更具艺术性和人文性,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虽然受到机械化竞争的冲击,但芒编技艺仍有一定市场和生存空间。
(2)市场营销方式。芒编技艺的推广模式主要包括:1)旅游推广,芒编技艺所在地和周边区域,一般都是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和条件的,可以通过开展芒编技艺制作体验、展览销售等活动,将芒编技艺与旅游结合,为旅游增加文化内涵。2)网络推广。随着各种社交媒体和线上交易平台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芒编产品并进行推广,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3)文化推广。通过开展“芒编文化进校园”、文化交流活动等,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芒编技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4)品牌推广。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如举办“芒编技艺年展”等活动,提高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扩大市场分享。总体而言,芒编技艺需要探索多种推广模式,将芒编技艺文化价值和产品品质传播到更广泛的市场。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旧的芒编样式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从最开始的只追求商品的实用功能忽视装饰功能,到现在的更倾向于装饰功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行业的不断兴起,人们在追求质量的同时,更倾向于审美功能和自我感受。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芒编技艺的设计融入了实用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加入了布艺、陶瓷、铁艺、玻璃、掐丝珐琅等多种传统手工艺,使芒编设计的样式不再单调乏味。综上所述,非遗芒编与广西文化的融合,不论是在国家战略、社会环境、市场需求,还是审美趋向中。都具备了充足的实施条件、实施基础。是可行且有前景的,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同时促进芒编产业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增长。
2023 年9 月,我们的文创团队依托玉林十字街开展的城市文化艺术节活动,将我们的文创产品——芒编灯具。面向大众进行推广与售卖,虽然我们的产品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却以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深受大众的好评与喜爱,这也更加验证说明了我们的想法是行得通的,创新设计能够为芒编文化提供新的发展活力,芒编与广西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是符合时代发展的道路的。
本文旨在探究芒编与广西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经过实地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芒编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广西传统文化有很好的融合潜力,可以通过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功能创新等方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芒编作品中,以提高产品竞争力。(2)芒编的制作成本较低,与其他手工艺品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芒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将会为芒编注入新的发展动力。(3)当前市场对于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正在持续增长,而芒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所衍生的产品,正是当前市场所需求的方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关于芒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建议:(1)设计创新。在芒编的基础上,注入传统文化元素,如广西的传统图案、纹饰、色彩等,创造出独特的芒编作品。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芒编的花纹设计中,展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2)材料创新。尝试使用新型材料与芒编相结合,在保留芒编的传统工艺同时,增加新的质感和观赏性。(3)营销创新。通过网络平台、展览会等方式,积极推广芒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作品,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吸引更多人了解和购买芒编作品。(4)教育与培训。加强芒编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培训,培养更多的芒编艺术家和传统文化传承人才,提高芒编与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的专业水平和艺术品质。通过以上建议,可以促进芒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芒编产业的繁荣和地方经济的增长做出贡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