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公共艺术介入下博物馆的场所精神重构

时间:2024-05-20

张誉文 (东华大学)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伴随着“公共空间”的概念从社会哲学领域引入规划设计领域,人们对于空间的认知由以往的停留在物理属性转向关注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城市公共文化空间设计领域得到发展,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能够向公众传递正向价值观、传承地域历史文脉、建构集体记忆,同时也是城市文化的空间载体和增强群众它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的重要阵地。然而随着博物馆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博物馆建设出现了高度同质化,缺乏场所精神的空间危机。许多城市不考虑自身所处场域特色,受众对于展示馆藏内容毫无头绪,根源上无法摄入文化信息。因此如何营造高品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学界举足轻重的问题。

与此同时,公共艺术城市空间建设凸显空间内涵的功能也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许多城市开始尝试邀请艺术家在开放领域创作,如深圳地铁利用大型嵌瓷作品对地下通道的墙面进行装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公共艺术设计介入空间逐步成为一种破解各地博物馆同质化的现代空间危机的策略:博物馆化的公共艺术不再是以往同建筑与展示空间割裂而相对独立的存在,其在美化空间的同时也在利用艺术语言,促进公众间的开放性对话,所具备的在地性、社会性与公共性特征使其在空间场所精神的构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博物馆设计体系内的公共艺术设计是一项重要工作,因地制宜的公共艺术形式能够进一步激发空间活力,从不同层次营造博物馆的场所精神,因而该课题存在广阔的探索前景。本文旨在整合博物馆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影响要素、梳理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空间构建场所精神的价值逻辑,探究如何通过公共艺术介入手段辅助博物馆营造场所精神,为场所精神视角下的博物馆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一、相关概念定义

(一)场所精神的概念

20 世纪初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将存在主义现象学引入了建筑学领域,在《建筑中的意图》(Intentionsi Architecture,1963)《存在、空间与建筑》(Existence Spaceand Architec-ture,1971)中提出了“场所”的表达形式,基于建筑现象学的视角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体验生活情境的需求,并随后在《场所精神一一迈向建筑现象学》一书中拓展了关于场所精神的概念,提出“场所是具有清晰性的空间,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需要参与到环境中通过与物的交流发掘自身与环境的意义,从而获得认同感和方向感。”由此可得,在建筑空间中建构场所精神首先能够凸显建筑空间本体的独特性,其次也强调场所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联系,场所空间与场所中个体的互动,场所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连接。

(二)博物馆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属性

公共文化空间是由人、场域、意义符号和精神文化联合建构而成的,综合了空间公共性和文化服务属性的物质载体,能够将无形的精神文化通过传播展示与设计包装转化为可感知,可吸收,可理解的物质载体和意义表征,而博物馆就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重要代表之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文化需求的增长,各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博物馆的承载功能与公众联系也逐步拓展变化:传统的博物馆以文物收藏、单向的文化信息展示陈列和知识传承为主要职责;而现在的博物馆在提供研究途径、文物收藏等职能外,一方面努力提高公众体验感,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中指出,公众通过对博物馆的欣赏,形成了一个隐形的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现代博物馆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其展示、教育、休闲与社交的复合型职能;在另一方面也通过自身多层次的空间架构与情境设置再造与建构被现代社会解构了的城市文化与历史记忆。博物馆在现代语境的嬗变恰恰契合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博物馆作为承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开放空间,再生产出了城市空间文化,能够让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大众、漂泊与归属在变化不定的文化景观中达成和解,增进公众对城市的情感。

(三)博物馆的城市场所精神影响要素

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场所,它的场所精神可以影响到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情感感受。博物馆的场所精神可以通过展品、建筑、环境等方面来体现。例如,博物馆的建筑风格、展览设计、展品陈列等都可以反映出博物馆所在地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从而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此外,博物馆的场所精神还可以帮助博物馆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因此,博物馆在营造场所精神时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现代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场所精神主要由“方向感”和“认同感”两部分构成,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独立。

1.动线引导,构建博物馆方向感

方向感是产生认同感的重要基础。博物馆空间往往因为馆藏内容体系庞大,功能分区复杂,人员动线需要兼顾引导性与自由度,观众在专注于藏品信息摄入时比较难分出精力刻意辨明方向的原因,导致人身在其中缺失方向感。方向感的建构需要充分考虑空间信息的可读性与易读性,首先清晰的路径形态、适宜的动线设计、显著的识别特征结合空间整体布局有助于人们认知空间,建立方向感。其次,空间氛围也能够强化参观者的方向感,安全舒适的空间氛围能够优化参观者的体验,进而辅助空间在记忆留下系统的印象。

2.叙述营造,打造博物馆归属感

对于博物馆而言,归属感的塑造尤为重要,主要依赖于场地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叙事表达。一所缺乏归属感的博物馆可能面临公众体验差,参与度降低,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博物馆受众体验入手,福克(John H.Falk)和迪尔金(Lynn D.Dierking)在1992 年提出的“博物馆体验”中提出博物馆公众参观体验是公众在其个人背景、环境场景及社会文化语境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具有社会性、环境性、知识性和情境性的整体体验。因此博物馆设计中需要充分运用叙事媒介与展陈方法策略,借助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载体,将无形的人文内涵及其语境(事件时间、情感价值、集体记忆等)融入空间设计传达给公众,使得参观者对环境场景与塑造语境有归属感,进而结合个人背景与社会文化语境与博物馆场所建构更加亲密的和谐关系。因此城市博物馆场所精神的塑造需要设计者结合设计对象周围自然与人造的整体环境综合考虑,通过文化内核与以建筑为例的设计对象:博物馆本体的各方面充分融合共生,才能够赋予空间超越自身功能以外的意义,使其在提供物质场所以外能够同时传达生活意境,触动参观者的身心,产生共鸣情感。

二、公共艺术介入博物馆的逻辑思考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设计

1.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形式

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具有一定开放性,公众场所、社区、地域、环境共同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不同的艺术家与不同的场所特征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形式。

因此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的表现形式有多种,主要有:

(1)雕塑性建筑。此类建筑通常因为自身构造极具独特的艺术观赏价值而有强辨识度,通常是城市地标性建筑。(2)公共雕塑。公共雕塑通常指放置于公共场所的雕塑与壁画。同样也包含公共景观。公共景观区别于公共雕塑的特点是有兼容周边环境的需求,而雕塑可以独立存在,如公共绿地,喷泉装置等。(3)城市家具。城市家具在观赏价值以外兼具公众实用性,通常指以公共座椅等的市政设施。(4)临时性公共艺术活动,通常具有短时效,已拆除的特征,代表案例是草间弥生2009 年在惠灵顿市美术馆临街面的圆点墙绘;还包含有博览会,艺术节等临期活动。(5)大地艺术。指为所处环境特制的艺术,通常以自然为创作媒介。以上五种主要形式,通常能够根据表现内容与场域特征选择表现形式与手段,这也造就了公共艺术作为文化触媒非凡的灵活性。

2.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

列斐伏尔认为具有纪念性的建筑物通过它的展现内容传递公众的价值观,正如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从介入城市空间的那一刻开始,其使命就不再局限于仅仅表达艺术家自我的艺术追求、审美和价值,而是要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的公众性和参与性,公共艺术对于城市空间的塑造不再是仅仅停留于物理层面和基础的美观欣赏层面的,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与公共空间共同作用,利用视觉确认性放大城市价值,赋予特定空间独特的精神象征性特征,能够激发场域活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引领公众的审美风向,为周边提供文化福利。

而城市空间的发展也为公共艺术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与实验场地,不同的城市空间都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哲思内涵,这些发展脉络能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灵感取材,拓展更加丰富的艺术创作思路,指引城市公共艺术的表达发展方向。因此,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二)公共艺术与场所精神的联系及塑造优势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社会性与公共性:公共艺术具有在地性、社会性与公共性等特征,三项属性相互关联影响。因为具有反映社会问题的指向的社会性性质需要针对特定场所创作从而强化了在地性,通过艺术语言探讨社会问题需要公众关注,因此具备公众性;因为融入场域的在地性从而能够影响公众思想,指明社会现象,衍生了公众性与社会性。

1.在地性

“在地性”倡导艺术突破场所限制,但发展到20 世纪中后期,这一特性更加强调“艺术作品对地方的动态理解”,旨在说明艺术与场所之间既改变、又适应的辩证关系。在博物馆设计中,在地性指向与博物馆所在环境、文化空间、文化特性和参观人群的融入度和互动关系,要求博物馆公共艺术部分的创作、展示、传播与接博物馆所在场域文化脉络与精神内在之间要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地性艺术促进了塑造当地文脉资源的发掘,再利用了有限的公共区域,能够重构博物馆空间的地域文化语境,辅助博物馆作为特定地域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将馆内展品与公众背景、地缘文化,自然环境融合起来,指引了多元展示手段共融创生的新向度。

2.社会性

伴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艺术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愈发凸显。在艺术家本体的阶段,公共艺术强调创作者的个性表达与个人创作才华,尽可能地拉大艺术与社会间的距离;而自二十世纪以来,公共艺术作为与社会学与人类学有关的跨学科艺术形式迅猛发展,艺术家在城市环境中使用不同的手段介入公共空间,融入社会环境,这段社会本体阶段是艺术在强调和社会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与公众的关系。公共艺术的“社会性”体现了艺术对公众权利的尊重,体现了艺术关注社会主题表达公众话语。事实证明博物馆具有反映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与公共艺术的社会性诉求不谋而合,公共艺术可以辅助博物馆协调博物馆与环境,人与社会语境下的联系,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以寻求利用公共艺术的社会性表达完成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责。

3.公共性

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强调艺术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融合,还表现在创作主体的多元性与创作主体和参观主体间的合作性,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空间等的多元共生互动。这也代表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地性与社会性,在地性与社会性特征使得公共艺术具备同公众对话,构建集体记忆,唤起共有情感的特殊优势。公共艺术的公共性能够协助博物馆在特定的场所空间借助物质或非物质载体承载共同历史记忆、文化共识,营造出浓郁的场所感。

三、基于场所精神的上博物馆公共艺术设计路径

(一)公共艺术在博物馆设计上的介入形式

公共艺术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同时能够表现审美意义与社会价值,在国内外的博物馆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公共艺术在博物馆设计中的介入形式多样,基本有以下几种:

1.外部雕塑,在地景观与装置艺术

这些艺术品通常放置在博物馆的入口或周围的公共区域,能够初步展现博物馆风格基调与精神内涵,吸引游客注意力。这些艺术品可以是独立的雕塑或装置,也可以是与建筑物相结合的艺术品。如图1 上海琉璃博物馆外墙的巨型牡丹就是公共艺术装置在博物馆运用上的典型代表,不仅表现了琉璃匠人匠心,也传达了诗意的东方哲思审美,更使得博物馆建筑体成为上海地标景点。

图1 艺术家杨惠珊为上海琉璃博物馆设计的巨型牡丹(图片来源:http://www.liulichinamuseum.com/sc/liuli_material_p1.aspx)

2.内部雕塑和装置艺术

这些艺术品通常放置在博物馆空间的内部,以增强展览的氛围和主题感。这些艺术品可以是独立的雕塑或装置,也可以是与展览相结合的艺术品。

3.壁画和绘画

这些艺术品通常放置在博物馆的墙壁上或者穹顶上,以增强博物馆的整体氛围或者展览主题氛围。这些艺术品可以是独立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是与展览相结合的艺术品。

4.数字艺术

这些艺术品通常是通过数字技术创作的,可以在博物馆的屏幕上或者虚拟展览中展示。这些艺术品可以是独立的数字作品,也可以是与展览相结合的数字艺术品。如:如今矗立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数字装置《无人监督》,Refik Anadol 使用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演绎MOMA 藏品的公开视觉与信息数据,他也是第一位在公共艺术作品中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总之,公共艺术在博物馆设计中的介入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增强展览的氛围和主题,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提高博物馆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具体设计策略阐述

1.营造差异性博物馆印记

公共艺术能够挖掘博物馆自身的馆藏精神与所在场域独特的生活语境,并进一步协调博物馆建筑体与周边场域的联系,加强博物馆自身在公众记忆中的印象,成为特殊的文化地标与地区视觉名片,提升建筑体本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具体措施有建筑外附装置设计、表皮艺术创作、公共空间拓展等,ARoS 博物馆将一条全景彩虹走廊放置于建筑顶部,加强了建筑的景观标志性。

2.利用沟通媒介激发博物馆场所传播活力

公共艺术往往能够根据特定的主题加强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文化氛围,建立公众之间,公众与展示文物间的情感联系,通过融入空间设计的艺术创作或者丰富的公共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参观者的参与表达,使公众对博物馆展示内容有更深的理解。通常博物馆的参观人群之间无法快速拉近彼此距离,馆藏的文化内涵只能通过展项与个体间单向传输,无法促进进一步的交流与思考。以飞利浦博物馆的体感交互装置为例,不同人群间在与展项互动的同时也能够观察其他人群对展品的反应与表达,补充自身对于展项的理解,公众之间有了信息与情感上的联系。因此公共艺术在博物馆设计上作为沟通媒介能够加强公众的沉浸感,增强场所黏性,从而推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拉近不同主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交流与信息吸收,激发博物馆的场所传教活力,触发公众对于所处地域文化与博物馆馆藏的思考,这种人与环境场域间的持续互动与联系正是场所精神形成的源泉。

3.理念传达凝聚博物馆受众的集体情感

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的特性,能够进行集体意识的收集并通过如隐喻,象征等多元的艺术表达策略进行集体记忆的重现,基于材料和技术创新,利用艺术想象和创造力重新诠释时代发展与地方故事,借由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将无形的地域文化与集体情感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外显象征,唤醒博物馆这一特定场所下属于该城市的地域归属感与情感共鸣。

四、结语

目前随着各国各地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空间的蓬勃发展,众多博物馆文化馆面临由外至内高度同质化的空间危机,因此可以利用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文化触媒的独特优势,协同周围的环境,凸显博物馆场所的独特性,协助空间参观公众在与博物馆的长期互动中发挥精神连接作用,构建场所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传教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