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肖晴山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钢琴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密切配合。学生从初始阶段的基本弹奏技巧学习,到能熟练演奏有一定难度的钢琴作品,再到表达深刻的艺术音乐内容、让旁观者感知音乐之美,这一演变需要循序渐进,过程中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弹奏技术、音乐修养等各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客观来看,我国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学生的自主练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多元化训练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受到推崇,其应用原理是将多种培训、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确保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得到满足,以促进综合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经验与既有研究,归纳高校钢琴教学的创新方向,指出多元化训练策略与高校钢琴教学结合的意义,并尝试提出高校钢琴教学中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几个体现方面,以期带来一些启发。
(1)提升课堂直观性。相较传统钢琴教学,当前高校钢琴教学对课堂直观性有更高要求。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优势,不仅弥补了传统钢琴教学演示的缺陷,也使学生有了更丰富的渠道了解钢琴理论知识,教学氛围得以优化。基于提升钢琴课堂直观性的考量,高校教师应注意补充多元化、内容丰富的视频素材,认识到课前引导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意识到学生是教学主体,除了课堂教学演示之外,增加师生互动环节,通过互动性讲解引导学生反思课堂学习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钢琴艺术认知。
(2)优化音乐思维。钢琴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高校钢琴教学不应仅将培养学生弹奏技能作为钢琴课堂的目标,而是要将教学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形成个性化的音乐思维。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对教学方式的优化,在课堂上充分释放钢琴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音符和乐曲的想象力,推动学生钢琴思维的形成,助其养成自带个人特点的演奏风格。目前来看,转变教学地点(从练琴房到音乐厅)、调整教学模式(从单纯的教学演习、逐个锻炼,到鼓励学生对不同曲目进行创新演奏),均是受学生欢迎且具备持续探索可能的高校钢琴教学创新方向。
纵观当下高校的钢琴专业课,教学活动仍按照哈农、音阶的授课顺序开展。这一教学模式意在训练学生基本功,提高手指协调性和灵活度,为乐曲地练习和教学打好基础。但教学内容多以指法纠正、力量控制、音色调节等为主,但力量控制和音色的把握多受主观感受影响,仅靠常规的模仿性训练无法确保教学效果满意。近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校的钢琴课教学也随之发生变革,在教学效率提升、促进学生协同作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钢琴理论课教学方面仍相对死板。例如在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多根据事前备好的PPT“说课”,学生也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问题探讨积极性方面必然下降,学习效率难以提升。这种不对等的被动式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无益,教师在该教学模式下也易陷入陈旧思维,无法适应当下的音乐教育理念,亟待改进。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片面性问题,教师需端正态度,开阔视野和思路,以多元化视角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模式优化与改进。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高校钢琴教学效果的影响亦不可忽视。目前多数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多持错误的学习态度,认为“考上大学=没有压力”,难以适应高校的强自主性学习模式。考虑到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现状,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无法良好落地,大学生以“期末考及格”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不佳,毕业时的综合实力无法与社会需求匹配。另一点态度偏差体现在对文化课的忽略,其实音乐和文学等学科知识都有较强关联性,足够的文化底蕴支撑,对学生理解钢琴曲所表达的情感大有裨益,但实际教学中多数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掉以轻心,专业水平地提升局限性明显。
据观察,钢琴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缺乏新意,课堂学习是大学生完成基础学习的主要途径,在课外时间几乎不会主动复习或预习,认为不挂科的“应试式学习”就万事大吉。多数钢琴专业学生虽然会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练琴上,看似刻苦,但练习过程多是死抠曲谱练习,对钢琴作品的背景、音乐知识等视而不见、缺乏了解,也未针对作品的结构、声部、乐段设置开展分析,导致钢琴学习事倍功半。长此以往,学生难以理解其所学的专业意义,更遑论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很难为教育事业做贡献。同时,高校学生在钢琴课程学习中的“惰性”明显,主动性不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一味想着向教师提问,在得到答案后不去思考背后原因,也甚少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同学讨论解决。虽说教师为学生答疑无可厚非,但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思维依赖,导致自主探索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下降,钢琴课程学习效率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的不合理表现,倒逼教师采取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加以疏导,改变单一化的学习模式,以多元化思维和策略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多元化训练策略是多元化理念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形式、学习模式以及评价模式等整个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多元化理念。将多元化训练策略应用于高校钢琴教学中,最直观的作用在于对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仍有一些高校在钢琴教学中落入训练课程设置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的窠臼,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为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和艺术审美的提升服务。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应用,将直接促进钢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全链路同步着手,创造提升教学质量的有利条件。对钢琴教学工作本身而言,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应用也有利于其教学模式、训练理念的百花齐放。虽说目前很多高校都鼓励钢琴教学创新、教学改革,但在实践效果和理论研究间仍存在断层,一线的教学理念仍难免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多元化训练策略的实施,将倒逼高校钢琴教师积极革新观念、提高自身对先进教学理念的认知,推动教师队伍完成自我艺术素养及教学实力的综合提升,对高校钢琴教学事业的长远发展影响深远。
任何高标准的钢琴教学目标,都基于扎实的基本功为重要前提。因此多元化训练策略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首要体现,就应着眼于从多元化角度培养基础能力。在开展多元化训练策略时,教师及学生应改变认知,意识到钢琴教学的基础技能并不止一种,以更开放心态完成教学活动。
1.手指灵活性的训练
提高手指灵敏度,是确保高阶钢琴作品顺利完成一项基本且关键因素。教师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手指灵活度训练:第一,按七和弦、三和弦、琶音、音阶练习的顺序循序渐进;第二,辅以双手协调能力训练,以及颤音、跳音等特殊音节地弹奏练习,确保后续演奏练习与课堂教学中保持良好状态。
2.敲击力度的训练
钢琴曲演奏对演奏者的手指力量及耐性有较大挑战,目前仍有一些教师过分重视指法而忽略力量训练,所演奏的钢琴曲太过平淡、音乐魅力无法完整呈现。教师应结合学生综合水平,选择合适的钢琴曲以供学生进行手指力量训练。需要谨慎,教师应意识到手指力度训练是一项长期性的练习,无法通过短期内的强化训练达成目标。因此,高校钢琴教师要纠正学生急于求成的错误观念,指导学生通过自我监督、小组监督等方式,完成力度等基本功的练习。
3.弹奏指法的训练
指法的训练相对复杂。开展指法训练前,教师需注意先引导学生掌握乐谱基本元素;随后引导学生建立起对乐谱的自我理解,并结合已有地弹奏经验选择合适指法予以弹奏。训练过程中,教师需根据学生表现纠正、指导其中的演奏卡顿点。指法的训练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要打破此前的“一指不碰黑键”认知,正确地判断乐谱上未进行标记的指法。一般认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肖邦练习曲》等是开展指法训练的首选曲谱。教师在开展基本功的多元化训练时,还应重视意识层面的培养,确保学生意识到上述三项技能的训练没有前后之分,都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练习,稳扎稳打,才有未来在钢琴及艺术造诣上更进一步的可能。
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地教学需求,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以有效激发,助力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艺术享受。
1.推进多媒体技术应用
新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发展,间接推动了包括钢琴教学在内的整个教学形式改进。高校钢琴教师应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知识,充分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增加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占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趣味性。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后学习中的发展,例如构建学习通、虚拟仿真平台,借助慕课等开源教学资源等,打通线上线下、课上课后的钢琴学习壁垒,为学生自学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整体水平。
2.引入奥尔夫教学法
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课程教育中较为常用。该教学法强调思维的开放性,以自主练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多以点拨指导者的角色出现。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中,学生首先要对这一练习法有初步了解,当在自主练习中发现感兴趣旋律,学生可大胆发挥想象进行加工和即兴演奏。该教学法并不局限于使用对象的单一性,高校学生在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可联合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即兴创作与演奏,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也将逐渐掌握节奏与音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后续演奏水平地提升做铺垫。
3.积极开展集体课
传统钢琴课教学以一对一小课为主,具有因材施教、针对性强的优势,但同样受限于上课形式单一、学生间缺乏沟通的弊病。立足多元化教学理念,高校钢琴教师可考虑引入集体课教学模式。为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可考虑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演奏水平予以分组,对水平相差不大的学生开展小型集体课,将联奏、齐奏、独奏等多种练习方式融会贯通,协助学生演奏时保持注意力集中,提升了每位学生的演奏水平,也直接加深了学生间的情感和协作能力。
集体课开展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加强与学生沟通,在轻松氛围中了解学生对钢琴教学课程的期待,以此作为比对,不断对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加以优化,达到双向教育,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高校教学中,学生往往被赋予更多自由度,课堂学习时间有限。高校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科学地、多元化地开展自主学习模式。
1.培养学生的归类总结思维
钢琴作品分类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作品清晰区分,潜移默化中加强理解。可从以下几条路线加以训练:(1)教学初期,高校教师应考虑到新生在音乐教育水平、教育内容、个人音乐素养等多方面差异,注重对学生的乐感培养,致力于将学生从音阶、练习曲等基础练习阶段,逐步带进感知曲调魅力的艺术世界。(2)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有选择性地讲解不同时期的音乐流派、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等知识,例如古典主义时期的理性、浪漫主义时期对个人情感表达的追求等。过程中教师还可考虑以民族为维度,穿插带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风格作品,例如西班牙风格、美国风格的布鲁斯等,让学生在技能练习的同时,建立起体系化的、全面宏观的音乐流派艺术认知。当学生对世界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掌握,建立起对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风格的认识后,自我归类的习惯将渗透到学生的每次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认知的同时,也确保了演奏实践中对音乐风格、音乐情感的准确呈现。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理论拓展
钢琴理论在钢琴教学与学习中不可或缺,学生对钢琴理论的学习不应止步于了解、知晓,而是要在自学当中将钢琴理论与弹奏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个人弹奏技巧。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协助收集音乐史、钢琴发展史、钢琴家人物传记等相关文献与资料,使学生从多个维度了解钢琴曲,同时教师应发挥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相同曲谱的不同版本以供参照,在对比与背景欣赏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文化多元的发展背景,推动高校钢琴教学加大在文化教育方面地投入力度。考虑到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缺乏文化教育,由此培养的学生所演绎作品也多在情感感染力方面存在不足。对此高校钢琴教师应重视文化教育、拓展教学资源,做到教学思路的多元化。文化教学不仅仅包括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讲解,音乐家所处时代背景故事,与音乐家同时代的艺术流派、文学流派等,都是教师应尽可能多予以补充的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以提高其对钢琴曲的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这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加速、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确保对各类相关文化知识信手拈来,以榜样效应启发学生。例如以往由于钢琴属于西方乐器,教学作品以西方国家钢琴曲为主,学生所能接触的乐曲风格与演奏技巧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思维拓展;教师可考虑在作品选择时尽可能融入流行元素,选择有国风特色的钢琴作品,介绍国内优秀钢琴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同时,借助中西方曲风碰撞促进学生迸发新灵感、新思维,使其在钢琴演奏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形成个人风格、提高演奏感染力。又如教师可布置课前作业,让每位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故事分享和演奏,引导学生主动去挖掘作曲家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作品背后故事,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鉴赏水平,全方面提升学生技能。
身处信息化社会,教师的教学素材和资源选择也不应局限于现有教材,网络上的海量钢琴教育资料,是极具价值的开源教育资源。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网中的钢琴教学理论与实践教育资源,对于开源性的教学资源也要积极开拓,例如全球性的慕课、各类视频网站的优质钢琴教学博主等,均可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有利补充内容。另外,指导学生提升多媒体操作能力和网络学习资源搜集能力,也应作为高校钢琴教学的重要部分。熟练掌握PPT 等多媒体技术,能通过网络快速搜索所需资源,对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师可考虑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布置开放性试题(如何看待xx 音乐流派等),并要求学生以PPT 等多媒体为呈现形式提交,以此训练学生的网络资源搜索及获取能力,提升多媒体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视野,确保学生习得综合技能,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高校钢琴教学落实多元化训练策略的最后一环,即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此前教学质量的评估,也是指导今后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针对现行教学评价的“应试化”特征,高校教师可考虑从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评价维度的多元化予以改进。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即不以结课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指标,而是综合学生日常学习质量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项维度予以教学评价。而评价维度的多元化要求扩大评价范围,即教学评价不以学生成绩作为单项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综合学生学习效果、教研小组及学校管理者的教学评价为一体,建构符合学校实况且有满意可行性的高校钢琴教学评价方式。此外,高校也要重视钢琴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抽调学科领头人、一线钢琴教学教师若干人组建评价队伍,并定期开展先进教学思想的培训,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理念进一步拔高,以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多元化的发展理念,社会趋势和意识风貌的转变也给高校钢琴教育工作带来了启发。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基础课程,钢琴教学更要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形成体系化、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面对亟待多元化创新的钢琴教育工作,身为布道者的高校教师也要致力于提升自我音乐艺术修养,自我更新教学理念,从基础技能、教学方式、自主学习模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落实多元化训练策略,为提升高校钢琴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人才而努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