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音乐欣赏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20

谭佳漪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在现如今的高职院校音乐教学中,已经逐渐提高了重视,这也让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性全面凸显出来。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有着积极作用。而如果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始终以理论技能与基础知识为基础进行教育,长此以往,课堂的教学并不理想,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期间会感觉枯燥无味,教师也不能创新内容,难以及时更新,教学方式十分的陈旧。只有促使问题得以解决,才可以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进而让学生更加喜欢这门课程,优化高职院校欣赏课程的教学质量。践行新课标理念,以音乐素养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打造“增效提质”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可持续的发展。

一、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现状

(一)一味以纯灌输型为主

结合《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明确提出:“音乐实践教学主要就是以审美为基础,进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价值就是在聆听、倾听的音乐活动中,保证提升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进而达到情感共鸣。”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往往会忽视聆听的重要价值,音乐是一门时间与听觉上的艺术。部分教师习惯性的运用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解说,强硬的为学生灌输知识,由此将音乐课堂转变成了知识灌输的主要途径,将音乐欣赏课堂变成了理论、文学、美术、历史知识的综合。在课堂中一味运用知识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强硬记忆。俗话说得好:“语言之末,音乐之始”,由此说明了音乐知识的非语义性。音乐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确定性的,如果教师始终运用这种方式,就会限制音乐教学发展,与音乐核心理念背道而驰,欣赏课俨然成了为他人作嫁衣的状态。

(二)单一的音乐听赏形式

在《音乐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全面渗透音乐艺术,将审美体验融入其中。”音乐欣赏课程中应当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参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发现能力、音乐感知能力的。单一的听赏课程主要就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从而根据课程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为学生简单地介绍,随即为学生进行播放,引导学生聆听,教师不仅没有讲解相关的知识,同时也限制了师生之间课堂的互动,导致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始终都是聆听者。而身为高职院校学生,在此期间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且存在极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表现欲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进行适当引导,就难以感受到音乐的艺术气息,长此以往,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失去了知识学习的体验感,丧失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提升最佳方式。

(三)硬件与资金的投入不够充足

虽然在时代不断的改革与变迁下,这一方式已经发生了全新的转变,但是依然没有提升重视。现如今的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创建了音乐课堂,但是具体的资金投入力度并不充足,硬件设备设施不够完善。而对于音乐处于零基础的学生,如果想要上好音乐课堂,对手无寸铁的音乐教师也具有不小的难度。

二、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程开展的价值

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以学生为本,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此,教师要深入研读,以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目标引领。音乐音响的两个基本属性:没有视觉性、没有语义性。“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得是什么,并不是听者欣赏水平差,因为音乐并不能直接传达视觉性和语义性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解说音乐。音乐是可以任你想象的,可以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让联想发挥作用,体会到自己独特的感受。闭上眼睛,打开耳朵,尽情享受音乐带给你的快乐就是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所以老师要涉猎更多的音乐作品,并筛选出真正能够打动学生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多听多感受,音乐理解何须正确。常规的音乐欣赏课老师讲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然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去找寻答案,而学生觉得自己的联想和老师解说不一样,会失去兴趣。人们依照自己的方法去听音乐、理解音乐,心里难免就会想:“我这样理解音乐是对的吗?作者真的就是这个意图吗?”其实对音乐的理解何须正确。大多数作品,作曲家都没有透露过创作意图,绝大多数对乐曲表现内容的解说,都包含了解说者个人的主观想。甚至很多作品的标题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事实上很多作品标题和内容介绍你是听不出来的。音乐的属性决定了人们对音乐的理解是主观的、模糊的、多样的。而且,就算是演奏家,对同一作品的表达都会有不一样,怎么去要求作曲家。音乐是情绪的艺术,表现了人类内心难以言传的情绪。教师可以试着超越课堂音乐教育,扩大到校园生活,辐射到家庭生活,扩展音乐课的功能。音乐可以调节心理状态,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什么样的音乐调节自己的情绪,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音乐也是想象的艺术,让学生用好奇心探究音乐,感性先行,理性跟进,提升学生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高职院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对策

美是个体的向往,人类对美的追求从未停止,而这也正是音乐发展的驱动力量。音乐相比起其他学科教学而言,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浓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音乐作品鉴赏时,在注意聆听曲调和歌词的同时,结合音乐作品具体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对此,加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加深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调动学生持久地音乐学习积极性。

(一)促进流行元素在音乐欣赏课程当中的融入

结合相关的数据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的知识学习中,更加希望将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在教学实践中,教材是创新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是开展音乐欣赏课程的根本依据。因此,应当紧随时代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创新,保证可以适应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审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需求列举的素材,教师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从而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地进行补充。由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适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欣赏民族歌曲的期间,教师可以不选择选原汁原味的民歌引导学生欣赏。因为原始的民歌演唱方式与学生所喜欢的流行音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说,教师应当从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民歌进行欣赏,从而选择曲调伴奏音乐中包含音乐风格的民歌,由此,可以保证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此期间学会欣赏音乐,保证教学质量。

(二)优化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理念下,高职院校所创新的音乐欣赏课程主要是从听觉出发,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而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已经在各领域当中不断引进,教育亦是如此。身为教师须全面认识到这一设备的意义,从视觉与听觉出发,抓住学生眼球,保证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调动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眼球,保证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歌舞剧或芭蕾舞剧音欣赏期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视频,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确保学生对于歌舞剧或芭蕾舞剧有全新的认识。这样的教学可以彰显出直观性与形象性,明确课堂知识学习的侧重点,长此以往,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善自身知识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展现自己的才能,从而才可以让其音乐欣赏课堂的形式得到优化,提升教学质量,成就高质量的音乐欣赏课堂。

(三)游戏教学,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音乐的学习就是要培养歌唱能力,加强艺术素养的培养。对比于其他学科,音乐教学具有自己独特地教学特点。对此,教师通过游戏教学形式,来增强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在提高音乐作品艺术感染力的同时,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中来,并通过创造力的演绎,更完美地诠释音乐作品内容,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演唱《难忘今宵》这首曲目时,教师可以采用接唱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难忘今宵》歌曲的曲调和意境。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拍肩、拍手等形式打着节拍,更好地去把握了《难忘今宵》歌曲演唱节奏,让音乐课堂更自然流畅、生动有趣,更好的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以此方式将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活化音乐课堂,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音乐教学,能够让音乐教学充满活力,更好地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

(四)适当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融入音乐文化

教师在实际实施音乐欣赏课程期间,应当注重对音乐文化知识的融入,通过所学习的音乐文化知识落实其中,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明确音乐文化的内涵,并且这也是当前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不管是对于哪一个音乐作品来说,其背后都蕴含着一定的创作背景,如果学生在知识学习期间理论知识不够扎实,那么就难以深入掌握音乐传统文化,背后的含义也难以掌握。例如,教师在教学《思乡曲》的期间,应在课堂知识学习中全面为学生讲解音乐作品背后的背景,从而保证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战火连年时代,在欣赏的期间与作品共情,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只有学生自身掌握一定的音乐文化知识,才可以针对音乐进行全面的欣赏,品味音乐背后的内容,达到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其不断丰富。例如,在《歌唱美丽的家乡》这一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辅助学生体会演唱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美好的祝愿的思想,感知这首歌曲的美。对此,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与这首歌曲相匹配的图片或视频,将歌曲场景更完美的呈现。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以多媒体形式将这些图片进行展现,让学生结合这些情境来欣赏乐曲。在图像的加持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更好的领悟歌曲中的意境,帮助学生与乐曲建立一个联系。此外,为了更好落实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家乡的音乐世界,让音乐和学生们的心灵之间产生联系。以此创设情景的方式,辅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内容及精神内涵,获得心灵上地熏陶,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感知与体验,较好地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感知。

(五)教师在班级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都具备自己的个性特点,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实施音乐欣赏教学期间,应彰显出学生主体的价值,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照实际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实际上就是立足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个性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师应从学生差异性出发,创建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提升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就会形成语感,降低教学难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茉莉花》的期间,教师应当依照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科学进行划分,对于能力相对平常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倾听江苏、河北、东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进一步感受到艺术魅力。而对于能力相对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从节奏、旋律、风格上进行对比,明确认识到不同地区《茉莉花》的差异性。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积极学习、有层次的学习,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内容,唤醒学生对民族歌曲知识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对我国的祖国有别样情感,不断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实践中融入时尚元素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紧随时代发展,明确教学所需,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将时尚元素融入其中,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时尚的教学环节。但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时尚元素融入其中,但是经典是永远不能够被取代的。此外,很多的传统音乐作品中还具备一定教育意义,应让学生积极传承。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而依照学生内心发展的实际特点,在此期间融入前卫的元素,紧抓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热情得到全面提升,歌颂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经典,适应现代化地审美观念。例如,教师在教学《三十里铺》的期间,应积极在其中落实流行版本的音乐,可以是布衣乐队的《三十里铺》,这样才可以提升学生知识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记忆。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听一听原本的版本,进行对比,找到音乐的相同之处。学生可以得出结论,认识到两个版本的不同风格,只有这样才可以加深学生的感受,明确认识到两个版本所阐述的不同爱情,全面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深化对音乐欣赏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七)完善课堂教学的考核制度

教学考核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因素,并且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因此,在高职院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应需要教师做好教学考核,注重检验学生的乐理与考核能力,认真观察学生课堂知识学习表现,为学生安排作业,不定期进行课程教学考核,从而掌握学生的知识学习状况,如日常的而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等等,都应当将其落实在日后的期末考核当中,从多方面出发,保证为学生创建更为公平公正的学习机会,呈现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存在的不足,教师应当通过实施分层教学进行改善,全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全面认识到音乐课堂的价值,从而践行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为了全面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方式辅助教学,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时刻关注音乐欣赏教学,找到背后所传递的故事与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教师应从多方面出发,积极组建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保证学生成为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