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广西世居民族音乐表演中的唱腔研究*——以壮族山歌唱腔在传唱中的连续性保持为例

时间:2024-05-20

廖海靖(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京、回、彝、水、仡佬等12 个世居民族,其具有的多样性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形成广西特有的文化底蕴。广西世居民族音乐元素中的“唱腔”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与声乐作品巧妙融合,通过演唱的形式展现浓郁的民族特色。

2021 年习总书记回信给老艺术家黄婉秋的回信中,肯定了“刘三姐歌谣”的地方文化魅力,进一步推动了广西的山歌文化的传承。广西世居民族中的壮族人口比例最多,分布较广,壮族山歌种类较为丰富,不同地域的壮族山歌各具特色。壮族山歌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壮族民间文化的主要载体,反映了壮族社会的审美需要、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以壮族山歌作为载体,推动广西文化建设。壮族山歌文化在广西用歌声唱出了美丽的区域地图,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广西的生活气息,与时代紧扣。

一、壮族山歌在本土的现状分析

壮族山歌的发源地来自田间地头,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表现村民们劳作、生活的场景,其歌词唱出乡村生活的多方面,悠然自得,自信满满。

在我国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里,就有搜集各个地方民歌的记载,通过歌曲,真实地展现山歌在调动壮族人民生活劳作的积极态度,这是现在我们提及的山歌意义。

当下音乐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壮族山歌由于音乐表现形式、曲调风格的单一,面临着日渐凸显的存在危机。从城市到农村,信息化时代的普及,大家有机会接触到更为丰富多样的音乐,壮族山歌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出现了传唱断代的情况,意识上,一部分人觉得山歌的表现形式已是历史的存在,年轻一代的审美偏向于时尚潮流,对于传播地方本土民族文化的责任并不明确,老一辈歌者离世,让壮族山歌出现了后继无人的担忧。如何让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展现其别样的特色?在文化振兴的大环境下,把壮族山歌文化融入艺术创作,创新山歌的表现形式,通过网络平台,激发人民群众学唱的兴趣,唱好山歌。把山歌作为宣传教育群众的工具,使其与时代同频共振,通过本地人的积极传唱,打通壮族山歌文化在宣传教育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壮族山歌的历史文化

壮族人民唱山歌,历史悠久,据记载至少在母系氏族时期就出现了山歌,它是从狩猎、劳动的呐喊声中演变过来的。自古以来,成为难得的一种精神食粮。传说壮族人是通过山歌跟自己的祖先布洛陀对话的,因此,这是一种美好而神圣的交流方式。只要在正常的社会交流过程中都能看到山歌演绎,以即兴创作为主,张口就来。劳作的时候唱生产劳动歌,喝酒的时候唱酒歌,谈婚论嫁的时候唱情歌、嫁歌,伤心的时候唱诉苦歌,逗趣玩乐的时候唱盘歌等。真正意义上地称之为“以歌代言”。现代的壮族山歌主要是在庆典文艺晚会中表演,传达与时代紧扣的人文精神,侧重于文艺作品的观赏性。

三、壮族山歌唱腔的地域特征

壮族山歌由于分布区域方言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地方的壮族山歌都有好几个调子,形成了百余种歌腔,遍及广西6个地区多个县,其中,以百色、崇左、南宁、河池等地区流传较为广泛,其演唱形式多数以独特的多声部平行且交替进行。壮族山歌以区域划分3 种:北路山歌、中路山歌、南路山歌。演唱时均用当地方言。山歌从风土人文和曲调不同的方面展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南路山歌多以二重唱的形式进行,位于广西的南部地区,属于南部方言邕南土语区。其曲调音域跨度大,高亢嘹亮,演唱的歌曲体裁较为短小。武鸣壮族高腔唱法在广西山歌中一枝独秀,“这种高腔唱法主要是指高音区的假声运用。这种唱腔声音的起点位置放得很高,起音从硬腭后鼻处发出,后咽腔着力,使之达到声音高远、结实响亮的效果,声音的张力较大,很富有穿透力,特别是在高山田野处演唱,效果更加好。”北路山歌以多声部的合唱较多,地处广西北部地区,属于北部方言邕北土语区。人数一般为3—8 人,有一人领唱,多人进行二声部和声演唱,演唱音效饱满雄厚。中路山歌则在桂中邕江、左江流域一代,综合了南北路山歌的特点。

四、壮族山歌唱腔在传唱中的阶段性特征

作为世居民族的壮族人民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壮族山歌在传唱的过程中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山歌文化的普及来说,让不同年龄阶层的人喜欢听、喜欢唱、唱出情、唱出意,无疑迎来了传唱的新挑战。

(一)从音乐启蒙入手,以腔润音、以字行腔

壮族地区的幼儿在音乐启蒙上可以从壮族山歌开始。壮族山歌的曲调、体裁丰富,选择性地搜集整理当地短小精悍的童谣作为早教音乐的启蒙首选,编辑成为有地方标识的儿歌歌本,进行教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壮族歌谣文化起到了“静态保护”的作用。所谓静态保护,即以文字、声音、声像等方式对壮族歌谣进行记录、收集、整理。以幼儿为中心的,长辈积极带动歌谣的传唱,对于壮语在旋律中演唱的频率和范围更为广阔。2017 年,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壮族经典儿歌童谣》较为全面地搜集整理了长久以来不同壮族地区的民间儿童歌曲,作者于腾腾、刘静柳对书中每首歌曲进行了插画式的编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不同地域壮族儿歌和童谣的历史文化、歌曲内容,以及附有配套的壮语的范读、歌曲的范唱音频资料。歌曲富于童真,生动有趣,例如书中歌曲《小猫抓鱼》《宝宝睡觉等妈妈》等歌曲,从歌名来看都是在描述壮族孩子日常的玩乐、生活习惯。歌中所唱的语汇赋予生活化、口语化,唱词简短,增添壮语学说的应用性、趣味性。

简单的山歌节奏规整、旋律走向相对平稳型,引导幼儿慢慢地学唱。壮语和壮族山歌唱腔发音有着许多内因的练习,以字行腔,壮语的语调和山歌中的音高、壮语发音的长短与山歌中的节奏,都互相对应变化,更方便在唱腔上拖腔的韵味保留,例如特有的舌根音、喉音、腭化音,只有建立在壮语发音的基础上才能将歌谣表达准确。以腔润字,张口即来的演唱风格让壮族儿歌的语言更富于夸张的音调起伏感,形成自然和谐的音色,与民族音乐的曲调完美融合。作为母语的启蒙,更容易得到孩子深刻的记忆。

在学唱中,通过家里的长辈对壮族民歌的口口教授,既让幼儿学到纯正的壮语发音,用心体会山歌的旋律,又能增强亲子互动,成为老少皆参与的传承、延续,引导孩子热爱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当今,幼儿学语在父母的引导下首选普通话,这对今后的交流扫除了障碍,普通话普及得到推广,但同时也忽略了本民族母语的传承。在很多民族地区,出现了身为土生土长的壮族人但不会说壮语的现象。许多年轻人说,现在会讲壮语的都是老一辈人,年轻人说得很少了,因为担心孩子在今后的语言交流上会出现尴尬的“夹壮”现象,父母辈在孩子学说话之时首先摒弃了本地方言——壮语,甚至认为说壮语是落后的象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走了捷径,但似乎让孩子忘记了本土最根本的能代表自己民族的语言。很多孩子只会听壮语,不会说。久而久之,壮语的运用将会退化,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随之而来的是民族的弱化。但在现实生活中,当地人运用普通话交流时,还是能听到乡音的存在,比如吐气音不准确,舌根音过重等,这都是说壮语时会表现出的特点。说明不学壮语,并不能避免方音的影响。所处的语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发音。因此,我们在不能避免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大环境的影响,让孩子从小接收双语学习。壮族童谣的学唱使孩子既能得到民族音乐“山歌”的熏陶,更能借助于山歌唱腔对方言的美化重新拾起民族宝贵的语言连续传承。如何能让孩子在学唱壮族歌谣的基础上学好壮语,同时将普通话也说好,这是我们面临的棘手问题,通过让孩子演唱同一首山歌唱腔时用普通话和壮语对比练唱,找出其表达韵味的区别,以辩证的方式学习运用。例如普通话的声母清辅音在壮语中一律读成浊辅音,即不送气;舌面音经常会说成擦音;壮语有的喉音则普通话没有等,进行有效的区别归类学说,从而带上旋律演唱,感性地找出其唱腔韵味的不同,这样会直观地让孩子去理解双语学习的要点。

此外,通过山歌的学唱对壮语的语汇、语法表达与普通话也有明显的对比性学习。孩子在小的时候,记忆力较强,且想法简单,可通过感官的学习形成语言习惯,这较之长大后再慢慢去寻找其规律,带有逻辑性地去学习壮语要省事多了。通过唱儿歌的形式让壮语赋予音高、时值加以美化,帮助形成壮语语境。只要有意识地多听多感受不同的语境,带着包容的心态,定将壮语和普通话进行完美兼容,通过唱儿歌的音乐表演形式让壮语赋予旋律,从而让孩子在音乐表演中找到快乐。

(二)壮族山歌原生传唱的规范化

壮族山歌的传唱在部分壮族地区的学校得以重视,部分小学、中学的音乐课或者课外活动,都增添了对地方山歌的学唱,山歌进课堂成为地方教育的一大亮点正在各地普及。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困难。在学校任教的音乐老师,多数为专业科班出身,他们对自己专业知识的教授游刃有余,但并不是所有专任老师都是本地人,这些老师听不懂壮语、更不会说,所以在教唱的过程中,壮族山歌的唱词并不能正确表达出民歌唱腔的韵味,课堂上的壮族学生壮语的掌握程度仅限于会听,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歌传唱的本真。面对如此尴尬的教学,老师和学校都迫切地希望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当地的文化馆可以请壮语老师、壮语播音员进行线上线下的壮语教学和示范、指导,给予老师及时的答疑解惑。通过弥补,相信壮族山歌进课堂的可行性才能真正走得顺利。

南宁市武鸣区是壮族人民聚居地,当地的广西民族高中(也叫广西壮文学校)对于壮族山歌的学唱做到了很好的传承效果,该校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老师带领学生通过采风搜集了当地的壮族山歌,并编辑成校本歌集,作为教材,在课堂进行教唱。该校培养的学生高中毕业后进入高校,很多学生把自己会唱具有民族唱腔特色的壮族山歌作为特长进行舞台表演、传唱,他们是发自内心地喜爱壮族音乐,同时,去发现广西更多壮族山歌不同的唱腔的独特魅力,从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唱到了龙州天琴,激发他们学习壮族弹拨乐器天琴兴趣,更贴合当地壮族山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天琴弹唱表演。通过在中学阶段对于民歌的学唱到进入大学带领同学一起学唱、一起了解自己的民族。这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连续性的优越体现。“广西民族高中”是一所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中学,在2021 年获得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称号。为了将壮族文化更原生地的进行传播,学校还开设了《壮语文》选修课,全面、系统地向学生教授壮语,让年轻人学会听、学会说、学会用。承载着武鸣壮乡三月三的歌圩文化活动的举办,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学生。

在广西艺术学院中,音乐类专业的学生也都加大了对于广西原生态民歌的学习,比如成立了民族艺术系,开设《民族语音》《民歌排练》《本土艺术表演》等极富民族特点的主修课程。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院校,本土民族音乐以壮族为代表重点学习的同时,向其余11 个世居民族进一步延伸学习。他们将各地资深的民歌传唱人请进课堂,口口相传,毫无保留地将民歌演唱的技法教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对民族音乐的原味接纳,创新传承。把原来只有在户外山间、田野才能欣赏到的本土音乐带入到群众当中。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广西民歌节的演出中经常会看到高校的学生向世人用歌声展现别样的民族音乐文化。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获得“广西职业教育表演艺术专业群发展与研究基地”的称号,为了彰显基地的地域特色,在其下设的音乐表演专业中将之前开设的《广西民歌演唱》课程由原先的选修课程修改为核心课程,让其与其他核心课程相互融通。把原生态的山歌请进教室的同时,老师和同学们还更愿意走出课堂来到民歌的发源地去学习。学校每年都会组织有开设本门课程的学生到民歌聚集地进行实地采风实践,为了对民歌进行音乐表演创编,师生们会对当地山歌进行更全面的学唱和了解,通过在当地亲身经历的感受,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背景、唱腔的运用、演唱的唱景,完美再现民歌的演绎。

在普通高校中,壮族山歌文化中从方言、唱腔,正在以不同的姿态渗透各专业的学习,广西的民歌在高校的普及多以欣赏课来开展,通过感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拓展多地域文化的了解,在原有的资源上培养出更多服务于本土的专业型人才。

(三)壮族山歌文化在群众中的传承与创新

山歌文化的传承需要连续性,作为广西人,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学有所成的学子,再到走进社会的奋斗者,都有义务将其发扬。与时代同频共振,山歌文化在广西作为时代的号角在群众文化里充当着宣传教育的重要作用,而打通山歌文化传承路途的“最后一公里”指的就是在本地生活的人积极传唱。人们通过主题性的山歌科普活动,在群众大舞台上向人们进行普法教育、安全教育等,将抽象的法律知识、生活安全常识,用通俗易懂的山歌形式传唱,从心感化当地人遵纪守法,传播壮乡文明。这是壮乡文化与法治文化的高效融合。近些年电子时代高速发展,网络诈骗屡见不鲜,人们外出不便,更增大了老百姓被电信诈骗几率。广西柳州市公安局刘江分局的一名壮族民警通过创立云端,向社会发布了原创山歌《三月三来唱山歌》《你的眼里藏着春天》等,以及如何应对新型电信诈骗的方法。歌曲中运用了壮族山歌唱腔中的声调、装饰音、衬词等特点,例如加入“啰喂”“呐哟”,使得歌词更具口语化。歌曲受到了大众的好评,既弘扬了壮族文化,又让山歌与时代同频共振,赋予新时代的寓意。

山歌在现代传承中会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保留特有的唱腔和曲调的同时,山歌在演唱内容、演唱形式、音乐伴奏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传承。许多本土的音乐创作者也积极地投入到广西新民歌的创作当中,孕育而生出让人耳目一新的民族音乐作品。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广西新民歌也甚是喜爱,但在实际的学唱过程中,感觉实属不易,大多数紧跟时代的新民歌,存在着著作版权问题,传唱的普及率并不高。我们如果想学唱或者进行教唱,获取歌曲的渠道很有限,一是自己根据试听资料记谱;二是互托人情,获取歌谱来之不易;三是以高价购买使用版权。有些歌曲甚至无从知道其出处,出现昙花一现的现象。即使拿到新民歌的歌谱,在学会唱以后,要达到原作品演唱的效果,还需有相对应的音响伴奏音乐,伴奏音乐的版权又与之前的著作版权问题一样循环出现,诸多困难,让想传唱的人摆在了尴尬的处境,也让传承民族文化的心态备受打击。要将壮族山歌文化连续性的进行传承创新,这其中“连续性”的坚持任重道远。

五、小结

在广西12 个世居民族中,有着丰富的原生态唱腔在民歌中畅游壮乡,作为人口最为广泛的壮族,其山歌遍布八桂大地,对其他世居民族的民歌有着浓墨重彩的影响。畅享壮族民歌,把在田间地头里传唱的民族歌谣请进家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学唱。壮汉双语的学习从牙牙学语的幼儿开始,将山歌作为学说壮语的载体,增添了其民族文化气息,更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对于本土民歌的了解,进一步发展到对本民族的了解,这对于壮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阳光工程。山歌走进校园,普及和传承更具系统规范化。学唱壮族山歌的新一代年轻人走进社会,带动的是山歌文化的创新与改革,将山歌文化与时代同频共振,用山歌唱响新生活,新气象。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