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魏月明(西安音乐学院)
音乐表现力是指演奏者表达作品的综合掌控能力。需要结合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重新演奏,并赋予音乐作品新的定义。同一首曲子,即便旋律、节奏完全相同,也会因为演奏者的演奏技法和习惯上的差异,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呈现的效果越容易被听众理解,说明其音乐表现力越强。反之,则说明该演奏者需要多加锻炼,不断提升个人音乐素养。演奏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生阅历,通过阅读与古筝演奏相关的文学作品,欣赏各类型的音乐会,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体会生活。最终回归到古筝演奏中,提升演奏张力和表现力。
音乐表现的核心在于音色。不好的音色,会影响作品的呈现;而好的音色,能更好地与听众产生情感共鸣,为作品增色添彩。古筝的音色是瞬息万变,有白居易诗中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境界。不同的音色,可以体现出不同的音乐情绪,只有明确了需要什么样的声音,才能通过练习,呈现想要的声音。
弹奏古筝时,按照音色性质,可分为点性音色和线性音色。点性音色注重指尖的触弦,通过指关节灵巧地活动,呈现清脆、明亮且饱满的声音,犹如颗颗珍珠散落,声音干净悦耳,常用作表达轻快灵动的情绪和画面。而线性音色更注重手腕的力量,增大了触弦的幅度,将无数个点组成了一条连绵如流水的细线,声音舒缓悠扬,好像低声耳语一般宁静柔美,常用来烘托抒情的氛围和表现情绪。好的音色,从来都是刚柔并济的,要强而不噪、柔而不虚。演奏者必须经过反复地练习和揣摩,才能明白其中奥义。
轻快活泼:最典型的就是人们熟知的天气预报片尾曲《渔舟唱晚》,它描绘的是夕阳映碧波,渔民满载而归的美好画面。这类曲目多用于乐曲快板部分,节奏轻快,氛围活泼愉悦。
温柔抒情:浙江筝版的《高山流水》是乐曲慢板的代表。通过优雅的旋律和舒缓递进的情感表达,呈现出高山巍峨,水流潺潺的优美的意境。
气势恢宏:通常在大型交响乐作品或者振奋人心的音乐作品中,会通过气势磅礴的节奏刻画紧张的气氛或者沉重的情绪。比如在《战台风》中,通过激越的古筝演奏,呈现了台风来临时恶劣的天气和码头工人誓不服输的英雄气概。
学习任何乐器,都要先从听开始,先学会欣赏音乐作品的美。倾听不同风格和节奏的音乐作品,可以积累丰富的乐理知识,还可以分析不同流派的古筝曲目分别有何特别之处。感受音色的明暗和节奏的变化,可以增强初学者的乐感。结合演奏技法和情感的表达,才能丰富初学者对音乐和古筝的认知。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演奏和练习中,发现自身的成长变化和存在的不足,帮助演奏者提升演奏水平,增强演奏技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
传统的古筝弹奏指法讲究左韵右声,左手讲究“按、揉、吟、滑”,右手讲究“勾、托、抹、打”。以上技巧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慢慢积累娴熟。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安排重复指法进行联系,以免影响演奏完整曲目时弹奏速度跟不上去;二是,尽量减少绕指。古筝的琴弦是距离演奏者从远到近声音由低至高的。因此,在指法练习时也要让手指运动遵循这个规律。
在古筝演奏时,也有快中慢等不同的速度。需要演奏者关注不同乐段的速度变化,结合鉴赏和练习,对作品做出改变和调整,以呈现出乐段的速度变化,从而控制乐段的节奏,烘托氛围,传递出相应的情绪。
古筝在演奏中,也有力度的强弱之分,包括由弱变强、由强渐弱,由弱渐强再渐弱、由强渐弱再渐强等不同的力度变化。演奏者要放松肩肘腕,将所有力量集中在指尖,结合演奏速度的变化,调整关节的运动幅度,更好地展现出古筝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在演奏诸如《战台风》这类节奏性强的音乐作品时,通常会用到节奏重音。必须根据标注及时调整轻重音,使得声音错落有致,不至于杂乱吵闹,生动地刻画出音乐所表达的无畏精神和英雄气概。
人在沟通和书写时,为了让听者、读者更清晰地明白自己的意图,要通过停顿和标点符号,将内容划分开。音乐作品中也需要恰如其分的乐句和乐段的停顿,给人以层次感和呼吸感。使音乐表现不至于冗长乏味、不知所云。根据乐段承接型或对比型的标注去演奏。像《云水禅心》前三段的衔接处,前后乐句或乐段中间没有明显停顿,衔接性比较强,就属于承接型。而前文提到的《战台风》,在第四段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停顿和对比,传递的情绪和刻画的氛围都转向舒缓。
陕西是我国古筝的发源地。陕西筝在唐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因而有大诗人白居易在《邓舫张彻落第诗》中写下“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的诗句。尤其在榆林地区,还在沿用左手少用滑颤音,右手主要用拇指食指弹奏的传统古筝奏法。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地区先后涌现出《秦桑曲》《姜女泪》等优秀的陕西风格筝曲。陕西曲目特征鲜明、风格细腻,具有委婉悲怆、注重抒情等特点。
《史记》和《汉书》均有记载,北宋建都汴梁(开封)之后,秦筝随之流入河南,与京都盛行的民间音乐“郑卫之音”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后世闻名的中州古调。河南筝注重左手游摇,追求“以韵补声”,筝曲旋律以宫调式旋律为主。通过变音和旋律延长,使得音色更加饱满有张力,造就了河南筝富有戏剧性、淳朴浑厚的特点。也正因其婉转曲调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得到傅玄在《筝赋》中的“曲高和寡,妙技难工”的精妙点评。河南筝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思春》和《闺中怨》。
早在《战国策》中就有“临淄其富而实,其民无不欢竽、击筑、弹筝”的记载,因此山东筝也被称为齐筝。时至今日山东菏泽的曹县还被誉为“筝琴之乡”。山东筝最初是七老八少的十五弦筝,山东筝擅长抒情,旋律抑扬起伏。山东筝讲究利用右手拇指劈、托、摇、刮,使词曲刚劲有力,滑音干净明快,曲风以刚柔并蓄、纯朴古雅著称,代表曲目《汉宫秋月》和《凤翔歌》。
浙江筝流行于江浙两省,也被称作杭筝和武林筝。浙江筝节律明快、手法丰富,具有风格秀美、含蓄淡雅的特点。浙江筝在演奏时,借鉴了琵琶、三弦和扬琴等江南乐器,独创了“大指摇”“快四点”“夹弹”和“提弦”等技法,代表曲目有《月儿高》和《将军令》。
古筝流传到两广一带,音乐结构和手法上的演变较为明显。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潮筝。潮州筝曲调优美、声音华丽、形式工整,先后流传出《寒鸦戏水》《锦上添花》和《寒鸦落雁》等经典曲目。
此外,还有客家筝、福建筝,和流传到东洋的日本筝和朝鲜筝等流派,也都各具特色。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古筝等传统艺术的追求,上海、江苏、四川等地也都改革制造了精美的特色古筝,也涌现了沈阳音乐学院移码转调筝和上海音乐学院蝶式筝等新的演奏技法。充分了解不同流派的古筝特色和经典曲目,可以帮助演奏者更精准地把握不同弹奏技巧在曲目中的应用,提升整体演奏水平。
音乐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演奏者诉说一番心事,听众理解其用意,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这一场演奏就是成功的。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歌手来演唱,其表达的情绪也会有所不同,古筝演奏也是如此。演奏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的风格特色甚至人物生平,最终加入自身的感悟和理解,才能演奏出鲜活灵动的曲目。
想要从机械性的勉强完成曲目发展到可以充分解读、并重新定义曲目的演奏高度。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专业技巧和较高的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具活力和感染力的古筝演奏作品。例如,对《西楚霸王》中的霸王别姬的选段演奏,首先要用左手滑音,以小臂带动手腕,完成抹、托等演奏技法,以轻柔的技巧,传递出婉转柔和的情绪,烘托出双方的依依惜别和悲怆。演奏者的二次创作必须与原作者想表达的意境相辅相成。如果不经解读肆意妄为,则最终呈现的作品势必会不知所云、杂乱无章。只有将角色身份带入,充分理解角色的处境和感情,才可以将人物的内心更加丰富细腻地呈现给观众。这样的二次创作和重新定义才是真正具有艺术性的演奏,才算得上是升华了作品,丰富了原曲的内涵,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古筝最大的艺术魅力,就体现在悠长深远的韵味上。在演奏中充分展示古筝的韵味,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演奏的艺术感染力。自古以来,中国人无论是写诗还是唱词,都非常注重文字和乐曲的意境及韵味。通俗来讲,就是要通过演奏者的演绎,在指法轻重快慢的切换之间,将听众引入一个抚实若虚的情境,给听众带来唯美的画面感和联想拓展的空间。
不同的古筝演奏流派,都具有代表其特色的吟、揉、滑音等技巧。练习古筝的目的,是为了让技巧服务于作品,支撑作品表达内在情感。除了技巧的娴熟和情感的充沛,演奏者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在生活中发现周遭世界的美好,体会自身与宇宙万物的交流和联系,增强感悟能力,从而将感受通过指尖,呈现出唯美的意境和韵味。其次,演奏者应该多回放自己的演奏的录像,发掘自身的不足。最终在个人努力和他人的帮助下,改正自身的不足,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
在演奏古筝曲目时,通常对演奏者的表情、动作和着装并无具体要求。但如果演奏者的表情怪窘迫、神情恍惚、衣着夸张,势必无法令听众投入地欣赏作品。反之,如果演奏者坐姿端正、神情舒缓、动作收放自如,则能快速将听众带入作品的意境。
结合不同曲目的情绪,演奏者的表情、动作和服化道具,也应当随之产生变化。例如,在演奏轻快的筝曲时,演奏者的肢体动作越灵活,越能带动听众神情放松、释放压力,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表达抒情的曲目时,演奏者要舒展身体、神情泰然,与听众形成良好的情感交流。表现悲伤情绪时,演奏者往往神情沉静、淡漠,呈现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减少对视和大幅度的演奏动作,可以使听众更加专注,与演奏者感同身受。例如,表演《高山流水》时,可以穿着颜色清丽的传统服饰;如果弹的是《将军令》这种潇洒豪迈的曲子,一身戎装配上干练的发型,则可令听众耳目一新。由此可见,古筝的音色特性和演奏技法固然展示了艺术性和故事性。但如果在演奏中适当加入肢体语言,也可以为演奏者与听众建立更好的联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双方产生共鸣,深化听众对于古筝艺术情感的体验。灵动的神情、动作和服化道具的衬托,可以更好地营造出生动灵活的艺术氛围,带动观众感知古筝音乐的美妙,提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体验,给观众留下无限的回味。
舞台的光影设计是为了给演奏者打造良好的演出氛围,增强古筝演奏的艺术表现力。要以古筝演奏的节奏为基础,在乐句乐段划分时切换灯光和背景图案,以达到渲染情绪和加深意境的目的。当演奏进行到华彩段落,可以弱化背景图案,用强追光突出演奏者的精湛技艺。以灵动的舞台效果与音乐中的意境与韵律虚实结合。
古筝等传统乐器与现代乐器的“同室操戈”,也为传统乐器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新旧的结合和次元壁的碰撞,使当代流行音乐增添了更具韵味的音色。近年来,先后产出了诸如《知否知否》和《不染》等经典国风曲目,传统乐器还与说唱这种全新的西方艺术形式产生了多次美好的碰撞与融合,使舞台作品兼具了青春的活力和历史的厚重感。
除了练习传统曲目,参与国风歌曲的演奏,古筝爱好者们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化复兴之路:不拘泥于艺术风格,尝试各种曲风。使用古筝和其他传统乐器演绎国内外的各种经典音乐,保留古筝传统的五声音阶和在演奏技巧和音色上的独特风格,对经典曲目赋予新的生命力。2019 年,某留学生就在法国街头先后用古筝演绎了中国“电音鼻祖”《云宫迅音》和美国电影速度与激情的主题曲《See You Again》,引得无数外国游客驻足聆听,在国内某短视频平台也获赞近三百万。
早在1991 年,潘海鑫和潘海伟两兄弟就研制出了名为新型转调筝的新筝。不仅保留了古筝右侧的五声音阶弦列,还在筝琴左侧增加了西洋乐器的七声音节弦列,使新筝备齐了十二个平均律,解决了传统古筝音律缺失、转调困难的问题。直至2001 年,国家一级筝乐大师王天一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了数十集的名为“中国新筝艺术”的大型电视讲座。并于次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了新筝作品音乐会。这标志着新筝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具有真正实际应用价值的乐器出现在艺术舞台上。
如果说,古筝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精良工艺和艺术造诣,那么新筝则是当代中国人在音乐领域的一张新名片。大胆改进古筝缺陷,成功制造出兼具古韵和现代演绎需求的新筝,充分拓展了筝琴的艺术表现力。之后的20 年,王天一教授还先后带领东方女子古筝新筝乐团前往十余个国家慰问演出,还在布达佩斯国际艺术节和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过专场演出,使新筝逐渐从中式新乐器走向国际化。
古筝由秦汉时期流传至今,中间有过多次的兴衰和迭代。正因古人在古筝演奏技巧上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才得以发展出今天流派各异、曲目众多的古筝演奏作品。因此,想要在21 世纪的今天进一步提升古筝的音乐表现力,就必须通过大胆创新,结合国内外各种乐器的演奏技法和制琴技艺,不断提升古筝的音域和艺术张力。
结合古曲《临安遗恨》来看,其不仅取百家之长,兼容了各大流派的演奏技法;还创新习得摇指和扫摇等全新的激发,并逐渐形成了浙江筝派的点指特色。而且,《临安遗恨》串联了长摇渐强、慢板滑音和快板等演奏技法,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古筝的艺术表现力,也为后世古筝演奏不断创新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现代流行音乐和古筝的融合中,演奏者们也逐渐在古筝选段中增加了强有力的节奏和多种乐器的协奏的模式,去丰富作品的层次,使得声音更加饱满富有层次。
古筝作为我国传统乐器,在新时代以全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通过与多种乐器的配合,打造了多首脍炙人口的古风歌曲,其中也不乏与新型艺术跨次元呈现。通过改编、跨界演绎等形式,可以为古筝吸引来更多优秀创作者的目光,从而激发整个行业的创作热潮。全面打造适合新时代艺术特点和古筝特色的全新曲目,让各类音乐风格的爱好者们欣赏古筝之美。相信在未来,古筝等传统乐器在曲风和演绎手法上,还能有更多的可能。而中国的传统乐曲,也可以随着国乐的复兴,再一次被发扬光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