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研究

时间:2024-05-20

郭美瑄 周向莉(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琵琶演奏是一门特殊的艺术表演。乐手情感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不仅能打动观众,使欣赏者共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哺演奏者本身,使其在音乐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中国古人认为:“乐之有情、壁之若肌肤形体之情性也。”(《吕氏春秋·侈乐》),“形体有处,莫不有声,声出于和,和出于适。”(《吕氏春秋大乐》)。这证明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辈就发现了形体与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琵琶泰斗刘德海先生所演奏的音乐之所以使世人为之倾倒,业界为之叹服。除去先生出神入化的技艺与空前绝后的创作才华外,更是他那富有内涵的音乐表现力实现了内在情感与外在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

由此可知,音乐表现力是评估一位琵琶演奏员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然而,现阶段虽有许多优秀的琵琶乐手具有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理论知识,但在实际演奏中,却往往折戟,无法引起观众们的共鸣,简单来说就是比较缺乏音乐表现力。这使音乐中蕴藏的情感无法很好地传递给观众,也更无从谈起调动欣赏者的情绪,使其沉浸在乐手塑造的音乐意境中了。因此,在日常的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与体悟,探究了琵琶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内涵以及影响音乐表现力的因素,希望能够为各位乐手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琵琶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内涵

音乐表现力,顾名思义即是指表现音乐内容的能力。在琵琶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具体内涵是指在学习一首作品前,演奏者首先对其进行深入的创作背景分析,或通过作曲家采访报道,或通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对此作品所描绘的景物或情感,在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身个性化的演奏方式将其呈现出来,给予听众美的体验。由此可知,音乐作品内容表达的深度、对听众的感染力取决于演奏者音乐表现力的强弱。

乐手在技艺娴熟的基础上,其音乐表现力越强,其所表现的音乐内涵越丰富深刻,也就越能引起听众的共鸣。例如,高微老师演奏的《草原小姐妹》,仿佛让人来到了故事发生的那片大草原,瞧见那对小姐妹蹦蹦跳跳的可爱俏皮,听到暴风雪来临后,她们的勇敢担当;陈音老师演奏的《山之舞》,仿佛让人一瞬来到贵州,融入当地载歌载舞的少数民族同胞中,感受他们的热情与纯朴。这些无疑都体现出了演奏者出神入化的音乐表现力,也与老师们丰富的演奏经验分不开。

不过或许在这里,有读者会生出一个问题,那便是“我”已具备一定的演奏经验,但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无法将音乐情感传递给观众,使其有所共鸣,这又是为何呢?若想回答这个问题,还需归到音乐表现力中来讲,即演奏者在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舞台经验后,应重点培养自身的音乐表现力,方能在演奏效果上实现跨越,提升自我的演奏水平和整体音乐素质。

二、琵琶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因素

(一)教师因素

琵琶音乐是一门极具熏陶力与感染力的艺术,对孩子们精神的塑造有着积极影响,它也逐渐成为中国人心中极具修身性意义的乐器之一。尤其对那些注重孩子多方面能力培养的家长来说,学习琵琶不仅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亦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但在现阶段的琵琶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运用教材来带领孩子们学习,在对一些其他的音乐基础素养教育上难免有所缺失。这不仅有碍于教学效率,亦会误导孩子们形成只需学习好教材就万事大吉的学习理念,更勿提音乐表现力地培养了。

其实,不论是学习艺术还是文化,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无时无刻不在向孩子们灌输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因此,从事教育行业的成年人们更应谨慎负责,全方位地考虑孩子学习的需求。如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对此类学科的兴趣以及运用何种手段辅助教学,能够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

(二)学生因素

在琵琶教学中,除去教师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影响因素之外,学生自身的心理与素质也是影响其音乐表现力的主要因素。其中,在暂且不谈技术能力的前提下,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现场应变能力以及演奏心态等均是影响其音乐表现力发挥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一位优秀的琵琶演奏员需掌握以上提到的各项能力,并至少在其中一方面有所突出,方可完成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奏。

同时,琵琶演奏尤其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假如学生在舞台上出现严重的怯场心理或因出现短暂失误停顿、心态慌乱失调难免会影响整场琵琶演奏的效果。毕竟过度的紧张、怯场或心理素质较差会造成学生演奏动作的僵硬与不协调,进而影响演奏中的速度、节奏、力度等等,最终导致呈现在舞台中的琵琶演奏状态不佳。

三、如何提升琵琶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

(一)掌握作品背景

琵琶演奏是乐手根据音乐作品内容进行二度创作的艺术。也就是说,在进行二度创作前,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与内容以便接下来做以深刻的演奏诠释,是乐手弹奏的首要任务。而这也是提升乐手舞台音乐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毕竟唯有在了解作品背景与内容的基础上,乐手方能顺沿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与心理,对音乐作品进行个性化的二度创作表演。现实中,一些演奏者不顾作品背景与内容,对乐曲进行较为随意的演奏诠释,这种行为无疑是不可取的。

无论是传统作品还是现代作品,乐手都应以求知的学习态度,辅以各种手段对乐曲诞生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蕴藏于音乐中的情感加以充分了解,即是指在上手演奏前,乐手需对作曲家的信息、作品创作时间背景、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以及发展演变的历程(有些音乐作品有许多版本,历经多位作曲家的改编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不同)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础上,演奏者方可谈演奏诠释与二度创作。

在此,笔者以从内容上便可了解作品创作题材的乐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例,在初步掌握了作品的基本信息后,演奏者便可对乐谱进行下一步的分析,通过读谱来做好技术与情感方面的准备。对此,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进行。首先,在拿到乐谱时,演奏者先从整体入手,对乐曲的段落进行划分,然后再将每一段落细致划分为乐句,甚至将每一乐句细致读到每一个音符。在对作品进行细腻剖析后,相信此时乐手已初步掌握了每一部分的演奏要点,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信息整合,将各类分解的演奏要素汇总,达成对整首音乐作品的认知。

如由林石城先生整理的古曲《霸王卸甲》,通读全谱后,乐手便可发现在每一段落前均有小标题的指引。全曲共有十一个段落,结构层次清晰。这些小标题便是乐手进行演奏要素分析的极佳切入点。

(二)针对性训练琵琶演奏基本功

近年来,在当代琵琶艺术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负面问题。例如,部分教师与学生急功近利,忽视了基本功的重要作用。然而,学生唯有在奠定了扎实的音乐功底后,方可为其以后的琵琶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基本功是音乐表演的基石,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但目前,由于部分教师在琵琶教学环节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初学之际便对基本功的训练有所松懈,在进入高校琵琶艺术专业进行学习时出现演奏基础参差不齐的状况,甚至有些学生因音乐基本功不够夯实其学业进度停滞。

由此可见,技术是音乐表演的必要前提。学生如无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底,就很难将琵琶音乐作品中的内涵与情感,通过左右手的协调配合演奏诠释出来。当然,学生练习基本功的过程也并非是盲目的、机械的。教师还需根据学生个体的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排训练。如学生的快速功夫不到家,教师便可针对性地选择一首练习曲,让学生跟随节拍器从慢练起一步一步逐渐上速度;如学生的轮指均匀度欠缺,教师便可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练习曲来增强力度欠缺的手指指力;如学生在乐曲中的某类技巧不够娴熟自如,教师便可在找出熟练度为何不足问题后,针对性地为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从而通过师生齐心努力来弥补学生琵琶基本功底的缺失。

(三)全方位积攒舞台经验

目前,常年活跃在舞台上的琵琶演奏员们演出经验丰富、演奏质量颇高。然而从目前在校或是初出茅庐的琵琶乐手舞台效果来看,情况又有所变化。很多时候,此类演奏者对乐曲的掌握已较为娴熟,于台下的实际演奏效果也颇具感染力。然而,一旦置身于舞台进行表演时,此类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又不甚理想,缺乏音乐表现力。这便是乐手缺失舞台经验所导致的。

受多方面原因影响,演奏者在学习期间并未接受过充分的实践锻炼,积攒起足够的舞台经验,因此面对不同的演奏环境易产生一定的怯场心理,如紧张、焦躁甚至崩溃。而这些因素家则深刻地影响着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与舞台发挥水平。因此,乐手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需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前提下,积极找寻艺术实践的机会,全方位地积攒舞台经验。

当然,除去上台表演,乐手亦可在台下细心琢磨各位演奏家们的表演视频,学习他们的舞台风范和演奏神韵。在有艺术实践的机会时,不要忘记提前使用各种拍摄设备录制演出视频。在演出结束后,反复观看以查漏补缺,并在台下予以针对性的训练,争取在下一次演出中加以完善。

由此可知,演奏者在日常的练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还要善于思考,多观察多反思。在此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总结以弥补不足,这样方能有效率地提升自我的整体音乐表现力。

(四)培养深度感知能力

大多乐手的音乐表现力并不在某一瞬间开窍,然后达到其音乐表现力的巅峰。多数演奏者需要经历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来感知音乐作品。如上文中提到,在演奏一首乐曲前,首先要对作品的时代创作背景以及它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将个人理解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方能顺沿作曲家创作的大思路,贴切地表达出乐曲蕴藏的内涵,进而赋予它丰沛的感染力,使听众共情。

因此,在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表达音乐作品修养的训练。琵琶艺术是多种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性艺术。这就要求学生于台下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修养,从其他艺术、其他文化中汲取营养,沉淀自身以获得更多角度更多层面对自然、对生命、对这世间万物的理解与感悟。而当演奏者具备了丰富的文化修养时,方能深刻体会到音乐作品的精髓。演奏者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只要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改变演奏者的审美观和演奏水平,最终提升自身的音乐表现力。

(五)培养音乐想象力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乐手在琵琶演奏的过程中,无法为听众提供音乐具体表现内容的画面表演,但可通过声音架起演奏者与欣赏者之间的桥梁。因此,“传递”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需要演奏者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当然,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前提是使其先具备“聆听”的能力。聆听,在琵琶演奏中意指耳朵在接收到自身左右手奏出音响效果的同时,对其有一个评价反思的过程。比如,弹至一个需弱奏的乐句,耳朵需对手上反映到大脑听觉系统的音响做出评定:它是否符合了乐手内心的追求和期待。如果没有符合,问题出在哪里。需要有这样一个反思的过程,才叫作具备“聆听”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还需针对“传递”,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即乐手在看到谱面进行实际演奏时,需在掌握作品背景的前提下,根据节奏旋律结合自身想象力化抽象为具体,将音乐转换为作曲家所描绘的景物或某种情感。如在演奏《西风词》时,弹至“la-sol-mi”,乐手可在脑海中想象出秋日西风吹过,树叶纷落的画面;在演奏《律动》时,弹至第二段落,乐手可在脑海中想象出一枝柳条于风中摇摆起舞的婀娜场景;在演奏《昭君出塞》时,弹至第一乐句,乐手可在脑海中想象出王昭君身披嫁衣拜别故乡时,那坚定而又悲痛的心情。这些画面或是情感都因演奏者跟随音乐律动起伏,而引发的联想,即音乐想象力有关。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帮助乐手迅速地进入演奏状态,体会作曲家的创作心情与表达意图。可以这样说,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必然拥有丰富的音乐想象力。

(六)培养音乐的二度创作能力

琵琶演奏是乐手基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大框架下进行二度创作诠释的表演。时代在进步,琵琶音乐作品也在不断发展。想成为一位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在舞台上具备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就需紧随时代脚步,于演奏诠释中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简而言之,就是提升自身的音乐二度创作能力,即创造力。如刘德海老师革新了琵琶技巧里的正反弹系统,同时,创新了一系列如大指按音、山口拨弦、相角揉弦等技巧。这正是由于刘老师在其音乐的爬坡路上不断摸索琢磨,对传统的演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现代审美情趣完美结合并进行创新,为作品注入属于新时代的活力,才取得了这一系列成就,奠定了琵琶界泰斗的地位。正是因为刘老师优秀的音乐二度创作能力,我们今日才能聆听到如此动人心弦的琵琶作品。由此看来,琵琶演奏也应着重培养乐手的音乐二度创作能力。因为演奏者不仅要将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呈现在舞台上,还应融入自身的理解,将其转化为具有个人特色、个人风格的表演。那么,怎样才能提升乐手的音乐二度创作能力呢?笔者认为,演奏者不妨先从模仿开始摸索,向业界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前辈们学习,或是通过观摩视频,或是通过阅读前辈所撰写的文章、音乐评论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模仿某一位演奏家前辈的舞台风格及音乐表现力,并通过日常大量的练习真正的“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演奏者不仅在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与演奏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摸索并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推进,素质教育也在不断发展,音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那么,在实际教学环节的施展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艺术表演者而言,音乐表现力影响着其舞台演奏的呈现效果。因此,在琵琶教学中,教师更需充分重视对学生利用表现力的培养。

对此,琵琶教师可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与辅助手段,分别从音乐作品背景分析、基本功针对性训练、舞台实践锻炼、音乐感知能力、音乐想象力以及音乐的二度创作能力这六个方面入手,将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贯穿到琵琶音乐情感与琵琶演奏技术的教学中,以达到提高学生琵琶演奏音乐表现力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