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彩调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建设研究*

时间:2024-05-20

陈红

现如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让人们认识到口述历史的独特优势和积极作用,其不仅能补充原有历史文献资料,而且可以对传统历史观念进行优化,也属于历史学的基础组成内容,其所展现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明确了非遗传承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未来建设发展中,基于不同类型的文化内容,构建口述史数据库至关重要。彩调剧既包含了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又有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是一种极具生活色彩和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为了保障这一内容可以被传承和宣扬下去,本文根据其所展现出的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如何构建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

一、认识彩调剧

彩调剧作为广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历史已有300 多年。了解其所包含的形式和内容可知,不管是表演艺术还是唱腔旋律都极具生活色彩和区域特色,因此,也被人称作为快乐的剧种。在以往,这类剧种有不同的叫法,如调子等[1]。一直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在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彩调剧。这一剧种在表演时会运用一答一问的方式,来呈现农村生活中的男女之情、四季事物以及劳动生活等,整体表现形式通俗易懂,且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近百年来的传承和推广中很受大众欢迎。同时,表演者最常用的道具就是彩金、彩带以及彩扇,这三者也被叫作彩调剧的三件宝。

除此之外,所有剧种在表现人物特征的同时,还会具有独特的音乐和腔调。中国戏曲唱腔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曲牌体,另一种是指板腔体。彩调唱腔分为版、腔、调三大类,不仅旋律流畅优美,而且容易理解和学习,且可塑性极强。而在所有剧种中都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比如说,京剧当中的梅兰芳,安徽黄梅戏中的严凤英等,彩调剧中也具有代表性人物,如刘三姐的扮演者傅锦华等。

二、文化遗产及传承人

西方在人类学研究中针对文化素材传承的研究要比我国更早,其主要体现在民俗学当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继承等方面。从本质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传承,这一作用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认可和支持。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非遗的保护公约中提出了明确的传承性质,而我国也在实践发展中针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管理制度,并将传承与持续发展观念融入各个环节[2]。由于非遗属于群众记忆,其在很多领域中都需要经过传承人,以口头叙述的方式进行传递和延续,比如说,表演艺术或口头文学等,因此,口头传授者和传述资料都将是重要的保护内容。现如今,大部分科研学者想要将口述史理论及其方法用作非遗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手段,而结合实践发现其在传承保护工作中展现出了积极作用。例如,冯骥才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田野调查法属于传承非遗的有效方法,主要载体是传承者,也是整体管理保护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承人和访谈者进行对话沟通,讲述自身经历或家族传承的过程,由此构成的传承历史将成为民族文化遗产和非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资料。换句话说,传承者提供的口述史对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基于传承人口述史构建完善的数据库。

三、如何基于彩调剧构建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

(一)合理采集数据库资源

为了掌握更多与彩调剧有关的传承人口述史信息资料,在构建相关数据库时,必须要从两方面入手进行合理采集。一方面,要掌握与彩调句有关的基础信息。具体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传承者的基本信息。比如说,他们的姓名、性别以及籍贯民族、户口地址等;第二,口述访谈背景。这一内容是以口述访谈进行的语境,能方便人们更多了解与彩调剧有关的非遗信息[3]。常见内容有项目名称、所处地区以及存续状态、整体特征等;第三,口述访谈的实录。这一内容属于传承人口述史构建数据库的核心内容,其中涉及传承者口述的学艺过程、传承故事等;第四,访谈有关信息。其中包含访谈的次数、时间以及长度等。除此之外,在采集口述信息时,还要注重编写有关访谈的摘要信息,记录访谈过程所得到的感受等。另一方面,要收集与彩调剧有关的原始信息,比如说,传承者口述史的转录抄本、图片资料以及艺术作品等,同时,也包含传诚者的曲谱、奖品奖状等内容。

(二)科学储存数据资料

在大数据时代,要想在数字环境中将信息资源储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重要的是解决信息资源的异构难题[4]。换句话说,就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视频、音频以及文本等。这样不仅能获取标准且统一的资源格式,而且可以方便用户去搜索和应用。一方面,要构建标准化的分类体系。彩调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的资源分类要按照不同性质进行划分,因为传承人口述史的主体属于传承人,其本质目的在于展现传承者所累积和承载的民间文化和传承经历,所以其标准设置并不统一。按照我国非遗项目分类情况分析可知,彩调剧可以分为民间文化、传统音乐以及传统戏剧、传统舞蹈等多种形式,最为关键的在于要为数据库设计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要提出统一的资源描述标准。传承人口述史数字资源有多媒体、视频以及音频等多种形式,针对这些内容提出统一化的描述标准,可以为后期系统资源共享提供基础保障。美国在研究数据资源描述时,针对静态图片、音频等不同形式选择了专业化的数字设备,并提出了实际操作的指南性文件。比如说,美国佛蒙特州民俗中心提出了《音频领域录音设备指南》,这一内容明确规定了口述史的数字录音机选择原则。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在处理不同类型资源上的数据指标是有差异的,所以,我国在制定资源描述标准时,要在借鉴学习他国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合理设定。

(三)全面管控数据库资源

针对彩调剧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资源管理工作分析可知,不管是资源的收集贮藏还是传输和应用都必须要提出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并按照分级处理和集中管理等原则,对彩调剧的数字资源进行全面管控,以此确保构建数据库具有储存和管理的有效功能。对彩调剧传承而言,数据资源的管理模块主要分为资源管理和用户管理,前者主要处理资源的创建、录入以及描述等操作,而后者主要管理用户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如说,查阅用户评论、了解用户基础信息等。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管控数据库资源,系统建设管理人员可以运用Web2.0 技术为资源和用户交互提供技术支持,并为用户设计上传、下载以及文献传递等个性化服务,促使用户在积极参与彩调剧数字资源收集和发布工作的同时,构建多样化的学习小组和研究团体,以此,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彩调剧这一非遗文化。

(四)考量数据库知识产权问题

因为彩调剧的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涉及多方利益,如传承者、访谈者以及储备机构等,因此在实际管理和收集时必须要注重收集和处理相关法律伦理问题。根据本文研究调查的彩调剧传承结果分析可知,其涉及很多世代相传的口述史信息,这些内容并不涉及版权或知识产权等问题,所以,相关资料可以对外公开并共享应用。而像工艺技术等具有传承性的内容在收集和应用时,会影响部分个体或群体的风俗、机密等,因此,具体的制作流程或工艺并不能对外公布,而是要根据不同用户提出的安全加密等级进行限制性操作。可以学习借鉴美国提出的知识共享组织来处理这一问题。这一共享组织系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提供六套组合许可协议,其中,分别包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以及禁止演绎、相同方式共享四个元素,且每一个许可协议都涉及基本权利和限制条件,并为用户提供了普通、法律以及原数据这三种表达方式,能用于数据库用户不同情况下的使用目标。这一系统设置不仅满足了非遗文化的传承需求,而且能让人们更为清楚的了解和参与彩调剧传承,并可以从基础上保障传承者口述历史的版权效益。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非遗传承知识产权问题培养更多具有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注重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入手构建更为完善的保护制度,这样不仅能保障彩调剧及其数据库建设工作有序进行,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广与宣扬彩调剧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承人口述史数据库的建设为彩调剧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参与数据库建设的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要明确认识到,这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且复杂多变的工作,必须要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与各地有关部门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完善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彩调剧这一独特的非遗文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