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晓阳
博物馆可以对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开展征集、典藏、陈列展览,其中,陈列展览能够给人们提供知识与文化教育,发挥出文化传播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数字媒体诞生了,这为博物馆陈列展览提供了新的手段。科学地运用这些信息化手段,可以全面且直观快速地传达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展览展示效果,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更好地发挥文物的价值,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的作用。
文物是珍贵的文化资源,需要严格的保护,故而相关部门对文物陈列展览作了严格限制。比如,一些易于损坏的文物无法陈列或长时间陈列,字画等应轮流展示,在陈列过程中对温度和空气湿度等要加以严控,确保展柜中有合适的微环境。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参观人员仅能够观赏到文物的一部分,或在不便的环境中参观,影响到了文物价值的发挥。
第一,观众对文物感官单一。以往的博物馆展品陈列仅能把视觉信息传递给观赏人员,听觉与触觉等信息传播受限。部分博物馆为了更好地把信息传递给人们,一般会选择创建演播室,且聘请演员来表演,如此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成本都很多。对传统陈列技术来说,把涵盖视觉的所有感官信息传递给观众有着很大的难度。
第二,仅能静态展示。假设要陈列的内容有动态性,传统的陈列技术就难以实现该要求了。比如,要展示某个文物的制作过程,图版等形式就很难把其生动且详细地展示出来,让观众理解自然也有困难性。
第三,观众参与度低。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常常是把文物信息以单向传递的方式加以传播,人们观看展览时,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挑选信息,处在被动地位,且还不能实时反馈信息。这种单向信息传递方式不具备针对性,传递的信息和观众期望得到的信息缺乏一致性,不能充分满足观众对文物信息的需要,长此下去,观众很难再次对文物产生兴趣。
第四,无法展现文物原生环境。文物原生环境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学术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加深参观人员对文物的了解也有重要帮助。可是文物通过发掘与运输到达博物馆,原生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文物被孤立了起来。
第五,很难展示出细节部分。在进行展品陈列时,只可以把大概的外貌呈现在观众面前,对那些细节部分难以充分展示出来,比如,文物的内部结构、书画的题跋落款等。部分小型且精致的器物,在以往的陈列中,要想把细小的花纹和雕刻细节等呈现在观众面前基本上不可能。
第六,陈列内容更换缺乏便捷性。按照传统的展品陈列方式,文物选取和布置结束以后,要想更换难度大、成本高,通常很难轻易更换,因此,陈列展览容易内容陈旧,跟不上形势。
(1)把各种感官信息综合传播。在传统的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最常见的就是视觉信息的传递,而数字媒体的运用可以把各种感官信息综合传递出来,不再单单局限在视觉观看层面。观众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能够用手去触摸,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感受。
(2)提高观众参与性。在过去,博物馆对展览品进行陈列展览的时候,通常是把文物信息单向传递给观众,观众被动接受即可,和观众之间缺乏沟通互动。但是,数字媒体就不一样了,该种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观众互动性。观众通过积极参加互动,能够把原来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从而提升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可以全面展示文物信息。在博物馆对文物资源加以展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合理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可帮助观众从多个角度观看文物。比如,三维全息投影、旋转展示、随意切换等,有效解决了传统陈列展览对展品只能静态展示、只能展示一个角度、只能展示外部而无法展示内部等局限,可以把文物从里到外、从前到后、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展示出来,给观众带来全面全新的感受,大大增强观众的体验感。
(4)可以加强文物细节展示。博物馆工作人员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文物进行虚拟化,并且将文物的某一部分放大,使观众可以对文物的细节部分有清晰的观赏,从而有更好的观展体验,对文物的精妙之处有更深的了解和感悟。
在博物馆陈列展览过程中,如若要充分突出文物传递出来的信息内容,增加和观众间的互动,加强观众的体验感,就需要科学采用数字媒体技术,其中之一,就是巨幕投影,其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运用频率较高。该种技术就是通过多个投影系统,构成多渠道显示系统。和一般的标准投影系统相比较,巨幕投影有着更加广阔的视野以及尺寸,而且在分辨率与冲击感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优点。其对投影画面拼接的时候,可利用多种手段,有效处理好画面缝隙问题。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利用巨幕投影等数字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给观众带来震撼感受。
在现代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借助数字媒体技术,能够将虚实空间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在这之中,虚拟空间必须要和历史实际情况相符,而且还应当激发出观赏人员的想象力。借助数字媒体虚拟空间,可以充分把文物资源背后的历史故事还原出来,继而运用新媒体语言进行文物资源内在涵义的解读。
比方说,中山舰史迹陈列展览,博物馆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给观众展示有关数字电影和舰体制作过程等,再现历史场景,营造历史氛围,为观众讲述历史故事,提供相关知识,从而加深观众对文物的印象。
不一样的数字媒体技术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博物馆陈列展览在使用数字媒体技术时,应当全面分析数字媒体传播新方式,接着根据分析结果挑选合适的场景展现出来,让展品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能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而场景复原技术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投入到观赏中,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展品渲染力。比如对于与三国历史有关的博物馆展览,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一些历史场景复原,并通过VR展示出来,让参观者可以通过VR 设备沉浸到虚拟场景中,感受相应的历史场景。比如赤壁市博物馆中的《赤壁鏖战》陈列,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复原赤壁之战的一些场景,并且与展览陈列的文物形成对应,增强参观者的体验感受。
所谓多点触控,就是计算机允许用户使用手指触点的方式,对计算机加以控制,同时进行简单的操作。多点触控设备一般是由影幕设备、触控板、可触摸显示器构成的。其关键是经过软件识别的方法对用户进行的触点行为加以反馈。在博物馆进行文物陈列展览的时候,通过合理使用多点触控技术可以把博物馆里面的文物以数字化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一些博物馆将自己馆藏的文物资源运用显示屏呈现出来,同时支持多人操控,显示屏变化频率是每四十秒一次,与此同时,可以一并对不相同的内容加以展示,用户能够经过点击不一样的内容观看文物信息。
数字媒体发展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全息投影技术,这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也称虚拟成像技术。通俗讲,就是利用光技术,先记录物体各个角度的信息,最后,把这些信息三维立体地呈现给大家看。这种立体视觉的呈现,让人感觉物体就在身边,美轮美奂,观众能真正体验虚拟与现实的双重世界。在举办圆明园四十景图文化陈列展览的时候,就通过科学使用全息投影技术,把西洋楼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喷水的画面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陈列展览的生动性,而且也增加了陈列展览的趣味性,使人们如身临其境,体验到了虚实之魅力,领略到了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之魅力。
数字媒体技术之一,就是4K 超高清技术,通常来说,4K 像素点为800 多万,像素点多,那么表示画质就更高。在博物馆进行文物陈列展览的过程中,科学采用4K 超高清技术可以让观众更清楚看到展览品。像以往观众看不到的细节部分,运用超高清技术就可以全方位展示在人们面前,人们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到作品,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展览之中,借助超高清技术,把我国宋朝时期彩绘木雕观音坐像以三维虚拟程序,运用分镜头动画突出细节部分,基本将其真实色彩全部还原,使细节展示愈发清晰,得到了人们的好评。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探究,可以了解到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倘若仍旧使用传统的陈列展览方式,很难将文物内在部分、细节部分和文物全貌等展现出来,并且不利于博物馆可持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传统陈列展览手段的不足,增强陈列展览表现力、感染力,增强观众体验感,加强文物文化信息传播,推动博物馆更好地发展。当然,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在文物陈列展览的运用上,既有运用不足的问题,也还有一些运用不当的问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持续探究、不断改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