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宋一帆
《二十四诗品》是一部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它承继了许多古人的美学思想,以自然淡远为美学基础,包含了诸多经典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这就使这本著作既在当时文坛极受重视,又被后世极为推崇,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此本著作将诗的种类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每组又以四言诗句加以概括,用种种不同的形象来比拟,表达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其实二十四诗品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诗歌批评标准,在诸多艺术作品面前,它也可以成为其鉴赏的艺术手段之一。在这里我主要想就绘画上谈谈我对这一品的理解与感悟。
自然一品在原文中是这样讲的“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雨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其实基本的意思就是,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任你随手就可采摘,不需要想方设法的去摸索,去书里核对什么标准。顺应自然的内心去写作,和心里的题旨一起升华,就能着手成春。就像花儿适时开放,又如新年伊始,岁月更替。真实的去描绘生活中得到的真切感受,勉强用华丽的词藻去堆砌,即使好心的美化也会让作品陷于窘困。索性去深山之中享受自然充作莽林野老,雨过天晴之后采集野萍。只要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然中去,就如同天体默默地运行,自然也会带给你无限的灵感。在我看来此品写的就是用自然的心胸创造出的自然的境界,以及自然的表达。此品体现着作者对自然之境与人格之境的向往和追求,渗透着人与自然的美学气息,这是中国传统美学当中的自然观,强调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的创作境界。而自然一品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我想便是回归本心,以真实的情感真诚的去描绘生活中的感受,以自然的本性去进行艺术创作。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本科时期我们壁画系师生去敦煌莫高窟写生的时候,当我看到北魏时期的壁画(图1),那种原始的自然的冲击力,带给我的视觉震撼。虽然相比唐代壁画的色彩瑰丽,场面宏大,北魏时期的壁画显的有些笨拙与粗糙,人物造型简单,色彩也没有那么鲜明绚丽。可是他们下笔却是多么的生猛有力,情绪是那么的激烈饱满,真是高古遒劲,神采飞扬。其实简单了解一下这个时期的历史就会明白,老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他们便把内心的哀伤与希望寄托在壁画创作之中。所以在当时的壁画作品中我们便可以看出一种赤裸裸的人性表达,一种悲天悯人的思想,一种自我牺牲普济群生的精神寄托。这就是他们创作这些壁画时候的“本心”,心中怎么想他们就怎么画,也就是“自然”。可是他们从没有人见过飞天的样子,所以他们便根据自己心中所想去大胆创造。当我们现在再去看这些人物造型的时候,不由得感叹他们神奇的创造力。这些人物的线条虽然略显僵硬,但是一气呵成,造型姿态粗犷有力,更平添了一种野逸率真之感。人物的形态也不追求真实的比例关系,而是遵循自己的审美意趣,通过衣裙,飘带,形成了姿态万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飞舞线条。其实对比西方中世纪时期的一些壁画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比如一些中世纪时期的镶嵌画,虽然人物造型正面简单,没有景物,可是情绪却激烈饱满,生猛有力,刚正单纯,就像我们北魏时期的壁画作品。美术史告诉我们文艺复兴艺术就是美学巅峰,其艺术成就是高于中世纪艺术的。历史一直持续进步,不断发展朝向现代,但是我们现在就是现代。当我们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当时的绘画作品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感觉到其实中世纪的这段艺术并不是灰暗的,无趣的。相反却有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天真与朴拙之感。当摄影诞生之后,我们去赞美艺术作品的时候往往会说,画的真美啊,像照片一样。但其实画的像就是画的好吗?画的像固然很好,只是当我们完全放弃自己的想法,去一味的再现时,艺术作品也就失去了其艺术性。北魏莫高窟壁画作品和中世纪壁画作品都没有那种所谓的再现的真实,技法的科学性,但是他们的绘画却有一种天真自然的冲击力,更加开放饱满,更加具有现代性。这就是画家在创作时遵循本心所带给绘画作品的一种精神,他们的幼稚与天真自然,正是魅力所在。
图1 北魏时期敦煌壁画
在印象派绘画当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自然”一品。在我们现在看来,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图2)是极富艺术灵感的爆发。但是就当时社会而言,印象派却是一些不被主流绘画市场认同的画家。他们绘画时不局限于画室创作,而是出去画画,去山野自然中感受光影的变化,这是一些古典画家未曾有过的。古典画家几个月才能完成的一张精美绘画,而他们却用现场的几个小时去完成。当我一开始接触印象派画家作品的时候,我感到很困惑,感觉绘画好像突然间就从古典绘画变成了具有现代雏形的艺术作品。从文艺复兴的那种精美的感觉突然就转变成了纯粹的光影的表达,开始展现现实中的瞬息万变。但或许不是这样,这些画家只是之前内心的感觉没有被释放出来而已。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都是在画一些订单作品。这些艺术家们接到了贵族世家的订单,帮他们绘制一些肖像画。但是这些画有些并不是画家本身想去画的,这便有些失去了“自然”一品的标准。有一天他们终于开始画自己心中想画的东西,于是出去写生,去山野之中捕捉光影的印象,以自然的心胸去创造出自然的境界。之后的一些超现实主义画家更是乘着这股东风,把这份感觉表达的更为强烈。他们不仅画一些飘渺的感觉,还要画最内心最深层的梦境,这完全就是在画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图3)。在他们看来,遵循自己的内心,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表达。毕加索说过“我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学习如何像小孩子一样画画。”他发现很多小孩子可以不为别的世俗观念去影响,只是单纯的为了观察去观察,这就是纯粹的赤子之心。
图2 莫奈《撑阳伞的女人》
图3 达利《永恒的记忆》
其实画的精致也好,粗糙也罢,画看到的也好,梦中的也罢,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这个世界。“真与不夺,强得易贫”,遵循本心,以自然的本性去进行艺术创作,那么自然的心胸便会创造出自然的境界,一切的表达都会变的真切自然。自然一品向外是发现世间万物,向内便是发现自我,与自然同行,艺术与人生都会变得真挚、天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