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结合主题性创作浅谈当代版画创作形式与语言研究

时间:2024-05-20

张放

从版画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的版画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以及复兴期几个主要阶段,每一个阶段版画都收获了不同的发展成果,历史上传统版画制作工艺的演变,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文化传播的需求与审美功能的担当。随着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到来,我国的传统版画开始融合世界版画艺术的新鲜血液,中国版画艺术的当代审美观也是在此时开始初步形成。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以及相关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一)唐代木刻雕版

唐朝时期版画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印刷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印刷术是推动版画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传统的雕版印刷具有间接性与复数性的特点,木刻画借助的便是印刷术的助力,实现了发展与壮大。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木刻版画便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咸通本卷首图,这一木刻版画创作于公元868 年,创作风格古朴俊秀,现在看来其创作水平依然非常之高。

(二)新版画艺术

新版画艺术的出现是在20 世纪30 年代,当时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将欧洲创作性版画艺术带到中国来,并且在1931 年创办了新木刻讲习会。新版画艺术与当时中国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时版画艺术在创作以及内容上面更多的是迎合国内的发展形势。版画作品都具有非常强的鼓励性、宣传性、战斗性以及革命性。新版画艺术创作依然保留着传统木刻的基础特征,但是在传统基础之上创作手法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创作多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手法,从当时的版画作品可以看出创作者所拥有的极大热忱,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

(三)新兴版画

中国版画出现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也能够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因而国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支持促进文艺繁荣。在这一时期,版画开始转型进入到新兴版画时期,版画艺术开始积极敞开怀抱迎接和吸收西方现代版画创作流派的思想和方法,开始提倡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进而开创了新时期艺术创作的新格局。

二、版画的主题性创作

在我国美术发展领域中,主题性创作已经成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艺术现象,其本质是时代主流价值观在艺术创作领域中的实践行为。主题性创作的多样性与时代价值决定了对艺术表现形式语言的归纳与思考,过程中主题可隐藏可显露,主题理念或起或伏,但是核心价值观未曾动摇。较之西方社会相比,中国美术领域的主题性创作更具社会推广价值,因为中国社会更有可能调动审美的普遍性、社会的积极性以及艺术的大众性,中国任何时代的核心主流价值观都是比较统一且和谐的,人们对主流价值观是持认可和拥护态度的。

其实,当代版画的主题性创作是一种开放兼容并包的发展状态,主题性创作既可以包含公益、公利的宏观叙述模式,也可以容纳私益、私利的倾向与诉求。这与中国和谐社会理念拥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版画的主题性创作更多体现的是包容与理解。不同的主题性创作行为、不同的创作风格、不同的创作特点、不同的创作手段是可以并存的,甚至彼此之间可以相互欣赏和鼓励,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

既然是主题性创作,那么对于创作的结果我们就要接受共性与个性的同时存在。版画创作者看似追求个性化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的是对社会共性化的审视,其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创作风格去展现着社会与大众共同的精神主旨。所以,我们要允许大众之下小众的存在,要明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要寻找到一个兼容这些不同个性与风格的平台,让所有创作者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所创造的版画作品。

三、当代版画的语言特点

版画中语言的表达凸显在痕迹图形色调等诸多方面,所以从不同的版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语言表达形式,语言表达的内容不同,版画便会凸显出不同的表达效果。关于版画的语言特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版画语言特点体现为多层面,版画一般会通过间歇性和广阔性来表达语言特点,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塑造出的整体效果也会很不一样。当然间歇性还是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也就需要通过广阔性来表现,这一点才是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而且也会通过版画很形象地表达出来。所以在语言特点上还是非常直观的。

再者来说,版画创作要把握特有的痕迹语言来传递情感主线与主题内涵。从实际的版画特点来看这两个方面都有很深刻的表现,其实这也是版画的魂魄所在,如果在感情性和思维性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版画的整体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制约版画艺术语境的合理表达。

四、如何进一步创新当代版画艺术

(一)提升版画艺术的色彩搭配水平

版画创作者要明白一点:真正打动观赏者的绝不是花哨的色彩和做作的感情,其实最原始、最本色、最真实的东西更容易走进观赏者的内心、触碰到观赏者的软肋、获得观赏者的情感共鸣。版画创作者首先要保证的是版画作品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情感是丰富充盈、真挚真诚的,过程中尊重语言的偶然性变化,回避刻意或机械的描摹,含蓄蕴藉即可,切忌太过用力。与此同时,要保证艺术来源现实并且其主观心理也是发自本心,以和谐、具体、鲜明的形象入手,赋予作品真实的生命,根据自身学养进行富有生命力与创造性的图像提炼与重构,简单的黑白搭配依然可以不失韵味,依然可以实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二)大胆尝试融入民间艺术

在普通人的认知当中,版画与他们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他们看不懂版画,也不想去探究版画背后的东西。版画家要充分考量把握版画独特的视觉语言规律与社会审美推广价值。换而言之,版画并不是一种亲民的美术种类。在版画创作实践研究过程中,可以尝试去深入挖掘版画自身未被开发的内容,将更多大众比较熟悉或者喜闻乐见的元素融入版画的创作当中来,借助一些比较亲民的元素来获得大众对于版画的关注,进而让版画自身的艺术魅力、形式美感以及内容涵养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

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上版画创作积极探索中西方绘画元素的融汇与交流,在不同历史时期运用富有创造力的痕迹语言体现社会生活,实践证明版画确实拥有着非常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当代版画创作应把握地域民俗特色并提炼相关元素,汲取民间艺术形式的营养与精华,发挥版画创作特有的偶然性延伸民俗艺术表现形式,推陈出新、巧妙融合,大胆去创新、摸索和改良,创造体现时代与地域特色的版画作品,让版画变得接地气,进而获得大众的更高认可。

(三)加强中西方艺术的融合力度

西方艺术发展与近现代工业科技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不同时期产生了诸多的艺术思潮与流派,它与社会文明演变息息相关,同时也不断激发人们对创造力与哲学逻辑的思考。要充分了解考察西方文化观念的脉络,借鉴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视觉形式,切忌盲目排外、闭门造车。版画创作与构思需要立足于文化基本点深入挖掘作品图像表达的品质与特色,强调视觉表达维度的拓展。从哲学角度思考西方文化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表达的内在发展关系,但一定要保留住中国独有的版画特色,绝不可弃卒保车。

此外,笔者要强调一点:版画创作实践过程中,应不拘泥于展现某种形式或语言的图样趣味,而在于这种形式是否能够准确、恰当地传达了内容,赋予观众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从而促进当代中国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与发展。创作研究不可简单套用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现象或语言表现形式,或忽视对传统文化内在的审美特质的挖掘探索、合理内核显示出来的现实价值,以极端的主观形式强调来实现抽象视觉符号之间的“语义转换”。对主观性的极端强调、对客观现实的极力否定,使得版画家不再关心作品的内容和人类本质力量的把握,作品呈现的视觉效果难以在观者与创作者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进而更难从心理和生理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版画而言,主题性创作不仅仅提升了版画作品的表现维度,而且在极大程度上展现出了版画作品的内涵。主题性创作通过版画展示出了思想的深刻性,也展示出了形态的丰富性。这正是评价与衡量一个版画创作者的重要标准,因为深刻而具有纵深,因为丰富而具有幅宽,深刻性体现了不同凡俗的艺术个性,丰富性则诠释了人人参与的艺术共性,它们在主题性的统摄下互为表里、相依互动,为主题的价值与意义大写着时代性。中国版画只有在主题性的创作中紧紧抓住时代的主流,认同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与大众、与社会比肩前行,才可能使版画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历久弥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