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曹文杰
《天路》这首作品诞生于2001 年,在经历过众多著名的歌唱家所传唱后,由作曲家鄂矛在原曲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而来的男声合唱作品《天路》,则更是充分的将作品中所蕴含的群众夙愿与作曲家创作动机的契合性、藏族语言和汉族文化的统一性、情感抒发与节奏律动的连续性、表演形式与时代特征的结合性诠释的更加完美。而要想将作曲家二度创作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意蕴更加充分地表达出来,就要求指挥在合唱排练与演出时在设计指挥手势技法时要遵循一些指挥的基本原理,如对于一些节奏性强的部分,应采用顿断式的击拍方式,而对于一些节奏较舒缓的部分,就应采用连贯式的击拍方式,这样所设计出来的动作比较美观,减少了动作僵硬化和重复出现的机会。本文就将通过三种特殊的指挥技法设计,来探寻在合唱排练中如何使用特定的手势来表达特定的含义。
起拍即音乐进入时的发音拍。全区开始及歌曲进行中的声部进入都属于起拍范围,而后半拍起拍则多用于强力度,快速度的歌曲。后半拍发音总是通过拍点和拍点后的反弹动作,进入我们所需要的发音拍,它强调棱角感以及突兀感,要求有情绪强烈的大呼吸的预备动作。在整首作品中,有几处需要用到明显的后半拍起拍的动作。在歌曲进行到第49 小节时,T1 由连续的顿音转换成后半拍进入的八分节奏,而T2 声部则是由连续的八分后空然后再接后半拍起拍的二八节奏,至于solo 就是由连续的长音保持然后接入后半拍起拍的二八节奏。所以指挥在给此处的手势时,不仅要顾及到48 小节的左右手分工,同时又要在49 小节第二拍就将第三拍后半拍所需要的预备拍与发音拍设计好,来提示团员作渐强处理以及歌曲情绪的推动。
图1 手势运动轨迹
在上例中,需要在发音拍的前一拍,将手提起,然后紧接着打出一个有棱角的拍点来引出后半拍发音,并且在此处需要有情绪强烈的大呼吸的预备动作。在此处,需要指挥的手势在给合唱团员时,要有明显的力度变化,由前面的大呼吸连句打法与点状打法在句末时做好预备动作,然后用大臂的力量打出一个“刚劲有力”的后半拍起拍的发音拍,来引导整个合唱团的情绪达到一个与指挥起到共鸣的点。如果在这个地方,指挥的手势设计并没有按照歌曲走向或者作曲家原本所需要的歌曲发展走势来设计,那么就会导致歌曲的整体强弱对比不明显、歌曲的层次不够分明、所表达出来的情绪含糊不清。由此可见,用刚劲有力的后半拍起拍来引导这两个地方的发音拍进入不仅能够带动合唱队员演唱情绪,并且能够给予他们清晰、关键的呼吸与情绪提示,同时也能够通过指挥的手势设计来带动合唱团完美的表达出作者所需要的歌曲发展与情绪的走向。
延长音有时出现在某个音符上,有时出现在休止符或者小节线上,因延长音出现的情况不同,其手势动作也有相应的变化。在歌曲《天路》中,多次出现了整拍上的延长音,在指挥这种乐句时,常用的指挥手势如图1。
而在《天路》中,则要求指挥在手击出拍点后,一手打出用以保持提示延长的动作,而另一只手则打出弱化拍点的虚拍来提示合唱声部时值长短的变化与收束。在延长音结束时,手放松上提,紧接着打出一个既是延长音收束,又是下面继唱的预备提示。如在歌曲结束前6 小节中,有两处延长,并且在延长音的同时还伴随着力度的渐变,即从72 小节的“mp”到73 小节的G 音延长时,就需要有提示动作,然后在74 小节处由渐弱符号带歌曲情绪到结束。这时就需要指挥根据谱面渐强或减弱的要求,将两手的动作设计成分别由上向下滑或者由下向上滑来示意力度的变化,特别注意的是,在手势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是弱化拍点的打法,而一定不能给出明显强烈的击拍反弹动作。在遇到长音符延长时,为了明显地表示拍数,仍应继续用一手击拍,另一手的指挥动作不变,只需在延长音符的最后一拍运用延长音指挥技法进行指挥。当歌曲中出现延长音时,指挥的双手分别负担着不同的指挥内容,是相互协助、相互补充的关系。特别是在延长音有强弱的变化、前句与后句的起承转合的收束与预备时,左右手就会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右手主要以不同的动作体现出乐曲的轮廓,暗示声部的出没、呼吸、分句和相互的转换交接等;而左手主要运用于音乐情绪和气氛的引导,有效地控制音乐中音量的增减;同时如果延长的时值过长,还可以用左手来表示所剩的小节数,以帮助合唱队更有把握地进行演唱。
“蕴含隐力”无拍点的控制性挥拍与有拍点的实拍是合唱指挥里最常用的两种击拍类型。同实拍不同在于它主要是线性状态,中、慢板的抒情性音乐和其他体裁大多用控制性挥拍和柔性的实拍指挥。他同虚拍相似之处在于都无明显拍点,但控制性挥拍却可以体现出控制感。从控制性挥拍的定义中就可以看出,在指挥《天路》时,将会运用到许多的控制性挥拍来带动音乐跟随指挥的情绪走。
在歌曲27 至第32 小节处,需要指挥运用一手带旋律声部,即男高的28-29 小节,男低30-31 小节。而另一手运用大臂,小臂和手的协调运动,以及肌肉的紧张度,来打出犹如用绳索拽动福传的力度感,有揉动般的节奏韵律,在揉动和拽动的状感里面,潜藏着拍点、预备拍,控制着整个音乐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指挥只在每一小节的强拍打出动作柔和的实拍,在其他的所有位置都打控制性挥拍,即在28 至29 小节处,男低的四个音分别只在每个音的第一拍给打出动作柔和的实拍,而男高从30 到31 小节,同样也只给长音的第一拍打出动作柔和的实拍,其他拍分别打控制性挥拍。
控制性挥拍,除了指挥抒情性的音乐之外,还可以指挥富于激情、强力度,歌曲由慢渐快、由弱渐强的音乐。在歌曲最后的结尾处,高潮前各声部渐强,向上推进的音乐就需要用控制性挥拍那种粘结拽动,充满内在力量的击拍方式来体现。歌曲从mf的力度开始推进,在一个左右延长的长音后积蓄力量,指挥给出“蕴含隐力”的控制性挥拍的预备拍,同时手势由低位到高位、由小变大逐渐从“青稞酒酥油茶……歌声传遍四方”,力度从“mf”到“f”再到“ff”结束。
在指挥技法运用中,“控制性挥拍”是经常会用到的指挥技法,由于它使用的范围大,且对于指挥带动音乐的流动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指挥《天路》时,就会在很多地方运用到这种技法,但是在不同的音乐情绪、音乐力度、音乐走向处,都需要用到不同的“控制性挥拍”。比如有些地方只在每小节的强拍打出动作柔和的实拍,在其他位置打控制性挥拍;而有些地方呢,只在每一句的开始的第一拍打出动作柔和的实拍,而其他位置就使用控制性挥拍;但是有些音乐就是全曲都打控制性挥拍,只在某些特别需要强调的地方打轻柔的实拍等。
本文通过对男声合唱作品《天路》在排练中所需要使用到的三种指挥技法进行分析,即刚劲有力的“后半拍起拍”、弱化拍点的“延音打法”、蕴含隐力的“控制性挥拍”,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在排练中所使用的处理方法、指挥的手势设计、作者的二度创作手法等都是一次排练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为了在该曲的排练中能更好地把握作品,不仅需要对该作品的内涵与外延需要有细致的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全曲所需要的指挥技法动作有完美的配合设计。同时也通过对指挥技法在作品运用中的详细论述,突出指挥技法在整个合唱中的重要性,以引起各位指挥对于自己指挥手势设计重要性的重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