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居巢、居廉对绘画技法偶然性因素的把握和运用

时间:2024-05-20

在古代,岭南就是一个接纳被流放、贬官人群的地方,而且北面有五岭山脉隔断,南面又是茫茫的大海。基本就处于隔绝的状态,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南蛮之地”,与汉传统文化地区远离。直到居巢、居廉这个时候,这个地区慢慢地繁荣起来,迎来了岭南文化的黄金时代。居巢居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出现在岭南画坛的。

一、“二居”对撞水撞粉的运用

在清代的道光至光绪年间(19 世纪中后期),岭南(现多指广东和广西两省)出现以岭南画家的身份留在美术史上的两位画家——居巢和居廉两位堂兄弟,他们并称为“二居”。他们在美术史上留下的痕迹寥寥无几,但却具有非凡的意义。史籍上的相关记载寥寥可数,但是凭借其流传至今的画作以及门徒和后人的零星记载,也可知其在当时广东画坛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因“在二居出现以前,在一部宏大的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当中,岭南画家寥寥无几,即使偶有提及,却或是以广东籍的身份活动在宫廷的画家;或是在岭南追随江南绘画流风的传承者。”[2]在他们之前也有很多的画家存在过,但是大多是追随别的地区风格,没有形成岭南地区独特的画风出来,所以在他们之前还没有岭南画家这个称谓。至于为什么这么漫长的时间才出现,很大程度上跟它的地理位置、朝廷的政策有关。

(一)乡土绘画

陈滢女士在她的《花到岭南无月令——居巢居廉及其乡土绘画》中把居巢、居廉的绘画称为“乡土绘画”,放在岭南这个地域来讨论他们,我觉得是十分贴切的。这也是他们留在历史上的原因,他们生在岭南、关注岭南、描绘岭南。可以说是岭南成就了他们、岭南因为他们而让更多的人知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居”的家乡就是一个水乡和花乡,这里河道纵横、雨量丰沛、水汽氤氲,导致这里四季常绿、常年花开。乡土绚丽烂漫的花卉、新鲜水灵的蔬果、轻盈飞舞的昆虫、活蹦乱跳的鱼虾等等都成了他们毕生致力于表现的题材。

他们与其他画家不同之处就是,岭南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描绘的对象,不像传统的画家,花鸟画只限于“六君子”“岁寒三友”,而且多取材于岭南本地的花草树木,蔬菜瓜果,题材甚广,题材有,花鸟画:时卉、岭南瓜果写生、梅花、石头、昆虫与水族、飞禽与走兽;人物画:仕女、钟馗、寿星与罗汉;山水;指画等等。

由于居廉与居巢的画风极为相似,但居廉留存的作品更多,以下我们举例就拿居廉来进行学习。“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至目前为止,公库所藏居廉书画作品有一千多件。在这些为数众多的作品中,以花鸟草虫为主题的最多,约占百分之九十强;人物次之,约占百分之六;山水再次之,约占百分之三;书法最少,约占百分之一。简又文称其画‘以草虫花卉为最精,静物鸟兽次之,人物山水又次焉’,这正与其传世作品数量之比例相合。”[3]花鸟画被评为最精,首先从画的数量就可知一二,其一:爱画花鸟画,所以留存下来的比较多;其二:人们比较喜爱他的花鸟画,所以留存的比较多,总之花鸟画最受欢迎。从中也可看出岭南这片土地给他带来的影响。他的人物画和山水画大多还是遵循古法,人物以线造型,山水皴擦点染;花鸟画就不同了,他和他的堂兄居巢在花鸟画上成功地运用“撞水撞粉”的独特技法,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留在了美术史上的原因之一。使得中国绘画技法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撞水撞粉”独特技法

居巢居廉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对撞水、撞粉这种独特的绘画技法运用和对岭南本土的描绘。他们的花鸟画最初是继承清初恽南田以来的没骨花卉画法,但他们有又创造。可能跟他们生活的地方岭南有关,珠江三角洲一带水网交织、水汽氤氲,在丰富的雨水、塘水、河水、江水的水资源的滋润下,万物处于湿润之中,不像其他地方一到春天雨水就有“贵如油”说法。他们独特的水文化赋予他们以灵感,从而他们创造出了特有的、始终洋溢着水色的画面。他们比传统的没骨画更加添了一些水分。“他们以水为主导,创造出滋润清新、灵动妍秀的‘撞水’、‘撞粉’画法。”[4]

“‘撞水’法常用于画花卉的叶子和枝干,也用于画水果瓜疏。即在枝叶或瓜果的颜色还很湿润的时候,用净笔醮水从其向光面注入,使颜色凝聚于一端或沉积于边上,注入水的地方淡而白,成为受光部;而不均匀地撞水之后,形成深浅不一的多层次以及一线较重的水渍痕,自然而然地表现出物体的阴阳凹凸变化。”[5]

这里就清晰地描述了这种独特技法的一个过程,它迷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冲撞的过程就是水和色在相互碰撞,不同于以往的“三矾九染”那么的细致,但整个过程就充满了偶然的效果。这种冲撞的偶然效果就算画面干了也会保持那种变化,以至于画面一直保持着水气,散发着一种轻松活泼、活灵活现的气氛。

“‘撞粉’法多用于花朵,即在花朵的颜色未干之际以粉撞入,让粉在颜色上面浮游、凝结;浓淡厚薄的色粉自然形成花瓣的形状与光影,花色润泽、松化还有粉光。让颜色带有一点粉的成分,其中以紫黄色含粉较多。粉的渗入,使花的颜色艳而不燥,显而不焦、和谐悦目。居巢和居廉还常常在粉未干之时,以笔将画架起,是画面略微倾斜,粉自然聚于一端,色、粉交融之后。显得润泽松化,花朵如同沐浴在朝露之中。”[6]“撞水”是以清水撞入画面,“撞粉”是以粉撞入画面,一个是画枝叶和瓜果,一个是画花,材料和用途不一样,但达到的效果却是相同的,在一幅画面里往往是“撞水”“撞粉”都有使用,都是水灵灵的活灵活现。这就是他们的创举,根据本土特色,比以往的画家都更会用水,画面自然出现千变万化的效果,让人痴迷。

(三)材料的使用

居巢居廉他们的这种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对“撞水撞粉”的成功运用。他们的这种效果:外形是可控的、里面是变化的。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在纸张的选材上。

“居巢居廉常用作画的纸,是在生宣纸上涂染不同程度的明矾水,使之成为熟宣、半生熟宣;他们作画的绢,则是涂过明矾水的熟绢。这种熟纸、熟绢(矾纸、矾绢)最适宜‘撞水’、‘撞粉’法的发挥。”[7]可见这种技法并不是腾空出世,还是在选材上有过研究的,像他们有些画并没有出现这种偶然的效果,很显然可能就是在生宣上做的画,最起码没有那么的熟。

但是他在一些熟宣上做的画也并没有运用“撞水撞粉”这种技法,画的也很工细,很显然这是一种主动的追求,对这种技法所产生偶然效果的一种主动追求。

(四)守住自我

当居巢居廉的名声越来越大的时候,尤其是居廉,开馆授徒,弟子满门,追随、模仿者甚多,从而就造成了一种流弊,到处都是“撞水撞粉”。当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尤其是居廉以卖画为生,求画者很多,生意越来越好、供不应求,所以就导致了画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其二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模仿者不求甚解,一味地模仿,这也“撞水”、那也“撞粉”。在清代晚期,无论文人的、职业画家的工笔画家,就都把它作为一种绘画佐料而滥用了。[8]不向大师学习也不向大自然学习,只一味地“撞水撞粉”,得其皮毛,形成一时的流弊。所以我们学习大家时,不应只学其表面,更应学习其表面背后是怎样探索的经历,这样才不会导致滥俗。

二、当代绘画技法里的积染法范例

在当代绘画里,在一次偶然的画展里我见到了画家潘缨的画作,我的脑海里立刻想到的是“撞水撞色”,跟“二居”的画面出现的偶然效果基本是一致的,他们使用了同样的技法,但我们在此不做师承或发扬来讨论。

画家潘缨她不仅用“撞水撞粉”这种技法来画花鸟画,在居巢居廉的画中只有花鸟画他们是在用这种独特技法,而他们的人物画和山水画都还是遵循古法的。而画家潘缨的画作里不仅仅在花鸟画里运用了“撞水撞粉”,而且她把这种技法运用到了人物画中。在众多的画作面前就会脱颖而出,毕竟之前的人物画基本两种样式:在熟宣上精致细腻的工笔人物画和在生宣上挥毫泼墨的写意人物画。介于两者之间并且在外形如此精准、内在又如此丰富变化的几乎没有。

三、结语

“二居”对于撞水、撞粉绘画技法的偶然性既提升了岭南画派的绘画地位,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定借鉴。由于居巢居廉的成就导致一大批的模仿者,由于只学皮毛、不知创造、也不向大自然学习,从而导致滥俗。现代画家潘缨把这种技法成功运用到人物身上,这就是进一步的创新。“学古而不泥古”,这是每位追求创新的画者的追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