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储望华钢琴改编曲《茉莉花》中民族风格分析

时间:2024-05-20

赵曦

一、中国民歌《茉莉花》

《茉莉花》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歌曲,起源于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与现在《茉莉花》版本相似的歌词收录在明朝万历年间冯梦龙的《挂枝儿》中;民间歌曲《茉莉花》的歌词最早的记录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缀白裘》这个戏曲剧本中,《缀白裘》中收记的《花鼓记》中一共有12 段唱词,讲述了《西厢记》中的故事,称为鲜花调,后被广泛传唱改编,称为《茉莉花》。

而最早的《茉莉花》曲谱则收记在道光年间的《小慧集》一书中,这种曲调是在明朝流行的鲜花调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在受当地方言和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变化产生出不同版本的曲调,以江苏民歌《茉莉花》影响最大。

二、作曲家储望华的创作背景

1956 年—1963 年期间,组曲和变奏曲是储望华的主要创作题材,创作出了《变奏曲》 《江南情景组曲》 《解放区的天》 《翻身的日子》等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标志着储望华开始走上了他的民族音乐特色钢琴音乐的创作道路。

20 世纪70 年代末,中国的钢琴音乐一般以民族器乐音乐与民歌的改编为主,七十年代,他创作了《新疆随想曲》《十面埋伏》《浏阳河》 《红星闪闪放光彩》等优秀作品。八十年代,储望华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在墨尔本大学学习作曲,在外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仍心系祖国,一直与祖国保持密切的联系,一直不断地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族改编曲,创作了如《太阳出来喜洋洋》《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一系列民族改编曲,而本文讨论的《茉莉花》也是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

三、创作上的民族特点

(一)装饰音

在储望华的钢琴改编曲中,经常能看到很多的装饰音的用法,储望华的钢琴装饰音,是根据中国民族音乐风格来进行添加的,多数装饰音带有中国民族乐器的特点,例如熟知的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等乐器,这些民族器乐往往能表达中国民族音乐特有的意境,我国有56 个民族,而装饰音也从一定程度上能模拟出民族的特色。所以在一些改编钢琴曲中,需要装饰音来模拟,去塑造独特的民族特点,在《茉莉花》中这种装饰音的使用随处可见,在这首钢琴曲中,装饰音模仿的是中国器乐古筝的银色,声音清脆而又柔软,如远处飘来的茉莉花清香。

储望华的钢琴改编曲中装饰音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在《茉莉花》中大量使用了模仿古筝的装饰音使用之外,在其他的钢琴改编曲中也有创作,比如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在他的钢琴改编曲《二泉映月》中,储望华也用钢琴来模仿二胡的滑音的音色,而在钢琴改编曲《翻身的日子》中,用钢琴演奏出小二度、小三度的倚音,是模仿了民族乐器管子的滑音奏法,效果诙谐幽默,表现出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幽谷潺音》结尾段的装饰音是对古琴的模拟,恰到好处地描述出崂山的山谷中琴音回绕、小溪潺潺、烟雾缭绕的空灵意境。

储望华在他的钢琴创作中运用的装饰音十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间特色,使原有的曲调更具有韵味,他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作曲技法融合了起来,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二度音程的使用

在储望华的钢琴创作中,大量使用了二度音程,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每种音程都有其独特的色彩。在西方钢琴作品中,二度音程往往代表的是不和谐,二度音程给人以紧张的感觉。而二度音程很受储望华的偏爱,我们在他的改编曲中随处可见,打破了传统西方作曲三度为主的使用习惯,营造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如《茉莉花》中大量二度音程的使用,右手高音的二度跳跃轻盈清脆,极具民族特点。

储望华在改编的《茉莉花》中,使用了大量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二度音程,全曲大约使用了180 种不同种类的二度音程,他使用的这些二度音程对中国五声调式的特点进行了模仿,在谱例中的右手五连音的二度音程的伴奏下,左手《茉莉花》的主题旋律轻巧的出现,民族特色十分明显。

(三)民族特点的节奏与节拍

1.散板式的节拍

散板,在传统中国民族器乐、中国民间歌曲以及传统戏曲中都经常运用。而在京剧中又有西皮散板、二黄散板,通常是在开头和结尾使用;在京剧中,散板即为自由节拍的散唱,对于表现较为激动的如悲愤、凄切等情绪。总之散拍子是中国民族民间特色节奏的代表,在中国的民间音乐中广泛得以应用。

储望华《茉莉花》的中部,这一部分就使用了散拍子,而这个片段音符跨度大、较为激动,展现的感情浓烈,后面的逐渐减弱过度的也自然流畅,这段乐句快速且流畅,极具民族特色。在他的其他钢琴作品中也有散板节奏的运用,比如改编自民间歌曲《浏阳河》的钢琴作品,储望华创作于1976 年,优美动听的主题旋律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开头的一到四小节的印子部分为散拍子,节奏比较自由,是一段连续的琶音华彩句,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仿佛真实地将我们带到微风习习的浏阳河畔,感受浓郁的民族旋律。总之储望华在进行钢琴曲改编的过程中散牌子的大量使用能从多处发现到,将民族风格贯穿于整体。

2.复节奏

复节奏又叫作“不对称节奏”,复节奏指的是在同一乐句或者同一小节里,两个声部的节奏不同;又或是在同一个小节里,组成各节拍的时值不同。复调音乐是十分复杂的节奏类型,储望华在改编这首民间作品《茉莉花》时,曲中运用了很多的复节奏,他大胆地运用了复节奏来体现散板音乐风格,因此,这首改编曲民族特色十分丰富,在储望华的改编曲中,出现了大量的左右手的不同对位,比如左手两个音与右手三音相对、左手三个音与右手四音相对等不对称复节奏,使听者有一种流畅舒缓的感受,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3.变奏式的乐曲结构

在中国长久的民族曲式历史中,变奏这一形式很早就开始被运用了,比如说在中国戏曲中出现的板腔体,它所采用的曲式就类似于变奏曲的结构。

钢琴曲《茉莉花》的曲式结构为变奏曲式,变奏曲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经常被使用。民间音乐的变奏曲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基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上,并且能够表现出很强的变化性和灵活性。原本的主题旋律在变奏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深化,原本所表达的情绪也逐渐地加深,逐渐达到情绪表达的顶峰,加强了情绪表现的层次性,十分能感染听众。而钢琴改编曲《茉莉花》使用的变奏曲式,在变奏曲的自由性的基础上,更富有了逻辑性与层次性。

储望华将茉莉花的旋律进行了提炼,作为主题与变奏一的旋律,而在变奏二中采用了完整的《茉莉花》曲调。而开始的引子部分、插句、华彩段与尾声串成一条感情线,使全曲贯穿连贯,更富有逻辑性。除《茉莉花》外,储望华的《小松树》也采用了变奏曲式,以中国儿歌为主题变奏发展而成,丰富发展了民族民间音乐。

四、结论

储望华作为中国优秀的作曲家之一,一直在为中国的钢琴事业努力着,他的作品耳熟能详、被人们所熟知并在人们的广泛喜爱中流传下去,在钢琴教学领域,他的曲目也一直被作为优秀学习曲目被更多人学习。以储望华为代表一批优秀的中国作曲家们,不断努力进行着创作,才有了中国钢琴音乐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储望华先生年近七旬仍然坚持创作,这也体现了他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这也是储望华先生的钢琴作品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