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钢琴作品《茨冈》中的吉普赛音乐风格

时间:2024-05-20

罗洋

“茨冈”,是对吉普赛人的另一个称呼。吉普赛民族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其音乐文化形态和民族的历史背景、生存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吉普赛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他们的民族性格一样,充满活力、无拘无束、倔强刚烈等。本文所探讨的钢琴作品《茨冈》就是一首充满吉普赛音乐风格的作品。该曲为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在对比和再现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音乐语言,推动了舞曲的发展,为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吉普赛音乐风格。

一、个体性张扬

“个体性”强调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指人时也称个人。“张扬”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性格宣扬、外向活泼,与之相对立的有“内敛”“低调”等。茨冈人能歌善舞,提起他们,人们总会想起路边的大篷车,穿着长裙的吉普赛女郎跳着热情的弗拉门戈舞蹈,此处的“个体”就是指吉普赛女郎。弗拉门戈舞蹈音乐丰富多彩,象征着吉普赛人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在该曲中,运用了大量具有弗拉门戈风格的舞蹈性节奏以及演奏技法,仿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经典的跳着弗拉门戈舞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充分体现了曲中个体性张扬这一音乐风格。

(一)频繁的音区转换

音区,一般我们根据音高的不同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部分。高低音区的转换可以使得音乐形成强烈对比。本曲中就存在大量的高低音区的转换在音响效果上形成纵向对比,例如B 段乐段扩展部分(53 小节-64 小节),先以B 大调的下行音阶形式进行(53-54 小节),随后是前两个小节的低八度重复(55-56 小节),紧接着的八个小节回到e 小调上,先下行八度模进(57-60 小节),之后转为上行八度模进(61-64 小节),以及C 段中结尾部分(第109-116 小节)等都存在高低音区的转换。频繁的音区转换对比鲜明,好似吉普赛女郎舞蹈时丰富的肢体动作及舞步,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活力四射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充分展现了吉普赛女郎激昂、张扬的个性。

(二)对比再现的调性

调性是调的主音和调式类别的总称,在欧洲传统调式中是指24 个大小调。本曲中通过乐段间调性的变换,从而达到音乐色彩不断变化的效果。本曲为回旋曲式结构,全曲以e 和声小调作为基础调,中间通过插入两个大调使其音乐色彩产生变化。第一次是其关系大调的插入,由稍暗的e 和声小调进入明亮的G 大调,由A 段的抒情转变为大量跳音形成的欢快自由之感;第二次则是转入其近关系调C 大调,对比再现形成明暗对比。像是吉普赛女郎随着音乐色彩的变换,肢体动作及表情都随之变换,时而热情张扬,时而忧愁哀伤,表演极具张力。

之所以形成“个体性张扬”这一音乐风格,与其民族特色舞蹈——弗拉门戈舞息息相关。[1]弗拉门戈舞是集歌、舞、吉他演奏为一体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最为普遍的说法是吉普赛人离乡背井从北印度出发,来到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又受到阿拉伯人的迫害。在融入了罗姆人豪放不羁的洒脱以及摩尔人沧海桑田的落寞下,各种文化交流碰撞,为了宣泄对命运的控诉,与本民族历史的抗争,形成了一种集舞蹈、唱歌、吉他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乐曲中关于“个体性张扬”这一音乐风格的呈现,为我们展现了热情似火、能歌善舞的吉普赛女郎形象,同时也代表着吉普赛民族对生活充满激情,乐观积极的天性。

二、流浪性狂欢

“流浪”,是指生活没有着落,到处漂泊;“狂欢”是指人们纵情地欢乐聚会,闹饮。茨冈人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长期的居无定所使他们追求自由不受束缚。而流浪不是因为灵魂的呐喊,是生存的逼迫,他们来如风、去如影,没有人能束缚他们。他们自由洒脱的豪放性格使吉普赛风格的音乐也附上一层奔放无羁的风度以及乐观豪迈、富有感染力的音乐特色。由于吉普赛民族生性自由,是流浪的民族,吉普赛音乐也具有极强的自由性,狂欢性。

(一)丰富的装饰音

装饰音是用来装饰旋律的临时音符,或者是记有特殊记号表示该音符应作某种装饰性演奏的音,多用来丰富曲调,给乐曲增加特色与效果,常用的装饰音有倚音、颤音、回音、波音、滑音等多种。本曲A 段中通过运用倚音加强了旋律的自由感,同时也对铃鼓的音色特点进行模仿,好像摇晃鼓身使铃鼓上的铃片碰撞,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仿佛展现了吉普赛人手持铃鼓,围坐着一同歌舞狂欢的场景,结合着附点节奏使音乐不仅突出了舞蹈性的节奏,也为旋律增添了份灵动感。

(二)非规整的乐句

乐句是构成一首乐曲的一个具有特性的基本结构单位。它能表达出相对完整的意义,如同文章中的一句话一样,故称为乐句。此曲中A 乐段及C 乐段采用非规整乐句来展现音乐的自由性。A乐段中第一乐句由十八个音组成,第二乐句由二十个音组成,乐句长短不一;其次,同一乐句中,分句上也为非规整;节奏上则是采用附点节奏的连续使用配合3/4 拍的摇曳感,句末以轻巧的八分音符跳音加休止结尾,非均分与均分节奏交替进行,使得乐句重音突出,极具张力;C 乐段中第一乐句是三连音与跳音的结合以及保持音,而第二乐句转变为大量和弦跳音,乐句间非规整且音乐色彩形成鲜明对比。将吉普赛人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描绘了一幅吉普赛人正在原野上追逐、狂欢的画面。

而能形成“流浪性狂欢”这一音乐风格,与茨冈人的民族遭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2]9-10 世纪期间,茨冈人被阿拉伯人抓去替他们打仗,战争结束之后又被当做奴隶,被各国卖掉。15 世纪末,欧洲各个国家以盗窃、传染霍乱等为由,开始对他们的驱赶。20 世纪40 年代,茨冈人再次遭到迫害,企图彻底消灭他们,茨冈人成了任人刀俎的对象。他们被关进集中营,死于刀下。在此之后之后,他们依然受到社会的不公,游荡在各国边缘,被称为“二等公民”。时到如今,茨冈人虽然有了能挡风避雨的房子,但那也是狭小的,类似于帐篷的密闭空间,生活贫穷,遭受不公待遇。本曲通过装饰音等的呈现,将“流浪性狂欢”这一音乐风格在琴键上得以充分展现,表达了茨冈人民刚烈乐观的性格以及战胜生活困难的决心。

三、集体性自娱

“集体”,是一种组织形式团体,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共同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政治目的和共同的社会利益;而“自娱”的意思是自寻乐趣,自以为乐。都说有吉普赛人的地方就有音乐,有音乐的地方就有舞蹈。吉普赛人们即使遭遇苦难却也仍乐观积极生活,他们时常聚集在一起,摇起铃鼓,打起响板,奏响小提琴,在大篷车里的吉普赛音乐聚会上,吉普赛女郎身着黑色紧身长裙缓缓走向众人中间,周围的人们一同唱着喝着,全然忘却了周遭的一切事物,而本曲中对于“集体”的诠释也独具特色。

(一)歌唱性的旋律

旋律由两个要素构成,即旋律线(或称音高线)和节奏,调式、旋律线和节奏的有机结合,并通过一定的音乐结构来加以体现,便是完整的旋律及曲调,本曲中的引子部分以及B 乐段都尽显其旋律的歌唱性和统一性。

例如引子部分采用属主交替的旋律线,先呈上升式后下降最后上升,并强有力地停在属和弦上,极具规律性;节奏上也大体采用规整的二八节奏,十分整齐、富有秩序感,好像吉普赛人们正集体行进,又或是在大篷车内围坐着载歌载舞。

(二)统一的奏法

钢琴的基本奏法分为连奏、断奏及跳奏。本曲中在双手奏法的设计上也不难看出其整齐,富有集体性的特点。首先,引子部分开头采用双手跳奏,左右手不论奏法还是节奏都一模一样,就像是男女合唱,女子唱着高声部,而男子唱着低声部。B 段中采用大量双音的跳奏以及连奏,且每一乐句间奏法大体一致,双音的呈现就像人们的合唱,整齐且统一。不论是左右手奏法的一致还是双音的大量运用都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在大篷车内男女老少共同歌唱交谈的画面,温馨且愉悦。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到作品中许多关于“集体性”这一特点的呈现,而“集体性自娱”这一音乐风格的形成与茨冈人的居住方式是分不开的,[3]对于吉普赛人来说,大篷车不仅仅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起居室。在吉普赛人的流浪历史上,成熟的大篷车也是在吉普赛人流浪的后期才慢慢发展形成的。刚刚从印度启程的吉普赛人用的还是最为简陋的牛拉车,一两头牛拖着一辆大板车吉普赛人所有的行李都堆满了车子,小孩儿们就坐在行李上。夜晚宿营时,吉普赛人都选择在大树下,河流边,搭起简易破烂的帐篷,在露天底下,宿夜既快乐,睡梦也安详。这也让吉普赛人们在这流浪历程中精诚团结、患难与共。作品中对于“集体性自娱”音乐风格的呈现仿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男女老少在大篷车内围坐着,手持铃鼓、提琴等乐器,女性伴着音乐热情地跳着弗拉门戈舞,时不时大篷车内传出小孩嬉笑玩闹的声音以及人们欢乐交谈的声音。同时也展现出吉普赛人民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四、结语

吉普赛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及多彩的文化使其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不仅有许多精彩的音乐作品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还有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的油画《沉睡的吉普赛人》、托尼·加列夫的电影《摇摆吉普赛》等。本文从个体性张扬、流浪性狂欢以及集体性自娱三个方面描述了钢琴作品《茨冈》中所蕴含的吉普赛音乐风格。作曲家通过对奏法的巧妙设计以及节奏旋律的精准把握,向我们揭示了吉普赛民族音乐及文化的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