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王彦发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
“我的画是在平和状态下创作出来的,我喜欢在宁静的状态下体验和表达生生不息的自然律动……我喜欢用很纯的原色,因为那样更纯粹和鲜活。”
王彦发《朝圣者》油画200×120cm 2008年
王彦发197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历任河南大学美术系副主任、主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现任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美术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在国家核心期刊《美术观察》《版画艺术》《水彩艺术》《中国水彩》《美术研究》《文艺研究》等多家刊物上发表。水彩画《爽秋》《牧归》《红果》《静物》分别获省美展一等奖。其中水彩画《红果》入选国家重点出版工程《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河南美术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海燕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有《素描基础教程》《素描基础训练范例》《色彩基础训练范例》《色彩》《高考美术指导与试卷评析》《艺术概论》《中国民间美术》等著作;主编高等院校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教材二十多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河南省中小学美术教材1套共18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77年被教育部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特聘编写高校教材《水彩》。2000年获曾宪梓全国高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水彩画《红山楂》获俄罗斯国际绘画艺术大赛二等奖。2012年8月,油画《藏女》获俄罗斯国际绘画艺术大赛二等奖并在俄罗斯世界艺术杂志上发表。王彦发创作的油画、中国画、书法作品被多家专业机构和个人收藏。
王彦发的油画具有浓厚的中原特色,造型深厚,色彩朴实。——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杨力舟 :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王彦发《立夏》丙烯 70×50cm 2010年
在王彦发的笔下,传递的是他的心灵和对客观的真情流露以及愉悦感。和他的人一样,是那么朴实、敦厚、淳美、雅致。无论是哪一种材质(油画、水彩、水粉、丙烯),所营造的画面气氛、意境、情趣都被淡泊灵静、素洁平常的生命意蕴所笼罩。他并没有用涌动的笔触、浓艳的色彩或者其他什么设计的符号,去宣泄什么,一概是在写实的、看似平淡无奇的形式语言中,幻化出自己内心坦荡、虚静宽厚的深情。他的绘画在肃穆祥和的情调中隐喻着人格境界的精神内涵和画面美感,在浮躁纷杂的当下,给人一种温情的韵味。
王彦发的人物画注重个性塑造。《藏族女孩》《红围巾》《藏族汉子》,都不失艺术人物的性格刻画和生活气息的捕捉。其造型严谨,画面完整、概括简约、色调单纯,特别是油画《藏族女孩》,把人物的清纯、淳朴、善良、贤惠刻画的细微耐看,是一副很好的肖像画。
王彦发喜欢画静物、花卉、风景画,展现了在题材方面的多样性,其手法和风格是一致的朴实厚重。用色彩抒情,富有诗意。水彩画没有在水分上做梳理,而在整体色调对比与协调上经营较多,并不失水彩画的本体特质,其朴厚感更觉得含蓄耐看,也体现出画家有着扎扎实实的功底,又有着寻找内心语境的执着追求。
王彦发《藏族女孩》油画 81×65cm 2006年
王迎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画院院务委员
王彦发作品表达的均为普通的题材,常规的技巧。初看,无警人之貌,无标新立异之态。细细地品味每一幅作品,恍若亲临村边涓涓小溪,听到潺潺流水声音。
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常规题材,常规技法,犹如一桌家常农家菜。也因为如此,给人既熟悉又亲切的感觉。细细品尝,温润而淳厚,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生活味道和天然味道,恬静,厚重,亲和。王彦发的这批画印证了我最初的画如其人的感觉。
王宏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大朴不雕”,质朴乃艺术之本质,质朴如同大地之泥土,峻岭之山石,一旦偶遇阳光和雨露便会诞生光彩夺目的大千世界。
王彦发《红果》水彩 55×36cm 1992年
王彦发《冬之荷塘》丙烯 90×72cm 2008年
彦发老师为人质朴、宽厚、谦和,并不善于辞言,但忠于职守,是谓“后其身而身先”,其天生的性格和品德便奠定其一生的智慧。
王彦发水彩尤为出色,画面构成简洁而富有装饰性,并将自然之中亮丽的光色压缩在富有中国韵味的黑白之中,用笔洗练而沉着,如《秋实》《鲜桔》《红果》《黑罐与苹果》《黑柿子》《窗前的静物》等。而在其风景《仁和屯之冬》《小白杨》《江南水乡》《圣彼得堡小景》等作品中也是如此,其画面质朴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为之感动。彦发善于将光彩夺目的大千世界同中原大地的泥土气息溶为一体,并形成他的风格和特色。
时间可以穿越历史和空间,但终因质朴而消溶,当千变万化的形式和潮流随风而逝之时,唯质朴永存,这便是彦发所追求的艺术本质之所在。
王彦发《黑柿子》 水彩 55×40cm 1992年
殷双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研究杂志执行主编
王彦发的艺术具有顺应自然、质朴无华的特点,这与他曾经受到水彩画大家王肇民教授的指教有关,也与他对艺术价值的理解有关。王彦发的画大多是在平和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他喜欢在宁静的状态下体验和表达自然。在用笔方面,王彦发能收能放,张驰有度,既注重画面整体色调效果,又对局部审慎入微,反复调整。他的很多作品都具有这种特色,即表面上看运笔自如,实际上他绝少一次性完成,多是反复思考,多次覆盖才形成最后的画面效果。在王彦发看来,静物、风景也是有生命的,把它们当作生命体去表现,就有一种精神从画中生发。
对于王彦发来说,绘画作为一种观看世界、表达自我的行为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从表面上看,这种行为的结果只是产生了一批作品,但这些作品却创造了一种新的“现实”,这个画布上的“现实”使王彦发的日常生活有了精神上的归宿和秩序感,使他心净如洗,心平气和。绘画因此成为王彦发与自然对话,融合相通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现实加以提炼和归纳,王彦发对笔下的人物与静物、乡村与城市赋予一种个人化的面貌,绘画成为他认识自然的心灵之窗。
诸迪:中国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王老师的水彩画作品,一反水彩画水色淋漓,轻快明丽的特点,而追求一种浓色干笔,涩而不枯的浑厚与坚实,呈现出一种强烈而又不失雅致的品格和生命的张力,自成面貌,这也使他成了河南水彩画的重要代表。
王彦发《夏之花》丙烯 60×50cm 2013年
马国强: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彦发的绘画,醇厚中透着灵秀,用笔极有章法,刻画堪称精当。道中人一看便知,他曾受过中国水彩画泰斗王肇民教授的点化。原来八十年代初他在广州美院进修时,曾追随王肇民教授左右聆听教诲。王肇民的水彩静物,一派大家风范,四顾九野,无出其右者。他并不斤斤于物象的逼真描绘,而是在浑厚华滋与单纯洗练中幻化出让人瞪目的神韵。这是寻常画家所难以企及的。当然彦发眼下还没有达成这样的境界。不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他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譬如他的《红果》《鲜桔》和《黑柿子》等,在构成的锤炼、格调的追求和神韵营造上,应该说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我十分赞赏法国色彩设计大师郎科罗的一句话:让色彩唱歌。您看他的《红果》,那不正是一首透着融融的乡情和着浓浓的乡音,嘹亮而醇朴的豫北山歌吗?那淡紫色的《夏之花》和浓重红色的《夏之花》,不正是浪漫抒情的小夜曲和热情奔放的交响乐吗?
丁中一: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美术教育家著名国画家
他是一位思考缜密,言辞不多,平易中自有他引人的磁性的人。他于我院毕业后曾去广州美院学习,后又回校任教。自那时起很长一段时间他专攻素描,也用多种工具作过多种不同效果和表现手法的素描人物画。在人物的形象神情、光影、体面、虚实等方面都作了很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其数量也可谓丰也!并有此方面的多部专著问世。所以我以为这是作为一个画家所必备的功课与基本功。
他在教学与学院的领导工作之余仍坚持绘画创作且涉猎甚广,也曾负责主编、参编或任总主编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有共10多册的高校美术教材和主编18册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且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三等奖。真可谓成绩卓著!
他的画表现手法均较细腻、温厚、不急不躁。作品之外自有一番言语在慢慢道来,窃窃私语,且总会让你感到一种温馨的慰藉,恰如一位挚友一般陪随你渡过这一美好的人生,温文尔雅,始终如一。所画色彩也是真切而不虚张,实在而美丽,画中画外了无痕迹跻——画如其人,他在说:“我是可以信赖的!”大家只要细读他的作品,都会给你传导这样的信息——恰如那道美丽的月牙形弧线,满绽笑容地向你走来——花容月貌。
王彦发《碧水清香》国画 42×42cm 2017年
王彦发《荷塘清幽》国画 42×42cm 2016年
王彦发《鲜桔》水彩 80×80cm 1996年
席卫权:美术学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河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王老师与水彩画很“亲和”,能从水彩中找到一种表达的默契,拥有自己的水彩“语言”方式。
水彩画性一般在于润,便于朦胧清丽,故作画水色恣肆淋漓者多,但能水气氤氲,又能质厚坚实则难。王老师画水彩喜“涩”,“涩”而不枯,色彩明净清爽,笔法细腻、娓娓道来,十分耐得细品。他在材料运用、表现方法方面十分“包容”,认为“搞艺术创作,不必把画种限制的太死,艺术门类是相通的”。结合对水粉、丙烯和其他综合材料的混合使用与长期探索,王老师逐步形成了一套较独有的技法路数,也促成了其浑厚华滋的绘画风格。“薄施粉黛”后,浓色干笔层叠晕染应是王彦发老师水彩语言的个性化特色。王老师画素描、油画多画人物,造型刻画力求尽精致广,但画水彩却偏好静物、风景。“静物、水果是有生命的,把它当做生命体去表现,就有一种精神寄托。”王老师这样讲,也是这样做的。形象的塑造亦是语言的表达,王老师注重画面的构成形式及其整体感,讲求色调的雅致和谐,期间并不斤斤细抠物象表面细节,整合的“形”和鲜明的大色块对比却气度不凡。其作品在造型洗练与涵义隽永中力求达成一种意象的平衡,同时这一过程被赋予深情的观照,真挚而又克制,于静穆中获得一种艺术张力。
王彦发《静谧的山庄》丙烯 60×50cm 2008年
造型的过程又是一种心路的探索,智者“含笑不答”可以是一种含蓄的机敏,艺术家却要通过艺术创作传递这种无言的美好。看到、想到什么,关键还要依凭画者个人的悟性、追求和情操。《红果》《小野菊》《油菜田》,再看那《场院》《水乡》《黄土坡》,还有那《雪中的残荷》《静开的白莲》……“小景”中不惟有细腻婉约,亦容得下苍茫壮丽。画中景象于纯净简约中现气象万千,于明丽朴雅中显人生百味……在此基础上求得实在的诗意就是一种境界了,王老师做到了。
王彦发《油菜花》丙烯 100×80cm 2012年
伊万·伊万诺维奇·切拉普金:俄罗斯功勋艺术家俄罗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教授彼得科学与艺术研究院成员
艺术家,能洞察别人洞察不了的事物,这就是最重要的观察力。
王彦发拥有一颗开放与慷慨的心灵。他天赋异禀,是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艺术家。这也反映在他作品的各个方面,无论是静物、风景写生、油画、肖像,还有书法及国画等等,王彦发发扬了中国艺术和文化的伟大传统。他师法自然,人文主义使他领悟大自然的美丽,赋予了他原创思想,从青年时期就认真研习自己的专业,让他在创作道路上收获智慧。
王彦发在他的西藏题材的作品中,独到地呈现出他深厚的创作功底,以及对西藏文化的情有独钟。这也使他的作品有了纪念性的特点。他善于抓住事物的每一个细节来创建画面,简洁而具有说服力,使他的艺术作品由内而外散发出出奇的完整性。作品细腻厚重,迸发出艺术气质和创作的能量与自由。在他的作品中,你会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气象和独到的绘画表达技法。
王彦发从事近40年的艺术教育,用自己深厚的知识底蕴无私的传授着经验。无论在河南大学还是在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都德高望重。
王彦发的创作之路与教学之路表现出智慧的头脑和纯洁的心灵。
无论何时,走近他的作品,你都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一股温暖。
他的每件作品,都是完美的乐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