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本刊记者 郭雅婷/文
你心目中的长安,该如何描绘?是春风酒暖“青门柳枝软无力”,还是走马归来“一日看尽长安花”;是《簪花仕女图》的丰腴柔丽,还是《虢国夫人游春图》的浓艳秀雅?长安,在文人墨客的想象中如同一场梦,一个不解的情结。
在这里,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在这里,有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当影片中的白居易和沙门空海游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随着夜宴上万顷美酒在顷刻间住满了太液池,盛唐画卷历历重现——城楼阙宇,街坊茶肆,大明宫层叠错落的宫墙;环佩陆离,绮靡声色,太液池觥筹交错的夜宴,当然……还有那属于锦绣盛世的霓裳美人。
让我们跟随千年前一幅幅发黄的画卷,与画师们的神工意匠一起梦回大唐盛宴,重温长安城的绝代风华。
唐人宴饮图 西安长安县南里王村中唐壁画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虢国夫人游春图 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全画气脉相连,节奏鲜明,是工笔人物画样式的确立者张萱的代表作品之一。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从长安城内整齐排列的里坊通往曲江池的条条道路上,柳影花光织成了灿烂的十里烟罗。
或是画着妩媚的宫妆花黄,或是穿着俊俏风流的男装,长安城的郊外此刻被莺歌燕语装点的热闹非凡。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后霁雨初晴的好时节,达官贵人家的女子们纷纷相约做伴到郊外游宴,随从或家人们还会用马车运去帐幕、餐具及应季的小食。
作为一时显赫的皇亲贵胄,这一年一度的盛会“探春宴”自然少不了“炙手可热”的杨氏一族了。此刻,虢国夫人一行人春衫薄黛,正轻骑踏春缓缓而行。
《太真外传》中称“虢国不施妆粉,自炫美艳,常素面朝天。”她天生貌美,自信自己天然美色胜似任何脂粉妆饰,完全不输妹妹杨玉环。随着杨玉环的恩宠日益隆重,她的三个姐姐亦宠遇欲隆,尤其是虢国夫人,唐玄宗每年赏赐的脂粉钱就有千贯之多,其住宅大兴土木,豪奢非常,竟是势倾朝野,全朝公主以下皆以礼相待。妙龄貌美又得如此宠遇,就不得不让人猜测唐玄宗与其关系了,唐代有个叫张祜的人,写了首诗“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寥寥数语便映射了两人的暧昧非常。
关于虢国夫人究竟得宠与否的不得而知,千年之后的我们惟能从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窥得吉光片羽。
画中男女从八骑行进状,衣着淡雅,人物状态从容,鞍马精丽,似为《集灵台》讽刺诗作的图解。《旧唐书》称:“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烂芳馥于路。”画家通过人物的主从关系,通过前疏后紧的构图方法和人马在行进中的姿态,匠心独运地表现了虢国夫人在全画中的突出地位。
虽题为“游春”,然而图中却毫无“画春”之笔,这便是作者在艺术处理上的高明之处。诗云“绣罗衣裳照暮春”,画面人物所穿的都是轻薄鲜丽的春衫,线条挺劲流畅,色彩桃红嫩绿相互辉映,加上人物泰然自若的神态,马蹄的轻举缓步,将春日里鸟语花香,春风拂面的光景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表现手法,颇有北宋赵佶盛赞“踏花归来马蹄香”之妙。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手卷),重彩,纵46厘米 横180厘米。用笔朴实,气韵古雅,唐代画家周昉绘,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而位于画面中心的虢国夫人,她的鬓发浓黑如漆,高髻低垂,体态丰姿绰约,雍容华贵,脸庞丰润,虽峨眉淡扫,却具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神韵。画家笔致入微,巧于构思,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在构图上,画面疏密相映,前三骑之间疏朗而不松散,后五骑之间紧密而不局促,节奏变化有度,气脉贯通,层次与错落展现得十分自然。在细节上,作者也做到了摹画现实,马的羁勒鞍鞯,人的服饰装扮都与盛唐风貌相契合。虢国夫人锦衣华服与慵闲华贵,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所处的社会阶层与相应气质。
夜幕低垂,一身宫装的春琴站在屋檐上浅浅吟诵“云想衣裳花想容”,夜风轻抚过她轻薄艳丽的裙裾,额间步摇微晃,云鬓间簪花盛开。顷刻间时间骤然静止,一幅唐朝仕女图徐徐展开在观众眼前。
提到簪花与裙裾,就不得不提到《簪花仕女图》。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言:“昉善属文,穷丹青之妙.画章明寺壁,都人士庶观者万数。”远观之,整个卷轴中并无庭园林为背景,大量的留白使得人物的形象与体态得以强调,绝无多余的装饰与布景来影响人物的独立性。仅有湖石、紫玉兰、瑞兽寥寥数笔,构图疏简,无画之处皆成妙境。
将卷面看做屏风画一段一段地看去,仿佛每个妇女形象从眼前一幕一幕地移动,观者随着人物的动态与神情,不自觉被带入了一场春日游园的盛会。而图中每个人物之间似有联系,又似独自悠闲自得。因此《簪花仕女图》的完整性并不是依靠空间、时间上的一致性诉诸观者的,而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呼应和营造出闲适和谐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浑然天成。
笔法简劲圆浑而有力。整幅画面以游丝描法为主,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从衣着的飘逸流动到手势的灵活准确,看似规整却又生动逼真。人物面部和肌肤的勾线稳重准确,细劲而有弹性;纱衫和长裙的勾线挺拔有力,刚柔相济;人物发髻和鬓丝,精细过于毫毛,笔笔有飞动之势。服饰图案的勾线自然流畅,工细而不刻板。徐邦达先生以为“此图笔法细中带拙朴,绢色质地气息较古,却非宋以后之物”。
设色浓丽典雅而不落俗。敷色虽然复杂,但层次清晰,运用了透视法将丝绸间的叠压关系交待得真实清楚。全图以统一的红暖色调把握全局,配以朱砂、石青、石绿、赭石、胭脂、花青、草绿、白粉、金粉等颜色,画面色彩交相辉映,富丽明快,浓重典雅。通过纱衫在皮肤上色彩深浅的变化和在白色纱衫着色后,沿衣纹勾白线的技法,充分表现出纱衫轻柔、重叠遮盖的透明感,逼真的体现出了纱罗和肌肤的质感。
这些身被绫罗的簪花女子,从盛唐一直站立到今天,泰然自若。连岁月的风,也生怕吹皱了她们的披帛襦裙。透过这些薄如蝉翼的绢帛,我们看到的是属于唐朝仕女的风雅意趣。
此时正是上已节前后,风和日丽,春意正浓。曲江两岸的景致如同一副精美阔大的画屏,以春草碧丝作底,桃花碧水为绣线,在春光中丝丝缕缕无尽绵延。
每年一度的盛会“斗花”和“裙幄”在年轻女子们的笑语环佩声中悄然进行着——富贵人家的女眷们为了游园斗花,不惜重金,争相购买各种名贵花卉簪于髻上。除了穿着力求入时外,人人都要头插鲜花,手持柳枝,成群结队地穿梭于曲江园林间,并以花枝是否名贵、艳丽互相竞赛。而她们游到午后,便会选择适当的地方以草地为席,周围插上竹竿,用鲜艳的衣袂相连接作为临时饮宴清歌的幕帐。是时,草地上无数艳丽的“帐篷”连成一片,远远望去似春日里璀璨的朝霞,时人将其美称曰“裙幄宴”。
又是一年上巳佳节,曲江池的万顷碧波中,缓缓行进着几艘高大的楼船。暗金色的飞檐彩幡飞舞,雕刻着龙形的船首乐声阵阵——那是天子的游船,伴随着大唐“国考”的落幕,殿下正在龙舟中赐宴刚在春闱告捷的新科进士。
自古以来,金榜题名一直是文人士子的梦想,多年寒窗,只盼有朝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当然我们的主人公乐天也不例外,贞元十六年,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后被授校书郎,算是正式步入了仕途。可别小看这“第四名”,考生要先在周、县考的“俊士”学位,取得州司颁发的“科举应试资格书”才有参加正式科举的资格。考试的内容与今天的“国考”难度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帖经基础“行测”与治国方略“申论”,还要考即兴诗赋,若是天子殿下一时兴起,还会随机增加进殿面试的环节。
唯有在这重重关卡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才有机会参加第二年三月的“曲江游宴”,也难怪影片中的白乐天这般狂傲不羁了。在这一天,新科进士们气宇轩昂,春风满面前来赴宴。全京城人纷纷出动,争相骑马赶到曲江争相一睹新进士的风采。席间不难见到官居三品的达官贵人,他们可不是来凑热闹的,为了给自己的女儿物色佳婿,即使舟车劳顿也在所不惜,难怪民间有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之说。商贾们则来抛售奇珍异物;一同赴宴的还有主考官、公卿贵胄及其家眷。有时皇帝还特命御厨制作一些精美食品送至宴间,赐给新进士品尝。如唐昭宗、唐僖宗时,曾御赐新进士每人一枚“红绫饼”。而宴会上除了拜谢恩师和考官及结交新友外,还可观赏湖光山色,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最后众人于大雁塔题名留念,一时间车马填塞,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一如赵嘏“曾是管弦同游伴,一声歌尽各西东”诗言,因宴后进士们要各奔前程,很难重聚,所以也称“离宴”。这种宴会后来逐渐演变为诗人们吟诵诗作的“诗会”,以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曲江流饮”,此举后与“杏园探花”、“雁塔题名”一同被后人誉为“第一流人物的第一等风流事”而成为千古美谈。
唐明皇的异情,春琴的裙裾,白乐天的诗篇,都不过是庞然大梦里的斑斓一角。盛唐不仅有远渡重洋沙门空海的传奇,有觥筹交错绮丽绚烂的极乐之宴,还有无数的文人墨客用笔尖、用才思装点成的诗情画意。
时光流转,朝代变迁,属于大唐的盛宴从来不曾结束。
游骑图2唐 佚名 绢本设色 纵22.7厘米 横94.8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