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板凳漫谈

时间:2024-05-20

皮 卡

小板凳漫谈

皮 卡

自记事起,姥姥家便有一个专属我的小板凳,很旧的样子,边边角角都磨圆了,高度不过几十公分。这板凳构造和用材一样的粗糙,一块长方形榆木板,上面凿四个孔,安上四条木腿,也算是榫卯结构的家具吧。记忆中,这个小板凳搬起来的手感沉甸甸的,坐下去还要防着被挤到肉——许是用的年岁久了,木腿和凳面已经不能严丝合缝,有些摇摇晃晃。虽然如此,这个敦敦实实的板凳还是陪伴了我整个童年,由着年幼的我搬里搬外、踩上跳下,可谓任劳任怨、尽忠职守。

黄花梨小板凳

其实姥姥家除了这个小板凳,还有几个长条凳,甚至还有两个中式靠背椅,只不过都是普通软木做的,靠背椅都是姥爷姥姥两人坐,用到长条凳的时候多,放在饭桌周围,吃饭喝茶休息聊天都坐。但长条凳就比我的小板凳高多了,小孩坐上去两脚是悬空的,脚可以晃来晃去,这对幼年的我和小伙伴来讲,十分诱惑,爬上去晃着脚丫子的感觉简直太美妙。

小板凳、长条凳,这些都是极其平民化的坐具,十几年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院里必定散放这三三两两的小板凳、小马扎,“摇着蒲扇坐着马扎聊闲篇儿”一向是农村老头老太的日常。可以说,在“中国古典家具”这个听起来很“高大上”的名词中,所包含的对老百姓最亲切最不可或缺的,就是杌凳类家具了。

杌凳是不带靠背的坐具。同高高在上的“圈椅”“官帽椅”“太师椅”等等这些椅类家具相比,杌凳类家具颇为平易近人、简单朴素。其实细究起来,椅凳应是同源,都是由“胡床”演变而来。但在中国古典家具中,杌凳的品种不如椅类多,等级要比椅类低。一般来讲,杌凳很少出现在档次较高或者较为正式的场合,通常是平民百姓家或者普通的酒楼茶馆作为实用家具,民间使用最多是条凳与春凳。在富贵人家或皇廷宫苑中,凳类也多只是卧室与偏房的用具。

杌凳的小历史

汉魏时期,随着佛教文化东传,“胡床”即杌凳的前身,首先在寺院及上层社会流行,敦煌壁画中描绘有坐胡床的妇女,胡床的样子与现在的方凳相似,说明我国最迟在魏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杌凳了。

魏晋时还流行一种圆形坐墩,形式为两端大、中间细,上下位平面,样子类似腰鼓又类似捕鱼罩笼,故而又被称为“筌台”或“筌蹄”,直到唐五代时期还有使用。唐代中期以后,其他类型的坐具也多了起来,如杌凳、月牙凳、绣墩等。绣墩与“筌台”的样子正好相反,为两端小中间大的花鼓形式,宫中妇女及舞乐歌女都常使用绣墩。但更受唐朝贵妇人喜爱的,是在当时大放异彩、华贵雍容的月牙凳。在杌凳类家具中,月牙凳与绣墩堪称“闺中专属坐具”。

宋朝时期,坐墩的制作又有了新品种,如藤制坐墩、彩漆坐墩等。自宋以后,坐墩的形逐渐向小巧精致发展。明清时期杌凳和坐墩的形式多种多样,明代主要有方、长方、圆形几种,清代又增加了梅花形、桃形、六角形、八角形和海棠形等等。

总的说来,杌凳类坐具大体可分为方、圆两种形式,而以方凳种类最多。在各种形式的凳子中,又分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类。有束腰的可以做出曲腿,如鼓腿彭牙、三弯腿等;而无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都做出内翻或外翻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端不作任何装饰。凳面的板心也有许多花样。有各色硬木的、有影木心的、有木框漆心的、还有珐琅心、瓷心、大理石心等等。

方凳中有长方和长条两种。长宽比差距不大的一般统称方凳。长条凳板面窄而长,俗称“板凳”,有可供一人坐或可供二人并坐等不同形式,一张八仙桌四面各放一条长凳是城市中酒楼、茶馆中常见的使用模式。此种长条凳常见多为一板为面,四腿侧脚明显,俗称“四劈八叉”,四足占地面积当是面板的两倍以上,因而显得牢固稳定。还有一种板面较宽的长条凳,称春凳,形如炕几,可容二人并坐,因坐面较宽,不坐时也可用以放器物。

明末清初 黄花梨圆裹腿大禅凳

晚明 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禅凳

明末清初 黄花梨有束腰马蹄腿罗锅枨嵌宝璃龙纹大禅凳

月牙凳——唐朝贵妇的心头好

唐朝疆土辽阔、国力强盛、经济发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这些因素导致唐代家具一改前朝的古朴、简洁,在造型上浑圆大气,在装饰上崇尚华丽富贵。唐代家具有许多创新,其中最佳代表便是温婉大气、华丽高贵的月牙凳。

月牙凳是指一种流行于中国唐朝时期的高等坐具,其无靠背和扶手,座面呈月牙状或长圆形,故称之为“月牙凳”。相对于其他杌凳类家具,月牙凳从诞生之初便与宫廷贵族牵扯不清,算是杌凳类家族中的“贵族”。此凳多在宫廷贵族家中使用,故别名为“宫凳”。

月牙凳体态端庄浑厚,造型优美又别致新巧,装饰华丽精美,是最具大唐风采的家具。可惜的是,迄今为止,月牙凳并未有实物出土,我们仅能从一些传世的绘画著作,如《挥扇仕女图》、《演乐图》、《捣练图》以及《唐人宫乐图》中,一览它的风采。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基本可以看出,月牙凳应为彩绘的漆器家具。作为宫廷贵妇经常使用的坐具,其装饰繁缛华丽。这几幅作品中的月牙凳都是四曲腿且有雕花,在腿与腿之间的边牙上钉有金属环,每环坠有彩穗或直接在座面上附以带流苏的锦帕或软垫。

唐人宫乐图

明末 黄花梨滚凳脚踏

绣墩:明清闺中专属坐具

“绣墩”因其起源于织绣坐垫而得名,于明清两代风靡一时。《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有这样一段描写:贾母与湘云、宝钗、林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里品酒吟诗,“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其中便提到绣墩。

明代流行瓷制绣墩,外形结构同木制基本相同,座面多凸起,清代则为平面。绣墩多为圆形,其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形如花鼓,所以又叫“花鼓墩”或“鼓儿墩”。晚明文震亨的《长物志》上说:”宫中有绣墩,形如小鼓,四角流垂苏者,亦精雅可用。” 材质有木制(如紫檀、酸枝木等)、蒲草编织、竹编制的,也有瓷制、雕漆、彩漆描金等质地的;在造型上,除圆形外,还有从圆形派生出来的瓜棱式、海棠式等。晚明时期出现的四、六、八角绣墩,也很雅观。

明代的木制绣墩在形体上较清代稍大,比较敦实,但和宋元时期的绣墩相比又相对小一些。做法是直接采用木板攒鼓手法,做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形。两端各雕玄纹和象征固定鼓皮的乳丁。为提携方便,有的在腰间两面钉环,或者中间开出四个海棠式透孔。清代绣墩造型上较明代为瘦而显秀雅外,还从圆形派生出海棠式、梅花式等多种样式。

绣墩使用讲究颇多,需要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质地的绣墩。蒲墩保温性能好,越坐越暖,故多在冬季使用。而藤墩透气性能好,散热快,故多用于夏季,取其通风凉爽。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辅以不同的软垫和刺绣精美花纹的坐套,合在一起,才是名副其实的专属闺秀的坐具——绣墩。

清 雍正 墨彩通景山水绣墩

清中期 鼓凳

马扎:返璞归真

除了方凳、月牙凳、绣墩、圆凳外,杌凳类中还有“马扎”。马扎即汉时无靠背胡床,后称交杌。古时官员或女眷们出行,须由侍从携带交椅和交杌。交椅用于临时休息,交杌用作上马或下马时的蹬具。宋元明以来的名画多有描绘,因而形成专供上下马时使用的凳子,名曰“马凳”或“马杌”。这类凳子形体不大,高度与平常坐凳相仿,平时也可用于坐。有关马杌的使用情况,在宋代《春游晚归图》中都有生动的描绘。

其实古代的“凳”字,最初并不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无靠背坐具称为凳子是后来之事。汉刘熙《释名·释床帐》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蹬。由此看来,马扎的作用与凳子最初的用途是一样的,可以说是返璞归真了。

总的说来,杌凳类家具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虽是花样繁多,用途不外乎一个“坐”字,不论是农家小院还是酒楼饭堂或是侯府宫苑,杌凳,是不可或缺的。

春游晚归图

明末 黄花梨交杌

马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