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0
宋煜琦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全国多家地方电视台陆续推出了以本地剧种为主要内容的戏曲栏目,使得电视栏目与戏曲的结合迅速进入蜜月期。1994年,河南卫视首先推出了戏曲栏目《梨园春》,吹响了电视戏曲栏目以竞技方式进行演播的号角,唤醒了戏曲栏目的春天。随后,山西电视台开办了《走进大戏台》(2001年3月),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2002年开办了《戏剧大观园》(现用名《百家戏苑》),各地市级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超级票友》《蒲乡红》《梨园堂》《我爱上党戏》《戏里戏外》等电视戏曲栏目。
本文以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山西公共频道《百家戏苑》栏目为例,通过分析其现状与成就,探寻其未来发展的路径。
《走进大戏台》从2001年开办到现在已历时18年。在初创期,它便以传播和弘扬山西戏曲为己任,以高水平的运作团队和伴奏乐队为支撑,以省城专业院团和艺术院校为基础,以晋剧为首推剧种,高质量、高层次地奠定了《走进大戏台》的基调,推出了一期期震撼人心的力作。从那以后,栏目逐步涵盖了多个剧种,影响力也由省城太原拓展到了全省乃至全国。辉煌时期,《走进大戏台》栏目的收视率为全台第一,成为山西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同时,这个栏目也使山西卫视享誉全国,使山西四大梆子的影响力迅速扩至省内外,并在省外的山西人及剧种覆盖的所有地域中成为人们饭罢茶余的主要谈资。2015年白燕升加盟山西卫视,2016年5月《伶人王中王》推出,栏目邀请不同剧种的戏曲名家重返竞技场,代表自己的剧种进行展演,争夺“伶人王中王”的冠军称号。《伶人王中王》的首发阵容涵盖了京剧、川剧、河北梆子、豫剧、评剧五大剧种,总共办了四季。此时的《走进大戏台》也不再局限于山西四大梆子,而是以全国的视角来做节目,推出了全国青年演员擂台赛等一系列节目,显示出与之前《走进大戏台》完全不同的格调。
十多年来,《走进大戏台》栏目组不仅走遍了全省各地,还多次组织了临近省份如内蒙、陕西等地的演出,提高了栏目的知名度,获得极高的社会声誉,特别在山西四大梆子覆盖区域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受到业界的广泛好评,为山西戏曲特别是晋剧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山西公共频道的《百家戏苑》是一档日播节目。每周日至周五轮番播放经典全本大戏,周六则交替安排名家演唱会和行当专场等。2015年至2017年,节目组录制多场包括丁、牛、郭、冀、程、花、筱、马、程(小旦)等名家流派回顾访谈及演唱会,以及三晋梨园群英会老生须生展演、汾水梨园聚芳华青衣展演等系列节目,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此外,还录制了一批新戏,丰富了节目全本戏的剧库;线下还推出了名家戏迷见面会,收获了大量粉丝。该栏目现已成为公共频道的品牌栏目。
这两个栏目虽然都为戏曲艺术做出了贡献,但它们也有一些可商榷之处:
一、唱念做打,花开四朵,唯唱为重,单表一支。在艺术院团日常的演出中,文戏的比重本已偏大,唱功本已被扩大化,戏曲四功——唱念做打本已出现偏颇,而电视戏曲又片面表现唱功,使得电视戏曲艺术呈现畸形发展状态,唱念做打比例严重失调。
二、经典唱段使用频率过高,内容收窄,严重影响了观众的审美。在传承过程中,戏曲人通过不断的扬与弃,对传统剧目进行不断的取与舍,其中弃舍的比重更大。因此,连丢带扔,晋剧从旧时的一千多本(出)剧目沉淀到了现在的几十本(出)甚至十几本(出)剧目。剧目总量本就少得可怜,加之电视戏曲节目实际上成为了唱功比赛,所以,同一个行当也就只能从有限的几出文戏中挑选出有限的几段经典唱腔,造成了经典唱段出现频率过高的现象。而重复率过高的经典唱腔,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
三、有些全本戏的录制质量较差,影响了播出质量。一些名家旧时录制的全本戏带子很多达不到播出质量和标准,但又苦于没有新的本戏接续,所以,只能救急使用并播出;有些则是受到录制场地以及其他条件的制约,使得全本戏的录制质量受到影响,继而降低了播出标准。
四、名叫《百家戏苑》,其实晋剧播出的频率很高。其原因是,收视只考察市网人群。太原市的戏迷只爱看晋剧,栏目一但播出其他剧种,收视率就会下降,因此,节目播放晋剧居多。
五、2016年之后,由于《走进大戏台》栏目的定位、受众的变更、剧种范围的扩大等等方面有所变化,使得太原市市网中部分忠实于晋剧的观众有所流失。
作为山西戏曲品牌栏目,在肯定它们成就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多考虑一些未来走向,多探索一些发展的路子,以供借鉴。
有人说,戏曲是演给懂戏的人的一门艺术。反过来讲,许多人不爱看戏是因为不懂戏,懂了就爱看了。戏曲进校园就是为了让年轻人看戏、懂戏,然后爱上戏。要知道,懂戏的、高水平的观众是戏曲质量提高的重要前提。由此看来,戏曲栏目应考虑戏曲常识的普及问题。例如在电视中把戏曲艺术的“教”与“看”、“学习”与“欣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观众在讲解中看戏,在普及中提高。讲解的内容可以包括唱腔知识(含板式、结构、旋律等知识)、道白知识、文武场知识(含打击乐、曲牌、乐器结构、演奏方法等)、服装化妆知识、行当表演知识以及剧种历史知识等。讲解与图片结合,讲解与现场表演结合,可听、可视,有静、有动。
戏曲栏目的走向,还应考虑唱念做打的均衡发展,即:除了唱功外,还可以在念、做、打这三个方面做文章,增加念白、表演、武打方面的专项比赛,增加观众的看点,丰富节目内容。
当然,为了增加电视节目的可视性,照顾戏迷朋友们的关切,还可以增添一个戏曲新闻板块,内容涵盖艺术院团新闻、名家新闻、票友新闻、乐手新闻等等。通过对院团、名家、票友及戏迷协会、琴师鼓师的跟踪报道,反映全域内的戏曲事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